輝煌三國*VIP章節目錄 【20】付兵子義迎家母 細教子龍統帥謀
“面上言笑晏晏,心中各懷鬼胎。不知何時起自己也這般套路熟悉,耍玩得純熟無比?”?
劉曄在端起酒杯送到嘴邊,只是淺飲一口的空閒,腦海中忽然劃過這個念頭。但也僅此而已,無論怎麼感嘆----路,該怎麼走,就還得怎麼走!?
“曄實不勝酒力,這便告辭了!也不勞文舉費心,吾自歸城外營中安歇便是。”?
見着時候也差不多了,劉曄索性便起身稍作一禮道。?
“子揚何必如此麻煩?便如袁將軍一般,就在城中安歇如何?”?
孔融見劉曄起身告辭,忙立身熱情的問道。?
“軍務在身,不便久離,何況賊衆終是未退,並非慶功時候,曄還是坐鎮軍中,擇機與文舉互爲支援,乾坤局定後再來叨憂!”?
袁譚能留在城中,不論是他自認身份夠特殊,不怕孔融對其不利也好;還是本來沒什麼大腦,不想太多也罷。反正劉曄是不習慣將自己命運交由未知決定,哪怕這個可能性再微乎其微也不行!?
“子揚如此重義,實乃年輕一輩中少有之君子也!吾若強留,卻反顯得輕重不分了些,便恭送子揚一程,請……”?
孔融名聲之大,在士族中其實比劉曄高出不少,若非此次情況特殊,他劉曄又非什麼名士清流,想得這個禮遇只怕想也別想……?
“恭敬不如從命!有勞文舉!”?
這等小節劉曄也懶得去糾纏,便由得他去了。?
主人相送,袁譚也不好依舊坐着,也起身來相送幾步,後來他留在城中與孔融屬下套近乎、拉關係,其用意何在自不必細表。?
劉曄一路出得北門,典韋和趙雲果然依着他先前命令,在這大約兩個時辰內,城外偏西方向兩百步外便紮好了一座大營,遠遠便可眺見中軍營帳中那高高的“劉”字玄色大旗迎風招展。?
歸到營中。見到一切都井井有條,劉曄依例嘉勉了趙雲、典韋幾句,所有功勞亦專有主薄記下,待回返後自然會論功行賞。一切權力再接回手中,劉曄作的第一件事卻是轉頭對太史慈問道:?
“子義先前有言孔北海常使人照顧汝之親母,先前事務繁多我亦未深思,如今得暇細想,只怕伯母便在這北海國之內。不知是否如此?”?
“主公所料不錯,因戰亂家母確實避居於劇縣,離此僅有五十里地,主公問起此事,不知有何吩咐?”?
饒是太史慈頗爲精明,他也弄不清楚劉曄不安排如何應對戰事,卻問此事之用意。?
“嗯……是吾之疏忽,此次北海之圍已算解決。若吾所料不差。則現時黃巾便存着撤退意思,只是因爲我軍盡是精騎,他等要退也沒那般容易,故而有些進退維谷。”?
如此輕易便將黃巾擊敗,劉曄並沒有多少高興意思,不在一個水平層次上的戰鬥。便是勝了,那也是應該的。?
只聽他再往下說道:“故此,我不擔心如何破敵,卻想着伯母只怕是在擔心子義安危,現時局勢穩定,亦無必要立時強攻黃巾大營,子義便領着五百精騎先回劇縣將伯母接到軍中,吾自會派人好生伺侯着。等一切安定再派人送往薊城安居如何?”?
對於太史慈母親患病一說,劉曄也是聽說過的,但他沒必要在這等細節上也處處顯示先知,這樣反而會讓下屬覺得不自在,隨着年齡的增長,劉曄行事間更見成熟穩重,細節上的問題自然而然都會稍作考慮,加以剋制等等。?
“是!多謝主公!”?
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個字。卻也表現出太史慈此時激動複雜的心情。?
正常情況下。軍營中歷來是不許婦人進入地,便是以往戰時經常徵用婦女運糧等等。迫不得已需得招用女兵,那也是另外分隔,不與大隊混居一起。?
太史慈其實心底也在擔心着母親,畢竟她是住在鄉野,而非城池之中,如此亂世就怕事出萬一。現今劉曄親口下令教他將母親接來,雖然軍營中環境有些糟糕,但現時看來這裡畢竟是絕對安全的。而這個時代的百姓們,也沒有那般怕事,會被刀槍劍戟所嚇倒。?
劉曄輕輕一揮手,發下令牌,接令的太史慈重重抱拳一禮,然後便出門點齊部曲出營往東去了。?
“子揚……”?
趙雲和典韋從劉曄下令開始,就有些欲言又止,最終典韋剛鼓起勇氣想說什麼,便見得劉曄搖搖頭,淡淡說道:“常文,子龍你們不必多說,我自知道你們意思,但我相信子義。不必因爲他剛投不久而心存顧忌,有些人一旦他表了忠心,只要主上不負,他便會效忠到底。如此難得之人,也許……子義不是最後一個!”?
以誠待人,這個說着容易,但做到的就屈指可數了。畢竟“知人知面難知心”,所謂有識人知人之明的賢主,那也終究多是表相而已!無論哪個時代,利益永遠是絕大多數人效忠合作的根本保證,真正講“忠義節氣”者實在少了些。?
劉曄是幸運的。?
他有後世經驗作參考,可以結合自己所見,很快下定義一員名將是否可以“用人不疑”!在他屬下:張飛,典韋,趙雲,以及剛歸地太史慈都是屬於可以盡用的坦誠之人,在別的上位者經常考慮着如何控制下屬,暗下牽制監控費盡心思時,他卻可以將心思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不得不說這是他的福份。?
“嘿嘿!跟着子揚便是俺此生時來運轉的大好事!子龍,你說說俺這話可對?”?
沒有外人,亦無軍令時,劉曄與屬下們就是這般隨意。?
而他剛纔那般話語,也明白的表示了典韋和趙雲同樣屬於那種“難得之人”,這又如何能不令他們同樣心中感動??
“士爲知己者死”,反過來說,能遇上劉曄這樣的好主子,何嘗不是典韋,趙雲,太史慈,還有一直統領幽州兵事地張飛地福份??
用這等簡單直接的話語,典韋也從側面表達出了一位下屬對於劉曄這種信賴的深深感激。趙雲輕輕的點頭以示同意,他這時心裡卻又想起劉曄私下裡曾單獨和他說過的話語:?
“子龍,吾帳下堪能重用將來可獨擋一面的大將,現今看來翼德算其中之一,還有一個便是你了!翼德雖說有些智計和統御本領,卻常有些躁動,這也使他成就有限,無法與性格沉着冷靜地你相比!我可是等着你學足經驗,憑着真本事一步步上進,最終達到令人人側目的境地,你可不能讓我失望啊!”?
趙雲師從槍術名家童淵,對於謀略統帥之道,其實瞭解的並不算多,但他機敢果斷,對於戰場上多變的局勢有一種天生的直覺,再加上冷靜的性格便他完全具有成爲一個帥才的潛力。?
而且,他同時又是個有理想的人,在他心中百姓地生計幸福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纔是皇權正統。爲了理想而戰鬥努力,比着單純的只想建功立業,戰陣廝殺的戰將出發點是完全不同的,這同樣也是他成長地巨大動力!?
跟在劉曄身邊,將他所有臨敵機變,戰略佈局記下揣摩便是趙雲一直以來默默作的事情。吸收明白這些知識和經驗後,他的統御才能,戰略大局也在緩慢而穩步地增長着,兩年時間已足夠使他提升及多,現在的趙雲雖然還不算完全成熟,但也非昔日只能靠直覺判斷,膽氣魄力行事地那個少年英雄,已然足夠獨擋一面!?
“主公已先說於子義暫時會固營不攻,那後面又應當如何破敵?畢竟我軍糧餉僅夠二十餘日……”?
有機會,也有空閒便來詢問這些具體佈置,是趙雲非常喜歡,而劉曄也非常樂意解答地事情。?
“破敵一道,無非便是擊潰、殲滅、或者招降納叛。黃巾其實多爲實在過不下去的百姓,真正可惡地只是少數別有用心之人罷了!以吾之心度之,官逼民反不過如此!故而此來吾本就存着招安心思,我軍糧食能過二十日,黃巾卻絕堅持不到!故而在合適時機招降,成功機會必定大增!”?
劉曄娓娓道來,典韋雖然感到沒有大仗可打有些無趣,可轉念一想用騎兵來對付黃巾,那也確實沒多大意思,勝了也是索然無味,趙雲則聽得連連點頭,對於劉曄能正視朝廷之錯誤,體百姓之疾苦更是心中欽佩不已。?
其實,劉曄還有顧慮沒有說出:管亥與他的那些恩怨;袁譚的來意不善;孔融的別樣心思……?
這些是否會影響到招安計劃的順利實施??
“隨機應變吧!”?
凡事都有意外,逢得這種多變局勢,想要將一切都計劃的萬無一失那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於是,似乎存着默契,接下來的十天裡,黃巾只是偶爾佯攻;孔融的城守軍、袁譚三天後趕到安營的五千步兵、劉曄的騎兵都不見絲毫動靜,井水不犯河水。?
但誰都知道,這僅是局勢更猛烈變化前短暫的平靜罷了,實際上確實也是暗流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