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農用拖拉機

吳飛回到家裡的時候已經很晚了,跟爸媽交代了一下今天去康柳家裡的情況,要老爸跟康柳舅舅說一下,約個日子兩家人見個面,商量接下來的事情。

等吳飛把從佳木苗場帶回來的資料看的差不多了,吳權和姐夫兩個人也回來了。

往外面一看,天色已經黑了下來,是吃晚飯的時候了。

吃飯的時候,說起今天修路的事情,本來吳飛也打算一起的,可是有事情沒有去成。

本來以爲今天會挖的差不多,一問才知道,修是修了差不多有200米的距離,不過離目標大塘還有起碼150米的距離呢,超過預估距離差不多100米。

吳飛有點遺憾的問道:“不是到大塘就200多米的距離嗎,怎麼還差那麼遠?”

正好從外面進來的老爸聽到吳飛的問題,說道:“以前那條毛路就是人走上走下的,很多地方都很多,直接從梯田裡面爬上去的。以後要跑車上去,太陡了車子不好跑。特別是以後你要用拖拉機拉糞的時候,那麼陡,流都流出來了。”

也是,以前都是用肩膀挑上挑下,就算再陡也沒有關係。以後要是跑車的話,坡度太大了,很多時候就很不方便了。

現在修路的時候修長一點,也免得以後很多的麻煩。

“今天我去了老爸你說的那個佳木苗場看了一下,拿了幾份資料回來,等把路修好,我們就可以準備種樹了。”

吳飛把今天去苗場看果樹苗的事情告訴大家,把剛剛計劃要種的果樹跟大家說了一下。

雖然吳飛把資料都看了一遍,不過畢竟那麼多年沒有在家裡,對本地的市場不是很瞭解。

而老老爸老媽經常去趕集,就算不刻意去了解,知道的也比吳飛要多的多。

老爸把吳飛寫的果樹看了一下,然後說道:“這櫻桃我們這裡能種嗎,以前沒有看到有人種過啊?還有,李子和板栗少種一點,那個就算再好,這幾年都賣不起價錢。倒是柰李可以多種一些,產量高,價格也一直都很穩定。”

吳飛拿回來的資料裡面,李子有好幾種,吳飛選的是成熟比較早的那一種。柰李要到八九月才能成熟,正是氣溫高,水果多的時候,吳飛就沒有打算種。現在看來,柰李也要種幾畝面積才行了。

“先一樣一樣來吧,現在路修好了,就可以開始整地了。爸,村裡有那種小型多功能耕地機嗎?”

吳飛以前在本地的電視臺上面看到過,縣裡有的地方種地用上了小型多功能耕地機,還上了本地的新聞。

正在翻着吳飛帶回來的資料的姐夫對吳飛說道:“村裡種地的都沒有幾個,還有誰會買那個東西。現在又農用拖拉機的,就沿河那幾個村,他們那裡平地多,用拖拉機方便。不像我們這裡,都是山地,有一個拖拉機也沒有幾條路可以去到地裡的。”

以前村裡的地,大家這裡分一點,那裡分一點,都是零零碎碎的,就算分在一起,面積也不會很多。

想吳飛他們一組,每人分地水田才一畝二分地,旱地每人一畝五,荒山每人五畝。

而吳飛他們家裡以前分地的時候,老姐還沒有出嫁,所以分了四口人的地,不過就算那樣,也纔不到五畝水田,六畝旱地。而這些地大部分都是這裡一塊那裡一塊。

後來吳飛他爸花了好幾年的時間,陸陸續續把那些地都兌到來了一起,只不過面積就縮小了好多,六畝旱地全部都兌在了四合院的後面,面積才五畝多一點,縮水了七八分地。

不過爲了方便,不給別人一些好處,別人怎麼會跟你兌換,給你方便。

五畝水田也兌到了一塊,面積倒是差不多,不過其中兌出去的有二畝多的高產田,所以算下來還是別人佔了便宜。不過爲了方便,也是值了,只不多事每年多施幾擔農家肥的事情。

現在吳飛他們家裡的水田和旱地,差不多都在屋前屋後,做起來很方便。不過就算是這樣,家裡也從來沒有想過要買一個耕地用的拖拉機。

因爲就算買回來,要想用上,還得費老大的功夫,對地裡的道路進行改造。現在地裡的路,旱地不說,反正都是平的,那水田,都是呈梯形一塊一塊壘上去的。田埂才半米寬。

而農用拖拉機,就算最小型的,也有一米多寬。不修一條二米左右的機耕道,拖拉機根本就下不了地。

而吳飛他們村裡大部分的梯田,很多都是長長的一條,有的田寬不過五六米,你把本來佔地半米的田埂修成二米的機耕道,一塊田都去了三分之一了。那還弄個屁啊。

所以老爸買了一個手扶的翻地機,不過很多的地方都要二個人擡着走,才能下到地裡頭。還好那東西不是很重,就一百多斤。

說起來,吳飛空間裡面還有一個呢,就用了幾次,從一號來了以後就再也沒有用過了。

不過現在茶園倒是很適合那種小型農用拖拉機的。本來就都是呈梯形的梯土(沒有田埂),每塊都是差不多六米左右,橫着長有差不多五十米,每一小塊就半畝左右的面積。一層一層的往上面疊着。

現在把簡易公路修好,正好可以用上農用拖拉機。到時候除草、耕地、施肥、打孔都能用上。

“其他的地方不方便用,現在茶園買一個來很合適啊。那麼大的地方,用鋤頭挖坑,要挖到什麼時候去啊?再說了請人來挖,工錢也是一個大問題。要是請權哥用挖機挖,那也不合適,挖出來容易,到時候樹種下去,把土填回去也是一個大麻煩。”

越說越覺得有必要買一個農用多功能拖拉機。就算那東西貴一點,那也要買。有了拖拉機,很多事情做起來都省時省力,算到最後,那都是錢啊。

現在農村的人工也不便宜,一天吃過三餐飯以後,做事的時候抽幾根菸,做不了多少事情一天就過去了。

像這麼大的山頭,請人工要多少才能把地翻過來啊。就算請人翻過來了,那花費也不是一星半點的錢。

第七十七章 農家肥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年最後的收入第四百七十一章 熱情的村裡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古董傢俱第三百四十九章 越做越大的手機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然冰箱第四百八十七章 過年(1)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見的老鴨第四百六十八章 買羊第三百一十六章 辛苦的高中生第九十章 大棚 (2)第一百八十五章 監控攝像頭(2)第五百九十五章 搖號進行時第一百章 接連收穫第三百四十七章 逛街的女人不會累第十五章 桃子大豐收第三百七十四章 梅菜扣肉餅和臭豆腐第三百零八章 簽訂合同(2)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市場第二百七十八章 陳老師第二百零七章 水煮花生第六十六章 餐館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五個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山羊第六百三十二章 月子(2)第六十一章 相親(1)第十章 老同學第四百三十章 不一樣的行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甲魚湯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來香第六百一十八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三十章 劉秀娟第八十二章 美味黃鱔第三十九章 賣梨(3)第五百六十三章 檢測結果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來香第二百一十八章 辣椒苗第五百四十五章 嚇人的老屋第五百四十七章 集郵冊第四百八十四章 年終總結第六百零八章 竹排第六百六十二章 客棧開業(4)第二百九十七章 魚墨水不是墨水第六百八十五章 合作社成立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見了的書店第三百一十二章 黃姜風波第二百二十章 不下雪的冬天第五百四十四章 手殘的吳飛第一百五十四章 偷魚賊第五百五十九章 麻煩的鳥類第五百六十二章 日常第一百零三章 賣甲魚(1)第七十三章 果樹苗(1)第三百四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三百二十四章 催促第一百九十二章 線雞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華書店第五百四十九章 古董傢俱第一百二十七章 流失的計劃(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七章 感人的機率第五百二十二章 希望第一百一十六章 酒後不開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品味第五百二十二章 希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種草莓(2)第三百九十七章 打算(2)第四十五章 老貴的王八第五百四十三章 西瓜(2)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市場第四百二十七章 回孃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魚墨水不是墨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人的觀念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雞第三百八十九章 年關將近第一百三十章 水庫清底(3)第六百九十九章 建酒廠第三百二十章 危房補助和五保戶第四百二十一章 康柳家的親戚(1)第一百九十章 時間過的好快第八十七章 除草第二百一十一章 塑料垃圾第六百二十四章 新的想法第五百零二章 草莓熟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摘桔子(2)第七十九章 大富豪買魚第五百七十七章 曬辣椒幹第四百六十五章 準備年貨第三百四十章 購物廣場和爛尾樓第五百八十九章 效果圖引起的討論(2)第二百九十六章 渾水好養魚第三章 知足常樂第四百四十四章 桿秤與電子秤第四百八十八章 過年(2)第二百九十五章 冬放魚苗長三分第三百六十一章 地方話第一百四十四章 摘桔子(1)第四百七十一章 熱情的村裡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翻新房屋第一百三十七章 爭買甲魚第三百三十七章 建議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