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草木灰(1)

水泵昨天下午就已經安裝好,並且通電開始抽水了。到現在已經快抽了二十個小時了。

水泵的理論抽水揚程是40米,每小時最大抽水流量是140立方米。

從水庫到山腰的垂直高度也就20多米的,也就是水泵最高揚程一半的樣子。

山腰處的這個魚塘面積也就四畝的樣子,以前可能用來種過水稻,魚塘的底部都是平的。這次請吳權幫忙用挖機挖也就是把魚塘以前的那口山泉出水的地方挖了一下,在山泉出口處挖了一個一分面積大小深坑。

現在除了那個山泉的出口,其他的地方就是用推土機把魚塘底部表面的那一層爛泥給推掉,都堆放在魚塘四面的土地上面。整個魚塘的工作在一天的時間裡面就做完了。

不像果園頂上的那一個魚塘,挖機都差不多挖了四五天,推土機用的時間還要多。到時候給吳權挖機的錢都要不少。

不過接下來的幾口魚塘都差不多像山腰處的魚塘一樣,塘底都是平的。應該也是被人用來種了不少年的水稻。

不過這樣一來,吳飛清塘底的工作量就要少掉很多了。要是時間來不及或者想省事的話,把出水口一封,直接往魚塘裡面灌水也是可以的。

20來個小時過去,魚塘裡面的水已經快有一米來深了。按着水泵每小時最多出水140個立方,20小時也差不多有2800立方了。

而4畝面積的魚塘,也就是差不多2700個平方,魚塘的深度也就是2米的樣子。就算把魚塘整個都裝滿水,也就是5400立方的水量。

按着水泵每小時理論出水140立方,需要38個小時纔可以把魚塘裝滿。不過140立方是最理想的狀態,一個小時能有120立方吳飛就很滿意了。

果園最上面的魚塘裡面,從吳飛把靈泉種子安放到裡面以後,就算有大大小小几口山泉往外冒水,魚塘的水量也沒見多出多少來。

連魚塘底部都沒有淹住,主要還是魚塘面積太大,泉水水量太小。要知道,吳飛回家幾個月的時間裡面,就下過兩次比較大一點的雨水,其他時候小的雨,落到地上就幹掉了。

那幾口山泉現在還有水往外面冒,已經可以說得上夠持久了。村裡有的水井在半個月以前就已經開始限量供應了。

村裡有自建的自來水,在吳飛家後面茶園的另外一個方向的山腰上,早幾年修建了一個水塔,引的是山上流下來的天然山泉水,然後把水管架到了每家每戶的門口。

這個修水塔和鋪水管的錢都是縣裡面專門劃下來的扶貧款。不過每家每戶也都安裝了專門的水錶,因爲把水抽到水塔的電費錢還是需要大家來出的。

所以以前大家自家挖的水井也就沒有徹底的廢棄掉,很多人家都會買一個潛水泵丟到井裡,用水的時候還是用自家免費的水。除非自家井裡的水不夠用了纔會用村裡水塔裡面的。

現在長時間沒有下什麼大雨,很多的水井都有點缺水。不過暫時大家喝水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村裡修的那個水塔引的泉水就算以前碰到十年一遇的大旱也沒有出現過斷水的現象。

不過這些都和吳飛關係不大,雖然魚塘裡面的水量增加緩慢,不過山腰上的魚塘再抽二三十個小時的就可以灌滿了。

到時候就需要把水泵轉移到上面來,再把山腰上面那口魚塘的水抽到上面這個魚塘裡面。

要想把上面這個魚塘的水灌滿,起碼需要兩三個小魚塘的水才行。到時候還要把水泵搬好幾次。

不過還好,水泵也就300斤,吳飛和姐夫兩個人就可以擡起來。也不要一直都擡着走,只要擡一下就可以了,等上了小推車就可以沿着新修的公路轉移到上面來。

快要吃中飯了,吳飛也就沒有再上山去,就在家裡等着大家收工回來吃飯。

吃完飯,大家都會休息半個小時左右纔去做事。休息的時候,吳飛問老爸道:“爸,上午安排大家做什麼事情?”

需要安裝大棚的土地已經全部都弄好了,接下來的工作需要把大棚安裝好纔可以繼續做。本來還以爲今天就會來安裝大棚的,誰知道給推到明天了。

“今天準備燒草木灰了,這麼多天過去,那些雜草雜樹都已經幹了,可以燒了。”

老爸對吳飛說道:“聽天氣預報說,過幾天有可能會下雨。現在不燒掉,等下雨以後就不好燒了。”

其實草木灰是一種很好的肥料,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鉀,其中鉀元素含量最多,含量在6%到12%之間,其中90%以上以水溶性碳酸鹽的形式存在,其次是磷,爲1.5%-3%,還含有硅、鈣、硫、錳、鐵、鎂、硼、鋅、銅及鉬等微量營養元素。

並且不同植物燒出來的草木灰,其養分含量也不同。

在農村,草木灰是一種來源廣泛、成本低廉、養分全面及肥效明顯的無機農家肥。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成本低廉,很多時候都是順帶就燒出來了。像吳飛這次就是這樣。

這些地裡的雜草和那些雜木,起碼能燒出幾十噸草木灰出來。只不過這些年很多地方都禁止燒草木灰了,小規模的還好,就算髮現了也不會管,最多不痛不癢的警告幾句。

主要還是擔心在野外燒草木灰引發森林火災。燒草木灰的季節一般都是天乾物燥的時候,最容易引發森林火災。

不過吳飛家這次燒草木灰不需要擔心火災的問題。燒草木灰的地方就放在山腳下的幾口小魚塘裡面,周圍的草木都被拖拉機割的乾乾淨淨了。

就連地也翻了好幾遍,除了燒草木灰的魚塘,根本就燒不到什麼地方去。至於燒草木灰的那一點菸霧和粉塵,根本就不算什麼事情。

要知道,在吳飛小的時候,每年到了收完晚稻的季節,碰到天氣晴的久一些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燒草木灰。

多的時候,十多個火堆一起燒,也沒見有什麼問題的。不像現在,就連家裡做飯燒一個蜂窩煤都會被說成污染環境。

第六百九十七章 龍山酒業第六百三十一章 月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效果圖引起的討論第五百九十章 改造進行中第六百六十四章 囂張的大公雞第一百二十三章 安裝大棚第一百一十六章 酒後不開車第六十六章 餐館第三百四十章 購物廣場和爛尾樓第六百五十七章 不一樣的景象第二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八十七章 除草第三百八十三章 懸崖上的巖姜第四百一十一章 殺豬 (4)第二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二十一章 慢了幾個月第五百六十章 西瓜增甜劑第四百八十九章 無聊的初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吳飛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訂婚第一百二十一章 吃不起肉了第三百一十章 賺錢要看運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吃不起肉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家裡要加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青椒炒魚腸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不下去的小學第四百七十五章 羊肉第五百六十一章 不要大爺第二百零四章 栽葡萄苗第一百零三章 賣甲魚(1)第六百章 預算爆了第七十六章 農用拖拉機第四百四十六章 踏實錢辛苦錢第四百三十四章 辛苦錢第七十七章 農家肥第六十九章 未來岳父(加更)第六百章 預算爆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效果圖引起的討論第三百六十四章 哪裡都可以還價第四十七章 雜貨店淘寶第六百五十九章 客棧開業(1)第三百四十一章 康柳不會跳舞?第五百八十五章 翻新房屋第四百零五章 搶手貨第二百四十三章 男人的鬍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竹製品第十二章 大賣第六百六十一章 客棧開業(3)第九十一章 大棚(3)第六百六十一章 客棧開業(3)第六十二章 相親(2)第八十八章 除草大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慢慢變好的土壤第一百一十章 個體戶第三百六十七章 感人的機率第一百一十章 個體戶第四百九十五章 神奇的工具第五百零八章 送草莓第二百一十五章 下不來的土豬肉第五百六十九章 村民的改變第五十六章 維修水庫第四百八十九章 無聊的初一第三百七十章 臉黑就不要穿白色第一百四十一章 賣魚第三百二十六章 專家說吃飯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下扳玉米第四百零六章 屠夫吳飛第二百二十七章 老班老陳第五百八十二章 老當益壯的劉永興第六百八十八章 久違的激情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三十五章 等待第六百八十二章 股份轉讓第六百六十八章 樓梅的旅行日記第八十五章 拖拉機來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換了一個名字第六十三章 相親(3)第一百零九章 送魚第三百零一章 買魚苗 (2)第一百三十五章 農家菜第三百一十一章 風險第五十四章 幸福的煩惱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中時代的記憶第三百六十五章 有人中獎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新的銷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黃姜風波第四百九十一章 消失的一號第七百零二章 白酒定價第五百四十四章 手殘的吳飛第五百八十二章 老當益壯的劉永興第四百一十八章 訂婚(4)第一百五十一章 打板慄第四百四十三章 沒有早知道第六百六十六章 女人的天性第三百四十五章 視力好還是有用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雞飼料第二百九十一章 菜單上沒有的菜第三百五十章 共享單車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下扳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