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心中情,畫中人

元宵節過後,唐太宗李世民發下了改元“貞觀”之後的第一道詔書,命高官議事都需要帶諫官,特令今後中書省、門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入閣商議國家大事,都要有諫官跟隨,遇有不當之處,諫官便要立刻進諫。接着又命令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等與學士、法官等人重新議定律令。

對於李世民讓命高官議事帶諫官詔書,李恪很支持。李世民能夠開創“貞觀之治”,很大一點就是大唐官員高效的辦事效率和清正廉潔的官場風氣。而李世民的詔書,從根本上解決了大臣們一言堂的現象,同時也解決權臣誤政的問題。而廢除肉刑,則標誌着古代司法刑獄方面的進步和完善,李恪更加贊成,如此才能在今後不斷的更好的促進大唐司法的客觀和公正。

李世民的詔書下了之後,唐行政部門便開始積極的行動起來,而新軍的問題也提上了日程。但是,李恪的生活卻過的極爲逍遙,每天除了翻看研讀《論語》之外,就是習文練武,練習書法。

對《論語》李恪有着自己的想法,後世的人們對《論語》的理解並不是真正的,能夠完全代表的孔孟的思想。因爲,他們看的都是宋朝大儒朱熹先生所註解的版本。而朱熹註解就絕對爭取嗎?李恪自己在看完唐朝以前的註解之後,才發現自己對朱熹的註解不敢恭維。

在南宋以前,四書並不用他的註解,自有了他的註解,而完全被他的思想所籠罩,那是明朝以後。朱家皇帝尊朱熹爲先祖,自然而然就下令以四書考選功名時且必須用朱熹的註解。因此,六七百來,所有的四書五經,孔孟思想都限制在他“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換句話說,明代以後的人爲了考取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其中有很多問題如果按照李恪等唐人的角度來講,他的註解只能參考,不能完全相信。

所以,後世的人們總是說孔子成了君王專職的幫兇,他的忠君思想統治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讀書人。然而,在李恪細讀了《論語》再加上他以唐人的身份來看,這樣的說法是錯的,值得推敲。打個比方,如果把孔子思想當成是算術中的三三得九,那後來所有的註解之人的註解,包括他們對孔子偏見都不是孔子本身的問題,而是他們算術不精,算錯了數字而已。

縱觀中國文化的發展,大致分爲兩段。譬如一提起秦漢文化以前的中國文化,人們就拿孔孟思想代表一切。其實所謂的孔孟思想,只是中國文化中間主要的一個環節。兩外還有道家、墨家、諸子百家......很多很多,都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系統下來的。如果把範圍縮小,則有儒、墨、道主要的三家。尤其中國文化在政治上歷代引用的是道家和儒家思想。當一個國家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是屬於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則用儒家孔孟思想。

所以,李恪認爲孔孟思想和道家是不分家的,這種分家是在秦漢之後的事。而到了唐朝,中國文化已經不是儒、墨、道三家,而是儒、釋、道三家了。道家不言而喻,大唐李姓開國,尊李耳的道教爲國家是必然的。而佛家的那套愚昧的思想李恪極爲不滿意。所以,在《論語》上下功夫成了他心中的一個目標。他想看自己是否能夠按照前世的一些思想重新註解一部《論語》,闡述孔子本身的思想,讓以後的讀書人可以不被各種錯誤註解所誤導。雖然,他知道自己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不會出現像後世朱熹那樣的註解,將孔子的思想歪曲爲忠君思想而爲統治者所用,毒害讀書人。

所以,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和研讀關於《論語》上,看不同人註解的版本,同時又跟封德彝和董伯仁這樣的大儒請教。

而在長安城的一座大院內後花園,同樣有人也在用功的攻讀《論語》。如果,李恪知道看《論語》的這個人的話,肯定會大吃一驚。因爲,看《論語》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在元宵燈會上遇到的綠衣女子。

綠衣女子自從和李恪在燈會相遇之後心裡就刻上了他的身影,時不時的就會想起他,他棱角分明的臉,溫文爾雅的笑,還有他的博纔多學。所以,她纔會看《論語》,纔會如此認真的讀書。就是希望能夠有機會再見他,能和他一起談論詩詞歌賦。

綠衣女子正在看的認真,就聽侍女香兒緊張的說道,“小姐,你怎麼在這呢?老爺找你呢,他在你的書房。”

綠衣女子一聽,大驚,隨即問道,“香兒,我叫你將桌子上的畫給收起來了嗎?”

“糟啦。”香兒臉色微變,神情緊張但又認錯的說道,“小姐,我還沒有來得及收呢。”隨即道,“可能已經讓老爺看到了。”

綠衣女子一聽香兒如此說,心中一急,跺腳說道,“你這個丫頭,就知道粗心大意,讓你做什麼你能做好?那副畫能讓我爹看到嗎?”她說的那幅畫是自己這幾天來畫的唯一一幅畫,畫上是一個劍眉朗目的男子,一身的黑衣,不是李恪又是誰呢?因爲,李恪在她的心裡,所以,她在不知不覺中便將他畫了出來。她畫的極爲用心,每天都要花幾小時的時候去修改,最終才定稿,想讓墨跡幹了收起來,沒想到香兒這麼粗心大意。

香兒看到自己的小姐如此焦急,安慰道,“小姐,其實讓老爺知道也沒什麼大事的,他也是關心你嗎。你看你自從元宵燈會回來之後,整個人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把自己蒙在房中不是看書就是畫他,老爺和夫人能不擔心嗎?”

“好啦好啦。”綠衣女子氣憤道,“你不用說了,我們去見爹吧!”隨即嘆息一聲不理香兒,徑自朝前走去。但心裡一直都在想,如果爹問起畫中的人物,自己該如何交代?衆人都知道她從不喜歡畫人物畫,她喜歡青山綠水,荷塘美景。如今,突然出現一張男人的畫像,自己如何能瞞過這個精明的父親呢?

想到這裡,綠衣女子不由自主的放慢了腳步。但是,步子再慢,從後花園到前院自己的閨房的路不遠。所以,片刻就到了門口。

侯君集最近過的不是很好,自從李世民登基之後分封大臣,跟隨他的人都獲得了國公的封號,這個侯君集沒什麼意見。畢竟,他是食邑千戶,僅次於尉遲、房、杜、長孫幾人,而在諸將之上。(李靖當時是五百戶)。可是,輪到具體的職務上,他們這些跟隨李世民征戰天下的老人中數他的職位最低,只給了他一個左衛將軍的職務,只是一個左衛副率。

侯君集在想他一直作爲李世民的忠實追隨者,跟他南征北戰,立下的汗馬功勞不比秦叔寶、尉遲恭少。而且不是以驍勇而被李世民器重,而是他本身就頗有謀略。再說他從頭到尾都是李世民秦府的人,在玄武門之變中,他還促使李世民做出了最終的決策,並且是李世民進入玄武門隨行九人之一。可是,怎麼就給他封一個左衛將軍的職務,只是一個副職,成了左衛大將軍洛州都督張亮的手下呢?再看看,朝中哪個跟隨李世民的現在不成了一方大員,衛軍主將,哪像自己還在給人打下手?

侯君集想到這裡就心煩,心中對李世民也開始頗有怨言。可是,回到府中他又聽說夫人鄭氏說自己的寶貝女兒若依這兩天總是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知道在幹什麼?她問過女兒好幾回,她都不肯說實話。埋怨自己整天不回家,回來也不關心下女兒。所以,今天左衛沒事,他就早些回府來看看女兒。

他來到書房,看到女兒畫的畫像的時候就明白了這幾天她在做什麼,她的心裡在想什麼。可是,他沒有想到,真的沒想到,女兒喜歡的人會是李恪,是皇帝的三子漢王李恪。他奇怪若依是怎麼認識李恪的?怎麼就喜歡上他了呢?

在自己衆多的兒女中他最喜歡的就是這個若依。她不但乖巧聽話,而是琴棋書畫無說不通,特別是在繪畫方面更是天賦異稟。所以,在若依很小的時候他就請了有名的繪畫大師給她做老師,教她繪畫。

他還記得曾經有一次問過女兒,說你爲什麼只畫山水而不畫人物呢?當時女兒還小,跟他撒嬌的說道,她畫的第一個人必須是男人,而且還是她喜歡的,今後要嫁的男人。

所以,他看到女兒桌子上放的那幅她親手畫的李恪的畫像的時候就明白了女兒的心。

的確,女兒今年已經十五了,過了明年就到了出嫁的年齡了,她的親事也該是自己該考慮的時候了。可是,若是讓自己的女兒嫁給當今的皇子,特別是一個跟皇位無緣的皇子,這樣的事情他確實沒有想過。在他看來嫁給一個無權無勢的皇子還不如嫁給一個世家大族的子弟強。畢竟,他自己本身就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他的祖輩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中的成員。而影響當今朝廷的政局還是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中的弟子在朝說的話的分量肯定比一個沒權沒勢的皇子的分量重。

想到這裡,侯君集沉吟了半天,自語道,“還是問問若依吧,希望不是我想的這樣。”

侯君集微微一嘆,他的心裡還是期盼女兒只是看到李恪之後隨手所畫,不是真心的喜歡他。

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148章 反正李恪信了第492章 突然出現的騎兵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299章 公主的心思第465章 仕隋老臣第125章 斥責頡利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17章 冊立太子(一)第599章 吐谷渾的進退兩難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516章 見到李治了,不知道該怎麼說啊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201章 長安的情報第288章 鐵血蘇烈第268章 李佑和陰妃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661章 松贊干布的路第64章 巷子口的死屍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196章 鬥將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679章 遼東戰況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640章 巷戰,也是野戰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628章 內奸第79章 朝堂爭論第468章 入院考試第652章 祿東贊死了第598章 諸將的聚會(三)第271章 最近的判決第682章 遼東危局第一百六五死章 尚書之怒第224章 懲罰後的一種補償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398章 皇上對將軍說過的話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346章 爲兄弟而戰第602章 黃雀在後第554章 哎!怎麼比都是輸第414章 董伯任的出現第55章 黑衣女子第82章 做狼還是做狗第250章 偷聽者第570章 本王讓你噴血第245 嚴查到底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664章 千萬別低估你的對手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629章 發兵吐蕃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400章 陰謀很深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593章 退了嗎?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238章 進宮覲見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572章 鬼面騎一戰的傳說第444章 李淳風,你輸了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354章 戰爭是瘋狂的第413章 你敢殺“唐”的頭領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449章 商業合作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283章 北伐部署第691章 北王的意第135章 彎弓射大雕第427章 簡單!簡單!第164章 黑衣七殺第610章 薛禮的瘋狂第522章 置身事外第346章 爲兄弟而戰第302章 大戰(一)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10章 如此秦懷玉第155章 柳橋上的神仙眷侶第652章 祿東贊死了第327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四)第566章 第一戰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10章 如此秦懷玉第461章 不懼豪門士族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13章 覲見李世民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661章 松贊干布的路第687章 坍塌的城防第249章 晚上要釣魚第180章 斬首示衆第63章 黑衣雙煞第407章 王方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