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朝堂上的戰爭

長安城。

兩儀殿,大唐重臣們已經爲了任命誰爲唐軍出師突厥的主帥而爭執了好幾次。主要爭執的是長孫無忌爲首的太子黨和王珪爲首的魏王黨。而且,其中還有李世民依爲左右手的重臣房玄齡和杜如晦也被牽涉其中。當然,像魏徵這樣的諫臣肯定也會參與其中,而保持沉默的就是李恪一派的漢王黨。

畢竟,李恪在朝堂上的根據不穩,魏徵還不能算李恪的心腹。所以,中樞大臣之中沒有一個人是他的心腹。

長孫無忌是想讓李績爲統軍大總管,統帥整個大唐軍隊跟突厥交戰,而他列舉的關於李績在軍中的威望和資歷都足以說明李績能夠擔當這樣的重任。但是,李世民心中最爲倚重的自然是大唐軍神李靖,而且他絕對這場大唐對突厥的戰役非同尋常,用李靖爲行軍大總管的話他很放心。可是,李世民在長孫無忌提出李績爲行軍大總管的時候爲了照顧他的面子,不想當面反駁了他。所以,他的意思只能通過杜如晦和房玄齡委婉的表達了出來。

而長孫無忌在杜如晦和房玄齡提出李靖的時候,他心裡就清楚了這可能是李世民的注意,不然依房杜兩人的性格和心性,他們是不會跟自己起爭執的。只是,他也不反對李靖擔任行軍大總管,可是有一點他心裡很清楚,李靖舉薦了李恪,要是李世民非要讓他擔心行軍大總管的話,他選擇副總管的第一人選肯定是李恪,而李恪在漠北軍方的勢力很大,只要他擔任了副總管,這參加突厥大戰的功勞基本都是會被他和他的手下收入囊中。所以,長孫無忌就是知道房杜兩人舉薦李靖是李世民的意思,在看到李世民沒有跟他親自點破之後便他就裝作不知情,愣是跟房杜二人爭執,他想讓李績擔任行軍大總管。

長孫無忌敢於觸犯李世民而跟房杜相爭,並且不惜得罪李靖的主要原因是,他清楚的意識到一旦李靖擔任行軍大總管,要是讓李恪爲副總管的情況下,李績的處境會很尷尬,別說是他能夠但任某一路的將軍,估計就連參戰的機會都不會有。

還有一個讓他理直氣壯的跟房杜二人相爭的原因是,李靖始終不敢擔任行軍大總管,這就使得長孫無忌非爭不可。畢竟,李靖的推辭可以看成是他對舉薦李恪當行軍大總管而不受李世民同意的一種怨念。

只是,長孫無忌據理力爭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在他的內心當中還有另一方面的盤算,他這次要是失敗的話,他的威信會下降一個臺階,他在朝中的人望會再次降低,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爲,長孫無忌喜歡權力,他喜歡衆人仰視他的感覺。

長孫無忌有這樣的想法是源自王珪一派的魏王黨,剛開始李泰和王珪是支持他的建議讓李績擔任行軍大總管的。但是,當房玄齡和杜如晦提出李靖的時候,王珪從其中撲捉到了一些信號,立即改變了自己的立場。這使得長孫無忌很憤怒,他覺得導致王珪見風使舵的原因是自己的威望不夠高,權利不夠大。

其實,長孫無忌這是當局者迷,王珪自然不是因爲這個原因而改變立場,像王珪這樣的輔佐了兩代帝王的人,房杜敢跟長孫無忌據理力爭,他能清楚的意識到這可能是李世民的意思,也就是說李世民最中意的人是李靖。既然,他知道了這個信號,自然不會冒着得罪李世民的危險支持你長孫無忌。再說王珪和李泰跟長孫無忌只是合作關係,又不是從屬關係,王珪不覺得對長孫無忌落井下石有什麼不對。畢竟,相對於得罪李世民,他更喜歡得罪長孫無忌。

至於,魏徵,他是很支持李靖,但他認爲除了李靖之外,李恪常年跟突厥打交道,最近又是一戰殲滅了突厥十萬精騎,他認爲李恪熟悉漠北情況,李靖在擔任行軍大總管的同時,李恪可以任副總管。他雖然人單力薄,但他的諫言一向都很中肯,深受李世民的重視,使得朝堂上的衆臣對他的話頗爲慎重。

所以,李世民再召集這幾位重臣在兩儀殿裡商量了幾次後都得不出一個滿意的結果。沒辦法的他只能將討論的問題放到朝會上,讓衆臣一同參與商議和討論,但結果依然很讓他失望。朝堂上的意見也分成兩派,以長孫無忌爲首的支持李績的一派和以房玄齡杜如晦支持李靖的一派。當然,其中還有以李泰爲和王珪爲首的魏王黨,依李泰的話來說,既然得罪了長孫無忌,那就要斬草除根得罪徹底,徹底讓長孫無忌顏面無存,絕對不能讓他的計劃得逞。其他的朝臣,都不敢得罪這兩撥人,再加上魏徵的諫言,他們只能選擇中立。

所以,今天李世民又在太極殿早朝,再次商議北征突厥的行軍大總管的人選問題。就見李世民的話剛說完,刑部尚書劉政會出班說道,“皇上,微臣舉薦朔方李績爲行軍大總管。”

劉政會是長孫無忌一派的人,李世民心裡自然清楚,劉政會的態度表達出了長孫無忌的態度。所以,李世民聽完之後臉色有點難看,他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着下面的朝臣。而劉政會說完,唐斂、高士廉和長孫順德等人也出班諫言,說他們舉薦李績爲行軍道大總管。

看着眼前的劉政會、唐斂、高士廉、長孫順德以後站在衆臣之首的長孫無忌,李世民一想到他們是跟隨自己東征西討的舊將,是自己忠心耿耿的臣子的時候心裡憤怒異常,他之所以沒有當面反駁長孫無忌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不想讓自己面前的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老臣們因爲自己的反駁而沒有顏面。只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們盡然不領自己的情。

而長孫無忌一黨大佬們都出言舉薦李績,他身後那些黨羽都不敢落後,稀里嘩啦的站出了一大推人,大家都舉薦李績。李世民當政的時候明令朝堂上暢所欲言而不受罪,這使得這些人膽子比較大,不怕自己發怒而貶斥自己。

見長孫無忌一黨開始發力,房玄齡和杜如晦也不敢落後,不敢耽擱了李世民安排給他們的任務,只能出列跟劉政會和唐斂等人據理力爭,而王珪和李泰也不敢落後,這樣魏王黨的不少人也出列支持李靖爲行軍大總管。

李世民舉目一望,就見朝堂是三分二的人都參與了這次爭議,而且有一大部分人是跟隨自己征戰幾年的老臣子。李世民壓制不了自己心中的怒火剛想要發怒,就見一名千牛衛神情焦急的走到大殿門口將一份東西遞給了一名內侍,那名內侍一看交給自己手中的東西,也不及走以往的程序,急忙快步走到殿前,高聲喊道,“啓稟皇上,漢王殿下六百里軍報!”

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482章 開學了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4章 歷史的反思第63章 黑衣雙煞第142章 截殺突厥騎兵第276章 細嗅薔薇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242章 馮琯出場第49章 演練比賽(四)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444章 李淳風,你輸了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204章 兩營對壘第143章 追兵,還是追兵第682章 遼東危局第599章 吐谷渾的進退兩難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449章 商業合作第350章 班師回營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192章 訓話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355章 冷血的將領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279章 北伐第129章 妒第465章 仕隋老臣第459章 又見鳳翅鎦金钂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41章 鼎漢蹴鞠隊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584章 慘戰(一)第649章 修幾條大路第598章 諸將的聚會(三)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392章 就這樣被生擒了!第109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第470章 校場試武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435章 蒐羅人才第337章 軍人的悲哀第362章 張公謹的對策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223 談話間得十萬大軍第416章 辯機死了第690章 諸將的心跡第169章 太子大婚第33章 第一次射獵第692章 北上第470章 校場試武第573章 捷報和噩耗第657章 兵臨邏些城第372章 真正的決戰(七)第359章 可汗也有無奈的時候第426章 洞房花燭夜第321章 奇兵騎兵第368章 真正的決戰(三)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113章 一日二報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142章 截殺突厥騎兵第317章 君王的心思誰也不透第273章 三大未解之謎第359章 可汗也有無奈的時候第703章 發兵長安城(五)第39章 朝會風波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86章 待到相會是幾時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233章 殿下,大家都說你毒害皇后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92章 扶持衛王第281章 北伐之爭(下)第642章 亞澤的戰爭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157章 頡利親衛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64章 巷子口的死屍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634章 我們可以談談第75章 血戰到底(一)第641章 不是宿敵第265章 達成協議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12章 本王要學武第347章 梟雄的心——硬啊第499章 房二的爆發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92章 扶持衛王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