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新軍主帥

王珪在拜訪完李泰回府之後的第二天就開始履行其他諫議大夫的職責,給李世民上了幾條有針對的建議,受到了李世民的嘉獎,而同時他也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和青睞。

而侯君集也在這天登門拜訪漢王府讓李恪吃驚了不小。侯君集是誰?關隴集團中的軍方代表,世家大族中的豪門子弟,李世民的身邊除了李靖李績李道宗李孝恭之外最能征善戰的大將。如今突然來拜訪自己,自己如何不驚呢?他和侯君集沒什麼交往,而侯君集也表現出不怎麼喜歡他。所以,李恪自始至終就已經將他劃到了李承乾或者李泰的一方,根本沒有想過跟他有什麼接觸。可是,今天他突然到訪,究竟是什麼目的呢?李恪確實不知道,他很疑惑。他一邊走一邊想,如此想着,不多時人已經來到聚義殿。

侯君集身爲李世民秦王府的老人,對以前的秦王府也就現在的漢王府極爲熟悉。所以,他坐在聚義殿裡顯的很平靜,就像一個離家的浪子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一樣。看到李恪走了進來,他起身施禮道,“末將侯君集見過殿下。”

李恪在侯君集還沒有施禮之前就已經將他扶住,笑道,“潞國公不必多禮。”然後,一擺手道,“請坐。”

侯君集隨着李恪的話音落座之後,李恪纔開始仔細的打量起他來。就見他長的身形健壯,孔武有力,雖然還不到四十歲,但長年在外征戰讓他的臉上已經有了幾條皺紋,但仍然掩飾不住他久經沙場所歷練出來的彪悍之態。

李恪在看侯君集的時候,侯君集也在注視他。眼前的李恪溫文爾雅,絲毫不像他以前經常看到的那個神態高傲,性格孤僻的王子。而現在他表現的如此謙虛,表現的和藹,讓侯君集第一次真正的感覺李恪在被刺後性情發生的巨大的變化。

李恪遇刺之後,他就沒有再跟他接觸過,即使昨天從自己女兒的口中得知他的才華,還有他遇刺後的一些舉動,他還是很懷疑李恪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如今再看眼前的他的表現,淡定和從容已經超出了他的年齡,如此的城府,如此的心機,終於驗證了他的猜測。他遇刺後性情的轉變,如此掩飾自己,確實不是想當一個王爺這麼簡單。如果要不是自己女兒的敘述和他因爲久在秦王府而對他有所瞭解,還真被他的舉動給瞞住了。想到此處,侯君集心中大定,知道自己的推測沒錯。而只有這樣的李恪值得他爲此一搏。

李恪見侯君集也在注視他,忙收回目光,“潞國公能夠光臨王府,漢王府真是蓬蓽生輝啊。”他心裡已經將侯君集排除在了自己所能收服的武將行列,所以在心裡一直很排斥他。因此,侯君集突然拜訪他,他倒是不知道該怎麼跟侯君集交談,只是象徵性的說些客氣話,也不問他來漢王府的原因。

而侯君集此行的目的,一是爲確定李恪是否如他所想,隱藏自己的實力,有意東宮之位。二是想跟他敘敘話,拉拉關係,以至於讓李恪對自己產生好感然後再得到他的信任。所以,說話的時候也顯得很客氣,毫無世家大族的蠻橫,也無軍旅之人的粗獷。兩人倒是談的也挺愉快。

“殿下說的哪裡話,末將連日來公務繁忙,直到今日方纔空閒,特此過來探望殿下。”侯君集笑道。

“多謝潞國公掛念,本王深感榮幸,本王也想跟將軍請教兵法韜略,排兵佈陣之道,只是將軍公務繁忙,不敢打擾爾。”李恪說的也很謙虛。

李恪畢竟還年輕,說話方面有所欠缺,這句話一出口便被老人成精的侯君集逮了個正着,“殿下無須顧忌,末將最近並無大事,公務也不甚繁忙,殿下如果有什麼問題,直接可以詢問末將,末將在府中恭候大駕。”

李恪聽侯君集這麼一說,心中後悔不已,悔不該太過謙虛把自己給賣了,只能訕訕一笑,“會的會的,本王一定會登門請教。”

侯君集見自己的目的達到,而且還讓李恪自己給自己擺了一道,心中高興,而李恪卻愁苦不已,但是臉上依然沒表現出來,兩個還是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

聊了片刻,侯君集見時候不早了,這才告辭離開,而李恪也很有禮貌的將他送到門口。等侯君集離開之後,李恪陷入了沉思。

侯君集除了他關隴世家的身份之外,不但是一員能征善戰的武將,而且還是一位政務精通的能臣。歷史記載,魏徵就曾向唐太宗推薦過侯君集,讓他任僕射,並說:“國家安不忘危,不可無大將,諸衛兵馬宜委君集專知。”可見其才能並非像一般的武將可比。而他自己也比較敏而好學,在貞觀十二年(638年),遷吏部尚書後發現自己學術上沒有造就,欠缺很多,便發憤讀書學習。後來做到了“典選舉,定考課,出爲將領,入參朝政,並有時譽。”,給他的仕途上增添了光輝的一筆。

但即使當時魏徵舉薦他,李世民依然沒有任命他爲僕射,他認爲侯君集喜歡自我誇耀,愛慕虛榮,所以沒有重用他。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對侯君集頗有見解,它就是衛國公李靖。唐太宗要他教給侯君集兵法,後來侯君集上奏太宗,說李靖將反,因爲每到精微之處,李靖則不教授。太宗聽後責備李靖,李靖卻回答說:“此君集反耳。今中夏乂安,臣之所教,足以安制四夷矣。今君集求盡臣之術者,是將有異志焉。”此時,侯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跡,太宗似不相信。一次,朝後回尚書省,侯君集騎馬越過省門數步尚未發覺。李靖見到這種情況,便對人說:“君集意不在人,必將反矣。”至貞觀十七年四月,侯君集果然與太子承乾謀反,事情敗露後被殺,證明了李靖的預見準確無誤。而侯君集的謀反驗證了李世民的識人之能,侯君集確實不滿他對自己的分賞和職位而怨恨在心,纔會作出謀反之事。但是,在同樣的事情上體現出李世民作爲君王最爲大度的一點,他不但沒有撤銷凌煙閣侯君集的畫像,還特赦他的妻子和一個兒子的死罪,流放到嶺南,也算是給了這個爲大唐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將一點安慰。

因爲這些問題,李恪始終不敢打侯君集的主意,始終跟他保持着距離。因爲,這個人是個危險分子,就像是定時炸彈,稍有不慎就會爆炸,傷及自己。但是,今日的交談,自己已經親口說有機會要跟他請教兵法,人家還說會在府中等候。這不去肯定不好,去的話就又跟他有了牽扯,讓李恪好生爲難。

時間又過了三日,朝廷討論已久的組建新軍問題也有了眉目。在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封德彝、蕭瑀、房玄齡、魏徵和杜如晦等人的討論下初步確定了蘇定方關於組建騎兵的法案,李恪重騎兵組建方案也在大家的討論中最終確定了下來。新軍方案的確定後,主帥的人選就成了議題之一。

對於這個人選,討論的時候每個人都很慎重,舉薦的人才不是當世名將,就是戰功彪赫的宿將。但最終只確定下來三個人,他們分別是李靖、李績和侯君集。

就聽見李世民在御書房中對着衆人嘆道,“李靖是組建新軍的最佳人選,可是他領兵在外,防禦突厥和吐谷渾邊境,短時間內難以抽身;而李績要防禦樑督師,並且要隨時做好發兵攻他任務,所以也是脫不開身。其他的將領要是讓他們領兵打仗,衝鋒陷陣,確實能夠取勝。如果讓他們訓練新軍,打造一支威猛的雄師恐怕很難勝任。如此,能擔任此任的也就侯君集一人而已啊。”

“皇上所言甚是,如今在朝的將領,也只有侯君集能擔當此任了。”封德彝適時的拍馬屁道。

李世民見除了封德彝衆人都不說話,隨即問道,“玄齡、玄成還有克明,你們對侯君集出任新軍練兵使有何建議和看法?”

“皇上,臣以爲侯君集能擔當此任。”魏徵簡短的說道。

“臣等人也同意侯君集擔任練兵使一職。”衆人在李世民詢問之後答道,李靖、李績和侯君集三人都是他們選出來,任何一個擔任練兵使他們都不會反對。

李世民一笑,“既然你們都同意,那組建新軍主帥的問題就這麼定了吧。還有,蘇定方的騎兵建議不錯,其人也忠勇可嘉,就讓他擔任副使一職,協助侯君集吧。”

李世民說完,看了衆人一眼,見大家都沒有反對,這才讓中書省擬旨。而衆人中唯有長孫無忌一人沒說話,侯君集身爲李世民身邊的老人,擔任如此重要的職務他倒是沒什麼覺得不妥,只是蘇定方一個王府校尉突然升爲一軍的副使這就讓他覺得值得揣摩。但是,他在這件事情始終跟大家保持了一個態度,因爲他不想把自己針對李恪的態度做的太明顯。

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201章 長安的情報第172章 朝局分析第372章 真正的決戰(七)第169章 太子大婚第48章 李世民要來第160章 小強一樣的錢寧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347章 梟雄的心——硬啊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683章 有個辦法第220章 不詳的預感第256章 有個靠山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253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下)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160章 小強一樣的錢寧第351章 張公謹的軍報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363章 王爺的任務第252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中)第414章 董伯任的出現第274章 內幕第110章 宿州急報第317章 君王的心思誰也不透第423章 婚禮進行時(二)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329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五)第456章 懷孕了第458章 八方名動第196章 唐刀文化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468章 入院考試第247章 活閻王杜獄第441章 遇到薛仁貴第450章 孫思邈答應了第525章 唐幣第559章 到了涼州,形勢不妙第488章 太子摔下馬背了第676章 本王該怎麼辦第128章 戰第656章 命運之戰(下)第525章 唐幣第219章 任城王第249章 晚上要釣魚第611章 慘勝第604章 吐延的計策第524章 那就這樣吧!第525章 唐幣第480章 李佑,你去長安搗亂吧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489章 殘忍的訓練第599章 吐谷渾的進退兩難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175章 晚宴第343章 讓不讓人睡了第107章 突厥的行動第565章 北王也喜歡玩單挑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54章 渭水送別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622章 斷了你的福壽膏第694章 這是第一戰第233章 殿下,大家都說你毒害皇后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696章 降了嗎第52張 章 陳其的安排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504章 房相的分析第697章 繼續第419章 腹黑的典型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478章 殺戮都在陰暗面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479章 嗜血的七殺第175章 晚宴第84章 漢王賜馬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208章 戰鬥力不到五成的渣第453章 院長就你了第364章 鷹衛和親衛的對峙第474章 戰鬥吧!騷年第214章 你想單挑第147章 感動第302章 大戰(一)第89章 要過年了第7章 英雄救美第9章 五虎一太歲第568章 哲羽的兩難境地第87章 恨君不似江樓月第13章 覲見李世民第105章 御賜真跡第24章 名將歸心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15章 練劍第101章 同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