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

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發生的。

例如趙桓要打高昌國,草原上的蠻子們就坐不住了,隴右的吐蕃也沉不住氣了。

中原王朝強盛的時期,都會控制河西和隴右,因爲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

自然也就成了多方勢力搶奪之地。

吐蕃的確很強,不過是曾經。

盛唐時期,唯一能和盛唐叫板的存在。

唐滅亡的時候,那個統一而強大的吐蕃也滅亡了。

直接從封建社會退回到部落社會。

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佛教在吐蕃佔據了絕對統治地位。

吐蕃也曾經發生過好幾次滅佛運動,但最後都被反撲。

這對中原王朝來說絕對是好事。

但讓趙桓怎麼都想不通的是,分裂的吐蕃諸部,怎麼會有統一的趨勢呢?

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啊!

接到皇帝的命令後,邵成章立刻跑去樞密院。

此時樞密使張孝純正在親自翻閱西北軍用耗費。

他嘆了口氣,心裡道:看來又要找周朝去要錢了。

西北的軍隊在燒錢,預算已經超標。

這樞密使的位置坐得燙屁股,以前李綱是怎麼坐過來的?

想起又要跟周朝那個老狐狸抄家,張孝純就頭大。

他在燕雲管軍務的時候,也沒有現在這麼心累。

那時候,將燕雲的後勤管好,就沒事了。

哪像現在,每一個季度要做預算,每一個月都要做預算。

全國各大戰區都在找他要錢,上到岳飛、种師中、吳玠等人,下到全國地方廂軍。

不是在做預算就是在做預算的路上!

不是在和周朝吵架,就是在和科學院吵架。

你他孃的,新的火槍不是說好一個月之後就能出來了麼!

和科學院吵完架,還要和种師中這個原來的上級在信中對罵。

種相公,真的沒錢了!沒錢了!好好好,我再去陛下那裡要要!

寫完信,又收到岳飛的信。

剛回完岳飛的信,中央軍的總都統韓世忠就來串門說羽林衛要統一換斬馬刀,現在的已經很久了。

難怪陛下沒有讓年事已高的种師中回來做這個樞密使。

雖說是宰相級別,御前大臣,敢情大宋的樞密使,就是個坑爹的職位。

已經做好去和周朝撕逼的張孝純突然看見邵成章跑來,就知道皇帝要找自己了。

“張相公,陛下有請。”

“可知是何事?”

“西北之事。”

張孝純上了馬,急忙趕往延福宮。

天色漸漸暗下來,當張孝純進去的時候,看見皇帝和翰林學士石洵、元帥宗澤正在喝茶,趙淳正在一邊讀《經濟論》。

“陛下。”

“來了。”趙桓一揮手,顯得似乎有些高興,“坐,喝茶。”

“不知陛下喚微臣有何要事?”

“也沒別的事,手裡的事務都理順了嗎?”

“一切都很順利。”

張孝純違心地說着,他擔任樞密使纔不過半年時間,手裡大一堆的破事。

以前童貫做樞密使的時候,也不見童貫有這麼忙啊!

怎麼輪到自己了,這樞密使就這麼難當了?

這半年,張孝純做的事,比前半輩子做的都還多。

他這才深刻體會到,身在中樞,作爲皇帝的近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會。

“剛接手不久,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有需要幫助的就說出來,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

“多謝陛下,微臣會盡心盡力。”

不得不說,皇帝還是好皇帝,除了有時候脾氣壞了點,平時對待手下沒得話說。

皇宮裡的好東西,一言不合就賞給大臣。

“張相公,叫你來,是跟你說個事。”

“臣洗耳恭聽。”

“發一道調兵令,將吳玠調回青唐。”

張孝純微微一怔。

趙桓解釋道:“朕打算對吐蕃用兵。”

“陛下,不可,草原蠻族尚有二十五萬在河西,玉門關外的高昌又虎視眈眈,若這個時候對青唐吐蕃用兵,西北則三面環敵。”

“草原蠻子在河西已經潰不成軍,劉琦、張深已經出兵捉拿俺巴孩,朕給了他倆時間,兩個月之後,必須將俺巴孩的腦袋送到東京來。”

“玉門關外的高昌,不足爲慮,有岳飛在,再來兩個高昌,朕的大軍也可以將他們打廢了!”

“至於隴右,前方已經收到最新情報,順義郡王正在暗中招兵,朕不先下手爲強,還等着他反了再打,豈不是要殃及更多無辜百姓?”

“什麼!順義郡王要反!”張孝純大驚。

朝廷對隴拶不薄,又是賜爵位又是封賞,這事都可以追溯到太上皇年間了。

那廝竟然要反!

張孝純道:“陛下,請恕臣之罪,如今我大宋兵鋒正盛,青唐舊部早已衰弱,隴拶並無反叛實力,前方情報是否有誤?”

對張孝純的執意,趙桓並未生氣,而是耐心道:“青唐吐蕃的確衰弱了,但並不代表吐蕃諸部都衰弱了,現在有人要重新統一吐蕃,我們不得不防。”

“重新統一吐蕃?”張孝純心中陡然一驚,他可是熟讀歷史之人,知道吐蕃要是統一了,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臣這就去草擬調兵函。”

“嗯,還有一事,需要你去完成。”

“不知是何事?”

趙桓起身,走到地圖前面,指着隴右的地方。

“爲了加強對隴右的轄制,朕打算修建一條從長安到青唐城的公路,先從蘭州開始修建,再修建從長安到蘭州的路段。”

“這條路的修建速度要加快,朕需要你從各路廂軍中調派人手支援政事堂完成這件事。”

“遵旨!”

看着張孝純兩個大大的黑眼圈,趙桓語氣柔和道:“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爲陛下分憂,乃是臣職責本分。”

趙桓又對宗澤道:“元帥以爲隴右是否還需增兵?”

“有吳玠在,臣以爲不需要,兵在精而不在多。”

“好!”趙桓轉身對石洵道,“石相公,速去擬聖旨,宣順義郡王入京!”

“是!”

三位大臣起身行禮:“臣告退。”

石子明立刻回翰林院,命知制誥擬皇帝聖旨,昭順義郡王隴拶入京面聖。

第二百四十六章從火繩槍到燧發槍,給陛下跪了!第八十九章肅王案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一百八十五章皇城司有內鬼?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第六百五十二章趙桓的西征首戰第一百二十一章遷移和農業第五百零三章被罷免的太宰第二百一十章新軍無敵!交趾右路軍崩潰!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第六百七十九章要碾壓岳飛?第四百二十章金國東施效顰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二百八十八章鐵血西軍!誓滅仁多保忠!第三百零二章伐夏戰略第六百三十四章線索第四百七十二章宋軍細作第三百一十八章殺雞儆猴第六百八十一章大國博弈第六百三十八章遼東局勢第一百一十九章聯姻和婚嫁第六百九十二章攻心爲上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四百零八章敢犯我天宋者,雖遠必誅!(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八章鐵血西軍!誓滅仁多保忠!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二百四十三章趙桓吐哺第五十七章敗軍之象?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二百零四章笑裡藏刀!坑死自己人!(今日更新不設上限)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五百四十四章第十五章康王趙構第六十章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第五百六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九章斬夏金烏,宋軍開始攻城第二十八章目標是李綱?第六百九十章康王的雄心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四百五十四章牛肉政策第六百一十三章議政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二百七十九章西北急報!人定勝天!第六百七十五章號角連營,漢家雄師渡河!第二百零二章禁軍擋道?岳飛正面硬抗!楊再興秒殺!(五千字大章)第七章五朝門前斬宰相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化而治第三百三十三章又見花想容第六十章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第三百七十九章岳飛的去向(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三十二章大義凜然卻幹着害人之事的嘴臉第五百三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五百五十二章賜婚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六十三章朕的大宋還需要你們!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十章送童貫人頭至太原府第六百零三章大宋最大的貂絨中心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二百五十六章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第五十四章賣女兒的韓禮先第二百六十一章真正的燧發槍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四百六十二章開始完美人設第三百八十五章真香!(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蒙兀人(第二更,求訂閱!)第七十章燕雲復!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二百六十九章叛亂?這是好事啊!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三百五十一章蒸汽機車的展示盛會第二十二章趙桓的盤算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三百二十八章受驚的唐胖子第二百七十四章太原城內戰一觸即發!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戰!皇帝的重騎兵!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二百六十六章韓世忠來了!第一百三十四章陳旉農書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三百六十五章宗室之禍?第二百五十七章國子監案第三百七十九章岳飛的去向(第三更!)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啓動對金國的商業戰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三百一十七章大宋的經濟戰!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一百一十九章聯姻和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