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

唐恪連忙道:“陛下聖明,如此以來,我大宋不出十年,四海昇平,陛下之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徐處仁卻道:“趙相公,恕某直言,此四策便是飲鴆止渴,功在當下,罪在千秋!”

趙桓一聽徐處仁的話,頓時來了精神。

比起自己天天追着他們後面跟他們說,你這個政策不合理啊,按照你這樣窮人會越來越窮,富人會越富,直接根據自己想要的結果定目標會更省力。

例如徐處仁是太宰,政事堂大佬,真正的帝國首相。

你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給朕將中原下戶的收入翻倍,方法你自己去想。

只要定了這個目標,政事堂在策劃各種富民的政策的時候,都會以此爲指導,一旦跑偏了,徐處仁就會站出來指正出來。

這就根本不需要趙桓天天像保姆一樣伺候着了。

如此這般,趙桓才能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身出來,去多思考帝國最高戰略和所有的資源如何合理調配。

宋朝在戶籍相對來說還是非常人性化的,廢除了賤籍,一共分了三類。

一類是主戶,二類是客戶,三類是特殊戶籍。

其中主戶是占人口最大比例的,主戶分五等,主要劃分依據是田產,其他僅僅作爲參考,所以五等主戶一般是指鄉村戶。

一二等是上戶,主要是大地主級別的。

這類人是趙桓重點要找的對象,因爲這類人在全國數量極少,只佔了5%左右,卻和官戶一起,佔有了大部分資源,包括錢、土地、政策、特權等等。

趙桓穿越過來的時候,據周朝給過來的數據統計來看,上戶和官戶佔有了全國百分之85%以上的土地,且他們是免徭役的。

這樣的社會結構,方臘造反,似乎也說得過去了!

三等是中戶,中小地主以及富裕農民,相當於後世的中產階級,這類家庭的數量在整個大宋也不過才10%不到。

因爲年年征戰,通貨膨脹,冗官現象又日益嚴重,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在神宗時代,就已經有許多中戶破產,王安石再來了一波變法,破產的中戶頃刻之間暴漲。

縮成了現在這樣的比例。

四五等便是下戶了,包括自耕農或田地少甚至沒有田地需要幫他們種田生存的佃農,他們佔全國人口的60%以上。

剩下的就是客戶和特殊戶。

客戶就是流動人口,一般是破產的農民去城裡打工戶口,這類人佔約7%左右。

特殊戶又分爲就是形勢戶、官戶、軍籍、寺觀戶和雜戶。

客戶和特殊戶中的一些戶籍共同組成了城市人口,被稱爲坊郭戶,其中雜戶便是那些手工藝人,例如紡織廠的妹紙們!

城郭戶口又分了上五等和下五等,下五等就是城市裡的“貧困人口”,兩極對立。

這就是大宋的人口結構。

其中上戶、形勢戶和官戶都是皇帝重點要找的對方,因爲這些人的數量少,卻佔了國家大部分的資源,形成了巨大的壟斷局面,使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讓那些下戶、客戶、雜戶的生存越來越難。

而趙鼎的《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的制定,也是參考了大宋人口結構的。

趙鼎處於風險的把控,對上戶和城郭上五等戶的貸款政策非常寬鬆,中戶相對也能待一些,但下戶、客戶、雜戶等城市“弱勢”羣體,想要找銀行貸款,幾乎不可能。

趙桓心知肚明,卻問道:“徐愛卿,你此話怎講?”

徐處仁一副正義凜然的嘴臉道:“朝廷已經明令禁止官員通商,便不說官戶和形勢戶,就說這大宋皇家銀行借貸的政策,對待鄉村上戶、坊郭上五等戶來說,甚爲寬容,從鄉村中戶便開始縮緊,鄉村下戶和坊郭下五等戶要借錢幾乎是不可能了。”

“如此說來,農村戶口的下戶只能靠自己種一點點地來存錢過生活,坊郭下五等戶,要在資產上積累到城市上五等戶後,纔有資格貸款,一個下坊郭下五等戶要達到上五等戶,按照現在的物價和收入來算,不吃不喝也要二十年,人這一輩子又有幾個二十年?”

“陛下曾經教誨吾等,國富亦要民富,不可能一味只追求總量,完全無視了百姓真正想要的!”

徐處仁一番話說完,趙桓忍不住想鼓掌,但礙於身份,剋制住了。

看來這任務還是要下對,目標定錯了,自己要累死,目標定對了,許多事自己都可以少操心。

唐恪卻道:“徐相公言之有理,但若是朝廷將錢借給了鄉村下戶和坊郭下五戶,風險大增,這些人並無從商經驗,許多人連字都不認得,若是朝廷下這類人借了錢,不要說利息,便是本金也收不回來,一旦發生這種狀況,若是引起了民間恐慌,存錢的百姓們不信任銀行了,要來取錢,而朝廷的錢又減少了,事態便嚴重了!”

“若是朝廷要造錢,民間貨品並未增加,交子將面臨降值的風險,進一步引起民間對交子的恐慌,如此,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也知道其中利害,但被唐恪這麼一說出來,趙桓心驟然一緊。

金融可是國家經濟的頂層存在,若是金融出現了問題,可比打一場敗仗還要可怕。

但徐處仁哪肯啊,唐恪只顧着自己的商業總體量,但徐處仁身爲首相不僅要照顧商業體量,還有坊郭下五戶和鄉村中戶和下戶的收入任務。

“聖人云: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徐處仁繼續道,“當不偏不倚,方爲聖道,如此過分偏袒另一方,乃是飲鴆止渴!”

見徐處仁和唐恪產生了爭論,一邊的趙鼎道:“陛下,兩位相公皆有其道理,是臣考慮不周,臣在進宮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小事,卻是能說明其中之理。”

“愛卿速速說來聽聽。”

趙鼎便將書館的事說了一遍。

趙鼎道:“陛下,無論是鄉村中下戶,還是坊郭下五戶,都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渴望讀書,渴望知道更多,從而能有能力賺更多錢,過更好的生活。”

“所以,陛下的書館和農學速成館皆爲民利,朝廷當有專門的人來管理、完善這方面,來幫助相對弱勢的百姓。”

“徐相公所言極是,中庸乃聖人之道,治大國如烹小鮮,朝廷當不偏不倚,輕重相宜。”

趙桓不由得點頭,確然如此。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是一句至理名言。

朝廷既不能對坊郭上五等戶傾斜太多,也不能對下五等戶給予太少。

當然,同樣的道理,也不能一味去扶持下五等戶,恰到好處即可。

若是一味扶持給予,將養出一幫懶惰的國民,若後世的希臘、西班牙、巴西等這些國家一般。

第四十章宋軍捷!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六百六十七章內亂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六百八十八章朕沒要他們的腦袋,已經是仁慈了!第三十九章兩河戰役拉開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五百八十八章大宋的忠臣!第三十九章兩河戰役拉開第二百八十九章鐵血與柔情,國仇家恨第十六章人心第三百三十三章又見花想容第一百七十一章軍備革新?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一百九十章漢奸!諜戰!第六百四十八章趙昚的推測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襲完顏宗幹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三百四十七章皇權下鄉第一百一十一章青州殺人案第五百章撤兵第二百七十三章皇帝的利劍!韓世忠兇名赫赫!第一百九十七章不要得罪女人!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懾日本和高麗,都給朕乖乖跪着!第三百二十六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七百零五章兵臨羅馬,西方震驚第七十章燕雲復!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六百五十一章葛邏祿人的襲擊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第四百八十章維穩戰局第二百五十五章張沅案第一百三十六章降薪第十六章人心第二百六十二章中山府購田案起第五百一十四章投降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六百五十五章他們喜歡用繩子第四百九十六章捉拿完顏兀朮第二百三十八章長安城出了逆賊!第一百零九章商部與四都第三百零二章伐夏戰略第二百五十九章應天書院案第四百三十二章兵鋒北指,北海突襲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六十四章進駐太原府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一百一十四章震動朝野的青州案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二百一十章新軍無敵!交趾右路軍崩潰!第四百五十一章正面的殲滅戰,李寶滅三佛齊第六百三十三章背後黑手第七十三章國難日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二百三十五章和善的皇帝?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二百六十六章韓世忠來了!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災和人禍!(八千字大章)第五百九十九章最好的時代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第三百七十二章趙佶的反擊(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章太上皇第五百九十七章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第七百零七章橫推了第二百九十章兩軍主力對決!第六章太上皇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六百八十三章兵臨長安城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第五百七十三章趙昚急了第四百三十三章消滅蠻族有生力量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五十二章兩軍風騷的書信往來!第五百二十章漢家兒郎入上京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飛回京,韓世忠河北剿匪第四百四十章突變!金國朝堂迎來新主人!第二百九十二章以血肉之軀鑄造國之利劍!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三百二十二章危機潛伏第六百九十二章攻心爲上關於人性和北宋內鬥以及滅亡第三百三十二章趙桓有錢了!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一百一十九章聯姻和婚嫁第四百一十六章登陸日本,炮轟平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