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
東京城卻依然炎熱,熾烈的太陽將一切都照得明明亮亮。
趙桓在湖邊給自己的女兒切西瓜吃,柔嘉今年七歲,面目輪廓和趙桓非常像。
眉毛和朱璉一樣,像清秀的月牙,下面有一雙明亮如泉水般的眼睛,皮膚似陶瓷一般光滑,白裡透紅,頭髮如墨玉般,櫻桃小嘴,正坐在趙桓的腿上,依偎在父親懷裡啃西瓜,也不管西瓜汁是不是落在趙桓衣服上。
一邊的唐恪彙報完所有關於大宋商隊入駐交趾的進度和今年的規劃後,趙桓滿意地點頭。
“南方的桑樹種得怎麼樣了?”
“回稟陛下,一切都有條不紊。”
“唐恪,朕覺得這長衫穿得怪熱的,你有沒有覺得?”
不知道皇帝爲什麼突然問這個問題,唐恪當即就回答:“臣也覺得很熱。”
他這個胖子當然覺得熱,雖然站在湖邊,有清風夾雜着水汽吹來,但他依然滿頭大汗,背後全部都汗溼了。
趙桓看着唐恪,突然笑道:“你說,是不是該改改這長衫了?”
臥槽!唐恪心中暗罵一句。
他的腦子實在沒有跟上皇帝的腦回路,剛纔不還在說交趾糧食多少錢,何時能運往大宋的麼,怎麼突然就跑到了長衫上了?
趙桓在想着,華服是好看,飄逸如仙,但一直穿華服行動起來太不方便。
要改改。
但又不能改成後世那種由歐洲傳過來的理念,得稍微簡化一下。
當然,上朝或者正規場合,還是得穿成現在的樣子。
至於平時嘛,改簡單一些就可以了,人們愛怎麼穿就怎麼穿。
趙桓認爲這穿衣打扮的風氣還是要多樣化,這才服裝產業才能繁華,女人的錢是最好賺的,女子是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之一。
唐恪道:“請陛下明示。”
“你的秀坊裡可以多繡一些不一樣的衣裳,如此一位女子在選擇的時候,可能會同時購買三件,甚至四件,但若你想秀坊中只有兩種樣式的衣裳,那位女子最多也就只能買兩件。”
唐恪立刻明白過來:皇帝這是要變着花樣來賺女人的錢啊!
唐恪道:“陛下英明!”
唐恪彙報完後,便告退。
柔嘉眨巴眨巴大眼睛,認真道:“爹爹,女兒以爲,若是爹爹想要賺錢,當多給像女兒這樣的小女孩作衣裳。”
趙桓一口茶差點噴出來。
他忍不住笑出來:“柔嘉,是誰告訴你爹爹要多賺錢的,爹爹可是官家,這天下都是官家的。”
“是韓娘娘跟女兒說的,她說爹爹最近一年一直操勞國事,想辦法賺錢,所以讓女兒多來陪陪爹爹,希望爹爹高興。”
趙桓溫柔地撫摸自己的女兒,上一世,他未婚妻跟人跑了,沒有女兒。
這一世,雖然自己穿越過來的時候,柔嘉已經五歲了,但趙桓依舊能感受到自己父愛氾濫了。
當有煩心事的時候,看見柔嘉後,的確是許多煩心事都散了。
就像好好陪着這個小傢伙。
趙桓笑道:“柔嘉真是爹爹的貼心小棉襖,爹爹有你,什麼都不愁了。”
柔嘉放下西瓜皮,抱着趙桓道:“爹爹,你還沒有回答女兒的話呢,可以多作一些衣衫,賣給像女兒這樣的小女孩?”
“這是爲何呢?”
“你想想呀,所有人的爹爹肯定都像女兒的爹爹這樣好,願意給女兒買新衣裳,所以更賺錢。”
看着柔嘉人小鬼大,一臉認真的樣子,趙桓頓時哭笑不得。
這小妮子說得好像很有道理啊,後世的市場經濟裡,小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
“好好好,柔嘉說得好。”
趙桓心中嘆了一口氣,民間苦,許多地方的百姓連吃飯都吃不起,只能吃草根,許多地方的小女孩,生下來,一輩子可能都不會有一件新衣裳,哪裡有錢買新衣裳。
柔嘉似乎發現了趙桓眉宇間的憂愁,她道:“爹爹是覺得女兒說的不對嗎?”
“對,我的柔嘉說的是對的。”趙桓一邊撫摸柔嘉的頭髮,一邊溫柔地說道,“只是柔嘉你要知道,民間有許多百姓衣不能遮體,食不能果腹,爹爹要先將他們的溫飽解決了。”
“解決了溫飽,他們就都能像女兒一樣有新衣裳穿了嗎?”
“有!以後全天下的小女孩都能像柔嘉一樣,不會在流離失所,她們每一個人都是父母的小公主。”
“爹爹,你真好。”
……
當趙桓正和柔嘉享受着父女之間的二人時光的時候,王奎安匆匆忙忙過來。
“官家,劉御司求見。”
趙桓將柔嘉放下來:“柔嘉,你先回母親那裡,爹爹忙完後再去找你。”
柔嘉非常懂事點了點頭,跟着小太監一起去了朱皇后的寢宮。
劉彥宗小步快速走來。
“臣叩拜陛下。”
“免禮吧。”
“謝陛下。”
“找朕有何事?”
“陛下,兩浙田改桑出事了。”
趙桓眼睛皮子一擡。
劉彥宗繼續道:“明州百姓不願意改田爲桑,明州知州田瑾調動廂軍強迫明州百姓改田種桑,百姓不從,廂軍將田地都毀掉。”
趙桓的面色立刻沉下來。
將田地全部毀掉?
朕現在正是緊缺糧食的時候,居然有人敢直接將田地毀掉!
“此事你是如何得知?”
兩浙路那邊的皇城司也是剛過去不久,明州那邊更是纔開始派駐人手,下面的官員真要是這麼做了,根本不可能這麼快傳過來。
這一層又一層卡主信息,纔是官場常態。
“啓稟天子,明州百姓都已經告到東京城來了,直接撲到臣的衙門前!”
趙桓霍然而起:“豈有此理,如此重要的事,居然沒有人跟朕上報上來!”
“王奎安,現在將唐恪、徐處仁、周朝給朕叫來!”
“遵旨!”
收到皇帝的命令,王奎安連忙去找人。
劉彥宗道:“陛下,改稻爲桑要改,但不可操之過急,以交趾之地糧食來緩解南方及中原糧食之危,又以南方開墾新田,增加糧食產量,再做改稻爲桑,自然皆大歡喜。”
趙桓眉頭皺起來,劉彥宗說得有道理,但他也隱約明白唐恪和徐處仁隱瞞不報的原因。
朝廷欲興商事,這桑樹的種植自然是大事。
PS:今天有事,兩章,明天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