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0章 1536.洪澇災情

塗博達眯起的眼神中有道道厲芒浮現,“浪聲滔滔,到夜裡再有夜色作爲掩護,想來宋軍也很難發現咱們的小船。”

他顯然覺得這個計策是有很強的實施性的。

雖然這樣勢必會要損失不少死士,但只要能夠將海上的宋軍重創,這樣的損失真的是微不足道。

越想,塗博達便越是振奮起來,坐直身子對着這年輕將領說道:“若是此計成功,本將記你首功!現在,你便下去挑選死士吧!軍中全部的海戰船和小舟,本將都交給你調度!”

年輕將領露出些微激動之色來,拱手道:“末將領命!”

然後匆匆向着帳篷外走去。

塗博達很是不滿地掃過其餘將領,沒好氣地擺擺手,“你們也都下去吧!”

衆將陸續離開他的帳篷。

那年輕將領很快在軍寨內開始緊鑼密鼓的佈置起來。

夜色悄然降臨。

長沙城內,皇宮中的御書房竟然還亮着燈盞。

趙洞庭穿着披着睡袍坐在牀榻上,在他面前,是國務令陸秀夫,還有國務省下轄水利部的尚書和兩個侍郎。

他們連夜趕到宮中求見,顯然是有什麼大事。

趙洞庭坐在牀榻上,臉色很是難看。

這件事並不是什麼好事。

雖然此時秋收已經結束,但大宋卻也遭遇到罕見的洪澇災害。

尚且還是在半個月前,就接連有大雨傾盆,連這長沙城內都是。

到如今,這洪澇終是爆發開來,短短時間內就已經席捲潭州、衡州、永州等地,幾乎是蔓延整個荊湖南路。

單是潭州境內,長沙、湘潭、寧鄉、益陽、湘鄉等地百姓的損失就已經是無法估計。

不知道多少百姓的房屋在洪水中被摧毀,還有不計其數的百姓在洪水中喪生。

雖然各城守軍都接到水利部的預警,積極組織救援,但受制於這個年代科技的限制,事態還是難以控制,損失無法估量。

這夜,邕州、郴州等地的災情奏摺也終於是呈送到國務省了。

信差連夜送過來的。

這幾地受到的洪澇災害完全不在潭州之下。

有的村鎮甚至在洪澇中被完全淹沒。

再有洪澇引起的山洪、山崩等事,就更是多不勝數。

各地呈上來的奏報都是請朝廷出兵出錢賑災,都還沒有哪個地方將具體的損失給統計出來。

只今年荊湖南路境內百姓們囤積的那些糧食怕有許多得付諸東流了。

趙洞庭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等到災情結束以後,這荊湖南路境內必然會出現不計其數的難民。

而這些難民,朝廷都必須是要安置的。

水利部的尚書和兩位侍郎跪倒在他的面前請罪,趙洞庭並沒有要降罪的意思。

其實這些年來大宋境內的水利已經發展得不錯,但總不可能避免洪澇災害的出現。

就是在他前世生活的那個年代,不也同樣還是有洪澇災害麼?

看着面前幾乎溼透的奏摺沉默許久後,趙洞庭擺擺手讓水利部尚書和兩位侍郎起來,嘆息道:“洪澇災害是無法避免的,此天災非全是你等之罪,你等且引以爲戒,努力將咱們大宋的水利工程發展起來便是。至於現在,還是想想該如何阻止災情繼續蔓延下去吧!”

水利部尚書聞言,帶着愧疚之色拱手道:“皇上,臣已在十餘日前就傳令各地水利官員準備抵抗洪澇災害。只是各府各縣的守軍將士數量都是有限,而且面對着洪澇這樣的天災,想要救百姓於水火實在不易啊……咱們要想抵抗洪澇怕是難了,臣以爲,或許只有等待洪澇自然散去才……”

他都不忍再說下去。

趙洞庭緊皺起眉頭,“你的意思,是讓朕放棄以人力抵抗洪災的打算,早做安置流民的打算了?”

水利部尚書沒有回答,但是默默低下頭去,等於默認。

趙洞庭也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以現在的科技技術,抗洪只能說是盡力而爲,說到底,救災纔是真正的首要任務。

他看向陸秀夫,問道:“陸愛卿可有什麼打算?”

陸秀夫稍微躬下身子,道:“回皇上,老臣已經和財務部尚書、農業部尚書商議過此事。要救難民,無非兩點,其一是給這些難民們提供容身之地,其二則是讓他們有食可用,有衣可穿。待得洪澇過去以後,再安排他們各自回家。只是……眼下荊湖南路境內剩餘的糧草定然是難以自足了,而如江南西路、福建路、廣南西路等地的糧食,又需得供應前線的大軍所用。如果是先行救災的話,老臣擔心若是前線發生什麼意外,可能會出現糧草不足的情況。”

趙洞庭眉頭皺得更緊,“那財務部呢?”

陸秀夫答道:“財務部倒是還可以再撥些款項下去,不至於影響到前線將士的軍餉。但是如此,財務部剩餘的錢怕是也所剩無幾了。待得洪澇過後,朝廷很可能要過一段苦巴巴的日子。”

趙洞庭聞言凝神想了片刻,道:“無論如何,都得以救災爲重。如果朕連境內的百姓都不能保護好,打下再多的疆土也沒有任何意義。”

陸秀夫聞言微愣,“皇上您的意思是?”

趙洞庭道:“且先讓農業部傳令各地,想辦法運糧援助荊湖南路。”

“那前線的將士們……”陸秀夫疑惑又道。

趙洞庭咬了咬牙,“朕自會想辦法。”

陸秀夫見趙洞庭這樣說,雖然仍是不解,但還是點了點頭。

他覺得皇上說有辦法,那就肯定是有辦法的,畢竟皇上到現在都還沒有讓他們失望過。

“等等!”

而在他們請辭的時候,趙洞庭忽的又將他給叫住。

陸秀夫回身道:“皇上還有什麼吩咐?”

趙洞庭道:“陸愛卿你明日以國務省的名義向各地發出號召,邀請各地郎中前來荊湖南路。洪澇過後必有疫情,這很可能比洪澇的災害更大,咱們必須早做提防。單單是宮中的御醫和百草殿的供奉們或許還難以應對這樣的災情。”

“臣領旨。”

陸秀夫躬身,緩緩走出御書房去。

趙洞庭在御書房內又沉默良久。

他雖是堆陸秀夫說他定然有辦法,但這辦法,卻也是需要用腦袋去想的。

在這個年代,抗災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雖然歸根結底還在於糧食、衣物等問題上,但單就這樣的問題,也足以讓人愁白腦袋了。

趙洞庭雖是皇帝,卻也沒辦法憑空變出糧食來。

本以爲今年不會有什麼災害的,沒想到到秋收之後,卻還是發生這樣大面積的洪澇災害。

趙洞庭心裡也是苦澀得很。

要是早知道會這樣,那他便絕不會在今年發兵攻元。

雖然說大宋並不是屯兵制度,各軍區禁軍就算是在軍區之內,糧草也都是由朝廷供應,但咬咬牙,總能撐過去。

而現在他們在前線,糧草卻是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問題的。

糧草若是出現問題,那因此而死傷的將士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直到夜色極深,趙洞庭才離開御書房,回到寢宮裡去。

他去了樂嬋的房間。

樂嬋被他弄出的動靜驚醒過來,看到趙洞庭愁眉不解的模樣,問道:“又發生什麼事了?”

趙洞庭道:“剛剛收到邕州、郴州等地的奏報,那裡的災情比長沙還重。這場洪澇災害的嚴重程度已經超過我的預期,眼下國內剩餘的糧食若是撥出來救濟災民,也不知道還能不能保障前線將士們的糧草供應。”

“已經嚴重到如此地步了麼?”

樂嬋聞言猛地從牀上坐了起來,雙眸中也是浮現滿滿的憂慮之色。

第1381章 1057.見龐紅光第557章 大理盛事(下)(2)第1323章 999.難解困局第1965章 1641.一聲保重第926章 爲國爲民第1402章 1078.飛龍回城第1052章 碾壓法王第2015章 1691.耿少回家第717章 西夏求援(2)第1716章 1392.太師仙逝第851章 白馬攻城(2)第1500章 1176.合兵嘉定第2337章 2013.準備逃走第2492章 2168.折道渤泥第2150章 1826.全線撤退第1676章 1352.這間屋子第2565章 2241.法術限制第1351章 1027.元軍退守第1474章 1150.麒麟震怒第152章 八風不動(2)第956章 婦唱夫隨(1)第2484章 2160.戰孔元洲(下)第2228章 1904.強勢破宗第164章 冒死出城(1)第1486章 1162.潼川府戰(下)第1401章 1077.望風而降第802章 登海龍幫(1)第2099章 1775.商量婚事第1356章 1032.黃華書報第1012章 苗成趕到第411章 互相算計(1)第2092章 1768.禁閉玉蟾第2058章 1734.結伴同行第2684章 2360.茶魁作陪第1787章 1463.花魁會,月老燈第1626章 1302.可憐天下父母心第992章 現代戰法第1565章 1241.再見玲瓏第1031章 殺價成功第2609章 2285.到西夏第57章 白貓傳信第456章 天下局勢(2)第861章 破軍高手第222章 理念之爭第696章 天祥之擇(2)第1410章 1086.陸續回宮第133章 大宋年關(2)第1058章 小鎮殺戮(1)第823章 剛烈帝師(1)第610章 福建戰火(2)第85章 城外斬官(1)第1054章 寧入空門(1)第391章 最終戰果第2570章 2246.洪無天坐化第993章 再獲大勝(1)第2349章 2025.敗報傳高麗第482章 超大喜訊第1376章 1052.新丁投誠(上)第1092章 收服紫荊(1)第1188章 橫山血戰(七)(2)第132章 大宋年關(1)第494章 滅國易,興國難第1651章 1327.不情之請第19章 饒楊儀洞(1)第1147章 麒麟之怒第1688章 1364.無力開戰第934章 美人入城第2230章 1906.飛龍出擊第1161章 接連破城(1)第755章 舞劍舞袖(1)第1077章 女帝駕臨第1192章 猛虎神雷(2)第691章 火光沖天(1)第2549章 2225.狗蛋驚喜第27章 通靈海蛇(1)第166章 文起報信第2550章 2226.第一臺蒸汽機第1097章 風雲初起(1)第925章 一招斷劍(2)第713章 斷義三劍(2)第10章 大宋親軍(1)第2442章 2118.五月初一第711章 兩個劍客第720章 蒲壽庚死(1)第2230章 1906.飛龍出擊第271章 胸前玉墜(2)第2060章 1736.極境闖宮第583章 激鬥落幕第1688章 1364.無力開戰第935章 膏粱齊現第805章 嚇死老爺第118章 花魁大會(三)(2)第2309章 1985.中樞密信第597章 羅宗武巴(1)第713章 斷義三劍(2)第1569章 1245.禁軍出動第2567章 2243.禁咒之秘第995章 天網密信第2686章 2362.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