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解了生產組的情況之後,石路又繼續瞭解建築的情況。雖然他能直觀的看到工程的進度,不過具體的事兒他還得仔細的瞭解。
最大的工程莫過於城牆了。今年的進度並不理想,僅僅是完成地基的部分。這主要的原因是運輸的困難。
城牆的地基壕溝早就挖好,現在衆人忙碌的是把石頭砌進去,作爲牢固的基礎。這就需要大量的石頭和熟練的建築指揮者。
然而華部落正式開始建房並沒有幾年,人才遠遠不夠。大部分受過訓練的人,僅僅懂得最基本的木尺和吊墜的使用。當真正的讓他們去組織施工時,錯誤百出。
陸果就對石路說:“有時候鑲嵌一塊石頭,都得反覆的進行一兩天。太慢了。”
畢竟城牆不同於房屋,需要的石頭更大更多,讓族人無所適從。幸好經過幾個月的磨合,建築隊的人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才稍微加快了進度。
運輸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採石場離着華村並不遠,也沒有什麼坡度。不過巨大的石頭,運送起來特別的麻煩。運一塊石頭,就需要兩頭牛和十多個人,一步一步的挪。馬車根本用不上。
裝卸的時候,也缺乏工具。大多時候就是靠着人力擡起來。修橋那邊用的木頭滑輪數量不夠,還得隨時支援別的工程,這拖累了城牆的進度。
最難辦的一點還是人手的不足。一旦部落裡有其他地方需要勞力,往往都是從城牆這裡抽調。比如修路,收割和煤村的建設時,城牆建造幾乎就停了下來。
這麼艱難的工程,讓長老們就有些疑慮,到底需不需要建設呢?就目前華族可能會面對的危險,實際上還不必要,簡單的籬笆和柵欄就足夠。如果先集中於別的建設,也不會讓華部落無法抵抗入侵。
未知的危險,畢竟還沒有到來過,誰也不知道城牆是否有用。衆人的心思就是,要能夠馬上看到成果,這樣大家才安心。
巫就說了:“城牆既不能住人也不能馬上完成,勞力是不是浪費了?”
石路也注意到族人們多少有些這類顧慮,畢竟這又是一個費時費力的事情。他曾經也猶豫過,是不是現在建設城牆太早了些?
後來他一想,一切都得從一無所有開始。當初幾年,每年都會耽誤狩獵時間去耕種和照料莊稼,族人因爲遲遲見不到好處而也有疑慮,爲此石路還開闢了新的獵場。
這次也是如此。儘管他還不能確定華谷是不是會遭受攻擊,但是事先準備是最好的。南北戰略的佈局已經安排下,短期內能夠把已知的危險阻攔在外。這正是華谷加緊建設的好時機。
就算是華谷不會遭受攻擊,但是提前讓族人得到鍛鍊也是好的。畢竟在這個時空,他所要的人才,必須由自己去培養,現成的極少。
在族長的權威下,長老們還是繼續的執行了石路的策略,而沒有提出反對。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石路也將盡可能的去解決。
運輸的問題,石路決定趕製幾輛大的車,以及趁着冬天給陸果製作足夠的木滑輪。現在木匠的手藝已經基本能夠滿足他的需求,因此他決定在採石場和華村之間鋪設一條木軌道。
大車的輪將用銅鑄成,然後放在木軌道上滾動。至於調運的滑輪,他吩咐薛想辦法造一些銅輪試試看。
沼澤的改造已經基本完成,北邊的碼頭都造好了。未來竹排的建造就可以在那裡進行,華村這邊只需造船。
谷口挖出的排水道已經固定好了,柳樹不久都發芽成活。靠近華坪的部分,水田也建好,明年就可以種稻谷。石路決定在那裡育秧,因爲那裡的氣溫回升時間比十里平原早一些。
幾個大魚塘也挖好了,在水田北邊形成一道水網。水網中竹排和小船能夠通過,並且一直通往谷口的南北走向的水道。
同梅河相同的大池塘也完工了。陸果帶着人把河水引進去之後,裡面的泥土都被沖走,沒能沖走的部分就堆在河岸上,形成了一個人工的堤壩,把池塘和梅河分隔開來。
在封凍前,梅河下游游來了不少的洄游的大魚,它們都是要到華谷產卵的。爲此葉還特地的讓人把部分魚關進池塘,做好攔水壩不讓這些最大超過三十斤的魚跑出去。
石路讓人去鑿開冰面捕獲一條看了看,原來是一種鱘魚!這麼大的魚,要是運氣好的話甚至可以吃到魚子醬了。
這可以說是一種更好的捕魚手段,每年秋季的時候,鱘魚就會回來。只要在池塘的出水口處打開柵欄,放魚進去,等裡面的魚差不多了就封閉起來,冬天砸開冰面就吃。
葉學會了觀察和記錄的情況。她發現這種魚在秋天的時候纔出現,產卵完畢後又回下游了。所以在冬天,燒開梅河的冰面時並沒有捕獲。
她之所以能發現魚在這產卵,也是因爲那個沼澤裡的池塘。池塘底部,按照石路的要求,族人扔進去了些石頭,還有打下了一些柳樹樁子。
等深秋水位下降時,露出的部分就能看到魚卵,而且往水裡看還能看到正在產卵的魚。這個發現倒是不錯!
石路不去管這些魚卵是如何度過冬天的,不過只要春天放這些魚苗往下游去,就不妨礙鱘魚的生長。部落也能形成一種捕獲大魚,培育小魚的模式,形成一種平衡。
至於捕獲的大魚,那就無所謂了。不管它們是否和中華鱘一樣二十五年才能產卵,只要每年留下足夠多的魚卵就行。未成熟的魚也不會回來,過度捕撈根本不用擔心。
葉擔心把那些大魚困在池塘裡,是否會被凍死或者沒有食物而死亡。還有就是這種魚也吃別的小魚,會不會影響邊上的魚塘。
這點石路就不擔心了,只要魚塘做好防護,鱘魚是進不去的。萬一發現它們在裡面活不下去,很好辦,提前捕撈起來做魚乾就是。
鱘魚可比平時捕捉到的魚美味多了,而且個頭巨大。甚至長在魚背的骨化魚鱗還能充當皮革,石路都決定試試看鱘魚皮鞋如何。
這幾年也曾經偶爾捕獲過這種魚,不過不多,因爲它們基本在深水裡。加上它們洄游的季節正是華谷繁忙的時候。那個時候不是收割就是打獵,捕魚也不在梅河進行,而是在雲夢澤裡。
“那裡真是一塊寶地!明年繼續建設和改造沼澤,今後就能有一個巨大的漁場。”石路囑咐陸果。
瞭解完沼澤的改造建設成就之後,石路讓陸果說說住房的事兒。
如今好多族人都分到了自己的房子,而且還會越來越多。華村裡已經把規劃中的住宅用地用了將近一半。
“蓋房的地倒是很充分,就算現有的遊民也加入族裡,華村還有很多空地給他們蓋房。”陸果說。他和石路一樣不擔心這問題,除了規劃用地以外,還有不少空地,目前正堆放着各種材料。
“不過材料上有些吃力,磚頭和瓦不夠。”他補充道。
“這樣吧,改變一下建房的方式,建造一部分土磚牆和草頂的房。”石路說。
石路自己也觀察了好久,磚瓦房對於這個時空來說還是太超前。不過既然已經搗鼓出來了,那就繼續使用,不足的部分就由草房代替,幾年前大家都還是和風餐露宿差不多呢。
接着他也調整了分房子的策略。今後凡是成家的,族裡只分草房給他們。如果想住磚瓦房子,就得用工分來換,同時分到的草房也會折算成工分。
巫擔心,這樣的差異會讓族人覺得不公平,破壞了過去的傳統。葉拿出統計的資料說:“老族人基本上都已經成家而且分到瓦房。少部分還沒有分到的,都是負責某項勞作的管理者。”
“那麼瓦房的分配,管理者優先,現在長老們住的都是院子了嘛,不用擔心。”石路說,“你們拿出一個分房的標準來,確定一下等級。我們也需要加強管理者的權威。”
生產的進步必將帶來等級分化,這點石路阻止不了,也不想去阻止。畢竟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烏托邦不會存在。
不管這是好還是壞,他只能是去適應然後想辦法保持在可控範圍內。
好在新族人和遊民能夠擁有的生活,已經遠遠好過以前。在他們還完全沒有融入部落之前確定初步的等級,還更能穩定和持續發展。
今年的工程中,除了城牆、沼澤和房子之外,就是道路和橋樑的持續性最長了。西邊通往錫村的道路由於已經實地看過,石路只要求維護好就行。
不過新的道路規劃還得繼續。煤村的路還需要繼續的完善,十里平原的路也得繼續延伸。石路希望明年把神馬谷通往華村的路修的更結實一些,保證冬天也能更快的到達。
百里村也得開始在冬天準備工具,明年開發部分梅河盆地的時候,道路也要跟上。至於橋樑,目前也就那一座聯通百里村和南梅河路的在建造,石路讓陸果爭取明年完成。
這時候桃提出來一個建議:“桃河那裡要建設馬場的話,通往桃河的路要不要修一下?”
“目前有水路,而且陸路沿着沼澤邊也能通,先規劃吧,等以後人手充足再慢慢建設。”石路回答道。那裡的路更長,更麻煩,暫時只能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