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疏而不漏

古書中有關桑麻起源的記載很多,《淮南王》中不乏此類傳說:“伏羲化蠶桑爲穗布”,神農氏“教民桑麻以爲布帛”,“黃帝元妃西陵氏勤桑稼親蠶始此”……

人類最早使用麻類天然纖維,已有一萬年以上的歷史,不管發明者是伏羲、神農氏還是黃帝之妻,總之是某一位聖賢出世,人們才懂得處理絲麻,織成麻布和絲綢。

絲和麻是我國遠古時期最重要的衣着原料,棉花的興起是很久以後的事情,其起源爭論很大,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是我國不產棉花,在宋末元初才引進的“引進說”;另一種是中國自古就產棉花,產地由邊疆逐漸移往內地的“自產說”。

無論哪種說法,華北地區都是不產棉花的,這一帶確實也沒有發現草棉、木棉等錦葵科植物。

桑樹倒是有不少,以桑葉爲食的蠶在附近的山林裡也數見不鮮,烤蠶蛹更是深受族人喜愛的一道美食。

在明清以前,華北地區都是最重要的絲產地之一,種桑養蠶的條件是齊備的,但蠶桑養殖與絲織品生產費工、費時、費事,絲綢本質上是一種奢侈品,遍身羅綺者,從來不是養蠶人。

以現在的生產力,還遠遠不到發展蠶桑業的時候。

除絲麻之外,豆科植物葛的藤蔓也可以用作衣被原料,葛布曾在南方流行一時,後來隨着棉布的普及而被逐步取代,到了近現代基本已經絕跡。

也因此,張、林二人都不太瞭解葛料的處理和編織方法,與其花時間琢磨,不如棄而不用,有麻料就夠了。

那一小塊麻布在族人間傳遞,衆人撫摸着輕薄柔軟的布料,愛不釋手。

善於處理皮料的女人立刻意識到,比之獸皮,麻料最大的優勢是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非常適合製成衣物和被品,在春秋兩季使用!

冷天可以穿獸皮大衣保暖,暖天可以披樹葉戴草帽防曬,春天和秋天穿獸皮太熱,披樹葉又容易着涼,假使能穿上麻衣,肯定非常舒適!

儘管女人們很想把這些麻料製成合身的衣物,但紡出來的第一批麻線,張天要優先用來編織漁網。

吃穿住行,吃永遠排第一位。有了漁網,男人們捕魚的效率將大幅提升,以水鏡湖中水產資源的豐富程度,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魚獲都會是一個穩定的食物來源。等解決了食物問題,再來考慮穿什麼衣服。

身爲一名精通原始技術的手工達人,張天自然也懂一點漁網編織的技巧。

這些技巧很久不用了,原本有些生疏,但在河畔部落期間,看當地人編織漁網喚醒了他許多記憶,梟順回來的那張漁網也可以用作借鑑。

要織一張好漁網並非易事,快則個把月,慢則需要兩三個月。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開工之前,先要製作一批工具。

“我知道我知道!”

聽說要編織漁網,梟很激動,他可是專門向黃鱔請教過的,雖然只是停留在理論上。

他大聲說:“我們要先製作梭子和尺板!”

張天笑着點點頭。

梭子是織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好壞直接影響織網的效率和質量。

尺板則是規範網眼大小的工具,相當於模具,只有用尺板才能織出規格一致的網眼。

以上兩種工具均可用木頭或竹子製作,竹子更佳,族裡存量也多。

“你還記得怎麼做嗎?”張天問。

“記得!”梟使勁點頭。

“那你來給大家示範一下。”

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自己身上,梟高興極了,他十分享受人羣的矚目和關注。

梭子和尺板的製作相對簡單,張天親自教學的話肯定比梟的效率高,但他很樂意給梟一個鍛鍊和提升威信的機會。

“我們應該選取表面光滑、平整、薄一點的竹子,避開竹節部分……”

梟一邊回憶着黃鱔的指導,一邊用小刀將竹子裁成差不多手掌長、兩根手指大的竹塊,然後清理竹黃一側,使其光滑平整。

他快速地將竹塊的其中一端磨尖,在靠近梭尖處鑿孔,鑿出一個“n”形孔,另一端則磨成“u”形,便於繞線和打結。

修整毛刺,用樹葉打磨光滑後,一枚竹製梭子便完成了。

張天露出滿意的笑容。梟的動手能力相當強,黃鱔並沒有手把手教他如何製作梭子,只是給他看了下成品,他便完美地復刻出來了。

尺板的製作更加簡單,就是一塊方形的板子而已,像一塊小格尺。尺寸根據自身的需要定製,一般做成掌心大小就可以了。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尺板的上下邊應打磨得儘量平行,越是平行織出來的網眼越均勻。

工具齊備,接下來便是重頭戲。

一張漁網的誕生一共要經歷製作網綱、起頭、平織生眼、出兜、封網、漆網、提兜等多個步驟,一點兒也不比製作角弓簡單。

梟只是聽黃鱔講述了一遍流程,自以爲懂了,真到動手的時候,只把最簡單的網綱弄了出來,之後便舉步維艱了。

網綱是整條漁網的綱領部分,是要攥在手裡以控制撒網和收網的承重繩,所以一條好的網綱必須結實耐用。製作起來沒有難度,選取較粗的繩子,七八米長,反覆對摺三次,然後用細線扎住兩頭就行了。

梟卡在了第二步,拿着從河畔部落順回來的那張網看了半天也沒琢磨出來,見族人都有些不耐煩了,只好朝天遞去一個求助的目光。

張天咳嗽一聲,吩咐說:“今天就教到這裡,知識要一點一點學,你們先把梭子、尺板和網綱製作出來,再教後面的。多紡點線,越多越好,這裡的麻料不夠,得再割一些回來漚着。”

他頓了頓,目光從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上掃過,嘴裡點出一連串名字:“薄荷、鳶尾、青蛇、紅巖……”

他點出來的都是展現出紡線天賦的女人。

“伱們紡出的線又長又好,這件事就交給你們負責了。以後用到麻料的地方很多,不要讓漚麻池空閒下來!”

被點到名字的女人挺直了腰桿,齊聲應是,一臉的驕傲。勞動最辛苦,但勞動也最光榮,沒有什麼比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更令人幸福的了。

等人們散去,張天趕緊拿起線,練習編織漁網的技巧。

他學會這項傳統技藝後,只實踐過兩三次,最近一次也已經是三四年前的事了。

手藝屬實是生疏了,在找回手感之前,他可不敢好爲人師。梟卡殼丟臉沒關係,身爲天空祭司的他必須維持無所不知的人設。

梟剛現完眼,現在臉還燙着呢。

他一向敏而好學,立刻湊了過來,問:“接下來要怎麼弄?我給忘了……”

張天沒有立刻回答,先捋了捋思路,然後說:“去取一截竹筒來,和你手腕差不多粗細的就行。”

梟很快取來竹筒。

女人們漸漸習慣了新材料的性質,紡出來的線越來越長,纏在紡輪上形成線團。

張天取六條麻線,預留出十米左右,往竹筒上不斷纏線,一共纏32匝,這代表這張漁網將被織成32個網兜。

他記得很清楚,這是因爲32是四和八的乘積,有四面八方的寓意,算是討個好彩頭。此外,32也是個對稱數,漁網的對稱性越好越容易張開。

纏完之後將所有線圈取下,網綱從線圈中穿過,繞線圈打成死結,再用細線將線圈紮緊。這樣織網前的所有準備工作都已完成。

編織的過程就比較機械化了,簡單點說,就是不停地穿繞和打結,每打一次結便形成一個網眼。

左手尺板右手梭子,梭子和線在張天的手中靈活交織,漁網在一穿一拉間逐漸成型。起初張天的手法還很青澀,後來漸入佳境,最終形成慣性,不斷交錯的線繩看得梟眼花繚亂。

他這才發現,編織漁網絕不像黃鱔說得那般容易,或許熟練之後會變得簡單,剛上手的時候絕對是地獄級難度!非常考驗編織能力,而這正是男人所欠缺的。

女人們的編織經驗遠比男人豐富,這件事如果是女人來做,或許會學得更快。

但男人們只是在心裡想想,嘴上絕不會承認。他們要當漁夫,漁夫若是連捕魚的工具都不會製作,那不就成笑話了嗎?

儘管難度很高,男人們都學得十分認真。

張天花了好幾個晚上,才教會男人們如何用梭子和尺板編織網眼。

隨着網眼的目數和圈數增加,織到中段需要加上木頭製成的浮標,以減緩漁網在水裡下沉的速度使其更好地伸展開來。

繼續織到足夠圈數之後,就該織網兜了。

一樣的織法,但是要求網結要打得結實平整,儘量避免活結、斜眼的出現,所以網兜部分會織得更慢一點,長度織到一米左右,以免漏魚。

最後封網,也就是用繩子固定石網墜的過程。

這一環節格外費時費力,不僅因爲線的排布和連接錯綜複雜,打結技巧也與之前不同,而且每個網兜至少要掛一個石網墜,一張網有32個網兜,因此至少需要打磨32塊石頭!

這可累苦了這些新晉的漁夫們!

他們白天正常工作,既要照顧地裡的粟苗,又要去湖裡泛舟釣魚,晚上還要加班製作漁網、打磨石網墜,當然了,他們很樂意加班,縱使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飴。

封完石網墜,一條漁網就基本成形了。

爲了增加網線的強度和使用壽命,織完後還需對整條漁網進行處理,因爲後世多采用刷漆的方法,所以這個過程稱作漆網。

這個時代沒有工業油漆,只有漆樹產出的天然漆,但漆樹有毒,它的汁液會讓人產生過敏反應,而且這附近沒怎麼瞧見這種樹,只能作罷。

張天還了解一種古老而原始的辦法。

他讓男人們用每天收集的動物血液進行刷塗,再用火烘烤使血液固化定型,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漁網晾乾後開始提兜,也就是用線把網兜和網綱上的線圈一一連接起來。

到這一步,男人們都快暈了,腦子跟漚池裡的麻一樣,一團亂。女人們看着由密密麻麻的線交織而成的無數個網格,也有些眼暈。

絕大多數人早已放棄思考,他們嚴格按照天空祭司的指示操作,不去想緣由,甚至很多人直到織完漁網都還沒搞明白漁網的原理,還擱那兒問呢:“爲什麼把網撒進湖裡再撈起來就能捕到魚?魚不會跑掉嗎?”

張天很耐心地解釋:“因爲漁網有兩層,外面一層是網,裡面一層是拉網兜的線。把網撒出去的時候網是張開的,收網時拉動網綱,網兜就會內卷、收攏,像籠子一樣把魚兒困在裡面。”

他一邊說一邊演示。他希望所有人都能真正理解並學會編織漁網的方法,以後可以獨立地織出漁網,而不是每次都要他手把手教。

在這個過程中,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再度體現。

梟完全跟得上他的教學,紫貂、蛇草、花崗等幾個年輕人也理解得很快,其他人就比較吃力了。

張天讓優生帶差生,讓理解了的人給沒理解的人答疑解惑。

第一批漁網從開始製作到完工總共耗時接近兩個月,良率不足一半,有一半的漁網需要改善,還有一小部分完全不合格,必須返工重做。

畢竟是第一次織網,這個結果在張天的預料之中。之後再織網肯定會比第一次快,起碼石網墜不用重新打磨,能節省不少時間。

成功織出漁網的男人都興奮得睡不着覺,失敗者更加睡不着,人比人氣死人!

第二天一早,梟和一衆漁夫拿着他們新鮮出爐的漁網急不可耐地跑到湖裡試水。

他們踩進靠近灘岸的淺水中,站成一排,用力將漁網遠遠拋出,漁網依靠慣性自行張開網面,落入水中,緩緩沉入水底。

拽動網綱,收起網兜,漁網中泛起一條條刺眼的銀光,湖面上響起興奮的喊叫!

從今天起,他們便是真正的漁夫了!

第71章 幼崽第222章 森林的意志第243章 冬去春至第98章 作客第42章 巫師第244章 種田初體驗第44章 大樹部落第179章 得加價第259章 不一樣的冬天第189章 赤石與先知與羊第77章 籌備第236章 宿命之地第69章 顛覆第208章 河畔部落的來使第189章 赤石與先知與羊第85章 上架感言第48章 繩結第59章 客從遠方來第14章 從講故事開始第291章 仇恨第160章 遷徙第216章 衆猴之王與猿猴大會第29章 從今天起開發廊第156章 春日遲遲第171章 祭司大人第145章 出發第165章 聖石第135章 落幕第197章 末日之景第170章 石匠第199章 尷尬的境地第65章 今兒個真高興第277章 河東來客第102章 通靈第41章 思想建設第14章 從講故事開始第182章 山下人不騙山下人第173章 才能第267章 福祿壽第164章 懸浮之火第224章 夜襲第209章 史前交際花第237章 給他們一點原始震撼第25章 百草第214章 新王當立!第266章 河西集會第151章 說走就走第52章 刀耕火種第77章 籌備第201章 先知的指引第79章 無知者無畏第94章 飯後的餘興第152章 漫長的季節第19章 打道回府第2章 凜冬將至第30章 共同的祖先第177章 文化入侵第178章第29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68章 俘虜第176章 美食入侵第164章 懸浮之火第38章 大自然的饋贈第162章 山下部落第288章 神話的起源第231章 劃河而治第255章 融合與情報第256章 嚮往的生活第104章 河谷營地第177章 文化入侵第261章 海岸之行與馴牛高手第158章 盟誓第192章 懲罰第16章 獎勵與榮譽第161章 不速之客第152章 漫長的季節第240章 食有肉,居有竹第264章 星星部落第241章 以竹爲尺第127章 多多益善第49章 終成兄妹第34章 移山第80章 有鹽部落第266章 河西集會第186章 懇求第106章 抵達第24章 圍火夜話第37章 得意忘形第135章 落幕第29章 從今天起開發廊第154章 識數第249章 斤斤計較第259章 不一樣的冬天第264章 星星部落第144章 月圓之夜(二合一)第277章 河東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