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古道滄桑

李君閣笑道:“那以後就搞成定製唄!浴佛節放生儀式搞好了,算是我們李家溝人一個大節日。師傅你不知道,我們李家溝的老輩兒們封閉慣了,以後人來人往的,他們可能會不適應不習慣,甚至可能會有牴觸情緒。從浴佛節這樣一個慈悲可愛的節日開始接觸外邊來的人,他們的接受程度就會好很多。”

果山師傅笑道:“罪過罪過,一個聖潔的日子都被你說得這麼功利,你小子動機不純啊!”

李君閣嘿嘿裝傻,說道:“要是別人來,那我自然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滿嘴的慈懷悲憫了。只對你我才這麼說,這也是人心化育的一份助力嘛。”

果山哈哈笑道:“潤物無聲,順水推舟,皮娃你這套玩得溜熟啊。”

李君閣苦笑道:“師傅你倒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自然清高得起來。小子這裡想要將家鄉搞得更好,可不是隻有勞心勞力麼,反正這也是一舉多得的事情。佛祖也不會怪罪的,是吧?”

果山笑道:“你這小子心思太靈動了,跟你說話當真太累。我還是找你四爺爺聊聊去,今天在祠堂前攪擾了大半天,還當去謝謝你家先祖一遭纔是。”

李君閣對果山師傅擠擠眼道:“四爺爺平生不語亂力怪神,不過就吃我剛剛說那一套。”

果山師傅笑着對李君閣施了一禮:“多謝皮娃你提醒了。”

果山師傅施施然地去了,李君閣這邊卻魂不守舍,夾着豆花眼睛都望着祠堂門口。

阿音問道:“二皮你怎麼了?這豆花飯可真好吃,怎麼不合你胃口?”

李君閣搖着頭道:“一個儒家的,一個佛家的,你說待會兒祠堂裡頭會不會打起來?”

阿音笑得筷子都捏不穩了,說道:“你在腦補四爺爺和果山師傅打架?哈哈哈哈,蘇學士不是也有佛印和尚做朋友嗎?”

李君閣撇着嘴道:“那是因爲佛印老和尚玩不過老蘇,老蘇這才帶着他,要是勢均力敵,估計就玩不到一處去了!”

阿音給李君閣夾了一塊豆花到碗裡:“鹹吃蘿蔔淡操心,二老的處世行事,還用得着你在這裡瞎猜!趕緊吃飯,吃完跟我一起去找孫老,他說有事情要跟我們說。”

吃過齋飯,李君閣跟阿音一起趕往盤鰲鄉。

大師兄,孫老,樑慧麗三人正在村頭一個水溝邊上,蹲在那裡嘀嘀咕咕。

見到李君閣跟阿音趕過來,樑慧麗就招手:“二皮你快來看,孫老發現了這個。”

李君閣走過去,水溝連着路基下的一條陰溝,陰溝從路面下穿過,整條陰溝由青石構成,清澈的泉水正嘩嘩地從路的另一側流過來。

阿音說道:“這,看不出什麼來啊。”

李君閣一看,倒是有了點思路:“孫老,這小石渠,應該是一條老渠吧?”

孫老點頭:“嗯,老渠是無疑的,還沒法斷代,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裡,你從渠口往上看。”

李君閣順着孫老的手指往上,一看之下大吃一驚:“那是老路基還是老路面?”

孫老說道:“目前看來是老路基,至於是不是路面,得挖開來瞧。如果是路面的話……”

李君閣跟孫老一起哈哈大笑:“那就牛大發了!”

笑過之後,李君閣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不對不對,怎麼我在李家溝長大的,都不知道有這麼一條道路?”

孫老說道:“我也是檢查溝渠的時候,刨開堆積的泥土才發現的,這事情得問問你四爺爺,你不知道的,他可不一定不知道。”

李君閣說道:“這個先不忙,我們找個地段先挖開來看看?”

樑慧麗也很興奮:“那我把朱叔叔叫過來,反正這段路也要重修,今天就先刨一段出來瞧瞧。”

沒一會,朱定全也過來了,同來的還有輛工程車。

李君閣一看朱定全就訝異地喊道:“哎喲朱叔叔,你瘦了呢。”

朱定全笑呵呵地跟李君閣展示:“我跟你說皮娃,我的皮帶都可以收緊一扣了!”

李君閣看着朱定全那水桶一般的腰圍,心裡只涌起了一句話:萬里長征第一步。

不可這話卻不敢出口,只是笑道:“你要是瘦得太快,嬸子會不會說我李家溝太剋扣啊?”

朱定全哈哈大笑:“她啊,巴不得我瘦掉一半纔好!別說她了,叫我們過來啥事啊?”

李君閣說道:“孫老剛剛有了一個發現,我們懷疑盤鰲鄉到李家溝這一段路地下還埋着一條路,準備起開來看看。”

朱定全說道:“那從哪裡下手?”

樑慧麗說道:“這條路我還是比較瞭解的,這是鄉里自籌資金,在八五年的時候就建好了,上面的水泥很薄,下面是砂石和沙子,再下面就是河泥了。朱叔叔你只需要將水泥地面打碎,我去召集一些老鄉過來清理下面,看看底下到底是什麼。”

朱定全一揮手:“這點事情小意思,小李,聽清楚了?開一段路面試試。”

小李點點頭,開始操作工程車擊碎路面表層的水泥。

沒一會,樑慧麗也帶着十來個鄉親趕過來幫忙來了。

在李君閣,大師兄和孫老的指揮下,衆人很快清理出來,朱定全又調來一個水泵,拿水管一衝,一段青石路面展露出來。

路面有五米寬,在古代絕對應該算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了。

兩邊是青石路基,中間青條石縱向隔開,路基和條石中間由青石錯排成席子紋的紋理,去淨泥土之後,青石固徑發着青幽幽的冷光,似乎在述說着幾百年來的滄桑。

孫老拍着李君閣的肩膀說道:“皮娃,跟你設計的青石路徑一模一樣啊!你這也算是神追古人了!”

李君閣目眩神馳,今天是浴佛日,青石故徑重見天日,又與自己的設計重合,這冥冥之中,當真存在天意嗎?

阿音這時在路邊驚奇的喊道:“孫老,大師兄,二皮,快過來,這裡有字跡!”

三人連忙趕過去,卻發現路邊躺着一塊石碑,周圍一些小字已經字跡漫滅,但是主體尚算清晰。

“時惟洪武三十五年寅月,甘棠道成,盤鰲李氏啓修公,協上下河正楷正行二宗,闔族併力廿載,畢德終功。

當成之日,方亭公語鄉人云:‘此道由李氏起,不由李氏終。是資里閭而通阡陌,非耀冕旒以誇事功。此道並向之所興義井,義渡,後世子孫,有矜恃嬌慢,侵漁禁害者,天人共棄之。’

囑餘立石以記,無加藻飾,務使鄉鄰會領其意,以收表木之效,誹謗之功。

予感且佩,愧題於右,期與李氏共有榮焉。

盤鰲鄉永樂辛卯舉人林德鬱敬書。”

李君閣一看洪武二字,立馬叫道:“喲,朱元璋時候的東西了!”

孫老順手就是一巴掌:“學問不精!洪武就是朱元璋?洪武三十五年是朱棣奪位後的年號,示天下以正,次年才改爲永樂!”

大師兄見李君閣挨訓,哈哈大笑,說道:“不過甘棠這個典故我知道,甘棠遺愛嘛,讚頌古代離任的地方官用這個詞,看來這裡曾經出過一個好官,發動李家老百姓修了這麼一條路。”

結果孫老又順手給了大師兄一巴掌:“你這也叫不求甚解,甘棠固然有你說那意思,可放在李家溝環境和碑文裡想一想,就知道不是那麼回事了,皮娃,你來說說。”

李君閣笑眯眯地說道:“這‘甘棠’二字,本出詩經,周武王死後,成王年幼,所幸有兩個賢臣輔佐,一爲周公,一爲召公。召公去下面辦公,替百姓們解決小糾紛的時候,並不去騷擾百姓,而是找一棵甘棠樹也就是野梨子樹旁邊坐下,聽取百姓的訴求,不受供奉,公平認真。他走後老百姓非常懷念他,由人及物,不許任何人動那棵樹,詩經《召南》就是寫的這個。”

“甘棠二字的核心思想是‘遺愛於人’。因此我估計這跟官員無關,應該是啓修公以在朝清正,回鄉謙允的慎清公自勵,才取了這麼個名字。這也跟我們字派詩‘朝廷聞方正,田澤錄清忠’的意思相合。”

孫老點點頭說道:“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了。”

樑慧麗指着上面兩個字,說道:“時間太久了,還是有些地方看不懂,怎麼誹謗還有功了?”

李君閣解釋道:“華表知道吧?它的原型叫表木,就是一個木頭十字架,是給底層百姓題寫訴求用的。”

“表木又叫誹謗木,誹謗在這裡是議論的意思,也就是現在常說的輿論監督。”

孫老也是連連點頭:“這啓修公是你李家哪位長輩啊?不光熱心公益,而且慮事周祥,害怕自己修的慈善路被後人拿來漁利,還特地立塊碑在這裡,後人有敢這麼做的,那就要被戳脊梁骨。”

李君閣鼓掌大笑:“沒毛病,我知道我這一步三看的根子是從哪裡傳下來的了。這位老祖宗在族譜裡真的名聲不顯,現在看來,也是高人啊。”

阿音也高興:“要是這水泥路下都是完好的青石板路,我們將老路翻上來蓋在新路上,是不是要節約很多成本啊?”

孫老笑道:“小阿音啊,成本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這條路可就真正的有名有實了!明代留存下來的甘棠故徑,配上盤鰲鄉周邊古建和李家溝祠堂,依託這些,那就真的可以恢復出一個宋元到明清的古代村落體系出來,這文化價值,文物價值和旅遊價值,就遠不是一條仿古路能企及的了。”

前段時間老周乾媽在合江縣馬街子老碼頭髮現了甘棠義渡的石碑,義渡不知何年修成,後被私人侵佔,乾隆年間發現義渡石碑後,官府恢復了義渡的身份,再次立碑爲證,民國士紳重修的時候,又立了一塊,把義渡的變遷也寫了下來,老周乾媽發現的,就是民國那塊,呵呵呵,好東西,當然往李家溝搬了……目前那石碑還在文管所的研究中,文中這些,都是老周結合故事發展虛構的,大家別當真……

第七百二十五章 雨人《李氏宗史?龍天氏阿音傳》第三百三十七章 生病的小芷第六百七十章 四靈卵翼第一百零二章 路亞團抵達第四百五十五章 可分解魚籠第四百二十六章 誘人的裙裝第四百六十九章 木薯第五百二十四章 風鈴第五百零五章 殺豬席第五百六十四章 詞中有誓兩心知第五百二十七章 該蒸的蒸該炸的炸第六百一十五章 妖孽們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音的愛慕者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蘿蔔第六百五十章 風水第一千章 飼料第六百七十六章 香港第三百八十三章 五溪二號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子衍宗丸和金毛狗第三百二十五章 金花茶第六十六章 暑假暑假第八百二十二章 雪災第二百五十章 試墨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龍燈第八百五十九章 野餐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言八句第五百五十九章 取香第六百三十六章 嫁接第六百九十五章 劇本故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育秧田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蘿蔔第七百九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八百三十六章 抓週第四十九章 拜碼頭第二百七十二章 年夜飯第九百七十三章 公益之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星光鬥魚第五百五十七章 現代化豬場第一百三十七章 棧道老鷹嘴第九百三十七章 路亞大賽(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一章 請客第七百七十章 洞穴魚類第二百二十章 偷樑(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儺技第七百四十五章 洞房鬧詩第九百零六章 抵死你喲第八百四十七章 朱䴉第三十四章 急救第四百零三章 遊客接待開始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走的走,來的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蓉城之光第五百一十七章 麪包,水煮魚第四百五十五章 可分解魚籠第六百三十三章 PARTY第四百九十五章 魚鉤,湖鮮宴第七百九十七章 喂鳥第七十七章 米級大關刀第五百四十五章 慶祝小宴《李氏宗史?良儲公傳》第六百六十章 石鶴老道的粥第二百章 得大解脫第五百一十章 木瓜和西施第四百四十三章 比豬大的魚第九百七十六章 鼓第七百七十一章 高山冷水魚第五百六十四章 詞中有誓兩心知第三十九章 荔枝第七百七十七章 征服第五百四十七章 儺技第五百六十七章 神技第九百三十八章 比賽(求月票)第八百七十四章 配種(求票補補)第九百四十三章 水雲鄉酒店第三百二十五章 金花茶第八百二十四章 受困第七十七章 米級大關刀第三百三十九章 萬佳水產來人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禮樂射書數第二十九章 泥鰍釣鮎魚第九百二十四章 又是首映禮(爲yu0421盟主加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萬佳水產來人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美第二百五十四章 鑽石的殺傷力第七百六十六章 真相第十八章 收苞谷第八十一章 四爺爺的課第九百六十章 還以爲有多難呢第一百八十二章 上門做飯第一百零四章 網站框架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氣榜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女性第七百二十章 德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恐怖故事之夜第三百七十六章 展望和商討第七章 酸菜魚第四百三十四章 鋤禾日當午第八百七十六章 中西結合的料理第七百三十四章 解決第五百八十二章 秋丫頭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