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宮內的兩位太后,張讓不是沒有懷疑過,但兩位太后真要拿了傳國玉璽,那更是小事了,到時兩位太后擁護的皇子一站出來,那傳國玉璽便會跟着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於是,張讓暫時排除掉了兩位太后。
“程司空,灑家看走了眼,想不到那江東猛虎孫堅,竟是如此狼心狗肺,傳國玉璽怕是還真的在孫堅的手裡。程司空,你好歹跟灑家有過幾次拍檔的交情了,灑家信你,這就打開宮門,讓你出宮去,還請程司空出了宮,能爲灑家將孫堅捉拿回來,追回傳國玉璽,到時就當灑家欠司空一個人情,必將厚報司空。”
張讓想了想,只能這樣了,將程遠志派出去,去追殺孫堅,讓這些外臣狗咬狗,說不定還能追回傳國玉璽。
讓禁軍出動,滿京城地尋找孫堅,那是絕對不行的,不說這樣勞師動衆,會打草驚蛇,讓孫堅跑得更快,還會給何進落下口實。
再說了,張讓現在手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宮裡還沒選出哪一位皇子來繼承帝位呢。
劉辯和劉協,董太后和何太后,兩方陣營還得爭一爭,決出勝負,張讓根本就抽不出空閒,去搭理皇宮外頭的事。
程遠志一聽,這張讓真是好笑,畫個大餅,就想驅使程遠志去找江東猛虎孫堅火併,想什麼呢。
真以爲江東猛虎這綽號是說着玩的?那孫堅孫文臺,程遠志又不是沒見過,魁梧剽悍,孔武有力,且麾下猛將衆多,不好惹。
但是有得出宮了,程遠志纔不會頭鐵,傻傻地拒絕張讓,趕緊咧嘴一笑,應了下來,說道:
“張中常侍,你這說的什麼話,本司空乃是三公之一,得朝堂之官,領朝堂俸祿,本該有責任討賊,那孫堅先是太守,後是盜賊,若是本司空能攔到孫堅,自然會將其帶回到張中常侍的面前。”
其實,程遠志好想抽出腰間的馬鞭,給張讓來上一鞭,滾你個閹豎犢子,真當自己是漢室天子了?想使喚誰便動動嘴子,哼,就算是劉宏活着的時候,都沒有這個面子。
等出了皇宮的大門,誰還認識你這閹豎張讓啊。
張讓同樣急着將程遠志送出宮,程遠志一走,張讓就能回到兩位太后的寢宮,看看風向了,料想現在兩個太后應該都收到劉宏駕崩的風聲了,多少該有些決斷了。
“程司空果真是忠君報國之士,不愧灑家當初極力向陛下舉薦司空,司空一職由你來當,可比那屠戶何進強多了。來,請司空跟着灑家,灑家這就送司空先行出宮去,還望司空見諒,如今的皇宮之內,若是沒有灑家在前頭帶路,恐怕司空想出去,還得大費周章。”
張讓言語之間,頗有些自得,似乎在宣揚着張讓的權力。
瞧,你程遠志快看看吧,這宮內亂象四起,但我張讓還是能夠鎮得住,手握巔峰權力,就連你要出宮門,也得我幫忙帶路,打招呼才行。
不過,程遠志可沒那種小心眼,張讓再怎麼吹噓,始終是個殘疾人,和張讓計較什麼啊,難道要比誰服侍人做得好呀?呵,程遠志還沒半點奴性,也學不來張讓那一款公鴨嗓子。
“如此,多謝張中常侍,讓張中常侍費心了。”
程遠志嘴裡笑着答謝,心裡卻陣陣蔑視和鄙夷,隨之帶着典韋大步地跟在張讓的身後。
到了之前孫堅四個部將砍斷橫樑的那道宮門,程遠志看了看地上的一些宮女或小宦官的屍體,搖了搖頭,每當宮變,有大事發生,總有一些人會無辜受到牽連,進而慘死。
當程遠志正想從宮門那兒離去的時候,突然對面迎來了一支兵馬,軍兵皆着黑盔黑甲,軍威如山,殺氣沖天地向皇宮這裡殺來。
程遠志心頭突兀,看來想走,這下就難了,至少沒有孫堅這頭江東猛虎來得容易。
此時,要是偷偷摸摸地出去,再快步離開,難免會被認爲與十常侍張讓等人有勾結,容易被誣陷,不好洗清身上的污點。
程遠志知道現在衝出宮門,首當其衝,定會撞上外面的兵馬,說不定還會城牆失火,殃及池魚,二話不說,就給圍攻了呢。於是,程遠志不急了,停下了腳步,等待着門外的軍隊到來,看看情況再說。
來的人,是大將軍何進的兵馬。
何進派袁紹爲大將,曹操爲副將,號令洛陽四部校尉,率領着京城洛陽四部的兵馬,前來攻打宮城。
像曹操之前就當過洛陽四部之一的洛陽北部校尉,這洛陽四部的兵馬主要負責看守京城的四道城門,總共兵馬加起來大概有一萬左右。
而蹇碩手上的禁軍僅僅只有五千,以五千對一萬,其實勝負難料,可說是五五開,因爲蹇碩有城可守,有險可據,皇宮的城牆可比一般的州郡還要高。
張讓看到何進的將旗,臉都黑了,張讓當然認得出來這些兵馬,都是洛陽四部的軍兵,張讓還指望着這些兵馬守住四道城門,等張讓處理完宮內的事情,定下兩位皇子誰來繼承大位之後,再派蹇碩的禁軍聯同洛陽四部,截住孫堅這頭江東猛虎呢。
如今,京城洛陽,這四部兵馬竟被大將軍何進調來攻打皇宮,簡直就是天助孫堅也,這下孫堅要逃出京城洛陽,易如反掌,舉手之勞了。
張讓的心裡一萬頭幽州馬奔騰而過,問候了屠戶何進祖上無數代,暗罵:
“哼!豎子!屠戶何進,無智無謀,誤灑家大事,當個勞什子的國舅和大將軍,還不如滾回去操守舊業,賣你的豬肉去吧。”
在張讓的眼裡,何進妥妥地幫了倒忙,這回傳國玉璽可就真丟了。還有皇宮有什麼好攻打的,難道國舅何進身爲大將軍要帶頭謀逆?
世間哪有哥哥拆妹妹的臺,虧何進幹得出來。
“宮裡的人聽着,速速打開宮門,靜立牆邊,否則我軍殺了進去,到時殺無赦,無一豁免。”
袁紹提着佩劍,勒住戰馬,朝着鎮守宮門的禁軍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