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儒法之爭(下)

賈詡所言,對於凌巴的衝擊,是不言而喻的,他雖然能夠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但在心裡的震動,卻是改變不了的,這些事情,真的放在了後世,他怎麼聽怎麼會覺得是那些網絡小說裡面的故事套路,但在賈詡的口中說出來,可信度一下子就提升了許多,而且賈詡顯然不是爲了開自己玩笑的,他所訴,至今言之鑿鑿,至於背後的含義和目的,以及和最初自己所想要知道的有什麼關係——畢竟他已經答應了自己“要說”的,這自然也就是迴應那些的了,現在凌巴還想不到,但接下去,必然也會有一個結果,他樂得繼續“聽故事”。

只是心裡面卻還在想着,如果真是照賈詡這麼說來,那麼這所謂的儒法之爭,還參雜進了道家,組成了道法聯盟,不管真假,倒也可以說確實是有些“看頭”的。

在凌巴思慮到此的時候,賈詡也再次開口道:“這一次儒、法道之爭,起因卻還是在於儒家漫長蟄伏之後的強勢崛起。漢初,百廢待興,黃老之學、無爲而治休養生息的國策,正適合當時的發展,由此,纔有了道家繼法家之後的崛起,成爲了主導文化;但大漢歷經文景二帝太平治世之後的天下,已經是逐漸變得強盛和富庶了起來,到了此時,百廢俱興,國力強盛,更需要發展和強大,顯然道家的自然學術,已經不再適應於大漢國勢日益噴薄欲發的發展趨勢了。當是時,更有一代雄主武帝即位,文韜武略、雄心勃勃,一爲超越前人,發展版圖、擴大疆土,爲後人打下一個遼闊的大好山河;二爲洗刷有漢白登之圍以來,漢室與匈奴單于和親以苟且於匈奴的恥辱。前期先輩們發展所留下的成果,無疑給了他一個良好的開端,國力也由得他揮霍,而他要想達到自己的目標,更需要一個更加合乎時宜、與世進取的政治理論,就在這個時候,經過董仲舒以《公羊春秋》改造和發展的更加適合統治新儒學出現了,二者正如那天雷勾動地火,之後便是一發而不可收拾……”

“武帝求賢若渴,即位之初不多久,便張貼皇榜,廣招天下英才、志士仁人,納賢於天下、海選於民間,董仲舒也是於此事,上書武帝“天人三策”,爲其看中。傳說那董仲舒,曾閉門造車、一月間不行不言,只爲格物以求索,終得大道。此次海選,讓武帝收穫人才濟濟,後來武帝朝堂不少人,便是與此次,正式進入武帝視野,而這當中最爲著名者,除了那儒生董仲舒之外,還有另外兩人。武帝一朝,歷任十三任丞相,但是大部分,不是死於非命,就是遭到罷黜或者貶謫,唯有一人,不僅沒有,反而還能夠一路做到老死,最後還是死在了任上,此人,便是那六十而出仕、七十登高位的公孫弘。而另外一人,則是那智慧超羣的東方朔,雖爲弄臣,卻有非凡智慧,只是被時局所限,懷才而不得用。此二人,那公孫弘乃有漢以來守舊之輩,不過讀了半本經義,但其人能力不凡,更懂察言觀色、深得武帝君心,雖是奉行黃老之道一派,卻爲迎合武帝,而支持儒學;而那東方朔則是法家子弟,表面以詼諧掩飾,其實性格剛強,不肯屈從大勢,因而不得重用。這兩人雖各有其特色,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顯然都是與儒學出身的董仲舒極不對付的。而且,他們二人分別是當朝兩家的代表人物,於是合作也是順理成章,只不過,表面上少有人知道罷了……”

凌巴聽着聽着,現在是真的越來越有“聽故事”的感覺了。

那個什麼公孫弘,他不知道,甚至名字連聽都沒有聽說過,不過對於東方朔,卻真真是如雷貫耳,不說後來一些電視劇啊、小說中的美化,這傢伙可是被尊爲“智聖”的人物,凌巴聽過有關於他的“事蹟”,還真是不少,大多都是作爲異志故事,詼諧倒是真的,弄臣也是真的,至於什麼法家子弟,凌巴同樣不甚了了。

現在是聽到賈詡所說,似乎這東方朔,還真是一個了不得的人物,至於他是否是法家的,凌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這本來也影響不到他什麼。

“有人認爲,公孫弘陷害於董仲舒,使其不得武帝重用,而最終只能夠終於膠州國相任上,可謂一嘆,乃是出於嫉妒,恐其獨享武帝恩寵。但其實,雙方的爭鬥,也是兩家的戰鬥,在明裡暗裡,早就展開許久了,互相使絆子的情況時有發生,更欲置之死地。東方朔和董仲舒沒什麼交集,但不明顯地耍點小手段,也並不少見。公孫和東方二人,互相配合,與董仲舒交鋒不少,其實雙方戰鬥也是必然,畢竟他們分屬不同陣營。道家欲奪回其思想統治地位,而法家,雖然有所謂的武帝外儒內法,但他們顯然也不甘心就這麼隱於幕後,被儒家所壓制,既然都找到了利益的契合點,那麼合作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凌巴點點頭,這些勢力、或者就是朝堂的爭鬥中,其實爲得更多的,都是利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但基於利益之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

對於這些“家”來說,能夠取得官方認可的地位,顯然要比他們暗地裡去發展什麼勢力要來得重要得多,畢竟在漢武帝的這個時候,雖然已經開始了尊儒之路,但離儒家獨尊,還遠得很,在民間的影響,儒家反而還不如道家、法家甚至墨家來得深。

其實,“歷史”之上,如果不是董仲舒,如果不是天人感應,如果不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可能漸漸的會被淹沒在歷史發展的大潮流裡,頂多後來人還會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這麼一個思想曾經曇花一現,至於聖人什麼的,根本想都不要想。

“但即便是董仲舒不在權力中心了,但他的理論思想,卻還是得到了雄才大略的武帝的垂青,並且加以廣播。當時儒家的地位,還不到如今這般。道家經過了漢初一段時期的發展,勢力和影響也是不小,就像是那武帝的祖母、太皇太后竇氏,便是黃老的忠實擁護者。而武帝想要儒學如自己所想取代黃老,廣泛傳播開來,太皇太后便是第一個巨大阻力。”

這些凌巴自己都知道了,賈詡似乎也看出了什麼,並沒有在這方面再多說什麼,而是轉道:“排除了各種阻力之後,終於得以施行,但也有弊端。都知道武帝外儒內法,本以爲這當是最適合國策思路,卻不知就是如此,已經是遺禍後代。若是全力鼎立儒家,或者獨留法家,都不至於如此。”

“是什麼?”凌巴有些好奇,不等賈詡說下去,主動問道,這回卻是真的被激起了好奇之心了。

不過,賈詡說了這麼多,不就是爲了讓他主動問出這個麼?

賈詡笑了笑,一字字說道:“儒法之爭,從未斷絕……即便是,今日!”

第564章 劉宏死,皇宮亂(四)第239章 初現端倪第256章 五禽戲,五禽功第642章 何太后的心思第539章 求字“孟起”第554章 劉宏病危,凌巴盤算第477章 “狼牙軍”之威第306章 洛陽大劫(五)第237章 初現端倪第56章 張角的消息第145章 凌巴和貂蟬和馬超“一家”第557章 駙馬對太監,針尖鬥麥芒第440章 四方聞動(下)第124章 洛陽太平!(上)第717章 “戰神”呂布第426章 點將臺大將前奏第182章 文丑對裴元紹第352章 入木三分(續)第639章 蕩平洛陽國賊餘孽,還我大漢朗朗乾坤第103章 肅殺,迷醉之夜第162章 喋血宴會,乘勢而起(下)第418章 西園八校尉第115章 暢談天地,郭嘉點頭第328章 皇宮保衛戰第32章 凌巴戰典韋第119章 洛陽,援軍第299章 安排,發現第441章 馬超鬥閻行第528章 韓文約勾結羌族,龐令明攢翻西涼(上)第83章 城樓之戰第213章 “易筋經”,大進境第199章 遙望荊州第314章 洛陽大劫(十三)第426章 點將臺大將前奏第436章 田豐第564章 劉宏死,皇宮亂(四)第463章 劉幽州欲連凌子衛,曹孟德荊州布絕陣(上)第386章 綿延一年(續)第541章 新的“西涼錦”第609章 洛陽之戰篇外曲一第685章 黃巾之謎,傳承之秘第330章 皇宮保衛戰第356章 初露(上)第636章 丁原死,託呂布第571章 劉宏死,皇宮亂(十一)第619章 他是呂布,呂奉先(七)第459章 張角意賺凌巴第460章 當劉備遇上賈詡……第348章 約見第311章 洛陽大劫(十)第268章 惡來晉級第183章 顏良、文丑兩面開花第49章 密道,迴歸第246章 “曲阿小將”續第279章 送別(續)第326章 謀場鏖戰(續)第323章 平亂(上)第299章 安排,發現第456章 仁者,屠夫?不過浮雲第173章 我要參賽!!!第605章 朕,知道了第145章 凌巴和貂蟬和馬超“一家”第116章 庾氏家族,庾乘第18章 女刺客第18章 女刺客第42章 吸血蝙蝠,奪命狂飆第580章 張讓伏誅第363章 喝茶論英雄(上)第236章 初現端倪(中)第145章 凌巴和貂蟬和馬超“一家”第288章 惡來下臺第560章 最後的心願第397章 反擊,瘋狂夏侯淵第363章 喝茶論英雄(上)第73章 告別,尋張角第597章 對着太后耍流氓第579章 “十常侍”末日第67章 過年了第468章 一年(下)第543章 馬超與諸葛亮第476章 鬥兵,黃巾“兩萬力士”第174章 雙王會第179章 小馬超折戟,顏良晉級(上)第70章 關雲長,我要向你挑戰第439章 四方聞動(中)第116章 庾氏家族,庾乘第254章 “神醫”對公主(續)第126章 天下諸侯會洛陽,功勞薄第232章 “教育”小馬超第574章 劉宏死,皇宮亂(十四)第694章 烽火狼煙第640章 十萬兵追擊千里,董卓軍退避三舍第546章 趙雲出手第611章 洛陽之戰篇外曲三第430章 點將臺劉備露一手第430章 點將臺劉備露一手第398章 宛城決戰第319章 洛陽大劫(十八)第665章 郭嘉的決斷第293章 “隔離”七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