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七章 拖後腿的官僚體系

東華的建設以及未來的發展主要還是大哥董書同要操心的事兒。

太平洋太寬,東華太遠,董書恆對那裡是鞭長莫及。

董書恆甚至都不知道現在東華已經正式建國的消息。

但是他當初制定南美計劃的時候就已經預見到有這麼一天。或者說建立東華,本就是董書恆的計劃。這裡可是大華夏圈的東南角。

所以針對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都做出了預案,後來這些預案陸續送到了董書同和蔡啓明等人的手中。

復興三年(1858)二月份的時候終於有商船回來了,送回了三個月前東華的情況,那時候東華軍還在南部作戰。

不過從戰報中,董書恆覺得東華軍應該可以獲勝。

歷史上,兩萬太平軍的殘兵還有華工組成的軍隊,在南美都能夠算是一支強軍。

更何況東華軍可是繼承了復興軍的衣鉢。

那些華人民兵都是接受過復興軍的基礎訓練之後才送到南美。

中高層的軍官更是全部出自復興軍軍校的培養。

如果這樣還不能大敗秘魯政府軍的話,董書恆只能怪自己看走眼了。

既然遇見到了那裡的情況,他就要做好準備。

移民與錢是東華新立之後最需要的兩樣。

錢的話,董書恆已經找到了買單的人。現在復興軍民間的資金非常充裕。

這兩年大家都嚐到到了購買國債的甜頭。董書恆準備專發一筆國債然後借給東華。

有東華的礦產作爲抵押,這筆債務非常安全。當然前提是東華得堅持下去。

移民當面,目前復興軍正在推進河道治理工程,要遷移大量的沿河百姓。

還有那個水電站預留地工程,也要遷移大量的人口。

這些人總要有好的安置,要不然董書恆自己心裡都會覺得對不起他們。

東華雖然遙遠,但是那裡的土地適宜耕種,環境氣候宜人,礦產資源豐富,其實是個好去處。

光是秘魯的地界養活個幾千萬人口非常簡單。

況且以後東華的地盤會越來越大的。

所以那裡的移民接收容量非常大。

只是現在復興軍移民工作,再也沒有以前那麼容易。

社會穩定了,人心思安,海外移民越來越困難,大家都不想跑到那麼遠的地方。

說到水電預留地遷移工程,董書恆最近沒少收到底下的報告。

各地反映的問題都非常多。甚至有的地方鬧出了人命。

都是祖墳的事情給鬧的。

要做整體遷移,老百姓遷出之後能夠分到更多更好的土地,大家勉強能夠接受。

但是大家祖墳都在當地。

很多的地方宗族勢力還很強,有些家族世代生活在一個地方,一些家族甚至傳了上千年之久。

這樣的家族,你去讓他們遷移,他們那裡會願意。

只要遷出去了,原本的宗族體系就要受到破壞。

董書恆也不想他們整體遷移。他本來就是要用這件事情削弱一些宗族勢力。

家國天下,有時候家國是一體的,共榮共損。

但是有時候家和國又會走上矛盾對抗的道路。

這就要看持家之人的選擇了,大部分人會將家放在國的前面。

一旦兩者之間產生了利益上的根本衝突。家族勢力可能就是國的掘墓人。

復興軍的水電預留地工程,空出來的地是爲了未來修建水電站作爲堰塞湖蓄水區。

既然確定了以後要全面發展水電,那麼不如乘早準備。

省的到時候,花費重金去移民安置。

現在很多地方都被幾年前的動亂給毀壞,現在就遷移安置是最划算的時候。而且現在復興軍手中也需要大量的移民。

畢竟有那麼多的新地盤要佔領。

誰都不想自己的祖墳被淹在水底。按照大部分人的認識,這是要影響到子孫後代的氣運的。

這種事情,董書恆還真沒有辦法讓底下的官員用科學的辦法給老百姓們解釋。

很多時候迷信和風俗習慣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

這個問題還涉及到宗教。董書恆將宗教協會的負責人都給找來協商辦法。

統一之後,董書恆將國內的幾個主要的宗教成立了協會,納入到復興軍的管理之中。

商量到最後,衆人商量除了一個可笑的辦法,那就是由各個宗教派人成立遷墳小組。

既然迷信,那就從迷信的角度去勸說他們。

你要是信佛,我就派和尚給你解釋,幫你免費做法事。

你若是信道,那就派道士。

當然官府是要給那些和尚道士一些補貼的,但是肯定是比老百姓自己請要便宜多了。

在處理這件事情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復興軍的官僚隊伍的一些問題。

內閣將移民動員的時間定在十月初五,到了行省下的文件截止時間就變成了九月三十,到了府裡就變成了九月二十五,最後到了具體負責本地遷移工作的鄉鎮官員手中就變成了九月二十。

爲什麼要層層提前,因爲官員都想要政績,都不願意因爲這個事情完成的拖延影響自己今後的發展。

復興軍多級提升的官僚體系。增加了官僚之間的競爭。

要想提升一方面要混資歷,另一方面要靠政績。

政績怎麼來,首先一點就是看上面交代的事情辦得怎麼樣?完成的及不及時?

所以復興軍的官員對執行力的要求很高。

但是復興軍擴張的太快,很多官員回爐培養的時間很短,就得趕緊走上工作崗位。官員隊伍來源還主要是那些舉人秀才、幕僚、吏員。

這些人中確實有很多人的執行力很強。

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缺乏大局觀,讓他們辦事情可以,但是主政一方卻存在很大的問題。

最主要的就是不知道變通。

復興軍對制度的重視程度很高。官府的各項事務基本上都有細則可查,大部分官員都是照章辦事兒。

但是很多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大部分需要官府處理的事情都由很多複雜多變的要素組成。

比如遷墳這事情本身就很複雜,各個地方對這種事情的風俗習慣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每個地方都完全按照條例來做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董書恆最近就對江西贛州府的一件事情大爲光火。這件事情到退後連內閣都站出來道歉。

新官上任的副相左季高還專門去了一趟江西處理後續事宜。

江西的水系發達,贛州更是地處贛江的源頭,境內有多條支流水系極爲適合建造水電站。

而且此地多山少地,百姓貧困,一直飽受匪患之苦。匪患總是和貧困相伴而生。而這種因爲自然環境造成的貧困又是最難根除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將百姓異地安置。

江西行省也早就準備將山中百姓遷出。因爲復興軍一支重視移民工作,能夠成功說服百姓遷移也是地方官府的政績,地方官府對遷民這件事情還是非常重視的。

上猶江位於贛州西南部,此處羣山環抱,地質條件穩定,就是一處建水電的好地方。

水利部的勘察隊已經到這裡實地勘察過,確認了建造水壩的位置。

劃定了一個需要遷移百姓的範圍。

蒲家村的人大都姓蒲,他們世代居住在上猶江畔,是當地的一個大族。

這次整個蒲家村全部都要遷移出去。

官府只是說會加倍補償他們土地。但是並不知道會遷到什麼地方去。

因爲只要參加了移民,官府會負責他們遷移期間的吃住。

但是所有的人都要服從統一的調配。

爲了照顧那些地主,富農,原本是地主,土地較多的,遷移之後補償的土地也較多。

無地、或者少地的百姓則會按照標準配給土地,當然這個數量也不少。

所以移民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絕對有利的。但是對地主就不是那麼友好了。

因爲地主雖然能夠獲得更多的土地,但是他們手下沒人了。

他們剝削的是人,而不是土地。

蒲氏的家主蒲鼎山是蒲家村最大的地主,在上級委派村長之前,整個蒲家村都是他說了算。

鎮上委派了村長之後,背地裡也是他說了算。

他自然是不想遷徙的,遷走了以後,他去使喚誰去。蒲鼎山是個有文化的地主,他知道那些遷到東北的大地主都要以及僱傭人手種地,那裡根本就沒有佃農。因爲大家都有土地。

所以他打死也不想搬走。他想發動族人來集體抵制遷移。

不過要做到這點,他必須要有充足的理由說服族人支持他。

於是他就抓住了祖墳這個事情不放。

另外,這次並不是沿江的村落都要遷移。因爲官府的遷移計劃是根據今後堰塞湖的範圍來確定的。

蒲鼎山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可以利用起來,爲什麼大家都是沿江而居,有的村子要遷移,有的就不要遷移?

這些山村之間本就有矛盾,這個事情在族人中傳開之後,大家自然憤憤不平。

蒲鼎山找到了鎮上的官員,鎮上只告訴他們這是水利勘察的人劃定的區域。

這樣的解釋並不能讓蒲氏族人信服。

他們又找到了縣裡,縣裡給出了今後水庫蓄水後的地圖。

整個蒲家村都將被淹沒。

好了,這就又勾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蒲鼎山終於引出了一個新的矛盾點出來——蒲氏的祖墳將被淹沒。

正是這件事情讓蒲氏族人都團結到了蒲鼎山的身後。因爲蒲鼎山告訴族人,遷移祖墳,今後蒲氏後人都會收到先祖責罰。

所以即使官府當即表示願意對蒲氏遷墳進行補償。蒲氏族人仍然不同遷移,他們就是不給便宜祖墳。

官府這裡也很着急,畢竟上級給的時間是一個月之內就要開始對移民進行分流。

於是縣裡將做蒲氏工作的事情壓給了鎮上。

鎮上的主官連蒲家村都進不了。蒲鼎山讓人守着村口,不讓任何人進,對外聲稱要保衛蒲氏祖墳,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受害者,博取周邊百姓的同情。

他這是看準了官府不敢將他怎麼樣?

鎮上無奈只能啓動強制遷移的程序。

最後終究鬧成了械鬥,村民和鎮上組織的民兵都有損傷。甚至連縣裡的守備營最後都出動了。

這件事情往重了說可以算是一場民變。最後鬧出的動靜不小。

要是在以往,這樣的事情不算什麼。滿清治下,各地的叛亂多如牛毛。

但是現在已經是復興三年了,早已經是九州安定的局面。

哪怕是一場小的民變都足以上到報紙的頭條。

董書恆通過這件事情也意識到了地方宗族勢力的頑固。

蒲氏完全將上面委派的村長給架空。村中的民兵也被蒲氏掌控。

當然了,這件事情也不完全是蒲氏的問題,地方官府見到談不成就動用強制手段也不對。

辦事的方式簡單粗暴。

他們要是耐下心來也不是找不到突破口。

蒲氏有幾個子弟在外地任職,這就是突破口,完全可以找這幾個人去談。

或者先是做好分化瓦解,從那些貧窮的族人做起工作。

村中的大多數人還是那些無地的農民。在宗族的道德綁架和對土地的渴望之間,他們是左右搖擺的。

這個時候只要能夠做好他們的工作,揭穿蒲鼎山用來道德綁架那套說辭的真實面目,還是能夠將這些人給爭取過來的。

沒有了普通族人的支持,蒲鼎山就失去了爪牙,成不了氣候。

這件事情給董書恆敲響了警鐘,那就是復興軍對地方宗族的削弱並不徹底。

現在隨着地方上的穩定,這些宗族勢力有重新崛起的勢頭。

另外,目前復興軍建立的官僚體系以舊文人爲主。

這些人的骨子裡面還是權力本位。

他們的認識深處還是那種代天牧民的一套。

所以他們在工作中會對權力過於依賴,甚至是濫用權力。

董書恆擔心,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會越加的嚴重。

這樣一個思想和制度脫節的官僚體系,很可能會將他開創的大好局面給葬送掉。

董書恆不是沒有想過在地方上推行評議會制度,用以監督地方官府,同時作爲連接官府和百姓之間的橋樑。

但是,他又擔心評議會成爲地方宗族勢力間接掌控的地方官府的手段。

現在復興軍的異地任職以及官員的垂直委任制度,能夠將地方上的事權給集中到官府的手中,以此來壓制住地方宗族勢力。

滿清時期,地方宗族通過縣衙的胥吏掌控地方的權力,使得宗族權力達到了鼎盛時期。

雖然是沒有漢唐時的門閥強悍,但是這些宗族勢力覆蓋面廣,幾乎控制了整個國家的基礎。

他們最大的危害就是掌控了社會資源,造成了社會的固化,讓貧苦的農家子弟沒有了出頭之日。

一個社會最怕的就是階層固化。這就像是一個人的血管被阻塞了一樣,如果不及時的疏通,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疾病。

不能用地方的宗族勢力,那麼用什麼讓官府和地方建立溝通呢?

這個問題讓董書恆很困擾。

他帶着這個問題去問魏源。

魏源反問道:“你光是擔心宗族勢力,只是你有沒有想過普通的百姓爲什麼不直接跟官府溝通呢?”

董書恆這才發現自己是鑽牛角尖了。

長期以來,老百姓不願意主動跟官府打交道。

是因爲歷朝歷代,官府都是高高在上的。

他們是皇帝派下來管理百姓的。從來有哪個官府說自己是來爲百姓服務的。

對於官府做的事情,普通百姓大都是抱着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

除非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且是對他們影響極大的那種,他們纔會站出來。

他們依賴地方士紳,地方士紳也一直都是以百姓的代言人自居。

彷彿,他們所說的話就是百姓的心聲。普通百姓也習慣了這樣的狀況。因爲他們都是依附於這些士紳生活。

百姓們並不是沒有情緒,只是他們更多的時候的選擇隱忍。

這是一羣非常善於隱忍的族羣。

不過他們爆發的也非常厲害。從來沒有那個民族歷史上爆發過那麼多的農民起義。

而且還是規模巨大的那種。

“書恆,不要着急,等到用我們的教科書教育的這一代人起來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成爲普通百姓中的一員,不過他們卻不需要找別人代言,他們都知道怎麼去表達自己。那個時候也不用在擔心宗族的操控,因爲大家都學會了自己思考。我們設置了那麼多的課程,不就是教會學生要學會自己思考嗎?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國家纔會充滿活力。”

果然,一直致力於發展教育的魏源,還是從教育的角度給他闡述了這個問題。

“老師,書院的第一批畢業生都走進工作崗位了,不知道他們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變化。”董書恆說道。

淮海書院的第一批畢業生已經進入了各行各業。

其中有很多都是進了官府任職。

隨着書院的學生進入官府越來越多。

董書恆希望他們能夠爲復興軍的官僚系統帶來一些改變。

他一直在關注着這個方面,也讓專人在幫他調查。

這些書院出來的學生並不一定比那些原本秀才舉人的能力更強。

但是他們卻更有思想。

他們在書院的時候接觸的東西都非常的廣泛。

魏源本身就是學貫中外的大家。他深知學的越廣,眼界越開闊,思想也更加開放。

這樣的人才能夠脫離狹隘,形成自己獨立自主的思想。

ps:再次五千加的大章送上,求月票!

第五三七章 關外移民第十五章 保護費收到手軟第七九〇章 大明遺民第四九二章 大華夏圈初成第二二〇章 無煙火藥第五六二章 搞一把大的第七四〇章 海軍西進第四六五章 鎮海級驅逐艦第一七六章 停戰協定第七〇二章 情報(三更)第七四二章 悲催的嚶軍第二五四章 未來的政體(求票!)第五九二章 齊彬現身第二二二章 太刀立威(二更)第二四〇章 席捲而過第五六七章 逃之夭夭第七一四章 破局第六四〇章 “鎮海”級入列(二更)第七十七章 秘魯的婚禮第二一六章 北國烽火第四九七章 臨行前的交代第三七七章 進軍浩罕第五五六章 東行記第九十七章 戰後安排第二三八章 木爾丹·梅林(月初,求票!)第六〇四章 嶽麓書院第四二三章 第一柴油機廠(求票!)第七三二章 論戰第三八二章 收服河中地區第五十二章 戰前不眠夜第四九八章 河灣定居點第四二四章 普魯士海軍的野望第六八八章 陳玉成的分析第三三三章 演講第一六五章 薩摩藩總動員第七九八章 極地軍團第三〇四章 密會麥蓮(感謝青蓮道歌)第五章 改革先從自家起第一四九章 天京暗流第三五七章 騎兵終結者(5000+)第二〇九章 殺人夜第六六一章 慘烈第三七一章 第三次華沙戰爭第八二〇章 特立獨行的王第七六六章 董二代們第七二三章 戰俘營第六二六章 董書恆的算盤第五六四章 魯斯圖將軍第四七六章 新的世界第二第三十七章 飛蛾撲火第八十九章 巡視海疆第六二一章 七條軍令第四一八章 震驚的加爾各答第一五二章 開啓鐵路時代第七五三章 終結者第六〇二章 遠方來客第七五二章 威爾遜小溪之戰(下)第二一七章 堅壁清野(求月票、推薦票)第六七〇章 軍屯第五四五章 毛淡棉第二十六章 噩夢第九十五章 北海海戰下第七七九章 保安團的伏擊第四七九章 炮戰第二四七章 先劃江而治第六十五章 南洋攻略第三五四章 兄弟連第八三四章 狠辣的謝爾曼第六十一章 回家第一九四章 高傲的男爵第七〇一章 大白艦隊(二更)第三二七章 戰後京師(求票)第六八一章 溫多拉小鎮第三三三章 演講第三一一章 歧視第七一二章 堅壁清野第五九五章 漢陽鋼鐵廠第六〇四章 嶽麓書院第八一四章 升級版“圈圈”第四九一章 南洋的形勢第二五二章 論英雄第一六四章 再度啓航第六九七章 破城第七六七章 臨空轟炸(二更求票)今日一更勿等第三四二章 塞上風雲(下)第六三七章 加州大開發運動第六六六章 刺殺(666,求月票,推薦票)第三四一章 塞上風雲(中)第一九七章 新思想的萌芽第二二五章 全面反擊第八十九章 巡視海疆第一三〇章 軟禁第四二三章 第一柴油機廠(求票!)第二二六章 寇可來,吾亦可往第三一七章 鄂軍西進(求票,求訂閱!)第六一六章 半小時海戰第七五九章 出兵澳洲(三更求票)第六二九章 年輕的冒險家第八〇八章 鄭和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