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臣忠君賢

直到現在,太子還是一腦門子漿糊,還沒有完全從紛亂的局面中清醒過來。

雖然身在皇宮之中,卻總是有種不真實的虛幻感,就好像今天的經歷全都是在夢境之中。

自己成皇帝了?

真的成了這江南半壁的皇帝麼?

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太子相比,那些個一路跟隨的文官和百十來個侍衛還算是比較清醒,他們很清楚的知道眼前的局面到底有多麼險惡。

這是宮廷政變啊。

血腥無比的宮廷政變,爲了爭奪皇位什麼樣的手段都使得出來。

這個時候,只要弘光朝反撲的話,太子等人根本就沒有還手的餘地。

只要馬連超調動三大營的人馬殺回來,或者是巡防營、守備司的人馬衝進來,局面立刻就要逆轉。

到時候可就不是軟禁那麼簡單了,說不得所有的人全都得死在這兒。

現在這個局面,最要緊的不是登基稱帝繼承大統,而是調兵,馬上調兵,先把皇宮守住,只有首先確保太子等人的絕對安全,纔有機會談論其他。

可惜的是,除了一個正統的身份和大義的名分之外,太子殿下一無所有。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毅勇軍,想起了張啓陽。

若是有毅勇軍在,有張啓陽張大帥在,就有泰山之靠磐石之安,根本就不必如此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可惜的是,效忠太子的毅勇軍雖然能打能拼,但卻還在城外,短時間內根本就過不來。

雖然這些個忠於太子的文官和侍衛們做夢都想復辟正統之位,但真正衝進皇宮之後,反而全都進入了一種“不知下一步應該怎麼做”的茫然狀態。

雖然大家都知道應該趕緊調兵穩住局面,最起碼要確保皇宮的安全,但卻無兵可調。

遠遠的看到劉乾龍過來,就好像膽小的孩子在獨自守家的時候終於見到了父母一般,趕緊迎了過去,把劉乾龍團團圍住,七嘴八舌的說個不停:“調兵,趕緊調兵,先守住宮門再論其他。”

“外面的局勢怎麼樣了?福藩一黨是不是去調三大營的人馬了?”

“巡防營和守備營是人馬若是衝進來,可就糟了,趕緊想想辦法……”

平日裡,這些個文官們總是聚在太子身旁,經常做出一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樣子,現如今卻慌亂成了這個樣子,讓劉乾龍愈發的看他們不起了。

“王宣同王大人,你去巡防營調一些兵馬過來,先守在皇城之外,沒有我的命令……沒有陛下的聖旨,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否則就以謀逆論處,格殺勿論!”

對,對,先去把巡防營的兵馬調過來,守住皇城再說,這個時候良莠難辨就應該行霹靂手段,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但是王宣同卻連動都沒有動彈一下。

這位王宣同一路追隨太子殿下,從北京而至南京,可以算是太子的嫡系心腹了,忠誠度自然是非常之高,但辦事能力……

他王宣同是北京的官員,而且是科道官員。

北京的科道官員,怎麼可能調得動南京的人馬?

大明朝沒有這樣的體制啊。

而且巡防營的態度未明,他們是不是支持太子都搞不清楚呢,怎麼好調過來保護太子?

若是巡防營懷有叵測之心,豈不是等於把太子置於極險之地?

豈不是成了引狼入室?

“你就是說這是陛下的聖旨,巡防營敢不奉調?誰要是敢嘰嘰歪歪,直接斬了就是!”

這種話,也就是劉乾龍說說而已,王宣同可沒有當場斬殺朝廷命官的膽量。

再者說了,太子還沒有登基呢,哪來的聖旨?

就算是太子已經登基了,巡防營是不是承認這位大明正統皇帝都在兩可之間呢,人家憑什麼聽從你的調遣?

作爲毅勇軍的監軍,許文才還算是見過一些個場面,對於張啓陽的運籌帷幄有些最基本的瞭解。

看到劉乾龍這幅信心滿滿的樣子,趕緊追問了一句:“劉……這個……是不是已經將巡防營爭取過來了?”

“瞧你們這幅老鼠膽兒?怎能做出大事?”劉乾龍毫不掩飾對這些文官們的鄙夷之態:“這都快兩個時辰了,你們該不會以爲老子……我在外面喝茶聊天看大戲吧?我早已把巡防營定住了,你只管去巡防營宣旨即可,快去。”

聽了這話,太子等人才終於鬆了一口氣,懸在心頭的那方巨石終於落在了實處。

劉乾龍已經定住了兵部和巡防營,如此一來,皇宮就暫時安全了。

“可是……我無職無權,就算是有兵部的批文,只怕也調不動巡防營啊!”

王宣同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科道官員,並非巡防營的直屬上司,恐怕真的指揮不動巡防營的兵馬。

不是一個系統的官員,就想調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都什麼時候了,還計較這些個東西!”劉乾龍已經被這個默守陳規不知變通的王宣同給氣壞了,開口說道:“從這一刻開始,你就是南京府尹,這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去調兵了。”

南京府尹,是這寧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堂堂的三品朝廷命官,相當於九門提督的意思。

劉乾龍上嘴皮兒一碰下嘴皮兒,就封了他一個南京府尹的官職,置太子於何地?

你劉乾龍連個正式的官職都沒有,從九品都不是,憑什麼越過太子封出這麼要緊的職位?

你這是什麼意思?

還有沒有把太子放在眼裡?

劉乾龍是何等精明之人?

雖然他確實沒有這位大明正朔放在眼裡,卻也知道自己失言了,趕緊做出一副恭順的樣子朝着太子行禮:“殿下……陛下,時局緊要,還望陛下允王宣同暫領府尹之職……”

太子雖然對劉乾龍的言行舉止有些不快,但眼下這個局勢卻不得不依照他說的話去做。

馬上臨時任命王宣同爲府尹,讓他帶着太子的“手諭”去調兵。

這個時候,許文才對着太子行了一禮:“萬歲,臣觀劉氏乾龍者,精忠體國辦事幹練,可加封個官職,也是爲了便於實務……”

能夠憑藉一己之力就定住南京的大局,這是是實實在在的本事,眼下這個局勢確實離不開他劉乾龍。

偏偏這個老傢伙連一官半職都沒有,至今還是白丁之身呢。

加封一個官職給他,一來是爲了辦事方便,再者也是想把他拉攏到太子陣營當中。

就憑劉乾龍定住南京城的本事,絕對是實打實的擁立從龍之功,加封官職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此人是張啓陽的心腹,給他加個官職也是拉攏招攬之意。

太子雖然心性淳樸,但畢竟是太子,馬上就聽出了許文才的弦外之音:“依許師傅之意,應該加個什麼樣的官職爲妥?”

“便封個南都府丞吧。”

府丞是府尹的副手,相當於南京副市長,對於白丁之身的劉乾龍而言絕對算是一步登天了。

但是,劉乾龍對這個職位卻毫不在意,甚至還在暗暗的腹誹:你這個皇帝都是老子立起來的,還在乎什麼狗屁的府丞?老子要是想當官的話,什麼樣的官職拿不下來?還用得着你來加封?

雖然對這個官職有些“嗤之以鼻”的意思,但太子畢竟是君上,至少是名義上的君上。

劉乾龍淡淡的說了一句“謝恩”的話語,就毫不客氣的說道:“現如今還不是封官的時候,先以穩住局面爲要。劉大牛!”

“在!”

劉乾龍對太子說道:“此人是毅勇軍銳卒,對陛下的忠誠可昭日月,也是當初在北京城護着陛下從百萬賊軍中殺出來的勇將。懇請陛下封其爲內衛指揮使!”

雖說巡防營的兵馬上就會過來,但巡防營終究是外人,僅僅只是負責守衛皇城外圍,這宮城之內的守衛工作一定要用最貼心最可靠的自己人。

眼下,也就只有毅勇軍可以算是太子的自己人了。

太子沒有任何猶豫,馬上允了。

作爲毅勇軍的小小隊官,劉大牛搖身一變就成爲了新朝的內衛指揮使。

和王宣同王大人不同,劉大牛顯然知道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也知道具體怎麼做,馬上就帶着兩個小隊的毅勇軍士兵去召集數量衆多的宮廷內衛,開始履行保衛內廷的職責。

“陛下請傳旨,召高起潛覲見!”

高起潛是三大營的監軍之一,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招他覲見,用意不言自明。

這是要他表明效忠新朝的態度。

“再請陛下傳旨,頒安民大詔。”

“再請陛下降旨,召在京各部、堂、監、司官員覲見!”

所謂的陛下傳旨,其實根本就是劉乾龍的意思。

他的每一個部署都非常合理而且對於穩定局勢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道道所謂的聖旨傳達下去,至於能不能真的貫徹執行,誰的心裡也沒有一個準數。

畢竟這南京方方面面的勢力會不會承認這個新的君主還是一個未知數,弘光朝舊臣會不會反撲同樣尚未可知。

只有劉乾龍信心滿滿,彷彿大局已完全在掌控之中。

沒過多久,巡防營奉調而來。

又過了約莫小半個時辰,在黃宏東的帶領之下,兵部堂官們紛紛前來。

黃宏東黃大人絕對是個演戲的好手,隔着老遠就跪拜下去,膝行上前,匍匐在地高呼“萬歲”:“臣兵部右侍郎黃宏東,久盼我大明正朔,雖望眼欲穿奈何奸佞當道。今拼着一身性命斬了奸賊賀一天,纔有機會崇拜陛下。臣等來遲,萬死莫贖,臣等萬死……”說着說着,這位黃宏東黃大人就掉下淚來,聲音幾度哽咽漸漸泣不成聲。

其他那些個兵部官員也有樣學樣,半真半假的哭個不停。

明明知道這些人是在演戲,太子也不得不做出一副“感佩”的模樣,親自身手將他們逐個攙扶起來:“卿等心懷大明,盡皆良直忠效之臣,我……朕怎忍加罪於卿?平身,賜座!”

一幕臣忠君賢的好戲在劉乾龍面前演的精彩紛呈!

到了傍晚的時候,三大營監軍之一的高起潛奉命進宮陛見。

高起潛本就是崇禎朝的舊臣,早在崇禎登基之前就在信王府了,和太子之間不僅僅只是君臣,還有一層主僕的關係。

他能夠奉命進宮陛見,本身就表明了效忠太子的態度。

三大營之一的高起潛已經表達了效忠新朝的態度,還有外面的毅勇軍,江南新朝一般的軍事力量已經歸到太子的旗下,剩下的事情不過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而已。

在高起潛表明態度之後,局勢立刻就變得明朗起來。

還在觀望準備騎牆的各方勢力終於看清楚了風向:太子已成爲大明朝這半壁江山之主了。

一時間,在京的官員紛紛連夜叩闕,跪守在宮門之外等着新皇帝的接見。

什麼虎踞龍蟠形勝地,什麼兩千年吳楚帝王氣,不過是在老子的股掌之間罷了。

宮裡頭的君臣相宜的好戲還在上演,劉乾龍卻沒有心思看那些虛僞的玩意兒,因爲他知道決定這一切的根本就不是什麼正統和大義,而是毅勇軍。

若是沒有毅勇軍,什麼樣的正統大義都是鬼扯。

只有絕對是武力才定鼎乾坤的關鍵。

“你去告訴咱們的張大帥,就說我老劉已經把南京城拿下來了!”劉乾龍拍了拍半斤那瘦弱的肩膀:“接下來就看他的了!”

第432章:解救佟家人第十八章:成了小公爺第551章:寡婦第222章:慌了第535章:世道輪迴第168章:葉黥也會劉乾龍第133章:援軍不可期第513章:傳承第424章:熱血第167章:我帶你們去南京第584章:別樣浪漫第578章:禪位第575章:關係暖化第367章:兄弟交談第七十四章:死社稷第224章:輿論所向第七十九章:安全返回第210章:帷幕第291章:學第492章:派誰去朝鮮第303章:義結金蘭第284章:文御武第157章:金絲雀與公主交談第137章:暴怒的小多第595章:英雄歸國第457章:無法理解的浪漫第520章:老輩騎兵風姿第三十一章:野孩子第一百零一章:三姓家奴第八十五章:儀式第405章:打不過第547章:聖人也不知道的知識第236章:說書人第451章:恩斷義絕第604章:京城日常第560章:脣槍舌戰第598章:沒有實權的皇帝第159章:公主一跪,羣情奮起第九十五章:閻王?菩薩?第三十二章:又見李安寧第417章:狼子野心第297章:天家家法第565章:新生第582章:殺第396章:是人還是神第245章:張啓陽的課第345章:畏威不懷德第202章:罵聲贊聲第239章:六當家第544章:借錢第七十六章:終於衝出來了第425章:送死第557章:葡萄牙公使第281章:下一個第177章:戰鬥打響第585章:加稅風波第246章:賣題第420章:劫獄第302章:兩百萬錢票第259章:我族萬歲第435章:押送官府第五十七章:示意(第三章)第485章:留下第301章:行賄第437章:神第一百零六章:攻城戰第129章:弘光帝的手段第七十二章:最後的佈置第301章:行賄第328章:思想第306章:有人提出攻湖廣第445章:皇帝想給張啓陽找媳婦第七十八章:炸藥包第四十九章:那就死絕了吧第590章:獨角戲第六十四章:賣官第一百零八章:夫妻夜話第230章:怕了怕了第390章:牽線第138章:引故說今第三章:醒來第九十九章:運送軍需第282章:急行軍第359章:殺招第339章:朕不用他用誰第482章:反殺第386章:爲了軍功第416章:都反了吧第576章:一場戲第139章:民團頭子第317章:阿濟格的兒子第394章:懵逼第507章:媒婆上門第361章:思想覺悟第230章:怕了怕了第468章:上不豫第485章:留下第310章:一面倒的屠殺第341章:九穗禾第542章:相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