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臉上微微露出些讚許之意,語氣平和的說道:“那就把這件事情儘快辦好吧,不要有什麼紕漏。”

“是,皇爺。”魏忠賢躬身連忙答應了一聲。

朱由校輕輕的擺了擺手。

魏忠賢很識趣的說道:“皇爺好生歇息着。”

說完,他就退了出去。

朱由校剛舒了一口氣,就看見陳洪從外面腳步匆匆的走了進來。

陳洪的神色有一些急切,額頭上掛滿了汗珠。顯然是出事了,這事還挺大。

朱由校沒有說什麼,靜靜的等着他到來。

來到朱由校的面前,陳洪語氣有一些急切的說道:“皇爺,四川巡撫朱夔元上了題本,永寧宣撫司奢崇明造反了!”

說着,陳洪將手中的題本呈遞到了朱由校的面前。

朱由校不動聲色的伸手將題本拿了過來,緩緩的展開。

這件事情終究還是爆發了。

事實上,朱由校對此早有預料,只不過有一些鞭長莫及。

自己一直在忙遼東的事情,在忙着整理朝中的事情,雲南四川對自己來說實在是太遠了。

即便是早些時候自己想要調兵遣將,也沒有什麼太好的兵可以調,只能是就近調,恐怕結果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現在奢崇明他們的實力強大,自己若是想要滅了他們,單單以大明南方軍方的實力,難度很大。

這一點朱由校心裡面很清楚,所以一直沒動西南。另外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自己在等着這次的奢崇明造反做一些事情。

伸手將題本遞還給了陳洪,朱由校面無表情的說道:“召集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議事吧。”

“是,皇爺。”皇爺的態度給陳洪打了一計強心劑,陳洪瞬間就覺得自己忐忑不安的心有了着落處,連忙恭敬的答應了一聲,便跑去召衆人了。

朱由校沒有在這裡過多的停留,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宮殿。

很快,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就到了。

一路上他們自然已經瞭解了事情的經過,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很嚴肅,同時也非常的不好看。

土司造反,在大明從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

只不過這一次卡在新皇登基不久,他們也剛剛掌權,所以讓他們覺得面子上有一些掛不住。

事實上,在他們看來,此次奢崇明造反無非是地方的土司叛亂,派人平定了也就是了。

朱由校很清楚,無論是現在的奢崇明,還是遼東的事情,都不太被朝中的大臣們看在眼裡,尤其是現在遼陽和瀋陽被低估的情況下。

等到所有人都進來之後,朱由校緩緩的掃過衆人,說道:“事情,想必諸位愛卿都知道了。孫愛卿,你來說一說事情的經過吧。”

“是,陛下。”孫承宗連忙站出來答應了一聲。

他是兵部尚書,這件事情也的確應該歸他管。

向前走了一步,孫承宗說道:“四川巡撫朱夔元在題本上寫的很清楚,四川永寧土司奢崇明造反了。他殺害了當地的官員,現在正在兵圍重慶。”

朱由校點了點頭。

事實上,這就是蝴蝶效應。遼東沒有那麼慘,朝廷就沒有調動雲南的官兵去遼東支援,所以有些事情就沒發生。

如果按照原本歷史上的進程,朝廷從雲南四川調兵,導致當地的防禦空虛。

這讓奢崇明看到了機會,自請調馬、步兵兩萬援遼,派遣其婿樊龍、部黨張彤等領兵至重慶。

九月十七日,奢崇明起兵殺死巡撫徐可求等軍政官員二十餘人,發動叛亂,佔據重慶,攻合江,破瀘州,陷遵義(今屬貴州省),建國號“大梁“。

可是在這一世,朝廷沒有調遣雲南四川的人馬,奢崇明沒有機會派人援遼,也就沒有理由派人馬去重慶,更沒有機會殺死重慶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官員。

因此也沒有理由讓奢崇明有機會佔領重慶,然後四下出擊。

原本朱由校抱着一個僥倖的心理,以爲奢崇明沒了派人援遼這個機會,可能他就暫時不會造反。

可是事實證明自己猜錯了,奢崇明還是造反了。

只不過奢崇明這一次沒有辦法直接佔領重慶,而是率軍圍困重慶,準備把重慶給打下來。

只不過邊境的軍隊還是很孱弱,人手也不足。這是朝廷需要解決的事情,同時也是朱由校在等待的機會。

目光掃過在場的所有人,朱由校說道:“西南不能亂,諸位愛卿有何建議?”

衆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後目光落到了孫承宗的臉上。

這一世的局勢比前世好太多了,因爲朝廷沒有從西南抽調人馬,不會出現偌大的成都城只有兩千守軍的情況;重慶也囤積了重兵,四川巡撫的手上不至於沒有人可用。

幾個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孫承宗的臉上,他是內閣大學士,同時也是兵部尚書,這件事情自然應該由他來發表意見。

朱由校的目光也落在了孫承宗的臉上,想看看他的意思。

孫承宗向前走了一步,恭敬的說道:“陛下,臣以爲着四川巡撫朱夔元就近調遣人馬平叛即可。如果四川人馬不夠,可以從雲南廣西調人馬;如果還是不夠,可以就近調遣湖廣的人馬,或者直接從南京發兵。”

孫承宗的辦法可以說是很穩妥,同時也代表了他的態度,那就是根本沒把奢崇明的叛亂放在眼裡。

事實上,從大明朝建立以來,危險永遠來自北方;西南即便再鬧騰,也翻不起什麼太大的浪花來。

對於朝廷上下來說,一個巡撫應付西南叛軍他們足夠用了,根本不需要花費朝廷太多的精力。這也是其他人的看法。

朱由校有些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大明朝就是這樣的爛攤子。

不過自己也早就預料了,現在就差內部農民起義了。

再有人在內部造反,大明朝就是南北極不安定,中間還有人造反起義。

“西南之地,是時候該收拾一下了。”朱由校緩緩的說道。

幾個大學士都是一愣,同時也明白了皇帝的態度。

顯然皇帝對西南人的造反很不滿意,這是要徹徹底底的收拾一番。看來孫承宗的意見被否定了。

徐光啓向前走了一步,緩緩的說道:“陛下,如此,臣以爲當派遣朝廷大員奔赴西南,設立西南總督,好好的收拾一番。”

西南總督,總督三省軍政。

廣西、雲南、四川,三省軍政大權全部繫於一身。

這樣的職位,朝廷從來不會輕易設置,但是隻要設置了就代表着有大動作。

朱由校看了一眼徐光啓,讚賞的點了點頭。

這就是自己的想法,西南一定要好好的收拾一下了。

之所以之前沒有管奢崇明,一方面是覺得沒有了遼東援兵的藉口,他鬧騰不起太大來,或許他可能就不鬧騰了。

自己總不能在奢崇明沒有造反之前,就把周圍的軍隊調過去吧?

如果奢崇明不造反呢,那麼這些兵馬怎麼辦?

要知道,調兵可是需要花錢的。

現在奢崇明造反了,正好給自己一個理由。

要知道,在奢安之亂之後,還有沙普之亂,證明大明對西南的統治已經徹底出了問題。

不挖根子,沒有辦法一勞永逸。

自己如果想要盡全力的對付北方,應對即將到來的農民軍起義,西南必須要安穩。

歷史上“奢安之亂“和後來的“沙普之亂“規模巨大、持續時間長,不僅震撼了當時的西南各省,牽制了蜀、楚、黔、滇諸省的軍事、經濟力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明王朝對後金的防禦能力。

在客觀上也起到了減緩明朝廷對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的壓力,使明朝廷處於三線作戰腹背受敵,使得朝廷的人員和錢財調動全部都出了問題。

在朱由校的計劃裡面,如果奢崇明不造反的話,那自己就維持現狀,全力應付北方;在北方弄完之後,西南之地不過是揮揮手的事情。

如果奢崇明造反了,那麼就先穩定住北方的局面,徹底把西南給解決掉。

如今,奢崇明真的造反了,朱由校也有了理由,可以徹徹底底的對西南來一次大清洗。

所以徐光啓設立西南總督的提議,得到了朱由校的贊同。

“可有合適的人選?”朱由校看着衆人說道。

這個人自然要懂兵事,同時威望也要足夠高,最關鍵的他要能辦事,不拖拖拉拉。所以這個人選也不好挑,朱由校希望他們給自己一個建議。

“陛下,臣舉薦遼東巡撫王象乾。”孫承宗這個時候說道。

王象乾?

孫承宗舉薦的這個人選倒是沒有出乎朱由校的預料,的確是資格老威望重,同時能力也強,派他去西南的話肯定是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可是朱由校不想派王象乾去,想把他留在遼東。

要知道,現在遼東之所以能夠穩定,是因爲上下政策的和諧統一,沒有人爭執。

遼東巡撫王象乾、廣寧巡撫王在晉,加上遼東經略熊廷弼,三個人的策略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安心發展,穩步固守,加固城市;守住、不出擊、不打。什麼時候能夠積蓄力量能夠一舉殲滅建奴,什麼時候再出擊。

所以現在遼東上下非常的和諧,沒有令出多門,三個人配合得非常好。

短時間內朱由校不想改變這種態勢,所以不會動遼東的人。

“王象乾在遼東,他做的很好,朕不會動他。”朱由校想了想說道:“諸位愛卿還是想一想有沒有其他的合適人選吧?”

“臣舉薦登萊巡撫袁可立。”這個時候韓爌站了出來,恭敬的說道。

聽到韓爌舉薦袁可立,這倒是出乎了一些人的預料。

因爲袁可立是孫承宗的人,他們兩個交情非常好。當初孫承宗還舉薦袁可立來着,可是袁可立被朱由校派到了登萊去做巡撫,

不過很快幾個人就反應過來了,韓爌怕是盯上登萊巡撫的位置了,這是要把袁可立給調走,然後安排上自己的人手。

幾個人神情各異。

孫承宗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反駁,而是在琢磨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雖然韓爌沒安好心,可是孫承宗也承認,他動心了。

登萊巡撫,只是一個巡撫。可是西南三省的總督,那地位可是不一樣。

如果這一次能夠徹底平定了西南三省,袁可立的功勞就大了,入京之後至少是一個六部尚書,甚至能夠進入內閣。

最爲關鍵的一點,孫承宗信任袁可立的能力,他覺得這一次只要是袁可立去的話,那肯定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承宗似乎沒有什麼拒絕的理由。同時他也明白了,韓爌這不是在挖他的牆角,而是在和他做利益交換。

韓爌支持袁可立,登萊巡撫的位置就給韓爌了。

幾個內閣大學士之間的勾心鬥角,早就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一點朱由校的心裡面很清楚,只要是良性的,自己就不會反對。

比如這一次,雖然是韓爌舉薦了袁可立,但平心而論,袁可立也的確是合適的人選。

自己把袁可立派到登萊去,爲的就是遼東一旦有什麼閃失,登萊可以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可是現在的情況卻是遼東的局勢已經安穩了下來,登萊巡撫的位置一下子就輕了不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把袁可立放在登萊,那就有一些浪費人才了。

於是朱由校說道:“那就袁可立吧,讓他去西南任總督吧。至於登萊巡撫的人選,內閣議定之後報上來就可以了。”

在戰略地位減弱的情況下,登萊巡撫的人選已經不再朱由校的關注範圍之內了,不過自己還有另外一個人要安排。

看了幾個人一眼之後,朱由校繼續說道:“兵部郎中孫傳庭,爲人果敢,懂軍事。內閣擬旨着升爲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跟隨袁可立一起去西南吧,在袁可立的帳下聽用。”

幾個人都是一愣,不由得看向孫承宗。

這個孫傳庭是什麼人?

都姓孫,是不是和你有什麼關係?

不過他們也知道,這個時候肯定不能問,也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首先,朱由校給的兩個官職都是虛職,雖然有擢升過度的嫌疑,可是像徐光啓,他着擢升更過度。這種事情比較敏感,還是不要亂開口的好。

另外,不知道這個孫傳庭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陛下的心思,瞎說容易惹禍。反正就是讓他跟着袁可立一起去雲南,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於是幾個人躬身說道:“臣等領旨。”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回去之後馬上擬旨,讓袁可立入京吧。”

“臣等領旨。”幾個人連忙再次答應道。

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一五四章 翻盤(盟主Cz、加更)第二二五章 韓爌請罪第十五章關門放狗第一二六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五一九章 鎮守太監張維栽了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二八七章 綠食齋第一零四章 內閣想要奪權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一三二章 劉一璟出手(求月票!)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四四八章 收了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一一五章 皇帝不下場第二四四章 重複太祖榮光第四零三章 書院談判第六九三章 在我心裡他已經是個死人了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第六五九章 投降是你唯一能做的事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六七六章 取信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三一零章 科舉開始了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三八二章 朕乃絕對權威(會長生日加更)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六三五章 魏忠賢在浙江搞事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一四二章 庶幾無愧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一六三章 舉薦左光斗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五五三章 黃臺吉被炸成重傷(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們報馬尼拉慘案之仇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四八九章 兒女雙全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三八七章 被重用的孫傳庭(松鼠生日加更)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五九九章 差點變成人幹第四七二章 兩線作戰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五八一章 犧牲皮相肉體第五七五章 你去寫國書,朕來蓋玉璽第二二三章 廢宋儒,學漢儒(萬字,盟主雲哥的fans加更)第四五四章 十歲新娘(日萬求賞!)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三四二章 誰都能做衍聖公!第十六章 姚宗文被捕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搶朱由校的侍女!第六零零章 陛下要三思啊!(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四十章 徐光啓第一一二章 餘大人,你甘心嗎?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七十八章 派誰去遼東?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五五二章 打給朝鮮他們看(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五八一章 犧牲皮相肉體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三九一章 城頭燉肉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四一二章 書院在手,天下我有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六七一章 樸正陽自殺了第六五零章 幕府將軍之位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嚴懲魏忠賢(盟主Cz、加更)第六零八章 朕要去天津(求雙倍月票!)第五九零章 要和科爾沁幹仗!第九十三章 開宗立派第八十七章 長生丹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三八三章 從首善書院開始改第六三四章 張餘被跟蹤了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五四四章 試槍第六一三章 攤牌了,朕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