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安全的人在極力維護秩序,要大家不要擠,以後讓大家看,但圍觀的人興趣不減,議論紛紛。下午3點多,遺物取淨了,最後將被硃砂和漆皮染紅的水抽去,露出腰坑和生土底。在水下操作的人非常自豪,有的說,這個墓挖得乾淨利落,侯德隆師傅說,亮底了,放心吧,不會丟下東西。
“雖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隨葬品極爲豐富,共出土不同質料的隨葬品1928件,有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體現殷墟文化發展水平的是青銅器和玉器。青銅器共468件,以禮器和武器爲主,禮器類別較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多成對或成組,婦好銘文的鴞尊、盉、小方鼎各一對,成組的如圓鼎12件,每組6件,銅鬥8件,每組4件。司母辛銘文的有大方鼎、四足觥各一對。其他銘文的,有成對的方壺、方尊、圓斝等,且多配有10觚、10爵。”
小黃看着墓室,有些興奮的說道。
“有銘文的銅禮器190件,其中鑄“婦好”銘文的共109件,佔有銘文銅器的半數以上,且多大型重器和造型新穎別緻的器物。如鴞尊、圈足觥造型美觀,花紋繁縟。三聯甗、偶方彝,可說是首次問世。”
“甗是古人用的炊具,類似於現代的蒸鍋,分上下兩層,中間腰身緊束,下部是鬲,一般是3箇中空的袋足,可以貯水,上部是透底的甑,用於放置食品,以讓水蒸氣蒸煮;上下層之間是有孔的箅。三聯甗由一件長方形甗架和三件大甑組成。甗架形似禁,面部有三個高起的喇叭狀圈口,可放置三件大甑。腹腔中空,平底。下有六條扁形矮足。外底有十字形鑄縫。架面飾蟠龍紋三組,分繞三個圈口,龍頭作側面形,兩端的頭朝下。中間的頭朝上。在一端蟠龍之前有一個獸面和一龍。龍的身尾均飾菱形紋和小三角形紋。架面四角分別飾以牛首紋,牛口向外。圈口周壁飾三角形紋和一週雲紋。甗架四壁也有精細花紋:長邊兩面各飾五組龍紋和六個大圓形火紋,兩者相互間隔,其下接飾大三角紋一〇個;短邊兩面中部各有一龍,兩側飾以大圓形火紋。主紋均以雷紋爲地。在中間圈口的內壁有銘文二字。 甑形制較大。口徑三三釐米。敞口,下腹急收,凹底,底有三個扇面形孔,獸頭半圓形空心耳。口下有兩條細棱,飾遊動狀的龍紋兩組,每組二龍,頭相對,以雷紋爲地。在龍身的上下側分別填以圓形火紋。三件甑的口下內壁與兩耳下的外壁分別有銘文二字。”
擔心王鐘不明白,李老笑着解釋道。
“三聯甗是竈形器與甑配套使用。它可以同時蒸出三大甑相同或不同的食品,又可移動位置,使用方便,是炊具的創新。汽柱甑形器實爲汽鍋,汽鍋蒸雞,是一道美食,同樣的炊器在3000多年前已出現,足以說明殷人對食品也是刻意求精的。”
“裝飾品爲數最多,有420多件、大部分爲佩帶玉飾,少部分爲鑲嵌玉飾。另有少數爲觀賞品。玉石人是研究當時人的髮式、頭飾、着裝等的實物資料。各種動物形玉飾有神話傳說的龍、鳳,有獸頭鳥身的怪鳥獸,而大量的是仿生的各種動物形象,以野獸、家畜和禽鳥類爲多。如虎、熊、象、猴、鹿、馬、牛、羊、兔、鵝、鸚鵡等,也有魚、蛙和昆蟲類。玉雕藝人善於抓住不同動物的生態特點和習性,雕琢的動物形象富有生活氣息,如一件回首狀的小鹿,表現出警覺的神情,而頭部歪向一側的螳螂則顯得悠閒自在。生動傳神。玉器之外還有綠松石、孔雀石、綠晶雕琢的藝術品和瑪瑙珠等。3件象牙杯,有兩件成對,造型美觀,雕琢精緻,堪稱國之瑰寶。”
小黃一臉興奮的說道。
“可有有價值的線索,或者有物品能夠證明墓主人的身份?”
李老沒有被挖掘順利衝昏了頭腦,反而,冷靜的問道。
“甲骨穴中出土的一萬餘片甲骨中,她就出現過兩百多次!而且武丁在這些占卜中向上天祈告的內容,包括婦好的各個生活側面:征戰、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後的狀況如何。足見武丁對婦好用心之深。”
小黃看了一眼資料,肯定的說道。
“還有什麼有力的證明?”
李老並沒有立即下定論,而是認真的問道。
“在刷洗那尊大鼎的時候,發現它上面有“司母辛”銘文。“司母辛”是祭祀時用的廟號,這就使我感到這座墓主人的身份應該不一般。因爲據對1939年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的考證,“司母戊”是商代一位國王的母親。那麼,“司母辛”就也可能是一位身份、地位都不一般的王室女性。後來隨着將出土文物全部刷洗乾淨,統計後發現其中有銘文的青銅器是210件,其中有“婦好”銘文的109件!”
李老點了點頭,這個的確算是一個十分有利的證據!
“在有“婦好”銘文的青銅器中,有分體甗(竈)、有3個大甑(蒸鍋)。由於中國曆朝歷代都沒有將自用的鍋竈作爲禮品送人的時尚,所以炊器是墓主本人自用東西的可能性最大。另外,墓中出土的青銅鉞做工細緻,形式威猛,兩面都飾有虎撲人頭像,這是軍隊最高統帥的象徵,一般人是絕對沒有資格手持這樣的銅鉞的。因此,不論是從出土的器物種類,還是從器物上的銘文來看,墓主人正是甲骨文中記載的那位英武的女將軍、尊貴的王后——婦好。
婦好墓是殷墟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它的發現讓人們第一次真切地觸摸到了3000多年前商代的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除此之外,婦好墓也是殷墟僅有的一座能與甲骨文的記載相印證,從而確定墓主人身份、年代的王室墓葬。因此,它也爲人們研究商朝的文化歷史提供了最爲鮮活的標本,在人類考古學和歷史學上的地位可想而知。”
李老聽小黃如此說,眼睛中流露出更加滿意的神色,小黃不愧是高材生,歸納總結的十分到位!
“發現玄鳥旗幟了麼?”
相比其他發現,李老更在乎的是玄鳥旗幟。
“沒有!”
小黃一臉無奈的說道。
“這怎麼可能?按照資料記載。玄鳥旗幟肯定是在婦好墓葬當中的!”
李老一臉難以置信的說道。
“難道是被盜了?”
“不會,這個墳墓雖然有盜洞,但是並沒有打通墓室,所以東西並沒有丟失!”
小黃肯定的說道。
“那玄鳥旗幟能憑空消失不成?”
李老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我們沒有發現玄鳥旗幟。但是卻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石碑,上面用甲骨文寫着四個字!”
小黃諾諾的說道。
“吞吞吐吐的,上面寫了什麼?”
李老有些着急的問道。
“逢基則開!”
“這是什麼?”
聽完小黃的話,李老明顯的一愣,有些摸不着頭腦的說道。
“劉基小時候在石門洞讀書。聽講附近有個叫張和的,上山砍柴得來兩本書,讀起來很有味道。
一日,劉基散了學,也來張和家裡聽他念打柴得來的書,越聽越入迷,別人走完了,他還會在那裡,呆着不走。張和問他:“你是哪裡人,還不回去?”劉基回答:“我是南田九都人。名叫劉基。”
張和聽說他是劉基,很快活,就向他講了白猿送書的事。
一次,張和上山砍柴,把飯包掛在一株樹上,日晝時,他來吃飯,包裡的飯不曉得被誰吃得溜光了。一連幾天,都是這樣。後來,他伏在樹邊草窠裡守。原來是一隻白猿偷去吃了。張和等白猿吃飯時捉牢它,要它拿飯錢。白猿竟會開口講話,說錢沒有,送他兩本書。張和跟着白猿來到對面山洞。白猿遞來兩本書,一本是《纏》,一本是《退》。張和看這兩本書又舊又破,要白猿再給一本新的。它講,書還有一本,也是舊的。不過要送給劉基。
張和笑了笑說:“今日真湊巧,你就是劉基,我帶你拿書去!”
劉基聽了半信半疑,心想世上哪有這種奇事。第二日,張和原舊裝好一包飯,帶着劉基上山去。他們在草窠裡等個半個時辰光景,白猿又來吃飯了。張和跳出草叢,一把抓住白猿說:“你講還有本書要給劉基,今日劉基來了。”
那白猿看了看,點一下頭,牽牢劉基的手就走,嚇得劉基心頭象簸箕簸米一樣,別別跳,若沒有張和作伴,他真也不敢去。
到了石門洞,白猿用力一拉,門開了,劉基也跟了進去。只覺得裡面曲曲彎彎,烏濛濛的,什麼也看不見。摸索了好一陣工夫,纔來到一大石室,頭頂上有個碗大的透天洞口,有股涼氣撲來。白猿順着一條黃藤爬上石壁,從壁縫裡摸出一本書,遞給劉基。
劉基才接過書,白猿向上一跳,閉住了透天洞,洞裡又墨墨了,嚇得劉基連叫“猿伯伯”。洞裡只傳來長長的回聲。劉基無奈,只好一步挨一步,慢慢摸出來。一出洞口,上面掉落一塊石板,把洞口封住了。
劉基回到石門洞,翻開書一看,原來是一部天書,裡面全是講天文、地理、佈陣、調將、攻守、謀略的,書面上還寫着“劉基親啓”四個大字呢。
劉基得了天書,日攻夜讀。後來,終於成了明朝的開國軍師,神機妙算,天下聞名。
劉國師告老回鄉後,爲了報答白猿送天書的恩德,就在青田大嶺後地方造了一個廟,塑了白猿像,尊它叫“白衣丞相”。在白衣丞相旁邊,還有一尊運柴力士像,據說就是張和。”
王鍾卻想到了這句話的出處,笑着說道。
“這是什麼意思?劉基都已經死了幾百年了,難道不成還要請他出來?”
李老有些詫異的說道。
“自然不會是如此,我想,我們定然是疏忽了什麼!”
王鍾果斷的搖頭,婦好是大祭司,顯然不會開這種玩笑。
“翻譯出來了,翻譯出來了!”
一個工作人員興奮的喊道。
“天神三十六,地煞七十二!”
“這是什麼意思?”
這次不論是李老和王鍾,都感覺到一臉的茫然。這個甲骨文實在是太繞口了!
“還有什麼提示沒有?”
王鍾也有些頭大的看着眼前的甲骨文,沒想到這位聰慧的皇后,和自己玩了一個文字遊戲,他相信只要破譯其中的隱語,定然能夠找到突破口。
“王先生,你聽說過這個繞口麼?”
婦好有些期盼的說道。
“不知道!”
王鍾搖了搖頭,慢慢的踱步起來。這是他的一種習慣,每當有不解難題的時候,他都會踱步!
一步,兩步,三步!
突然,他想到了一個傳說!
這個傳說還真和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有關係!
相傳,當初劉伯溫修建北京城皇宮的時候,皇上本打算把宮殿修蓋得間數多點兒、房間大點兒,覺得皇上住的地方應當特別華貴,不然就顯不出天子的尊嚴。 一天﹐劉伯溫對皇上說:“啓奏萬歲,臣昨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對臣說:‘你朝皇帝要修蓋皇宮,你告訴他,天宮寶殿是一千間,凡間宮殿萬不可超過天宮。你還要告訴他,要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 去保護凡間皇城,才能夠風調雨,國泰民安。你要牢牢記住。’玉皇大帝剛說完這些話,就撲過來一陣白茫茫的香霧,一下就把臣嚇醒啦!” 皇上聽了想了想﹐就下旨叫劉伯溫去監造不到一千間,可還得跟天宮差不多間數的皇宮,並去請金剛地煞來保護皇宮。這件事在北京城傳開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劉伯溫怎樣修蓋皇宮,怎樣去請三十六金剛、七十二地煞這些神仙來保護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