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鐘的眼睛裡一個個畫面浮現,上古時代魔神的強大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連那時候的人類也比現在強大上很多,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類變得越來越孱弱了呢?
定然發生了什麼重大的變故,也許這個變故不亞於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碰撞!
但是可惜的是,念頭中只有上古時代的記憶,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導致神魔退出舞臺,人類變得孱弱,裡面沒儲存,但是王鍾知道,這個秘密五方上帝肯定知道,而且肯定是神魔最大的秘密。
五方上帝降臨的威勢很大,就連在宮內的武丁,婦好也得到通知,只見一會功夫從商王宮內走出二十三位帝王!
這二十三位帝王都是殷商曆代的君主,根據政績的不同,他們身上的龍氣強弱也各不相同,最強大的是商湯這位開國之君,其次是武丁這位中興之主,不過最令王鍾感到奇怪的是,婦好這位王后的身上竟然也有王氣!
要知道,母系社會結束後,女人身上很少有王氣的,在記載中,只有彌陀轉世的武則天登基稱帝過,其他不論是呂后,還是慈禧都沒有登上王位!
而婦好也沒有登上帝王之位,身上爲什麼會有王氣?
這是他百思而不得其解的!
“真人,你好!”
婦好拜見過五方上帝后,主動過來和王鍾打招呼。
“王后。你好!”
王鍾笑着回禮道。
“真人的事情我已經知曉,躺在墓中的不過是我的一個皮囊,真人不必掛懷!”
“這怎麼可以?那可是你的陵寢。怎麼可以被後人破壞!”
一身戎裝的武丁王,一臉不渝的說道。
武丁對婦好的感情極爲特殊,也許是相愛至深,也許是相敬如賓,他對於婦好的離去總是難以釋懷。於是,這位開明的君主就把他珍愛的妻子許配給去世已久的賢王,他認爲。這些死去的祖先會在陰世保護他的妻子,或者。他也認爲,婦好的傑出完全可以與偉大的帝王相提並論。
看過史料的王鍾明白,婦好不僅是一位傳奇皇后,她的功績的確能夠和很多偉大的帝王相提並論!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己引的母親。死後廟號“辛”,生活於公元前12世紀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是我國有歷史記錄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從其墓中挖掘推斷她的名字應該是叫“好”,“婦”則是一種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婦好的“好”字,卜辭的寫法或者是左子右女,婦好墓出土的器物上(比如那件編號爲827的觚)還有種很複雜的寫法是中間一個“子”,左右各有一個“每(母)”。應該是“好”的繁構。
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是個善於打仗的女將軍,殷墟的甲骨文記錄了她攻克了周邊諸多方國。這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但婦好墓中出土的鉞應屬儀仗,由專人持握立於戰車之上。值得一提的是,鉞這種儀仗作用在我國早期的墓中多有發現。
在我們民族的文明初期,和其他幾個遠古文明一樣,同樣遇到了古印歐人的威脅,但是。正是在婦好的帶領下,我們成功地戰勝了侵略者。把自己的種族和文明保存了下來,成爲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挺立至今的民族。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婦好多次受命征戰沙場,爲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她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然而,婦好不幸在三十餘歲去世,不過在商朝時期也不能算是早逝,然而,相對於在位59年的武丁來講確實算是過早的逝去了,武丁十分悲痛,婦好有獨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禮。這在商朝時期是非常少見的。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爲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那時作戰,出動的人數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規模械鬥差不多,但是根據記載婦好攻打羌方的時候一次帶兵就有一萬三千多人。也就是說佔都城十分之一的軍隊都交給她了。
婦好一生經歷大小戰陣60餘次,一次未敗,在軍隊中享有很高的聲譽,更因爲他能夠溝通陰陽嗎,是商的大祭司,在民間的地位甚至在君王之上!
也正是這個原因,婦好的身上纔有王氣!
武丁不會允許人破壞他妻子的墓葬,如果不是王鍾明顯獲得五方上帝的看重,他都會令人將他趕出殷商王宮!
“王,那只是臭皮囊一個!”
“而且對後人也很有幫助,這些人論起來都是我們的子孫!”
婦好輕輕的拍着武丁的後背,嬌笑着說道。
“既然是我們的子孫,那就更不應該挖你的墳墓!”
武丁王怒哼哼的說道。
“後世的人都怎麼了,不知道打擾先人安歇是罪過麼?”
“武丁王,這次也是無奈之舉,後世子孫孱弱,畏懼夷人,需要玄鳥旗重振民族之心!”
王鍾知道武丁王心有怨氣。只好賠笑解釋道。
“不過是一個臭皮囊而已,他們要挖掘就讓他們挖掘好了!”
婦好在一旁笑着說道。
“也好讓後人瞻仰下我婦好的功績,後世的皇后實在是弱爆了!”
王鍾愣愣的看着婦好。如果不是身在殷商王宮,王鍾定然會以爲婦好是一個活脫脫的現代人。難道他也是穿越的?
“我們鬼神的目光從來沒有離開過陽世,所以以後的事情我們都是知道的!”
婦好見王鍾流露出疑惑的神色,笑着說道。
“多謝!”
王鍾感激的拱手。
不過還沒等他說完,他感覺到放置的鞋子被人翻了過來,他的神魂也不由自主的飛了回去!
等王鍾再度睜開眼睛的時候,他發現瑪麗等人正一臉緊張的看着他。他用來提醒自己的蠟燭早就燃盡。地上的鞋子被瑪麗翻了過來,這也是他從地府被拉回來的原因!
過陰時。鞋子必定有一隻是翻過來的,如果全部弄正,則過陰人會甦醒過來,如果全部翻過去。他們就會死去了。
“老闆,你已經過陰三天了!”
瑪麗有些焦急的說道。
“竟然三天了!”
王鐘的眼睛有些難以置信的睜大,見瑪麗不像是開玩笑,不由索然的一嘆。這三天他在陰間經歷了太多,足夠寫一本傳奇小說,而且他答應過崔判官,將陰間的見聞整理成冊,起到警示世人的效果!
“老闆,我給你準備的燕窩粥。你是不是喝一點!”
瑪麗見王鐘的眼中重新恢復了神采,心中不由的鬆了一口氣。
“王先生,你醒了。實在是太好了!”
李老也得到了消息,帶着他的考古隊員來到內室,一臉欣喜的說道:
“你這次入定整整三天三夜,如果不是瑪麗小姐一直堅持,我肯定會把你送到醫院!”
“我很好,謝謝關心!”
王鍾一臉感謝的說道。
“我在陰間見到了婦好。她已經同意我們挖掘她的陵寢!”
“真的嗎,那實在是太好了!”
李老一臉興奮的說道。
“誰知道真假!”
一直跟着李老身後的小黃。一臉不屑的說道。現場的氣氛也因爲他這樣一句看似無心之言,頓時變得尷尬起來!
“小黃,不要亂說話!”
李老有些尷尬,又有些惱怒的說道。
瑪麗也是一臉不悅,怒視着小黃,小黃也知道自己無意間說錯話了,被兩人看的有些尷尬,但是他內心的驕傲還是不允許他認錯,他梗着脖子,一臉不服氣的說道:
“我說錯了麼?”
“這個本來就是沒有辦法證實的,他說他自己魂遊地府,誰知道真假!”
“有什麼證明,誰又能證實!”
“老闆靜坐了三天,如果不是魂遊地府又怎麼解釋!”
瑪麗有些不高興的說道。
“而且老闆是什麼身份,會去騙你們?你們又有什麼好被騙的?”
“三天三夜不動,禪定也能做到,這不是他真正能夠溝通陰陽的證據!”
小黃被瑪麗的詰問問的有些詞窮,但是仍然不服氣的說道。
“我們家鄉有一個老和尚,曾經一入定就是四十多天,他不識字,也不太瞭解佛理。過去住山洞時沒有吃的,只吃果子,所以能一定二十多天。有一次,和尚們不懂,以爲死了,要燒掉他。虧得弘一法師正在那裡,他聽說有法師遷化,就說:“慢慢來,我去看看。”經弘師看過之後,斷定是入定,否則早被燒死了。”
“和老和尚的經歷比起來,王先生你的三天三夜不算什麼!”
“是啊,是啊,我也在家鄉聽說過這種事情,我曾經拜訪一個人。這個人說,能夠當年一入定一打坐,一坐二十幾天。現在這個人還在,八九十歲了,也可以常常不吃飯。很多年一直居住在一個山洞裡,我特別聽說有這麼一個人,很有興趣,就去訪問他。一談的結果,我說聽說你學禪的啊?那麼言語不通啊,他講的話不過我也聽得懂,我講的他也可以勉強聽懂。後來他就告訴我年輕時怎麼出家、怎麼修道,怎麼經過,怎麼住洞。住洞這個中間啊,乃至後來把廟上拿去的一斗米吃完了,廟上沒有給他送來,他也懶得下到廟上拿。剛剛好有些猴子採果子,這猴子給他送果子來吃。”
李老也笑着說出自己的一段經歷。有些感慨的說道
“我說不是猴子給他送果子吃,湊巧猴子摘果子掉在你洞子裡頭來了。因爲我曉得山上那些猴子,它把果子偷了就那麼夾起走,一跑一跑,果子掉下來,湊巧嘛。”
王鍾聽完兩人的故事,微微一笑的說道。
“定的境界也叫三摩地,佛經上說“百千三昧”,就是說,有成百上千個三摩地的境界,各有不同。好比說,剛有同學寫毛筆字,進入了寫毛筆字的定境,忘我了,忘了外面的時間與空間,沒有其他妄想了,一心都在書法上,這叫書法三昧。畫畫的人可以進入畫畫的三昧,讀書的也可以進入讀書三昧。這些都是屬於普通的,比較小的定境。
營養不好,身體不好,也是不能入定的主因。但話說回來,若要入定,腸胃非清理不可。道家很注重營養的,且要流質多於固體食物,所以要有人護法,飲食衣服醫藥,都要調好,時間不當一回事才行。從前農業時代比較容易做到,現在工商業時代可就難了,時間像金子似的,其他種種也都與此背道而馳。很多人一打起坐來,又咳嗽、又呼氣的,都是吃得太多,腸胃不清的緣故。”
“王先生,你剛纔不是入定麼?”
小黃言語仍然有些尖銳,但是能夠看出這個年輕人十分的有想法,李老雖然用眼神示意幾次,但是他都仿若未見!
“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簡稱,意譯爲修習方法,禪宗以“禪”概括佛教的修行實踐,‘靜慮”。禪原本是佛教普遍奉行的一種故而得名。禪宗是中國漢傳佛教中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發展最成熟的一個宗派。禪定的種類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歸納爲四類,即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我剛纔形似入定,卻不是入定,真正的禪定共有四重境界八種解脫,也就是常說的四禪八定!禪宗與其他諸宗之相異處,在於不立正依之經典,即使引用經典亦爲一時之方便施設,最主要者莫過於依佛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爲在不涉思惟計度之情形下,外加學問修證之功,以明取本心之故,乃有清規之創設。尊宿、大衆於一定之規矩下,定時起臥、打坐;尊宿爲大衆開示諸佛列祖之機緣以提撕之。又閱讀經典雖非要務,然仍以楞伽、維摩、金剛般若、首楞嚴等諸經爲衆經之核心。古來尊宿亦遺有語錄,成爲後世禪徒習禪悟道之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