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大涼玄甲軍

韓少保在山神廟休養了幾日後,自覺身體已無恙,便就準備繼續出發前往龍城。

韓少保覺得智瑤一身紅衣太過招搖,便就把懷裡僅有的一錠金子拿出來,替智瑤置辦了身平民百姓衣服,又備了些乾糧和水,準備次日清晨出發。

姜子見韓少保像是變戲法似的從身上拿出一錠金子,奇道:“少保兄弟,適才我左右找尋不到,你倒是從何拿來?”

韓少保嘚瑟說道:“開玩笑,我藏起來的東西還能讓別人找到。現在身上就這最後一錠金子了,以後兩手空空,窮光蛋一個。”

“無妨,車到山前必有路。”姜子說道。

在山神廟休養生息了數日,平日皆是靠着扁雀先生救濟,韓少保自覺身體已恢復差不多,衆人決定次日清晨出發,離開鳳鳴關。

扁雀也不知道使了什麼辦法,幫助韓少保等人出了鳳鳴關和曲鳴關十鎮,在鳳鳴關與曲鳴關交界處的鳳鳴山腳下與韓少保等人告辭分別。

智瑤頗爲不捨,數次叫住準備要走的扁雀,那扁雀與智瑤說道:“瑤瑤,一人在外,不可在由着自己性子胡來。少保兄弟衆人有大義,他們必會善待於你,等你一切安排妥當,我和你父親自會去找你。”扁雀向韓少保等人作揖行禮,說道:“各位,萬望勿託,老夫拜謝。願你等一路平安,福星高照。”

韓少保等人回禮,智瑤眼含淚花,一把抱住了扁雀,猶如小女子一般哭哭啼啼不捨,扁雀狠心掰開智瑤雙手,頭也不回的騎馬走了。

王喬烈看着智瑤如此傷心哭泣,說道:“姑娘放心,有我王喬烈在,定保姑娘一路平安。”

衆人騎馬上路,借道鳳鳴山,往北而去。行了小半日路程,穿過鳳鳴山,到達了休屠城城門下。

姜子說道:“過了休屠城,前面就是河東草場,穿過河東草場,再行半月路程便可進入秦王封國。”

韓少保長嘆一聲說道:“好啊,終於要到了。這一路走來,實在不容易啊。走,咱們即刻進城。”

韓少保等一行人騎馬前行,進入休屠城內。那休屠城因地處大周邊界,受沙陀文化影響,城內建築頗有沙陀影子,大氣磅礴簡潔明瞭,不像大周內陸諸王封國那般雕欄繁瑣富麗講究。

大周尚武之風在內陸諸王封國內不是那般太強烈,但在邊疆休屠城池卻是尤爲明顯,城內幾處標誌性建築皆有特色,如演武場、雲臺閣、天策堂、死士行館等等,無處不透露出濃烈的尚武之風。

街道上,涼軍黑鐵騎兵來回巡邏,雖是此時處於和沙陀交戰之中,卻仍舊城門大開,各地東南西北商人絡繹不絕,人人皆揹着刀劍,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生活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大有一副天朝上國捨我其誰的霸氣。

韓少保等人未見過這等極富特色的建築風情,與在中原地區所見的其他諸王城池大不一樣,又見這裡彪悍的民風習俗,甚是好奇,東張西望瞧着,不由的讚歎說道:“此地民風強悍,人人尚武,比之中原諸王兵民,更有一番新氣象。”

“這裡因地處大周邊疆,常年與沙陀爲首的北方蠻族交戰,故而這裡全民皆兵,戰時爲兵,和時爲民。常年的戰場殺伐,其兵力遠比那中原諸王之兵強上數倍。涼王帳下最令人聞風喪膽的十萬玄甲軍,曾經大敗北方十六族三十萬大軍,以折損三萬的代價,斬首除沙陀族外的十六族三十萬騎兵幾近全部,將北方十六族打得遠遁北海,幾近滅族。而沙陀族亦是抓住這次機會,統一了北方大半草原,成爲草原新的霸主。放眼天下,大周除秦王殿下的北府軍,無人能匹敵涼王的玄甲精銳鐵軍。”姜子說道。

姜子一些話,讓韓少保等人瞭解了涼王的精銳玄甲軍竟是如此兇猛厲害,不由的感嘆佩服。

韓少保心有所想,心嘆道:“也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能在這裡當個鎮守一方的將軍。若能,豈不威風凜凜,風光無限。”

智瑤不屑說道:“沽名釣譽罷了。”

“此話不對,在下曾經見識過玄甲軍的兵峰,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不勝不死絕不撤兵。”姜子說道。

英夫也道:“大哥,我也曾有所耳聞玄甲軍之威名,大週中原諸王皆不主動與涼王發生摩擦。其父曾在趙王帳下大營服役。原先也和智瑤姑娘一樣不信,曾有一次老趙王因兩王封國邊界城池劃分一事發生過摩擦,二王互不相讓,以致於兵戎相見,相互陳兵於各自邊界。涼王派出玄甲騎兵八百人,打得老趙王兩萬人馬丟盔棄甲,兩萬步兵竟被八百騎兵殺得潰敗。而我的父親,二哥和四哥的父親,皆是在那場衝突中,死於涼王玄甲軍之手。”

英夫又道:“涼王的玄甲軍,並非浪得虛名。老趙王兩萬步兵打不過涼王八百玄甲騎兵,老趙王此戰大敗,見識過玄甲騎兵威力,也是基於此次原因,準備開始組建雲騎營。”

“別說得那麼玄乎,我還真就不信。”王喬烈說道:“趙王敗於涼王,藉此組建雲騎衝鋒營。老趙王沒學到玄甲軍十成,怎麼也該學到了兩三城,那爲何被陳留王侵佔了八年的寧縣從不敢派兵奪回?雲騎營騎兵又爲何被姜子先生訓練的楚軍新軍打得潰不成軍?這是何道理?五弟你給我好好解釋解釋。”

韓少保看着王喬烈,說道:“老三,你這不是擡槓嗎?”

“我擡什麼槓?哪裡有槓給我擡?”王喬烈一臉不解。

英夫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王喬烈的話,姜子說道:“雲騎衝鋒營不弱,趙王實力也不比楚王和陳留王差,趙王缺得只是一個可以幫他統領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不過趙王性格優柔寡斷,禁不住左右近侍心腹的勸說,關鍵時刻拿不定注意。韓少保的叔父韓成子,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嘛。趙王若能用人不疑,自始至終相信韓成子,或許誰勝誰敗鹿死誰手也未嘗可知。”

“姜子先生的話,可說到我的心坎裡了。其他人不清楚,老三你能不知嗎?那日我和你各爲我叔父的執戟郎,對趙王爲人看得可是清清楚楚。禁不住那百里雲和其武將的三兩句挑撥,便就改了初衷壞了規矩,這樣的王上,焉能不敗!那陳留王雖然無道,把軍國大事交給慕容紈一人處理,絕不插手,那慕容紈未出一兵一卒,邀請楚王出兵解決調和。雖最後割了城池賠於楚王,但又從趙王處拿了兩座城池,這麼算來,慕容紈也算是個人物,最後還是他陳留王賺了。而趙王,就因爲朝令夕改猶猶豫豫,才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

韓少保的話通透在理,兩相互爲比較,一目瞭然,姜子連連點頭認同,韓少保此話在理。

王喬烈被韓少保這麼一點撥,倒也明白了,趙王之所以會打敗,即是性格決定命運,成也敗也皆早已註定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造勢第四百零二章:練兵之道第四百三十一章:盟樑第十九章:奪回故土第二十二章:圍趙救陳第三百七十四章:燕城公主第二百六十六章:中計(下)第二百四十二章:賭錢還是賭命第三百零四章:龍城公主之怒第一百六十三章:大戲開始(4)第十章:赤子劍第二百一十五章:兄弟合兵第三百七十八章:掛帥親征第二百八十六章:圍點打援(上)第三百六十四章:品字營威力第十九章:奪回故土第一百四十九章:挑撥離間(4)第一百二十五章:順藤摸瓜(1)第一百二十六章:順藤摸瓜(2)第一百七十二章:凌虛對凌虛第四百章:請君入甕第一百五十四章:被圍第二百三十三章:納投名狀第三百三十章:竟是三哥第三百八十五章:故地重遊第二百九十七章:洗腦第三百三十五章:千里奔襲(上)第二百六十七章:絕境第十九章:奪回故土第二百七十八章:拜帥之爭第二百四十四章:改換門庭第一百五十八章:一箭三雕第三百九十章:秋後算賬(上)第一百六十一章:大戲開始(2)第三百五十九章:胡人信使第一百八十六章:化敵爲友(上)第三百九十三章:出征吳國第三百零六章:生死之託第一百四十六章:挑撥離間(1)第三百四十九章:尊重信仰第四百一十四章:太師領兵第二百一十五章:兄弟合兵第十三章:身陷囹圄第二百一十二章:薑還是老得辣第一百零一章:人生苦短第三百一十八章:爲何不娶第二十三章:仇人見面第二十六章:兵不厭詐第一百零一章:人生苦短第一百零五章:秦國未來(中)第一百一十四章:齊王公子白(下)第一百四十章:滅門第三百二十六章:趁火打劫第一百四十七章:挑撥離間(2)第一百六十二章:大戲開始(3)第一百二十章:怎樣做個好王第七十四章:青衣墨門第四十六章:涼王妃智瑤第九十八章:刺殺秦王第一百四十九章:挑撥離間(4)第二百三十七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一百九十九章:動手(上)第一百六十二章:大戲開始(3)第三十七章:沙陀王之女第一百九十六章:動員第六章:凌虛劍法(上)第一百八十一章:死戰第四百一十一章:攻齊第二百九十章:圍困第一百二十七章:順藤摸瓜(3)第四章:諸子論政第二百四十二章:賭錢還是賭命第三百四十章:押送俘虜第十九章:奪回故土第三十一章:兵家姜子第三百四十五章:誘敵深入第二百一十二章:薑還是老得辣第四百二十章:報仇第一百八十六章:化敵爲友(上)第四百一十七章:大敗齊楚第一百六十一章:大戲開始(2)第四百一十五章:教你做人第二百六十七章:絕境第一百五十一章:挑撥離間(6)第一百六十章:大戲開始(1)第一百三十六章:齊國兵馬都尉第三百九十二章:其心可恨第二百二十八章:明修棧道(下)第三百一十七章:社稷爲重第九十四章:男女有別第三百四十二章:龍城公主被圍第四百三十章:破晉第三百九十六章:伐晉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動員第二十四章:韓少保的嘴皮子第三百四十章:押送俘虜第二十九章:逼走姜子第二百二十九章:我終於來了第三百二十章:無恥之人第二百五十九章:草人借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