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朱家三兄弟歸家後,朱棣的病症漸漸的痊癒了,剛開始之時雖能下牀走動,卻還需人攙扶,後來便漸漸痊癒了,活蹦亂跳的很,就是上馬打仗也無甚關係了。
慢慢恢復纔算可信,若是一下子便恢復了那不是等着被人懷疑嗎?不管怎麼說朱棣都只是臣子,臣子欺瞞皇帝,那便就是欺君之罪,可是大忌的。
一日秦光遠說講完畢,王郎中便特地留下來,欣喜的道:“光遠,這幾日你去過燕王府了吧?王爺的病情已是痊癒了吧?”
一個謊言還真就需要成千上萬個謊言來圓的,對王郎中,秦光遠只能是繼續撒謊了,道:“嗯,昨日還去過,王爺身子應當是痊癒了吧,活蹦亂跳的,一口氣能吃好幾碗米飯,在此時即便是上馬打仗也應當是無甚要緊的了吧?”
王郎中倒是有些遺憾的,道:“可惜了,老朽也不過是每日聽道衍大師講一下王爺的病症,若是每日能親自把一下那可就真是太好了。”
王郎中他醫術再高,哪有可能能每日親自爲朱棣把脈呢?不說朱棣是在裝病了,即便朱棣真病了,爲朱棣看病的也絕無可能是王郎中這樣一個江湖郎中。
在大明御醫也算是世襲的,一出生便能做御醫,這便就養成了不少人的惰性,使得他們不肯在醫術之上奪下功夫,導致一代不如一代,說是御醫,其實不過是庸醫罷了,大明皇帝,九五之尊,把性命交到了一羣庸醫的手上。
像王郎中這般民間郎中,有時候卻是比御醫還要高明太多的,可惜醫術再高明,也無法躋身於御醫的行列之中。
對王郎中的這個遺憾,秦光遠笑了笑,道:“道衍和尚是何許人也,我這樣一個有了好東西首先想到他的人,他對我都是橫眉冷對的,沒個好臉色,就他那臭脾氣,到了王爺面前依舊是那般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他能每日告知你王爺病症已是極爲不易的了,你便知足吧。”
王郎中甩了甩食道,“你這小子,怪不得道衍大師會欣賞於你,你與他的脾氣那是如出一轍,皆是口硬心軟之人,你這般言說道衍大師,但我看你有好東西,第一個便給道衍大師送過去了,看你住在慶壽寺的那幾日,每日爲道衍大師端茶送水的,那可已是勝過親子和徒弟了,道衍大師當着你的面,對你態度着實是不夠好,但他卻不止一次與老朽講過,他能每日不遺餘力的講解王爺的病症,皆是因老朽曾對你有所照拂過。”
聽了王郎中的話,秦光遠有些驚歎,他完全就沒想到姚廣孝竟會與王郎中這般說。
秦光遠與姚廣孝很像是忘年交,秦光遠在姚廣孝面前有任何話都是敢當面問出來的,就這個問題,秦光遠還就問過姚廣孝,姚廣孝語氣涼涼的回道:“貧僧每日爲應付那王郎中還要憑空想象病症,每日辛苦的很,那王郎中着實是應當感謝貧僧的,而貧僧也無需他的感謝,便把這個人情送你了。”
姚廣孝語氣雖是不好,卻是真心爲秦光遠所考慮的,有王郎中記着的這份人情,日後秦光遠終究是能夠用得着的。
果不其然,不久之後秦光遠便用得上這份人情了。
......
一段時間下來,卞武幫着秦光遠賺取了不少的銀子,秦光遠便想着把東臨山的產業擴展一下,多買一些土地,即便是不種植大棚,就種植一些普通的莊稼,供東臨山莊戶以及秦家所有人的吃用,甚至包括爲方便麪作坊提供原材料,這都能省上不少的銀子的。
那麼多人每日的吃穿用度都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再加上方便麪作坊所需原材料,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的。
後來,秦光遠便又準備研究火器,多買來的那些土地正好能夠解決了這一問題。
就東臨山原本的那五百畝土地之上,擴建了無數的大棚,還有方便麪作坊,玻璃作坊,乃至是學堂,人口太過密集。
若在人口密集之處弄火藥的話其危險係數那可就太大了。
在卞武纔剛把一千畝的地契交給秦光遠,馬和便親自帶了兩個工匠,一車製作火藥所需的材料送到了東臨山之上了。
“光遠,這二位一個曾在煙花作坊做過活兒,另一位便是鐵器打造能手,只有你說不出來的器物,絕沒有他打不出來的,光遠,此二人可是我好不容易找來的,那個打造鐵器的更是道衍大師專門讓我遣給你的,他說他等着你的火器,行了,你二位自報一下名號吧!”
馬和的話出口之後,那二人便依次道:
“小的劉宜修,善配置各種煙花。”
“小的林志義,是個打鐵匠。”
“嗯,你二人從此便跟着光遠吧。”馬和丟下這句話後又對秦光遠道:“光遠,如今王府也正處在困境之中,可用人手太少,也只能給你這兩人,至於這兩人需要的幫手,你便自己想辦法吧,不過王爺說了,火器作坊雖處在東臨山上,足夠隱秘,但卻是不可太過張揚,每人所配備幫手不得超過五人,王爺又說,給你配備的這幾人只是基於你的那火器還沒有製作出來的前提之下,你的那火器若真能如你所講那般,給你配備千軍萬馬都不成問題。”
朱棣這般考慮也正確,這個時候只是在研究火器而已,能工巧匠有個就行,人多了反而會束手束腳的。
“嗯,行,沒問題。”
馬和管着王府之中繁雜的事務哪像秦光遠那般消閒,在東臨山也沒待多久便離開了。
在馬和離開之後,秦光遠纔對那二人道:“你們既然先到了,便先在東臨山歇息幾日,我已命人去爲你們搭建作坊了,你二人藉着這個機會好生熟悉一下,從此往後你二人便就是搭檔,想必馬管家帶着你們來之時,你們便已經搞清楚你們來此的目的是爲何了,這幾日你們便先在東臨山轉轉,等作坊搭建好了便直接開工,還有,你們來東臨山目的必須保密,不可與東臨山的一人宣說。”
研製火器之事自然得是悄悄進行的,無論研製出來與否一旦讓朝廷知曉了但可不是個好事情。
東臨山的莊戶們也不知曉其中的那些彎彎繞,他們知曉了此事之後會覺着秦光遠的本事大,十之八九是會宣揚出去的。
朱允炆能把朱家三兄弟放回京師只是因爲他本事性格柔弱的原因,不見得是完全相信了朱棣,對北平的事情還是極爲關心的,若是把東臨山的這個事情宣揚出去了,用不了多久就會到了朱允炆的耳朵之中的。
在火器作坊還在建造的幾日時間之中,秦光遠便從東臨山的莊戶之中挑選了十個較爲機靈的。
配置火藥之時也許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但打製火器器身卻是需要人手的,燒火,拉風箱的哪個不需要人。
東臨山的那些人雖是莊戶出身,但卻是漸漸的都不以種地爲生了,無論他們做什麼,只要每日有月錢拿,日子能過得去就行,至於做什麼那還真就無太關的緊要的,況且能被秦光遠選中,對於東臨山的莊戶來說也是一件莫大的榮耀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