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州,剛換上去的石碑城名,此時又給換下來了,又成了破羌。
破羌往東就是洪州,距離很近,宥州就在北,各城池的距離都很近,遠的不過六七十里,近的三四十里。西夏說起來不是一個小國,也有兩千裡江山,但是主要的人口聚居區,都在黃河附近。
地理上經常有河東、河西、河套的說法,河自然就是黃河,黃河在中國的西北方走了一個“幾”字形,這個“幾”字一直延伸入草原深處。
所謂河西走廊,這是去西域的,就是“幾”字的左邊,也就是西邊。河套地區,自古水草豐茂,就是這個“幾”字的中間,被黃河包圍起來的地區。河東就不用說了,就已經到了山西了,河東路也就是這麼來的。
西夏國的東部就是河套地區,只是如今的河套與以往也有了差別,水草依舊還算得上豐茂,但是沙漠已經開始大規模擴張了,毛烏素沙漠就在這裡,而毛烏素沙漠這塊區域,原來還有一個名字叫鐵廳澤,澤的意思就是溼地湖泊。
可見其中氣候變遷與地理變遷是如何巨大。
二百萬党項人,絕大部分都生活在這一塊區域,連西夏收入興慶府也就在北上的黃河邊上,也就是後世的寧夏省會銀川。所謂寧夏,這個夏,就是西夏的夏,寓意西夏這裡安寧不出事。
當然,這個時候,党項人信奉的還是佛教。
幾天之後,宥州城已經出現在了甘奇眼前,甘奇已經兵分兩路,他自己來的宥州,狄詠帶了幾千人馬去了洪州。
洪州已然是一座空城,二三百號士卒,宥州也一樣是一座空城,七八百號士卒。
攻城戰還是得打的,開城投降的事情甘奇沒有遇到,甘奇也沒有想過不費一兵一卒佔領許多城池。
甘奇很正視敵人,不論是契丹人還是党項人,漢人多慷慨悲歌之事,這事情換一個視角到党項人,也是如此,哪怕宥州城內只有七八百號士卒,這些党項人依舊緊閉城門,不斷往城頭運送着守城之物。
昔日党項攻宋,宋的堡寨之內哪怕只有二三百人,也是這麼守城。如今換成宥州,党項人也是如此。
只可惜宥州城較大,七八百人,經不住一波聲東擊西,大軍強攻南城,打得片刻,北城再攻,事情也就結束了。
西夏嘉寧軍司,就剩下鹽州一個城池了。
甘奇依舊馬不停蹄而去,要趁着党項人還在翻山越嶺的時候,多佔一些地盤。等到党項人真的再次組織起來,哪怕只有幾萬人,再去攻城就沒有必要了,甘奇就這點家底,他是如何也不會願意把這點家底消耗在高牆之下的。
鹽州城,自然也不難,難就難在鐵門關,這是嘉寧軍司進出西夏都城興慶府的要道,鐵門關距離興慶府也只有二三百里了,西夏國都的戰略縱深也就這麼一點距離。
但是若想一戰滅亡党項,那肯定是不可能的,甘奇麾下,滿打滿算,堪戰之軍不到七萬,五萬威武軍,兩三萬延州本地禁廂軍,再把傷亡一減,便只有六萬多了。
興慶府就在黃河邊上,興慶府還有幾個門戶,靈州、靜州,懷州,順州,這是党項最核心的區域。
党項不比遼人,党項立國不過三十年,貴族們還保持着驍勇善戰的傳統,以姓氏部落爲建制的党項人凝聚力很強,動員能力也很強。
用六萬人去攻打堅城,實在得不償失。
但是有些事情啊,就怕時間,甘奇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必須要得到鐵門關,得了鐵門關,時間就站在甘奇這一邊了,他不相信失去鐵門關的党項人,還能安坐在二百多裡之外的興慶府。
到時候,擺在党項人面前的就只有兩條路,一條就是重新把鐵門關奪回去,一條就是遷都。否則國都永遠都在宋軍的隨時隨地的攻擊範圍之內,騎兵朝發夕至,從事生產勞動的百萬百姓隨時都將面對宋軍劫掠。
遷都的話,那甘奇就贏了,党項人往北往西,那都是沙漠戈壁之處,再也沒有了河套地區的水草豐茂,人口會越散越開,動員能力就會越來越弱,党項將再也沒有核心所在,凝聚力也將大大減弱。
這是甘奇的戰略,所以面對鐵門關,甘奇心思堅硬如鐵。
攻城器械不多,也容不得太多時間打造,哪怕還只有一些簡易長梯,甘奇也下令攻打關口。
這裡是長城所在,秦長城就在這裡,中國曆朝歷代修長城,唯一一個沒有真正大規模修長城的是唐,或者說唐在傳統意義上是一個不修長城的朝代,唐是外向型國家,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而今甘奇面對的,其實就是秦長城,只是後來歷朝歷代都有加固與修葺。
甘奇面前長城的模樣,並非磚石結構,其實絕大多數長城都沒有磚,只是明朝修長城開始大規模使用磚。絕大多數長城都是夯土結構,然後就是石頭壘砌。
甘奇眼前,就是一堵土牆,左右延伸而去,綿延不絕。可不要小看了土牆,緊密夯實,與城牆是一樣的,高聳而立。
守衛鐵門關的党項人,比甘奇想象的要多很多,至少有兩三萬人。
猛攻一日,損失慘重,卻是這鐵門關依舊堅挺。
也是猛攻一日之後,甘奇才知道鐵門關的那邊有這麼多人。
甘奇悻悻鳴金收兵,衆多軍將齊坐一堂,再商議對策。
種愕看得甘奇面色不悅,開口說道:“相公,只待明日,末將親自上陣爬牆,若是拿不下鐵門關,末將便死在那關口高牆之下。”
種愕是在立軍令狀,種愕爲國效死之心甘奇看在眼裡,但是甘奇卻擺擺手,說道:“党項遊牧者衆,動員起來簡單,你看那城頭,十二三歲的娃娃都披甲守城了,此處又離興慶府如此之近,這麼打下去,党項人只會越打越多,這些守城的党項人已然是哀兵,赴死而來,這麼拼下去,太不划算。”
此時的甘奇,多少有一種長平之戰的感覺,秦國坑殺了四十萬趙國將士,幾乎把趙國精銳主力殲滅一空,卻偏偏就攻不下沒有多少軍隊防守的趙國邯鄲城。
種愕皺着眉頭,又道:“相公,此關一定要拿下,不論損失多少人,也要拿下。”
親衛營都頭种師道一身血氣,也道:“相公,末將明天也隨伯父上陣,便是死也無悔。”
劉法也血氣方剛:“相公,我也去,萬死不辭。”
隨後請戰者衆多,軍將一個一個出來,皆是請戰攻城。
甘奇搖着頭,思索着。若是說能打個長久戰,慢慢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手中有十萬精銳,糧草供應十分充足,在這裡打上幾個月,那也無妨。
但是如今情況,甘奇一是想抓住時機,不想李諒祚真的再組織幾萬人馬來守。二來是手中就這點底牌,消耗一個就少一個。三來是甘奇沒有能力籌備幾萬人幾個月的糧草,朝廷更靠不住。
甘奇想了許久,就想出了一個字:“挖。”
“挖地道?”種愕問道。
“挖什麼地道,那得挖到猴年馬月去,就挖城牆,挖榻城牆。”這是無奈之舉,土法煉鋼。
“相公是想怎麼挖?”種愕問道。
“正面強攻關口,再把牀弩硬弩都聚在一處,不斷往東邊那段城牆攢射壓制,士卒穿重甲,舉大盾,下面輪番挖。”甘奇如此說着,這是一個理想狀態,一邊強攻關口,一邊挖邊上的城牆,還用強弩硬弓不斷壓制被挖那一段城牆上的党項人。
但是甘奇顯然也知道,必然也是損失慘重的結果,党項人豈能看着城牆被挖?
其中爭奪,就看現場了。
種愕點着頭:“末將親自帶人去挖,挖不塌城牆,便不回頭。”
甘奇鄭重其事點了點頭,拍了拍種愕的肩膀算是勉勵。麾下有這樣的軍將,對於主帥而言,是一件好得不能再好的事情了。
成與不成,事在人爲。
此時的汴梁,也收到了快馬而去的捷報。
朝堂上下,皆是大喜,甘奇以誘敵之策,於延州城下擊敗党項皇帝李諒祚,斬首四萬餘,俘虜近萬。
朝堂上的歡喜,卻並不能延伸到朝堂之下。
結束了朝會的皇帝趙曙,把富弼與文彥博召了過來。
御書房內,氣氛與朝堂迥然不同,哪怕是剛纔還在朝堂上喜笑顏開的富弼與文彥博,此時也皆是一臉愁容。
君臣三人,想法是一致的,就如富弼所言:“此子又立大功,實難封也。”
如今的富弼,在趙曙面前倒是直白了許多,只因爲他已經真正瞭解了趙曙心中的想法。
趙曙聞言不語,只是微微搖頭。
曾幾何時,這朝廷都是爲了戰爭擔憂,怕戰敗,怕割地賠款,怕社稷傾覆。
如今,似乎沒有人擔心戰爭勝敗了,好似都覺得打勝仗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君臣三人,反倒擔心起了打完勝仗之後的麻煩。
文彥博開口說道:“陛下,要不下旨議和吧?可聽得那報捷之人說甘奇已經帶兵打入西夏腹地了,若是讓他……”
讓他什麼?文彥博不明說,但是三人都懂,若是讓甘奇不僅擊退了李諒祚,還佔據西夏無數城池,開疆拓土,那這功勞就太大了一些。
此時議和,是有好處的,比如這功勞就小了,只算是擊退黨項,這個說法,聽起來功勞就不那麼大。
趙曙還是不開口,只是看着富弼。
富弼自然要開口:“陛下,老臣倒是覺得文相之策是個辦法,此番党項李諒祚損失慘重,一二十年之內必難起再犯之心,西北算是安定了,議和也不失爲一種法子。也是因爲西夏本就小國寡民,党項州府一無多少人口,二無多少賦稅,三也無多少出產,多一個少一個的,無傷大雅。若是議和,盡顯我天朝上國之仁義,好教萬國歸心,皆服王化。”
趙曙想了一想,忽然咳嗽起來,咳嗽幾番之後方纔止住,慢慢說道:“那便如此吧,下旨議和。”
兩個老臣見得皇帝咳嗽,連忙上前噓寒問暖,富弼說道:“陛下爲國事如此操勞,也要顧着龍體安康啊。”
文彥博也不居人後,立馬說道:“陛下肯定是最近心懷戰事,如今戰事已勝,陛下一定要好好休息幾日纔是。”
趙曙擺擺手:“偶感風寒,無妨無妨。朕還有一事,二位當想想辦法纔是。”
兩個老臣對視一眼,皇帝還有什麼事情?兩人心如明鏡,都在皺眉想辦法。皇帝所想,不過就是要兩人想辦法處理甘奇封賞之事,不能真給封個王爺,異姓王這種事情,如今給死人是可以的,給活人是不行的。
哪怕將來有一日沒有辦法了,非得給甘奇封個異姓王了,那也不能是現在。爲何?因爲甘奇太年輕,甘奇的未來太長。
所以得辦法,還得想好辦法,讓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的辦法,甚至讓甘奇自己都啞口無言的辦法。
還是文彥博智計過人,不得多久就開口答道:“陛下,斬首四萬餘,俘虜近萬,這般奏報,必有浮誇。”
富弼聽得這一提醒,立馬也道:“是啊,陛下。軍中報捷,浮誇盛行。怎麼可能一戰能斬首四萬餘?還俘虜近萬?這不可能啊。甘道堅之前,打勝仗者衆多,哪怕是狄青,報捷之時,斬首俘虜,也在千數,哪裡有萬數之多?便是幾千之數都有浮誇之意在其中,這斬首四萬,實在不符合常理。”
文彥博點着頭:“陛下,之前甘道堅在燕雲作戰,便也是這般報捷的,動輒斬首幾萬,哪裡有這樣的事情?契丹軍隊若是死傷這麼多,哪裡需要日日防備?”
趙曙聽懂了,答道:“此事當查,詳查,一旦覈實,着御史臺上奏。”
文彥博看着富弼,富弼也看着文彥博,兩人不約而同捋着鬍鬚,甚是欣慰。找到了甘奇的問題,自然就找到了不給甘奇封賞的理由,甚至還找到了給甘奇治罪的理由,欺君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