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十六根嬰兒臂粗細的繩索緊緊的將一個幹字形的木架綁在四頭身着厚重護甲的三角龍牛身上,在木架的尾端有一個活釦似的機關將它和一輛小房子大小的雪車死死連接在一起,雪車上分別站着八個蠻族御者,駕馭着這四頭已經進入成熟期的三角龍牛。那輛雪車建造得十分簡樸,除了車頂上的那杆大旗以外,沒有過多的裝飾,從外邊看有點像是一個水滴狀的大筒子。在雪車的周圍拱衛着數千虎騎兵,組成了一個攻防兼備的方圓陣,與其左、右、後三個方向的虎騎兵組成了一個完整的中軍方陣。

相比起外邊的寒冷,雪車內卻顯得溫暖很多,一個小小的火盆將嚴寒隔絕在了雪車外面。雪車內,坐着十個人,除了段虎和吳媧兒夫婦以外,還有展輕靈、隨軍醫師安轅、三位密宗喇嘛、密宗信徒噶贊和兩個低頭看着地圖的青年學子。

這兩個青年學子一個名叫周純,另一個叫文正,他們是同鄉兼同學,全都是南齊揚州曾縣人氏,這次隨家人一起從南齊流亡到了江北。在雍州的流民營內,他們參加了丁喜委託韓昭雲舉辦的博學廣聞科考,並且在科考中脫穎而出,引起了丁喜和林重師的注意,在身份確認無誤之後,便將他們調入蒼隴,破格舉薦他們加入了特設的謀士機構論兵司。後來他們在瞭解到段虎準備用兵西部的時候,便以論兵司現有的資料,立刻合作寫了近萬字的定西軍策,上呈給丁喜。丁喜看過之後,便向段虎舉薦他們,擔任這次西征大軍的隨軍謀士。

這兩人所寫的定西軍策段虎也看過,寫得非常實用,以天時地利人和爲基礎,對整個吠陀的攻擊方式做了一個詳細的闡述,令段虎等人看到了以前制定出來的攻擊方案中的不足之處。然而這並不是段虎和丁喜等人真正看中他們二人的地方,真正讓段虎欣賞的是他們思想上的務實。或許是他們在流亡的過程中,看到了現實的殘酷,深深體會到了以前所學不過是空中樓閣一般不切實際,所以在他們的文章中全都是務實之言,沒有半點文人空談之話。

在定西軍策中,他們極爲詳細的將現在吠陀的兵力分配羅列出來,並且制定了三條進攻路線,而每一條攻擊路線都詳細的闡述了他們推測出來的敵方軍力動向以及吠陀平民的反應,並且一一給出了應對辦法。雖然上面所寫出的應對辦法有點幼稚,但不可否認他們二人皆是可造之才,所以段虎纔會答應將他們二人帶在身邊,讓他們經歷真正的戰爭,將他們二人訓練成兩名少有的儒將。

周純和文正兩人顯然沒有想到自己會憑藉一紙空文被破格提拔成爲了段虎的親隨幕僚,隨段虎親征吠陀,雖然已經隨軍走了六七天,但整個人依然還是猶如在夢境一般渾渾噩噩的不知所措。

在另外一邊贊也顯得有些拘謹,緊緊的靠在三名密宗喇嘛身旁,不敢有絲毫動彈。在那些苦行的密宗信徒中間,噶贊算是幸運的一個,在施展拙火刀的時候,被多朗感應到並及時救了下來,而其他不少擅自入山苦行的密宗信徒和喇嘛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在救下噶贊之前,就已經有不少的人死在兩翼護衛的周義臣和孟九手中,原因很簡單就是爲了避免大軍行蹤泄漏。

救下來的贊也算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在經過盤問之後,段虎瞭解到贊在過去幾年曾經多次經由這條大雪山的山道進入吠陀境內,學習吠陀密宗的大法。也正是有了這個活嚮導,大軍避開了不少杜坦未曾發現的危險地帶,行進的速度也快了不少,只用了六天時間便已經進入了吠陀境內,再行進大概兩天左右的路程,應該就能夠穿越整個恆連山脈,進入吠陀平原。

由於吠陀的海拔比中原要高出一千多米,一直生活在平原地帶的展輕靈、周純和文正三人出現了輕微的不適,段虎將隨軍醫師安轅從後軍調了過來,負責照看三人。或許是神經異於常人的原因,同樣一直生活在平原的段九靈卻沒有絲毫不適,反而顯得比平常更加活潑,有着使不完的力氣,每天領着狗奴圍着大軍周圍四處亂跑,禍害那些平靜生活了千百年的雪山動物。

“王爺,再過兩天我們就正式進入吠陀了。”安靜的雪車內,忽然響起了周純那略帶南言的話音,當段虎看過去的時候,他繼續說道:“依照微臣之見,我們應該立刻向西北進發,奪取卡不拉邦的重鎮僧諦城。”

段虎不置可否,取過火鉗將一枚燒紅的炭,放入懷爐之內,將其遞入了用厚簾布隔開的小房間,由吳媧兒交給躺在軟榻上的展輕靈,然後拍了拍手上的灰,問道:“爲什麼?爲什麼你會推翻你在定西軍策上面所寫的首要攻擊城市,轉而攻擊卡不拉邦的僧諦城。”

“王爺的疑問還是由微臣來解答吧!”文正放下手中有關吠陀的詳細情報,神色肅然的說道:“微臣和淮安兄的定西軍策都是依照王爺給出的吠陀軍情而制定的用兵方略,然而當時所收集的軍情並不詳細,所以軍策上面纔會漏洞百出。之前我們都認爲首先應該攻擊最

卡多邦坎石城,因爲那裡屯積了吠陀王國用來控制整部的四萬重兵,但根據現在的情報,微臣和淮安兄卻覺得雖然這個坎石城是個軍事重鎮,但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理睬它。”

周純接過文正的話,繼續解釋道:“之前微臣和子敬兄都是以中原人的定居習慣來決定戰略的,然而我們現在才發現原來吠陀人的定居習慣完全與我們不同。吠陀王國所有的大城督府都設在了貫穿吠陀的兩條大河旁邊,然而軍事重鎮卻因爲非婆門教的異教徒關係,建在了遠離大河的山區之中,如此一來正好給了我們一個可以將其一擊斃命的破綻。”說着他移到了段虎面前,將杜坦的地理司精心繪製的吠陀地圖攤開放在段虎面前,指着地圖上的僧諦城說道:“眼下控制僧諦城的雖然還是婆門教,但是因爲吠陀多北疆用兵的關係,在僧諦城的婆門教徒大部分都已經抽調參軍了,現在僧諦城內佔據主導地位的是密宗信徒。我們如果對僧諦城用兵的話,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力氣便可將此城拿下,並且在攻下僧諦城後,再由幾位大師稍微鼓動一下,那麼我們又可以輕易的足見一支僧兵。”

文正也移了過來,繼續道:“由於吠陀並不像我們中原一樣有專用的信道,所以他們的消息傳播的很慢,我們攻下僧諦城之後,再臨邦的吠陀守軍只怕還需過一段時間才能知曉。”說着他也指着地圖上標明的吠陀江,說道:“我們這個時候可以留下一小部人馬在僧諦城負責組建僧兵,大軍則乘船順着吠陀江南下,快速的進入孟卡多邦、古德拉特邦和巴亞邦,攻下吠陀江兩邊的數個大城,特別是古德拉特邦加拉城和巴亞邦境內位於紅河和吠陀江之間的洛加城。只要佔據了這兩座城池,我們便可完全控制整個吠陀王國的軍事力量。到了那時,我們可以兵分兩路,一路從加拉城出發,攻取婆門教總壇所在的聖城溼毗奴城,摧毀吠陀王國的精神象徵,另一路則從紅河北上,攻佔吠陀和北疆交接處的寞特要塞,從而完全切斷北疆和吠陀的聯繫。”

“想法倒是不錯,”仔細的聽了兩名青年幕僚的話後,段虎微微的點了點頭,頓了頓之後,又說道:“不過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這樣大舉進攻的時候,吠陀守軍會有什麼反應,比如吠陀王城孔雀城的十萬常備軍是否會在我軍攻打溼毗奴城的時候,轉而奪回加拉城,切斷我軍退路。”

“我們可以試着勸降婆門教的上層,誘之以利,讓他們自行組建軍隊,與孔雀王城軍相互攻伐,但若是婆門教上層不降……”周純和文正二人相互看了一眼,臉上不約而同的露出一絲陰狠之色,同時說道:“那麼我們便可屠城,將溼毗奴城徹底毀滅,然後領兵南下直接攻打孔雀王城,若是孔雀王城軍回援的話,我們可以在其迴路上設伏,將其殲滅在此,然後在對孔雀王城進行威懾的同時,血洗整個古德拉特邦,逼其投降。”

聽到兩人的回答,段虎先是愣了一愣,然後不禁仰頭大笑了起來,神色極爲高興,而多朗等三名密宗喇嘛聽到了周純二人的絕戶計後,不約而同的皺了皺眉頭,然後低頭默唸起衆生普渡咒。

“我現在知道爲什麼丁喜和賈淵會這麼看中你們了?心腸夠狠,且思想不拘泥於世俗之念,跟他們當年很相似。”段虎連連點頭,到了兩杯熱酒,遞給周純和文正,說道:“雖然爲了勝利可以以殺止戰,但是做事也要有一個度,你們銳氣有餘,沉穩不足,還需歷練。若是按照你們說的辦法來做,血洗整個古德拉特邦,那麼整個吠陀的人口就會減半,剩下的一半絕大多數也會與我們爲敵,那時我們除了殺光所有的吠陀人以外,再也沒有其他辦法來控制吠陀,那樣我們便會雖勝猶敗。”

周純和文正接過酒杯,聽到段虎的話,連忙將酒杯放在了地上,跪附在地上,畢恭畢敬的說道:“微臣愚鈍,還望王爺可以指教一二。”

“問我也白搭,我的想法跟你們差不多,也不怎麼合適,這種情況應該不是單純用兵所能解決的,應該還需要用到權謀之術!”段虎笑了笑,轉頭看着厚布簾,朝裡面問道:“媧兒,你覺得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段虎問過後,厚布簾內沉寂了片刻,跟着吳媧兒出言說道:“依照現在吠陀的局勢,應該不會出現王爺說的這種情況,現在吠陀王族和婆門教高層都巴不得對方遭殃,又豈會全力援救對方。依我之間,只要我們打出大王親征的旗幟,雖然孔雀城會派出援軍,但也不會派出太多兵力,他們最可能做的應該是向附近城邦求援,然後收束兵力固守孔雀城,等待北疆的吠陀軍回援。所以對於吠陀城邦的收服可以放緩,等那些城邦的兵力全部收束到孔雀王城之內以後,在出兵攻伐,那樣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將其拿下。至於婆門教最好以安撫爲主,如果婆門教的上層不妥協的話,我們可以換一批聽話的上層,然後由他們來處決這些不不聽話的人,這樣就不會對我們有太大的影響了。等我們控

個吠陀之後,再將密宗和薩滿教扶植起來,進行三教樣便可做到定鼎吠陀。”

吳媧兒的建言顯然也出乎了段虎的預料,她不但給出了應對之策,還給出了將來治理吠陀的根本方法,周純和文正也連連點頭表示贊同,認爲吳媧兒所說的方法絕對是最合適治理吠陀的方法。

“王妃娘娘大才,我等受教了!”周純和文正誠心歎服道。

“二位過獎了!此謀並非是我所想,我不過是鸚鵡學舌罷了!”簾內吳媧兒銀鈴般的笑了幾聲,然後說道。

段虎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麼,眉頭微微一皺,掀起布簾一角,看着裡面的吳媧兒,問道:“你這三教共治的政策可是冰兒所想?”見吳媧兒點頭承認,臉色變得陰沉起來,沒好氣的說道:“爲何冰兒要通過你口傳話,難道他不會親自跟我說嗎?”

“唉!他不也是怕你又怪罪他擅自插手不該插手的地方嗎?”吳媧兒嘆了口氣,說道:“所以他纔會故意在我出發之前,隨口說起此策,就是想要借我之口,來轉告於你。”

“哼!這小子開始學會兩面做人了!既然他這麼想要接觸軍務,那麼我就讓他接觸個夠。”段虎神色稍緩,轉頭吩咐道:“立刻草擬一份王令,着令段冰在本王平定北疆叛亂之日,務必拿下江南吳國,在此期間,除了他的本部人馬以外,鎮國右將軍呂梁可暫時聽其調遣,如若沒有完成任務,便撤去其世子之位。”

“王爺,這也太過爲難冰兒了。”吳媧兒覺得段虎這樣做有點賭氣的感覺,不禁提醒道:“你忘記了,吳國現在和我們有盟誓在身,若是妄動兵戈,只會背上毀盟之名,還望三思。”

“盟約不過是一張紙上寫得字罷了,並不是什麼禁錮的囚籠,”段虎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既然盟約令我們不能主動派兵前往吳國,如果吳國主動請我們出兵的話,就不算是背棄盟約了。”

吳媧兒有點不解的看着段虎,正想要再問清楚,這時車外忽然傳來了一陣獸吼聲,似乎有猛獸在外面打鬥,而且那一陣獸吼中還有虎王的聲音。段虎的超常五感迅速的擴展開來,感應到了在中軍方陣的旁邊虎王正在和一隻猛獸搏鬥,而在它們不遠處狗奴將段九靈護在身後,段九靈的坐騎劍齒白虎被咬死在他們前面。

“咦!竟然還有猛獸能夠和虎王相抗衡而不落下風。”段虎驚奇的自言自語道。

聽到段虎的自言自語,雖然衆人沒有親眼見到,但也明白外面是什麼情況。對於虎王的強悍程度,在座之人全都一清二楚,即便是黑熊和武癡鳳三那樣的高手,黑斑赤須那樣的冰原兇獸也不是其對手,除了段虎以外,諾大個中原沒有任何人獸能夠降伏它。如此神獸在這大雪山上竟然遇到了可以與之抗衡的對手,的確讓衆人都爲之驚訝。

這時,一直坐着沒有說話的噶贊忽然神色恭敬的說了一句土話,聽到他這句話的三位密宗喇嘛全都露出了震驚之色,雖然也點了點頭,似乎表示贊同。

“多朗,你們是不是已經知道外面那頭可以跟虎王對抗的野獸是什麼?”段虎看着四人變化的表情,問道。

多朗點點頭,說道:“王爺,這頭神獸可能就是我們密宗和吠陀婆門教的聖獸雪神獸。”

隨後多朗又將雪神獸的來歷敘述了一遍,原來這種野獸也算是從雲獸的近親,但只是生活在恆連山脈的雪峰頂上,而且數量稀少的程度比起從雲獸有過之而無不及,已經有三百年沒有人親眼見到這種神獸了。

在婆門教教典裡面,雪神獸是婆門教最高溼毗奴的女性體大雪山神女的獸化神身,其雖然地位只不過是一個護法聖獸,但是所擁有的信徒去只比至高神溼毗奴和大雪山女神少一點,跟紅河女神齊平。而在佛家密宗的教義中,雪神獸是陪同佛主釋迦氏一起入聖成道的唯一活物,後來它化身成爲了大威德至聖佛,也就是密宗六大至高佛之一,在吠陀密宗的教義中間,它的地位還遠遠高於佛主釋迦氏。

這樣一頭被神話供奉的神獸忽然出現,又怎麼能不讓這些密宗信徒上師看到震驚,就連段虎聽了這雪神獸的來歷後,也覺得非常神奇,而周純和文正的神色卻是一臉欣喜,他們互看了一眼,上前對段虎說道:“恭喜王爺得天庇佑!”

“何出此言?”段虎不解的問道。

文正解釋道:“王爺用兵吠陀,雖然我等佔據了天時,地利也偏向我等,但最爲重要的人和卻處於劣勢!如今老天將這樣一隻在吠陀擁有衆多信徒的神獸送與王爺,不正是令王爺最終可以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嗎?若是我等能夠善加利用這頭神獸,那麼那些吠陀不過是易如反掌而已。”

文正的話說得段虎眼睛一亮,他站了起來,朝車外走去,並吩咐道:“隨本王一同前去捉拿此獸!”“是!”衆人齊聲道。

第二百六十九章第92章 京內第三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七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13章 洞悉第110章 暗算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三百二十一章第五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四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五百零五章第95章 跪拜第五百六十一章第五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76章 斥下第五百一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五章第69章 賈淵第三百六十章第114章 隱患第一百九十七章第四百六十五章第126章 盟約第117章 問罪第三百七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六章第四百五十六章第四百四十八章第三百三十六章第三百四十六章第三百四十八章第61章 朝局第四百五十六章第109章 虎威第二百五十七章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五百二十章第四百七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二百一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七章第23章 矛盾第41章 分配第38章 冰釋第三百六十六章第27章 手下第四百一十六章第四百六十七章第70章 勸降第二百一十四章第五百六十三章第47章 教派第82章 禮物第三百六十六章第五百四十章第四百三十四章第三百四十一章第26章 陷阱第三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一十六章第31章 邂逅第四百七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第5章 對手第23章 矛盾第五百三十三章第25章 丫鬟第78章 情義第二百四十六章第82章 禮物第四百九十五章第四百七十二章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二百二十章第五百二十七章第四百六十六章第四百六十六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34章 衝突第113章 解圍第一百六十四章第86章 籌謀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九十七章第127章 陳府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三百九十八章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五百三十三章第13章 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