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以後,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開始注重對觀衆口碑的引導了。
這不僅僅是因爲口碑代表了觀衆的呼聲,同樣也是因爲一部電影的口碑,將直接關係到院線方面對這部電影的排片比例。
一般來說,口碑越好,後期的票房也會相應的越高。
這個規律適用於90%以上的商業電影。
即便太平洋對岸有《女巫布萊爾》這樣的奇葩之作,能夠做到口碑越爛,票房越高,但像這樣的電影,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也未必會有一部問世,所以它的規律根本不能拿來當做參考。
幸運的是,李墨自從穿越之後的所有直接經手作品,觀衆口碑都不差。
《愛情公寓1》因爲沒有原時空的抄襲風波,在大多數觀衆眼中,已經成爲了繼《武林外傳》之後,國產情景喜劇的又一部佳作,即便是一年多以後,胡豆網上的專項評分依然能穩定在7.5左右。
《催眠大師》以其燒腦,驚悚的風格,再加上多重翻轉,真假難辨的結局,目前評分也穩定在7.8左右。
經過這兩部作品的洗禮之後,在絕大多數的觀衆眼中,在馮剛有放飛自我徵兆,陳歌一爛到底,張一謀逐漸開始跟不上時代之後,李墨雖然作品不多,但是已經算是難得一見的佳作了。
簡單來說,觀衆對目前還處於導演上升期的李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效應。
雖然最新作品《中國合夥人》聽上去似乎有命題作文之嫌,但觀衆還是願意買一張電影票,入場看看李墨這次到底會帶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沒想到,雖然《中國合夥人》是一部帶有主旋律特徵的作品,但李墨這次帶來的故事,還真不錯。
作爲目前主流的觀影年齡,30歲上下的這波人,即便沒有參與過‘出國熱’的大潮,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當時從自己的親戚朋友,父母師長口中得知某某某出國,某某某移民等消息……
對於那個時代,他們是有印象的。
而《中國合夥人》的三位男主角,也基本上也囊括了那個年代大部分人的特質。
所以即便《中國合夥人》的故事結構說不上精巧,大多隻是按照時間線索的平鋪直敘,但裡面的場景,事件,乃至於BGM配樂,都喚起了大部分像是李瑞和葉子凡這樣普通觀衆的共鳴。
而這種共鳴,也會通過各種渠道,變相的爲《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進行宣傳。
比如胡豆網上一位網名叫“喵霸”的網友,他的評論就很具有代表性。
“作爲一個畢業後在異國他鄉蹉跎了半年,剛剛回國工作的歸國海歸,我更喜歡孟曉駿這個角色。
記得去美利堅之前,女朋友在家裡陪我錄了一天,那是一份專門投遞給波士頓大學的面試視頻,然而最後我收到的還是一紙拒絕;
記得女友陪我苦等了5個小時,就爲了拿到簽證;
記得在機場一個一個擁抱朋友最後是女友,然後頭也不回的走進去安檢的畫面;
記得誤打誤撞的申請到一份助教工作,結果坐車五個小時,趕到之後又等了一個小時,最後卻被對方一句‘我們這裡無法提供H1B’,直接拒絕;
(注:H1B,即發放給美利堅公司僱傭的外國籍、有專業技能員工的非移民簽證)
記得每週會一個人去時代廣場,坐在中心的那個臺階上啃着麥當勞等天黑看那些亮如白晝般的廣告牌和來來往往的遊客。
我每次都在想:這片刻繁華過後,我們還剩下什麼?
就衝着帶給我的這些美好的感覺,心酸的回憶,我就喜歡這部電影。”
寫下這段話的人,正是身在魔都的葉子凡。
…………
《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雖然投資不菲,但不管是它講述的故事,還是從演員陣容的角度來看,都只能面前歸於商業片的範疇。
早在上映前參與制定宣傳計劃時,李墨就向光纖、中影負責宣發的團隊一再強調過:《中國合夥人》不是偶像電影,過分強調演員陣容毫無意義,與其花費力氣在宣傳演員,不如努力營造出好口碑。
光纖傳媒旗下的宣發部門,早在《催眠大師》的時候就跟李墨合作過,所以對於李墨的意見還能比較看重,但來自中影集團旗下的人則把李墨的告誡當成了耳旁風……
面對這種情況,李墨能做的事情也只有苦笑,苦笑,繼續苦笑……
即便是現在的HY,也未必能惹得起中影集團這個龐然大物,更何況是區區的墨龍了……
然而,當10月12日的票房統計完畢之後,再也沒有人敢於在《中國合夥人》的宣發上將李墨的意見置若罔聞。
《中國合夥人》的首日票房報收4300萬,以24%的排片,拿下了58%的票房佔比……
其中49%的觀衆,是因爲從各種渠道接受到了《中國合夥人》的高口碑影響之後,才臨時決定去電影院觀影的。
這簡直就是在赤果果的打臉……
不僅如此,因爲受到高口碑的影響,一部分原本並非影片觀影羣體的觀衆,也因爲排片和從衆心理的影響而走進了電影院。
從此以後,《中國合夥人》的宣發重點便完全傾斜在瞭如何營造好口碑這方面。
10月13日,週六,受到雙休日假期與院線主動提高排片量的雙重影響,《中國合夥人》的票房更上一層樓,單日報收6800萬。
截止週六晚上12點,《中國合夥人》上映兩天,累計票房成功破億,兩日票房達到1.11億元。
如果李墨沒有記錯的話,這個數據已經超越了原時空的首週末票房了……
到了這個時候,只要稍微研究一下接下來一個月的電影預上映清單,所有人都驚訝的發現,李墨爲《中國合夥人》選擇了一個年內最好的上映檔期。
所有人都看好《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極有可能刷新李墨個人電影的票房記錄,並且同樣有極大的可能性將李墨的個人電影累計票房推入十億元俱樂部。
雖然這個‘十億元’並不是單部電影票房數據,但一個年僅二十二歲的‘十億元俱樂部’成員,還是足以讓所有人側目了。
直到這個時候,所有人才注意到,不管是《催眠大師》還是《中國合夥人》,都是李墨的墨龍傳媒與其他公司合作拍攝的作品。
那麼,墨龍傳媒接下來獨立製作發行的《滾蛋吧,腫瘤君》,還能夠延續李墨的神話嗎?
大部分人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