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元告訴德國人,這種武器,其實應該是兩種新式武器的結合,也就是航空母艦和艦載機的結合!
造航空母艦,在那個年代其實航母的技術十分簡單,說難聽點,就是一艘商船鋪上木板就好了,其實一直到二戰,護航航空母艦都是拿廉價的商船改的,改裝很簡單,上面鋪上一層木板。
而蘭芳帝國準備和德意志帝國合作生產的航空母艦當然不可能是護航航空母艦,是正規的艦隊航空母艦。其實在噴氣式戰鬥機、斜角甲板這一系列技術還未出現之前的航空母艦,都比後來能夠起降噴氣式戰鬥機的航空母艦簡單得多。艦隊航空母艦隻是功率比較大,噸位比較大,以蘭芳已經有了飛艇母艦的技術,略微改裝,就能造出真正的航空母艦。
此時,因爲德國人成功造出了飛機的緣故,鄭和號“高速運輸艦”早已離開了大西洋,返回到了蘭芳位於南曾母大島上的一座秘密船廠,正在進行改裝任務。
對新式武器的實驗,是進行分批實驗的,首先進行的是陸上的起降實驗,陸上起降實驗是在德國本土進行,等陸上實驗結束了,一批德國飛行員將會趕往蘭芳,在蘭芳進行海上起降實驗。
這幾天,萊茵公司發動機實驗室的技術人員們連日加班加點,一些科技人員甚至一天工作十七小時!餓了就坐在實驗室裡面啃一塊麪包,困了就在實驗室裡面的沙發上躺着睡覺。他們拼命的加班加點,就爲了製造出一臺功率更大的發動機。
德國科學家提出的,轉缸式結構發動機,被陳新元一口就給否決了,因爲陳新元認爲,旋轉氣缸式發動機雖然能以最小的體積輸出更大的功率,可是旋轉氣缸結構複雜,容易損壞,與其製造旋轉氣缸發動機,不如製造氣缸不動的星型發動機。
星型發動機,氣缸不動,連桿曲軸以一定的形狀排列,活塞在進退的時候,推動曲軸,帶動轉子高速轉動,這樣就給螺旋槳提供了功率。
經過三個月的努力,第一臺星型發動機製造出來了,但是功率和性能不能讓人滿意,因爲這臺星型發動機的體積大,功率卻小,重量和目前福克式戰鬥機使用的V式活塞式發動機的重量差不多,功率反而更小了,只有100馬力,明顯是不能令人滿意。
陳新元已經回國去了,接到了從德國發來的電報,他把自己腦中前世的記憶努力的回憶一下,突然想起來了,星型發動機的汽缸蓋是關鍵,英國布裡斯托爾公司,於1920年生產的木星發動機,就採取了四閥門汽缸蓋,使得氣缸可以更好的呼吸,從而獲得了更大的功率和更好的可靠性,因此這種發動機的專利,在多個國家獲得了生產許可性。
陳新元決定,抄襲羅伊·費登的設計方法,於是他讓人回電給萊茵公司:“可以製造四閥門汽缸蓋,來解決氣缸呼吸的問題。”
聽了陳新元的提議,德國人立即對汽缸蓋進行了改進,在一個月後,又一臺星型發動機被造出。
柏林機場,這臺新式發動機被固定在一個堅固的鐵架子上,一根燃油管連接發動機,幾名科研人員和技術工人圍繞着發動機,發動機的後面還有風速儀之類的儀器,發動機本身連接了功率表。
“準備,開機!”一名工作人員大喊一聲。
站在發動機前面的工人猛然一扳螺旋槳,迅速跑開。
發動機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螺旋槳高度轉動起來,發動機噴出了白色的煙霧,站在螺旋槳後面的人們被強大的風力吹得衣服敞開,髮型凌亂,臉上的肌肉都被吹得往後移動了。
“好強大的風力!”一名技術人員感嘆道。
一名在觀看轉速錶的技術人員驚叫起來:“速度達到了每分鐘兩千轉!”
“功率達到三百五十,還在繼續提高,天啊,到了三百八了!”查看功率表的一名技術人員大叫起來。
發動機功率達到了驚人的380馬力,雖然和後來二戰中那些上千馬力的發動機比起來,功率還是非常低,可是在這個時代,380馬力的發動機已經是非常驚人了,比原來的福克式戰鬥機的發動機功率,可是翻了一倍!
當然了,發動機功率提高之後,飛機的外形就要重新設計了,飛機的重量可以提高到接近一噸,而飛機的最大速度,估計可以突破300了,所以說,原來的福克式的外形已經是落後了,需要重新設計一種氣動外形的飛機,才能滿足要求。
根據陳新元的要求,萊茵公司至少需要設計三種機型,第一種是艦載戰鬥機,採取單座結構,除了可以攜帶12.7毫米機槍或20毫米機關炮之外,還能攜帶一枚炸彈;第二種是轟炸機,要求能夠攜帶一枚500公斤或兩枚250公斤級別的大炸彈,那麼大的炸彈,當然就不可能用飛行員來手投炸彈了,必須設計專用的掛架,以及投彈裝置;第三種是魚雷機,能夠攜帶一枚魚雷,也和轟炸機一樣,需要又掛架,由座艙內的飛行員來控制魚雷投擲。
轟炸機是雙座結構的,前座爲駕駛員兼投彈手,後座爲機槍射手兼通訊兵;魚雷機是三座的,前座爲駕駛員,中間是投彈手,後座是機槍射手兼通訊兵。
一年後,第一架福克-4型艦載戰鬥機驗證機被製造出來,開始了陸上起降實驗。
在普法戰爭中立下大功的戈爾茨,又回到了萊茵公司,他回來的時候,帶回了十多名飛行員,他們都將成爲這種新式飛機的試飛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飛之後,戈爾茨和他的夥伴們將會遠渡重洋,來到蘭芳進行艦上起降的訓練。
“把飛機拉上起飛跑道上。”李林塔爾看着停放在停機坪上的福克-4艦載飛機,向工人下了命令。
工人開着車,把這架飛機拉了出來,拉到一條長度只有100米的跑道上,放在跑道起點。
“弗拉克,首次試飛任務,就交給你了。你記得,飛機啓動之後,必須在這一百米之內飛上天空,若是超過了,你的首次試飛就宣佈失敗,立即降落。”李林塔爾說道。
弗拉克登上了福克-4艦載戰鬥機,當他聽到起飛命令的時候,他擰開了開關,前面的一名工人扳動螺旋槳,飛機發動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還有兩名工人搬開了起落架輪子前面的木塊,迅速跑開。
用來擋住輪子的木塊一搬開,發動機功率已經加到了最大的飛機猛然一下就衝了出去。
弗拉克感覺飛機的加速非常快,他心中感慨,發動機功率大了,飛機加速性能確實好多了。飛機衝出了大約60米的時候,弗拉克就拼命的拉起操縱桿,他感覺飛機重量變輕,在即將衝出100米線的時候,飛機的機頭擡起,前起落架的輪子已經離開地面。
“成功了!”一羣努力了一年半的技術人員歡呼雀躍。
李林塔爾臉上卻沒有任何喜色:“起飛容易,一會兒降落的時候才困難,飛機降落的時候,不能超過一百二十米的線,否則飛機就算是墜入大海了,試飛失敗。”
弗拉克駕駛着福克-4艦載戰鬥機,在空中盤旋了一圈,地面發出了“降落”的命令。
看到“降落”的命令,弗拉克轉動機頭,對準了地面那塊長120米,寬30米的白框,他把飛機襟翼和減速板全部放了下來,飛機的速度從300公里的時速迅速下降,當速度降到100公里時速的時候,飛機起落架已經接觸到白框裡面。
飛機落地了,弗拉克猛踩剎車,剎車片壓了下去,起落架的輪子鐵框同剎車片劇烈摩擦,火星四濺,只聽到刺耳的剎車聲,飛機在短小的跑道上很快的減速,但是沒有成功,飛機還是衝出了120米白框的盡頭,衝到了250米外,飛機才停了下來。
“實驗失敗!”李林塔爾宣佈了實驗結果。
隨後,技術人員又對艦載機的剎車裝置進行了改進,甚至有人想出了在飛機尾部安裝減速傘的方式,可是接下來進行的二十六次實驗,沒有一次成功,無一例外,都是飛機衝出了白框,距離最近的一次,也衝出了150米,超過了120米白框30米。
“起飛都取得成功,爲何降落,卻沒有一次成功,無一例外全部失敗了?”遠在蘭芳的陳新元又接到了電報。
接到了電報之後,陳新元心裡暗暗想着:二戰航空母艦到底有沒有阻攔索呢?彈射器他知道的,像埃塞克斯級、赤城號、鳳翔號等二戰正規艦隊航空母艦是沒有彈射器的,而小型的護航航空母艦裝有液壓彈射器或是燃氣彈射器,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阻攔索。
其實這一點是陳新元在前世的時候,看書看資料的時候不仔細了,不要說二戰航空母艦,一戰前的航空母艦,都已經裝了阻攔索了,艦載機帶有尾鉤。
起飛可以不用彈射器,但是降落,必須又阻攔索。後世的中俄航空母艦,都是採取滑躍起飛的方式,就沒有彈射器,可是降落,必須有阻攔索,沒有阻攔索保證衝到海里去。
最後,陳新元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之後,還是讓人回電:“告訴他們,在地面安裝有一定彈性的阻攔索,在飛機尾部安裝尾鉤,飛機降落的時候,尾鉤勾住阻攔索,用這個辦法實驗看看。”
李林塔爾接到了電報,略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要安裝尾鉤,首先就要對飛機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