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虜家不解漢兒歌

大將軍,《雍州政報》上說岐山有鳳凰來朝,鳴叫三去,是爲大吉瑞兆。”樸端起茶杯,先輕輕地聞了聞,再細細地品嚐了兩口,最後在悠悠回味中突然冒出一句。

《雍州政報》是從《雍州刺史邸報》轉化而來的。在經過幾年的運作之後,北府各報紙是大浪淘沙,有不少很快消失,也有很多歷經風雨後越發的興旺。做爲一州的官報,而且是首要之州的官報,《雍州刺史邸報》無論是影響還是質量都只在《武昌公府邸報》之下,後來它改名成了《雍州政報》,和《武昌公府邸報》改名而來的《民報》穩做北府政務地邸報的第二和第一把交椅。

“又有瑞兆?”曾華剛剛喝完手裡茶杯裡的茶水,聽到這話,心裡不由地一愣,盤桓了幾息纔回過神來,“《雍州政報》也開始鼓動上書擁我自立?”

“是的大將軍。”樸是這一系列行動的幕後策劃人,自然知道這些底細。這十幾日,北府各地不約而同地發現瑞兆,而且都是新主當立、改天換地的祥瑞。一時長安等地羣情洶涌,工、商、農、兵各舉代表,紛紛上萬民書,請求曾華順應天意,立尊位以撫萬民,定四方。估計再過些時候,路遠的秦州、益州、幷州、梁州、朔州和涼州都會有祥瑞吉兆和萬民書送上來,上尊號,請自立。

“現在《雍州政報》也出手了,這動靜有點大了。”曾華既不高興。也不惱怒,只是淡淡地說道。

“大將軍,既然要大造聲勢,各州的政報絕對是不能少,接下來會是各軍報、商報、學報等邸報跟進,現在最熱情地是軍中和各大學堂,要不是我暗中打過招呼,將你的話傳了出去。他們恨不得到三臺廣場上書請願。”樸笑眯眯地答道。

曾華輕輕地端起茶壺。將樸和自己身前的茶杯倒滿。看着茶香就着熱氣慢慢地飄了起來。曾華不由地吸了一口氣,讓清香充滿自己的肺部,回味了好一會才意猶未盡地說道:“軍中的情況我倒是知道,怎麼各學堂也是如此的心切?”

“大將軍,這個你就有所不知。”樸依然一邊微笑着品茶,一邊輕鬆地回答道:“衆所周知,各學堂出來的人多是充任各地官吏。這些各地的學子能報考我北府學堂。多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來。今天下大勢過半盡在我北府之中,如果再立新朝,自然能有一番新氣象,其中地奧秘玄機這些學子自然能知,怎麼不心熱。何況這些學子多是北地遺民,對江左地態度說不上太壞也說不上太好。而大將軍你這十年在北府所做所爲,絲毫不亞於前魏武帝那安定乾坤地千秋大功,甚至還有人將大將軍與高祖光武帝相提並論。”

想不到自己還有這等威望?曾華不由笑了笑。也許自己會造勢吧。光復關隴幷州。逐胡騎於朔方,定拓跋於陰山,平柔然於漠北。安西域於絕外,這一樁樁都是光耀青史的大功,加上自己屬下的各邸報拼命爲自己搖旗吶喊,功績當然是直追前賢,至少江左朝廷相比之下就比較難堪了。既要會立功,也要會表功,這是曾華在以前那個世界裡深刻理解到的真理。

一高一低,自然讓人知道該如何選擇了。從漢末動盪開始,改門換廷的事可沒少見,從前魏受禪於前漢,再到司馬氏入主,最後晉室南渡,中原換旗比換衣服還快,這百多年裡,上到世家豪強,下到寒門士子,早就練出眼力勁來了,也知道該如何“順應天意”。

“也行,我們不能光說不練。這民情洶涌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制止的事情,該讓天下看看。至少要讓江左知道,我曾華在北府還有點基礎,百姓多少還是向着我。要是他敢拒絕我的上表提議,我也不怕和他來個一拍兩散。不過這《民報》是最後地底線,要是《民報》也出了聲就說明我是鐵了心要自立,到時迴旋的餘地都沒有。”曾華想了想說道。

“這個屬下自然曉得。除了《民報》繼續不表態,我還打算讓聖教的《真知報》,佛門道教的《佛門啓事》和《道門啓事》也來湊個熱鬧。”樸喝完手裡的茶,舒了一口氣說道。聖教和曾華就是穿一條褲子的,自然會萬分支持,佛教道門被北府捏在手裡,要它圓它不敢扁,自然能一個聲音說話。而且這三家在天下百姓心中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佛教道門,在北府以外的影響力不亞於聖教在北府地程度。

“好地,素常先生辦事,我自然放心的很。”曾華笑言道。

||::習性和脾氣,也不在乎你這點謙虛。

“大將軍,你說桓公能接受你地上表嗎?”

又品了一會茶,樸開口問到另一個問題去了。

“桓公是個好名之人,如今這天下形勢他也明瞭。如是真的順從江左朝廷意思調過頭來與我北府相爭,他恐怕和殷浩的下場差不多。桓公如此聰明之人,自然不會成了江左的馬前卒。”曾華聽到樸的問話,知道樸還有點擔心。要是桓溫看破曾華的意圖,一心向着朝廷,拒絕曾華的上表,這事就有點難辦了。

||::報中好好研究過這位荊襄諸侯。樸從曾華的話中已經聽出來了,曾華還有另外幾句話沒有講出來。在明眼人心裡,桓溫也許是個志高才疏的人。不過他善於把握機會,也更善於利用機遇爲自己牟取利益。

看到樸的眼神,曾華知道他理解自己地意思了。通過前些年與桓溫接觸。曾華已經知道桓溫不是那種大公無私的人,跟自己心中匡扶乾坤的偶像-嶽穆、文天祥不是一個檔次。你看他這幾年的行事,無不是打着北伐的旗號擴充自己的實力,提高自己的威望。在曾華看來,桓溫的所作所爲無不是跟歷史後面地那個劉裕所做地一樣,不過人家老劉手段要狠辣果斷得多,遠不是有賊心沒賊膽地桓溫所能比的。

曾華在書信中已經明白地告訴桓溫,如今天下的名分和大義都還在江左朝廷那裡。咱們哥倆都還是不要打問鼎的主意。還是老老實實做個位極人臣的“周公”

想了一下曾華的話裡話外的提示。樸點了點頭,大致明白了曾華地意圖。曾華表桓溫爲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並表示如果不夠還可以爲桓溫再加個丞相一職,而自己只要個大將軍、都督征討鎮撫諸軍事,這就表明了讓桓溫居內,自己居外,一副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的勢態。

都督中外諸軍事一般指的是總領禁中內外諸軍。也就是總管江左都城-建業的防務事宜。雖然現在建業禁中內外諸軍沒有多少人馬,也不可能直接聽從桓溫的調遣,但是這個虛銜意味着桓溫不但可以得到極臣的威望,還可以名正言順地把手伸進建業和朝堂。

而曾華要求給自己請個大將軍、都督征討鎮撫諸軍事,意思就是代天子行征伐之權,安撫各地,與桓溫一個在內一個外,各持一方。平分秋色。一起爲大晉天下護航保駕、添磚加瓦。

要是桓溫不答應的話,以北府現在的聲勢和實力,曾華完全有資本撕破臉面。自立單幹。但是一旦北府雄兵南下,第一個頂雷當炮灰地就是挨着北府地荊襄。既然曾華願意保持原狀,大家又何必翻臉呢?反正滅了燕國,收復的那些地方也不會便宜給荊襄,與其讓給江左壯大實力,還不是給了北府,反正他已經是一隻老虎,再多兩、三個州對荊襄來說結果都是一樣。

“至於桓公其它的想法,我就不得而知了,也不好妄加猜想,呵呵。”曾華微微笑了笑,邊說邊搖頭。桓溫肯定不會心甘情願,但是現在形勢逼人,荊襄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其實這樣地結果對於荊襄和桓公來說是最好的結局,說不定還可以成三國鼎立之勢。”樸接言道,臉上也滿是笑容。

“三國鼎立之勢?”曾華不由大笑起來。

||。頭喝了一口茶,然後忍不住也跟着大笑起來。

過了好一會,樸轉移到另外一個話題上去了。

“這期《玄學報》和《正知學報》發表了幾篇文章,對大將軍西征債券還本派息這件事甚是不滿,說大將軍這是以利引誘百姓窮兵黷武。”

“窮兵黷武?”曾華不由啞然一笑,“看來是前漢武帝把他們搞怕了。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這可是先知老子在《道德經》所說的,在學子們中頗有影響。”

“一打仗就要死人,而我華夏曆經兵火,已經是大傷元氣,是生休養息恢復元氣的時候了。”曾華轉而悠悠地說道,“戰亂了那麼久,天下百姓都渴望安定,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

“大將軍不必在意,現在是定亂立國時期,自是兵興時期,只有強兵盛革才能靖平四海,重鑄太平。這些酸儒不知輕重緩急,只是在那裡胡言亂語。”樸勸道。

“素常先生,你說同是興兵舉戈,爲什麼匈奴、鮮卑在寒苦之地越戰越盛,而前漢據中原富庶之地打到最後卻是國窘民窮呢?”曾華轉而問道。

||之力而全一人之功,這是前漢雖勝卻衰的原因,而匈奴、鮮卑卻是以戰求生路,自然是越戰越盛。”

曾華點點頭道:“正是素常先生所言。想我華夏先祖,商周以偏師而定天下,前秦以一國而平六國,北驅匈奴,南定百越,拓疆萬里,何等氣慨。而今我華夏民衆人口億萬,遠勝古時。卻爲何任由數十萬羯胡肆虐呢?”

聽到這裡,樸不由地也低頭沉思起來。

“以前我華夏百姓是虎狼之衆,而今我們的百姓卻被馴成了一羣綿羊。”曾華眯着眼睛說道,“我以民族大義激起了他們地熱血,這是因爲他們處於絕境,自然會奮起一擊。但是太平以後怎麼辦?怎麼樣才能讓他們長期保持勇武和熱血呢?”

“故而大將軍以利驅使之?”樸聞言眼睛一亮,“前漢的韓信驅三秦之士也是如此。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是啊。人都是貪婪的。只有對財富的貪婪纔會讓人保持永遠的熱情和動力。在曾華所知道的歷史上,正是對金銀、香料等財富的追求,西方國家纔會開創大航海時代,引發出工業大革命,最後完成歐美等國家的飛躍。

“是啊,也許我創造了了一個新地歷史,也希望這個新歷史能永遠延續下去。不要再重複以前地舊途,我們地國家和民族不能再這樣折騰。”曾華喃喃地說道。

||是他心裡明白曾華的那份情感。

過了晌午,樸在曾府如願以償地用了一頓美餐,這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看着樸在自己眼前消失,曾華不由搖了搖頭。曾府在北府馳名的是美食好酒和茗茶。自然是北府臣工嚮往的去處。衆人有事沒事就到北府去作客,其中之意不言而喻。但是自從曾華出征西域,衆人就不好貿然上門作客。只好等了兩年才又等到這個機會,樸是第一批,而晚上還有車胤等人要來。

轉過身來,曾華看到範敏立在後院門口,不由迎了上去,開口問道:“夫人,有什麼事嗎?”

“雲兒妹妹去了桃園。”範敏輕聲說道。

“什麼?”曾華心裡不由一驚。範敏說的是慕容雲,在北府和燕國開戰後,一直鬱鬱寡歡,很快就沉積成病了,只是等曾華回到長安後纔好轉。

“父親,父親!”從範敏跑出兩名小孩,正是慕容雲所生的兩胞胎曾穆、曾蓉,他們兩抱住曾華地腿嬌聲說道:“媽媽不要我們了。”

說罷,兩人都嗚嗚地哭起來了。

曾華連忙蹲了下來,左右手一邊抱住一個,聽着兩人奶聲奶氣的哭聲,連忙安慰道:“不要哭,我馬上去找媽媽回來。”

說完後,曾華輕輕拂去兩人臉上的小淚珠。

勸了一會後,曾華又許下給兩人買竹馬風箏等玩具之後,兩人終於停住了哭泣,最後由各自的奶孃抱起,回去後院。範敏和曾華對視了一眼,沒有說什麼,只是施了一禮便跟在後面走開。

曾華默然地站在那裡,心裡不由地浮現出慕容雲那美輪美奐的

她腮邊的淚痕還燦若桃花麼?曾華暗自嘆了一口氣。

“傳令下去,備馬去桃園!”

桃園還是那麼漂亮,曾華一進園就看到的山坡上滿是粉紅色的桃花。在隨風飄搖地桃花中,可以依稀看到幾株白色地梨樹。越往裡面,粉紅色的桃樹就越多。過了一個河曲小山包,只見滿山都是絢麗爛漫,如雲似霞,風一吹,數百粉紅色的花瓣輕輕地飄落而來,如霧如霞,在風中舞動,而其中幾瓣卻輕輕地撫過曾華地臉龐。

只見在桃花雲霞中,一個草亭立在河邊如隱如現,裡面有數人正圍坐在那裡。正中的一人梳了個盤桓髻(以頭髮反覆盤桓然後作髻),桃色的深衣在衣服下襬加了一個綴銀珠的三角形裝飾,深衣腰部加了一件鵝黃色的圍裳,從圍裳伸出長長的綠色飄帶,而圍裳上還加了一件素色的披紗,與飄帶一起在風中微微飄動。

曾華迎着隨風如雪片飄蕩的桃花,輕輕地走近草亭。這時纔看清正中的正是慕容雲,而她那件深衣卻是自己前年送給她的那件禮物。前年慕容雲生日的時候,曾華從成都織造場定購了一匹上好的蜀織,然後親手描出水紅色的桃花樣式,再請畫師費了數天的時間描繪在上面,甚是漂亮。慕容雲只穿了半天,今日是她第二次穿着。

左右數人正是慕容雲的隨嫁侍女,不過從以前地數十人變成如今的寥寥數人。

“雲兒。今日你怎麼了?”曾華關切地問道。

“妾身今日是來進行祭河祈福”慕容雲輕聲地答道。

“你身邊的侍女樂工太少了,這次從西域來了不少樂工,其中就有天下知名的龜茲樂師,雲兒可以去選一些。”曾華體貼地說道。

這次隨曾華回來的不但有西域諸國的王室貴族,還有諸國的僧侶、學者、工匠和樂師,足有數萬人。而且除了大量的財物外,還有從寺廟、王宮等各處收集地書冊卷軸,足有上千車。可以說曾華將西域諸國地精華一網打盡。全部收刮到長安來了。

慕容雲喜歡歌舞。曾華自然願意爲她選幾個樂師以便討其歡心。

“夫君遠闢萬里。又立下不世之功,真是值得祝賀。”慕容雲淡淡地說道,“以前總是認爲上天眷顧妾身,兄長是一時英傑,夫君也是絕世英雄。現在想來,是妾身太貪心了,世上原本就沒有圓滿地事情。”

“闢功萬里是男兒立世追求的。但是妾身卻只求家人平安無事。這是妾身成爲人母之後唯一所求的。”慕容雲最後低下了頭,腮邊悄然地掛上了淚珠。

曾華默然無語,他知道慕容雲的心病是什麼。北府和燕國相爭,爭的是天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絲毫沒有妥協的餘地。慕容雲本來就身份尷尬,在兩國開戰之後更是被軟禁在府中,身邊的隨嫁侍女紛紛被做爲奸細而抓起來。只剩下這身邊地幾個人。過了一段時間便沉鬱臥病在牀,最後還是曾華回來,切切開導安慰了幾日纔有所起色。但是這個心節卻不會那麼容易解開。

“穆兒和蓉兒是夫君的親骨肉。我想夫君不會輕待。”慕容雲的話讓曾華心裡一緊。

“雲兒何必如此說呢?都是我的兒女,我會一視同仁。”

“一視同仁,”慕容雲看了一眼曾華,她那美麗的眼睛如同一潭秋水,無盡的哀愁在潭水中閃爍,“我不求夫君能一視同仁,只求夫君能讓他們快樂健康地長大,再給他們一個好的去處。”

“我記在心裡。”曾華閉上眼睛,強忍着眼淚,半天才喃喃地說道。

“我知道現在有臣工上書,請命廢了我。夫君念及夫妻之情,不忍加罪。妾身待罪之人何忍看到夫君爲難,更不忍看到兄長被縛,燕國灰飛煙滅。”慕容雲說到這裡,一臉的悽然。也許她已經預見到未來,還有什麼比親眼看到親人相殘更殘酷地呢?一邊是兄長,一邊地夫君,這讓慕容雲左右爲難卻無可奈何。

看到慕容雲在天下爭霸的糾纏中苦苦掙扎,曾華心如刀絞。他心痛身邊的每一女人,因爲經過數年地共同生活,他已經將她們當成是自己的親人。正如她所說的,她的美貌和身世也許是上天對她最大的眷顧,也是最大的懲罰。

“河祭已經完畢,我要會爲夫君和穆兒、蓉兒祈福”慕容雲說完之後,已經恢復了沉靜和平和,然後站起身來,一擺手,侍女立即奏出樂聲。

隨着中和平緩的樂聲,慕容雲輕輕地舞動着身姿,擺動着手臂,並開口唱道:“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腹中愁不樂,願作郎馬鞭。出入郎臂,座郎膝邊。放馬兩泉澤,忘不著連羈。擔鞍逐馬走,何得見馬騎。遙看渝水河,楊柳鬱婆娑。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必跋黃塵下,然後別雄雌。”

輕緩的歌聲伴着和風在桃園裡慢慢迴旋着,妙曼的身影在花雨中迎風綻放,坐在旁邊的曾華一時聽呆了。看着那舞姿,聽着那歌聲,曾華突然覺得兩眼發脹,鼻子泛酸,“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也許是慕容雲現在最好的寫照。

爭霸天下,有讓人振奮的勝利,也有讓人傷感的逝去,正是這樣纔會讓人如此的刻骨銘心。

歌畢之後,慕容雲跪在曾華面前,深深伏地施禮道:“願大將軍神武常勝!”

看到那水紅色衣裳下的身背,曾華一時不知道說些什麼。

慕容雲說罷後款款站了起來,無語地向外走去,幾名侍女緊跟身後。

曾華站起身來,看着那個妙曼的倩影緩緩地行走在飛舞的花雪中,心裡卻充滿了傷感,他的心就像那隨風逝去的花瓣,在無盡的春意中黯然飄落。

慕容雲的身影很快就消失漫天的花雪中,她如同一個美麗的精靈,悄然地融和在隨風飄揚的花雨中,也許只有這樣美麗的舞漫桃花才能將慕容雲掩演在曾華的視線之中。

昇平三年春三月底,慕容雲出家於南山白雲庵。曾華在桃園建桃花庵,以爲慕容雲的頌經拜佛之所。秋七月,慕容雲病逝於桃花庵,曾華親治祭於桃園,並葬於桃花庵後,封桃園爲慕容雲陵所,號桃丘。

第1章 南逃(1)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15章 塘溝之戰(1)第280章 - 三皇會議(一)第200章 漢陽郡第25章 梁州(3)第142章 永和十年(一)第162章 第一次西征(一)第1章 南逃(1)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17章 大戰之前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253章 取經人第94章 燕國第90章 清泉驛第190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二)第144章 永和十年(三)第159章 我們要西征(一)第193章 直入鄴城第178章 朔州都督第183章 王猛出關(一)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243章 江左風雲(四)第214章 西征前夕第19章 笮橋大戰(2)第251章 塵埃落定(二)第99章 遠方的客人(中)第82章 野利循(二)第257章 哥特人(二)第44章 最牛的拉練第69章 悲喜交加第103章 木根山之戰(下)第249章 誰家之天下(六)第261章 報酬和交易第95章 姚襄第196章 渤海道(二)第107章 河北戰事(二)第167章 第一次西征(六)第35章 武都3第240章 江左風雲(一)第89章 王師北伐(二)第88章 王師北伐(一)第127章 萬馬度陰山(六)第127章 萬馬度陰山(六)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8章 曾氏兵法第75章 江夏第249章 誰家之天下(六)第232章 壽春袁真第6章 車胤第101章 木根山之戰(上)第117 回家過年第158章 遙遠的西域(二)第25章 梁州(3)第151章 涼州戰事(二)第107章 河北戰事(二)第28章 新的起點(2)第216章 侯洛祈的選擇(二)第200章 漢陽郡第85章 幷州(三)第73章 巡視第250章 塵埃落定(一)第109章 有話好好說第256章 哥特人(一)第262章 普通法、特例法和宗教事務法第194章 人生如夢五十年第137章 勇氣和榮譽(二)第25章 梁州(3)第272章 - 內沙布爾城(二)第110章 下一個目標第30章 仇池(2)第105章 上元節第232章 壽春袁真第256章 哥特人(一)第218章 侯洛祈的選擇(四)第268章 泰西封風雲(一)第280章 - 三皇會議(一)第204章 進學(二)第114章 初戰拓跋(四)第205章 進學(三)第19章 笮橋大戰(2)第218章 侯洛祈的選擇(四)第128章 北海之畔第100章 遠方的客人(下)第158章 遙遠的西域(二)第58章 關中(四)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125章 萬馬度陰山(四)第207章 天災人禍(一)第83章 幷州(一)第258章 哥特人(三)第70章 宜陽(一)第279章 - 伊斯法罕(四)第200章 漢陽郡第151章 涼州戰事(二)第150章 涼州戰事(二)第180章 燕周之戰(一)第83章 幷州(一)第80章 紛亂的永和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