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海軍中有些人看到了美英的大船很眼紅啊,造船廠中也有些人在推波助瀾,希望建造3.5萬噸級別的航空母艦。”楊用霖看了看對面的徐傑小聲說道。這次海軍高層和技術部門齊聚北京的重要議題就是討論剩下的航空母艦噸位如何使用的問題,建造什麼樣的航母,建造多大的航母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如果我們也建造標排3.5萬噸級別的航空母艦的話,在完成條約規定的4艘大型艦隊航母之後還有2萬噸,還可以補充一艘輕防護的裝甲航空母艦。當然,這裡的3.5萬噸是對外宣稱的,和英美搞的那套噸位把戲沒啥區別,實際噸位可能要接近4萬噸了。這樣的話我們就擁有8艘艦隊航母了,可以變成4個雙航母分隊,南洋方向和庫頁島方向各部署一支航空母艦編隊,東海再部署一支,最後一支作爲機動力量,這樣的話,很適合我們目前的需求。”看到徐傑沒有說話,楊用霖繼續說道。
“4萬噸的航空母艦有點大啊。”徐傑想了想說道,“還是讓專門搞技術的嚴博勳來說說吧,既然都是自己人,我們就把話說開去,看看接近4萬噸的航空母艦到底有沒有必要。”隨後徐傑示意嚴博勳。
“呃?得罪人的事情又要我上?”嚴博勳放下茶杯一臉驚愕的說道。“不能給領導頂崗的部下不是好部下。這時候不用你何時用力?”徐傑憋着笑,瞥了嚴博勳一眼說道。
“從技術角度來看,如果建造一艘純正的航母的話,在保持足夠的航空能力以及防禦的情況下,3萬噸出頭就已經足夠了,如果建造的是非裝甲航母的話。這個噸位甚至可以更低一些。我們始終不要忘記一個原理,那就是航空母艦是爲飛機服務的,如果飛機不會出現更大的變化。那麼航空母艦也沒必要建造的更大。當噸位增加到一定程度後,多出來的噸位並不會帶來更多的邊際效應。比如說一艘3萬噸的裝甲航母就可以支持100架飛機作戰,那麼你建造一艘六萬噸的航空母艦的話,是絕對不可能支持200架飛機作戰的。當然我們必須承認,6萬噸的航空母艦肯定更加抗揍。畢竟航空母艦的船體質量和大小在哪擺着呢。”嚴博勳說的這裡笑了笑。
“而且根據我國和英國人的分析,一艘航空母艦上運轉的飛機數量並不是越多越好,首先一個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如果在技術和資金等方面不存在任何問題,那麼大家是打算建造一艘能裝200架飛機的航空母艦呢還是兩艘各裝100架飛機的航母呢?其次一個原理就是隨着航母噸位的增加。航母的甲板面積並不會同比例提高,也就是說隨着噸位越來越大,單位噸位增加的甲板面積反而會低。比如說一艘3萬噸的航空母艦的甲板面積肯定不會比1艘2萬噸級的航空母艦的甲板面積大50%。”嚴博勳繼續解釋道。
“航母甲板增大的標準應該以運轉的艦載機爲標準,同理機庫也是這樣。噸位和甲板面積的增益在一定範圍內是有益的,而超過一定範圍這個增益就會下降。同時在考慮經費的問題,我們建造的航母必須是夠用皮實而且經濟性良好的戰艦,而不是一味的貪大求全,這是無意義的。”最後嚴博勳總結道。
“看起來說的確實有道理,不過一艘航空母艦需要服役至少20年以上,3萬噸的航空母艦可以滿足我們現在飛機的需要。那麼在十年二十年之後呢?那時候我們的航空母艦能否滿足艦載機的需要呢?”海軍的幾個大佬低聲交流了一下後,林永升被推出來頂崗。誰讓他現在成了海軍總參謀長了?
“怎麼說呢,根據英國人的研究。他們曾經專門在地面上模擬了航空母艦的機庫運作,如果以現在的飛機來做參照物的話,暴怒號航空母艦完全可以容納140架以上的艦載機!即使考慮到技術的進步,在20年之內,暴怒級航空母艦的載機數量不會下降到100架以下。而且暴怒級是因爲採用了快速戰列艦的船體才導致了重量如此之高,如果用正統的航空母艦設計的話,3萬噸出頭完全有希望拿下了的。這一點航空口的同僚可以作證。”嚴博勳回答道。
就在嚴博勳一人“抵擋”着海軍部大佬們的嘴炮的時候,徐傑在一邊也在不斷梳理着原有的歷史知識。盤算着航空母艦噸位到底多高才合適。2戰期間,如果僅僅爲了起飛螺旋槳飛機的話。那麼即使是裝甲航母,那麼3萬噸也足夠了。而這個歷史位面不太一樣。因爲技術進步更快,而且對方更加強大。戰爭拖延的時間也會更長。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如果要適應噴氣式戰鬥機起降的話,那麼航空母艦需要多大呢?而這一個問題上,真正有參考價值的就只有美國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和英國的大無畏了。後者徐傑不太熟悉,但是對於前者,徐傑還是有些瞭解的,那麼現在就看看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在實戰中搭載噴氣式飛機的情況吧。這個情況對於現在的華夏海軍可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首先,第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是歷史上朝鮮戰爭中美國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搭載情況,歷史上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佛吉谷號在1950年5月抵達西太平洋的時候上面一共搭載瞭如下的艦載機,2個f9f戰鬥機中隊,一共擁有30架噴氣式戰鬥機,2個海盜4戰鬥機中隊,一共擁有28架飛機,以及一個擁有14架ad4攻擊機的中隊,一共是72架飛機,而後來隨着戰鬥的繼續,這艘航母又增加了一些電子戰飛機和夜戰飛機,甚至還有3架ad4w預警機和2架拍照飛機!最終這艘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數量高達86架!而參考2戰的數據,一艘埃塞克斯的最大載機量也不過110架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是初代噴氣式戰鬥機和螺旋槳飛機混編的話,飛機數量也就下降了30架左右。這還是埃塞克斯號並沒有安裝斜角甲板時的狀態!
當然,因爲沒有斜角甲板的問題,飛機事故率是高了一些,具體多少,徐傑也記不清楚了,不過用還是可以的。至少美帝就這麼堅持下來了。至於有人問如果攻擊機也都改成噴氣式飛機呢?那徐傑只能告訴他,僅從對地攻擊效果上看,螺旋槳飛機比初代噴氣式飛機更好,因爲後者燃油量太少,掛載炸彈量還不如ad,更悲催的是中低空性能捉急,直接導致命中率降低。所以說螺旋槳飛機對地攻擊力在歷史上50年代的時候是高於艦載噴氣式飛機的。而美帝的ad攻擊機更是用到了越戰,這足以正面螺旋槳飛機在中低空轟炸中也是挺好用的。
即使到了越戰期間,增加了斜角甲板並且擁有了蒸汽彈射器之後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還是披掛上陣,作爲攻擊航母(cva)參加了這次戰爭。(當然不是所有的埃塞克斯級都參戰了,被稱爲cva型攻擊航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是經過sbc125改造的,剩餘沒改造的則被稱爲反潛航母。)在這場戰爭中,埃塞克斯級航母以3.3萬噸的標準排水量可以搭載24架f8e型戰鬥機,和28架a4天鷹攻擊機以及12架ad攻擊機。還可以裝4架e1預警機,再加上一些其它飛機,接近70架規模的艦載機也是十分的威武的。也就是說加上斜角甲板後,這些2戰的老兵也是有相當的戰鬥力的。(當然持續作戰能力肯定沒法和新航母相比,但是具體數據作者也沒有--!作者在這裡只是說埃塞克斯scb125的潛力。)
那麼現在又有人問了,既然埃塞克斯如此厲害,那麼爲何還要早中途島、小鷹和企業呢?原因很簡單,艦載機的發展所致,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最多也就只能搭載類似f8和f4這樣的噴氣式飛機了。而隨着f14戰鬥機、s3反潛機和e2預警機投入現役,埃塞克斯再改也無法滿足這些傢伙的需要,所以最終在越南戰爭結束後,最後的幾艘埃塞克斯也相繼退出現役。由此可見,真正推動航母大型化的根本原因是飛機大型化。
如果僅僅以應付這次戰爭爲目標的話,(就算科技再怎麼發展,徐傑不認爲這場戰爭結束的時候會出現類似f8十字軍這樣的飛機。出來米格15級別的就不錯了!)經過scb125改進的埃塞已經足夠了。也就是說使用斜角甲板的3.3萬噸標排的非裝甲甲板航母可以使用幾乎所有的艦載機。如果換成裝甲航母的話,考慮到防護性能的增加,3.8萬噸也足夠打住了。當然,如果想要一級航母用50年的話,最多到了中途島級別也就到頭了,加裝個斜甲板,和一定的裝甲防護,最終4.5萬噸上下就差不多。而且這種航母估計就算出來也到2戰結束了。因爲以上的原因,徐傑認爲即使是裝甲航母,下一級最多也就3萬噸出頭,第三級艦隊航母再考慮更大的吧。
感謝書友zhou玉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f663026、書迷成精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