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談判啓動

關於由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參加的這場兩方三國的戰爭對世界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是很難統計出來的。雖然,很多國家以及民間機構都對這場戰爭的影響做了定量分析,但是得出的結論,是很難以說明這場戰爭到底造成了多大的災難,因爲很多數據是無法統計出來的,而且很多連帶損失,也無法進行精確的計算!

戰爭爆發的時候,持續了2年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剛剛結束,世界經濟持續正在開始重建。而這時候,世界上的主要經濟大國也都開始在對國內經濟進行調整,以適應危機過去後的世界經濟體系。而戰爭在這個時候爆發,自然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戰爭的地點在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上,而這一地區一直都是航運最發達的地區,這對世界貿易造成的影響是很難估計的!

戰後,中國,巴基斯坦,印度以及支持印度的美國都沒有公佈在這場戰爭中的軍事支出以及損失。但是,通過一些有聯繫的事情就可以看出,這場戰爭到底給這4個國家帶來了什麼。

戰爭期間,以及戰後,中國一共增發了5次國債,總計發出的國債數量達到了120000億人民幣。雖然這些國債都被民間迅速的吸收掉了,甚至出現了戰爭國債供不應求的局面,但是從這可以看出來,中國爲了這場戰爭花費了多少金錢。

在戰爭中,中國損失了580多架戰機,6艘大型戰艦,1500輛坦克,3000多輛裝甲車以及其他戰鬥車輛,光是這些裝備損失的價值就達到了10000億人民幣!另外,消耗了105萬噸彈藥,500多萬噸燃料,動用運輸車輛2萬多輛,火車皮1200節,車頭200輛,而在這方面的支出至少達到了30000億人民幣!很明顯,在沒有計算人員損失的情況下,中國的戰爭支出就達到了40000億人民幣。而中國軍隊陣亡官兵6萬多人,重傷二十多萬,而這些人員損失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即使以最保守的中國保險費用來計算的話,恐怕將遠遠朝過其餘軍費的開支吧!當然,這只是戰爭中的硬開支,而這場戰爭對中國經濟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將更爲嚴重。

戰爭期間,中國唯一獲益的大概只有軍火生產工業。而在2個月期間,中國經濟的同期增長率只有2.5%,比去年同期增長比降低了11個百分點。而在2009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只達到了7%,比2008年的12.1%降低了5.1個百分點,而將這換算成金錢的話,至少是30000億人民幣!

當然,帳是不能這麼算的,因爲很多影響是看不見,也不可能計算的。所以,最後僅僅只能粗略的估計,中國爲這場戰爭至少付出了150000億的代價。而在經濟危機結束之後,如果這筆錢用到國家建設以及經濟發展之中,恐怕中國獲得的好處將會更大吧!

正是因爲中國付出的這麼高昂的戰爭代價,所以,在後面的談判中,中國的態度從來就沒有軟弱過,僅僅向印度提出的戰爭賠款就達到了20萬億人民幣!而按照當時印度的國家生產能力,恐怕未來20年,印度人不吃不喝,才能還完這筆賠款!

再看巴基斯坦方面,比起中國來講,巴基斯坦的損失只有多,沒有少!

戰爭中,巴基斯坦承受了250萬人死亡的巨大惡果,這其中,至少有120萬軍人,而這都是壯年人,即使巴基斯坦的人口接近了2億,但是這120萬的損失仍然給巴基斯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嚴重的影響到了巴基斯坦未來的發展。而且,因爲在印度進攻的高峰時期,曾經控制了巴基斯坦20%的國土,而且,在印巴戰場上,最慘烈的戰鬥幾乎都發生在巴基斯坦的國土上,特別是很多戰役都是在城市中展開的。戰後,拉合爾,巴哈瓦爾布爾,海得巴拉幾乎都變成了廢墟,即使大部分居民都已經撤了出來。但是僅僅將這些城市的損失換算成現金的話,至少也應該以10萬億爲單位進行計算了!

在這場戰爭中,巴基斯坦一直是通過貸款的形式向中國購買武器裝備,以及彈藥物資的。而到戰爭結束,巴基斯坦光是中國這裡欠下債務就達到了70000億人民幣!而在整個戰爭中,巴基斯坦的裝備損失,以及彈藥消耗的總量達到了120000億人民幣!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超過了中國的所有戰爭硬支出了。如果再算上巴基斯坦的人員損失的話,恐怕就算把現在的印度賣掉,也無法賠償巴基斯坦的損失吧!

其實,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最大的應該是印度!雖然,美國免費向印度援助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但是所有先進的裝備,彈藥,以及戰爭物資都是印度通過向美國貸款購買的。而在印度宣佈投降的時候,在美國那欠下了高達2000億美金的債務。另外,在這場戰爭中,印度死亡人數達到了550萬,其中軍隊損失陣亡官兵250萬,平民死亡300萬(這是最保守的估計,因爲印度人口分佈過於密集,而且戰爭期間有數量衆多的人離開了自己的居住地,所以具體的平民死亡數字是無法統計出來的,而按照最誇張的估計,有2000萬印度平民死於這場戰爭)。另外,有在人口超過200萬的城市中,有5座受到了嚴重破壞(指受破壞面積達到城市面積的75%及其以上),7座受到了中等程度的破壞(指受破壞的面積,佔到城市面積的30%到75%),另外還有12座受到了戰爭的影響(指受到破壞的面積,占城市面積的30%以下,或者因爲戰爭讓城市喪失了功能)。而在人口100萬到200萬的城市中,有1座被移爲平地,8座受到嚴重的破壞,25座受到中等程度的破壞,30座受到戰爭的影響。而在20萬到100萬的中等城市中,3座被移爲平地,28座受到嚴重破壞,72座受到中等程度的破壞,104座受到戰爭的影響。而人口在20萬以下的小城市以及城鎮受到的損失根本就無法統計了。光是這一項損失,大概就應該億10萬億美金爲單位計算吧!另外,戰爭期間,印度的戰爭難民數量達到了1億7000萬,而光是安頓這些難民,印度至少就得支出10萬億美金!從這些民間的損失上就可以看出來,印度人辛苦了幾十年的成果幾乎毀於一旦。而印度至少有15%的地區受到了戰爭的破壞與影響,恐怕,印度還得花費另外幾十年才能讓受到破壞的地區恢復到戰前的樣子吧!

再看印度在軍事上的損失,此戰之後,印度海軍已經徹底的失去了在印度洋上的制海權,隨着中國佔領安達曼-尼科巴羣島,現在印度洋上,能夠擁有影響力的海軍只有兩支,一支是美國的印度洋區艦隊,另外一支就是中國的特混艦隊。而印度陸軍幾乎喪失了所有的重裝備,到停戰時,印度只擁有1200輛坦克,2000多輛裝甲車,800門大口徑火炮或者火箭炮,5000多輛運輸車輛,而這還不到戰前印度陸軍20%的規模!同樣,印度空軍也遭受到了滅頂之災,談判開始的時候,印度空軍只擁有作戰飛機250架,而且大部分都是老舊的戰機,這比起戰前印度空軍的戰機數量與質量來,甚至不值一提!可以看出來,即使印度接受了數量巨大的美國裝備,但是現在印度已經徹底的失去了與周圍任何一個國家對抗的實力,光是軍隊的損失,恐怕就不下10萬億美金吧!而這還沒有算上,因爲印度失去了地區霸權,而對印度未來的影響,如果再這麼計算的話,印度這個國家是徹底的廢掉了!

當然,印度最大的損失其實並不在這,如果與後面的損失比較的話,印度在戰爭中的損失甚至可以不用考慮。從戰爭的末期到戰後15年時間內,原印度的國土內,爆發了數十次民族獨立戰爭,有15個少數民族爲主的國家獨立了出來。而最後,還在印度斯坦人控制下的國土面積只有印度原先面積的40%。而這對印度打擊纔是最大的,而造成的損失與影響根本無法估計。大概,印度在發動戰爭的時候,只想到要消滅巴基斯坦,同時擊敗中國,但是他卻沒有想到,自己被別人用另外一種方式消滅了,而且失敗的是他自己吧!

也許有人認爲,美國並沒有大規模的派遣部隊參加這場戰爭,而且提供給印度的大部分物資是需要付款的,以及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受到了巨大的牽制,並且承受了不小的損失,所以美國是這場戰爭的獲利者,如果真這麼看的話,那就完全的錯誤了。

前面已經說過,因爲這場戰爭,印度在美國這欠下了高達2000億美金的外債。但是,戰後,印度只向美國償還了2億,而且還是在和平條約生效之前,美國從印度手裡奪去的。而另外的所有債務,印度一分錢也沒有還給美國。換句話說,即使美國手裡到現在還拿着印度的欠條,但是他永遠也別想把這筆錢收回來了。

其實,這筆錢還不算大頭,以美國的經濟實力,區區2000億又算得了什麼呢?在伊拉克打了這麼多年,美國至少多支出了5000億的特別戰爭經費。而且,將這些錢分攤到每一個美國的納稅人頭上的時候,只需要每個美國人拿出年收入的2%,或者說,每個美國人少出去旅行一次,或者少看幾場NBA,這些錢就出來了。所以,這對美國根本就算不了什麼。但是,美國承受的間接損失並不小!

因爲美國是爲了挾制中國,才推動印度發動這場戰爭的,即使在戰爭前後,中美雙方都沒有撕破臉皮,但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卻因此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而這個打擊的作用,在美國身上表現的更爲明顯。

作爲世界上最強大,也是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發展並不像中國這種新興國家,是依靠對外出口起步的,而是依靠美國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時常爲吸引力,吸引外來資本,然後促進美國經濟發展。而現在,中國也正在走這條路,因爲比起出口來,只有讓自己的時常成爲別人無法忽略與拋棄的巨大誘餌,這樣的發展纔可以擺脫最原始的痕跡,進入到一個正常的階段。所以,美國一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資吸納國,雖然,中國以每年2000億左右佔據了第二大外資吸納國的位置,但是比起美國這個龍頭老大來講,這僅夠美國每年吸收外資的零頭!

相對於通過國內自身需要來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以吸收外資爲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本身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而且對世界局勢的要求非常嚴格。不要說這次的大規模地區戰爭,恐怕非洲某個小國家的內戰,都將對美國的經濟造成衝擊。所以,在這場戰爭中,美國至少損失了2500億的外來資本。如果這些資本流入美國的話,至少可以帶動起10倍以上的美國國內資本活動,另外可以增加至少20萬個就業崗位,而因此爲美國經濟做出的貢獻,至少在3萬億左右!可以看出來,美國因爲戰爭受到的影響是非常明顯,而且強烈的。

另外,美國因此在對華貿易中,至少損失了5000億的進帳,因爲中國國內已經自發性的拋起了反美風暴,抵制美貨,成爲了中國人新的口頭禪。而這對美國的影響,就更爲深遠了。

現在,美國的發展是依靠貿易支撐的,即使美國國內需求仍然爲發展提供了大部分的動力,但是按照美國的國家發展戰略計劃,美國將部分放棄低端市場,努力控制新時代的高斷市場。而這就是,高端電子產品,軟件,網絡產品,以及軍火,能源,航空,航天等等。換句話講,中國在成爲世界工廠的時候,美國已經成爲了世界的大腦。現在,世界上用的電腦的操作系統中,95%是由美國公司研製開發的,而這每年至少爲美國增加了1萬億的收入。另外,美國在軍火,航空,航天,網絡,電信等方面也是世界的龍頭老大。所以,美國的企業在生產出這些產品的時候,自然需要銷售到國外市場上去,隨着日本的沒落,歐洲的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那麼,中國已經成爲了世界上這類產品最大的吸收市場。因爲這場戰爭,美國是不可能再向以往一樣,向中國傾銷他們的高端產品了。而且,中國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已經在戰爭中得到了加強,現在,中國已經開始着手施行“盤古”計劃,這就是加強中國自己在高端產品方面的開發研製與生產能力,逐漸擺脫對發達國家的依賴。而這對美國造成的影響,是無法估計的。

也許,有人會說,美國照樣可以抵制“中國製造”,以此來換取中國的妥協,但是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現在,印度的沒落已經讓中國失去了最大的競爭對手,而東南亞國家在南海戰爭之後,已經被中國打怕了,在很多問題上,都在看中國的眼色辦事,而非洲地區的發展一直因爲內戰而停滯不前,南美的大部分國家也因爲國內政治動盪,很難在出口市場上與中國競爭,即使是巴西,都因爲國內的腐敗醜聞,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之中。而相對於美國在高端產品上的壟斷優勢,中國也在低端,以及中端產品上擁有着壟斷的優勢,不然中國還怎麼叫“世界工廠”。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船舶生產國,第一大鋼鐵生產國,第一大水泥生產國,第一大煤炭生產國,第一大服裝生產國,第一大日用品生產國,第一大電器生產國,第一大電腦硬件生產國。比起美國的產品來講,因爲中國生產的衆多產品的技術含量並不高,成本就成爲了競爭中的關鍵。而在2008年,中國還有5億農村剩餘勞動力,在控制成本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與中國競爭。而且,沒有網絡,人們可以照常生活,現在就有7億中國農民生活在沒有網絡的世界裡。但是,沒有了衣服,沒有了電器,沒有了煤炭,沒有了鋼鐵,恐怕很難有人能夠生存下去。所以,在中國佔據優勢的市場上,是沒有人能夠與中國競爭,也沒有國家可以放棄中國的!

當然,從國際環境上來看,現在中國針對的出口市場主要在美國與歐洲,而隨着中國逐漸將出口地擴大到第三世界國家,即使美國製裁中國,不買“中國製造”,歐洲照樣會買,第三世界國家照樣會選擇中國的便宜產品。而在美國方面,與美國競爭最激烈的就是歐洲,中國不買美國的產品,可以向歐洲購買的,但是,美國不買中國的產品,他又能向誰購買呢?而且,美國只要撤出中國市場,恐怕歐洲會搶着進來,而這在臺灣戰爭之後,就已經證明了。所以,從這些問題上可以看出來,如果美國真要想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的話,那麼最後受害的絕對是美國,而不是中國!而這也是爲什麼美國一直不敢用貿易戰的方式來挾制中國的原因了!

說到這,話題已經扯遠了,而從中也可以看出來。其實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受到的傷害並不輕,至少不是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樣,美國是這場戰爭的受益者。如果仔細觀察中美兩國在後面的發展,以及兩國對外政策的改變的話,就可以看出來,其實美國受到的傷害遠比中國大,因爲,美國拿不到印度的戰爭賠款,還需要吞下印度欠下的債務!

其實,在這場有27億人口,直接或者間接參戰,已經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中,沒有一國家是受益者,就算中國拿到了印度的戰爭賠款,這都不足以彌補中國受到的損失。可以說,戰爭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講都是災難,這也是歐洲爲什麼要這麼的反對這場戰爭的原因。因爲在這場戰爭中,世界經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就連歐洲國家都無法逃過戰爭的衝擊。

戰爭期間,伊斯蘭國家爲了支持巴基斯坦作戰,同時反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霸權行爲,藉此迫使美國從伊拉克撤軍,操縱着歐佩克,向美國發動了一場石油戰,將每日的石油產量降低了1/3,並且取消了大部分向美國輸出的石油,以此來保證向歐洲與中國輸出的石油數量不變,或者還有所增加。雖然,中國與歐洲進口的石油並沒有因此減少,但是世界油價已經被炒到了108美金一桶,幾乎不敢想象的天價!而按照經濟人士的計算,在合理的價格上,油價每上漲一美金,世界經濟增長將降低0.1個百分點。而此時,油價已經比戰前上漲了47美金。而世界經濟年平均增長率能夠達到3%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很顯然,僅僅是油價的上漲,恐怕就會將世界再次拖入到經濟危機之中!

就算不看別的影響,僅僅從“石油戰”中就可以看出來,歐洲是不可能逃過這次戰爭的影響的。即使歐佩克已經保證在輸出到歐洲的石油中,60%將以特惠價,即戰前的價格出售,但是歐洲2009年的經濟增長率至少下降了1.2個百分點。這意味着,將有500萬歐洲工人失業,意味着歐洲損失了至少10000億歐元!所以,歐洲也是這次戰爭的受害方!

從直觀的印象上,似乎戰爭的殘酷性是表現在戰場上的血腥戰鬥,以及部隊與平民的傷亡上的,畢竟在新聞報道中,這一類的新聞是最主要的,也是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但是,從更高的,也是更現實的立場上來看,戰爭的殘酷性更多的時候是表現在對已有世界的破壞上,是對世界體系的打擊上,以及因此產生的巨大改變。

因爲世界油價的上漲,很多的發達國家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特別是在以汽車爲主要交通工具的美國,開私人汽車上班已經成爲了一種奢侈的事情。而因此,美國在2009年到2015年,汽車銷量下降了40%,直接導致500萬汽車工人失業,同時導致通用與福特兩大汽車廠商合併,以應付更激烈的國際競爭。而這一衝擊,已經完全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習慣,鐵路客運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成爲了新一代美國人所熟悉事物。

當然,戰爭之所以還不能被人類消滅,就有其作用,而表現得最明顯的是,戰爭造成的巨大破壞,必然導致新事物的產生,而這從很大層面上拉動了人類科技的進步。別的不說,20世紀最重要的4項科學成果,其中有3項就是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催化而產生的。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子彈至少還要晚50年才誕生,換句話說,人類利用核能的時間也要推遲50年,如果將這50年中生產的核能用石油來替代的話,恐怕海灣地區的石油都被採空一半了!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導彈的發明時間至少要延遲20年,也就是說,人類掌握並且利用火箭的時間也要延長這麼久,那麼現在恐怕我們談論得最多的還是登月,以及火星探測計劃吧!而現在我們生活中所必須的基因生物工程,計算機,網絡,複合材料,大型民用客機,巨型輪船,甚至電視,冰箱,空調等等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產生,或者是在戰後,受到戰爭中開發出來的技術的影響而產生的。所以,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話,恐怕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還要延遲至少30年到半個世紀吧!

當然,這次大規模地區戰爭的影響是無法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比較的,畢竟參戰的國家並多,戰火也沒有蔓延到全球,更沒有影響到主要的發達國家,所以這些國家也不可能將所有的力量都調動到戰爭中來。但是,這次戰爭也對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科技方面,這場戰爭中出現的很多新技術,已經成爲了未來科技發展的基礎。比如無源雷達,複合制導技術,探測技術等等。當然,這些影響主要還是表現在軍事上。而在此之外,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因爲石油危機而催生的新能源!

其實石油危機已經鬧了幾十年了,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有人宣稱,地球上儲備的石油最多還只夠人類使用半個世紀,也就是說,到2030年,恐怕人類將沒有石油來發電,沒有石油來供汽車使用,也沒有了用石油化工生產出來的塑料產品。但是,隨着石油探測技術的進步,更多的,規模更大的油田相繼被發現,而且,隨着石油提煉技術的提高,現在已經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重油裂化的成本,也就是說,以前當做廢物的瀝青與重油油田已經成爲了珍寶。而到2009年,按照已經探明的世界石油儲備,至少還可以供人類使用80年,即使再也發現不了任何新的油田,現在發現的瀝青與重油儲備還可以供人類使用200年。當然,很多人都認爲,人類所發現的石油資源只是冰山一角,而隨着探測技術,以及石油生成理論的突破,這一理論已經逐漸被證實了。以前,人們認爲石油只回在海相沉積盆地,也就是沉積岩中才會產生,但是現在,人類已經在花崗岩中發現了石油!另外,還有煤層氣可以作爲天然氣的替代品。而對全球埋深在2000米以下的煤層氣的計算結果表明,這一儲量已經超過了現在天然氣儲量的2倍!所以,人類的發展還遠沒有走道因爲能源枯竭而受到限制的地步。而且,石油的開採與生產成本遠低於別的能源,所以,石油一直是人類的主要能源。在這場戰爭之前,沒人想過要加快新能源的開發速度,而從經濟上來講,也沒有這個壓力。但是,這場戰爭帶來的石油危機,卻讓所有國家都認識到,現在已經是開發新能源的時候了。

石油作爲一種戰略資源,在每個國家的經濟體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這從根本上講,就是能源,能源是一個國家的基礎與支柱。但是,反觀現在的國際秩序,大部分的發達國家的石油儲備根本就無法滿足自己經濟的需要。而在衆多強國之中,只有俄羅斯是石油輸出國,而美國是把自己的石油儲備了起來,先用別人的,直到把別人的石油用完了,才使用自己的,而也只有美國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能夠保護其在世界各地的石油產地,這也是美國發動侵伊戰爭的主要原因。另外,中國已經成爲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而歐洲出了擁有北海油田的英國之外,沒有哪個國家不缺油。但是,在美國之外,另外的國家都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可以爲自己提供安全的能源保證。而將自己的經濟命脈放到別人的手裡,即使現在是盟友,那也是不安全的,因爲在國家搏弈中,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暫且不說美國實行全面的石油封鎖政策,就算是歐佩克提高油價,都已經對發達國家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幾乎就要逼迫美國開採自己的石油來應急了。所以,在這種經濟與安全的全面壓力下,所有有實力的國家都考慮到了發展能夠取代石油的替代能源。而在所有被想到的替代能源中,以可控聚變爲基礎的新型核能成爲了最有前途,也是最受到重視的替代能源。

其實,自從第一枚氫彈在比基尼島上爆炸之後,人類就知道聚變產生的能量遠遠大於裂變。而這種核能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就以地球上的水中含有的重氫來計算,這都足夠人類使用上億年了!但是,要控制聚變並不如同控制裂變一樣簡單,因爲聚變的條件要求更高,只能在上億度的溫度下,聚變纔會發生,而要讓聚變得到控制,並且將爆發出來的能量轉化爲可接受的能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另外,聚變之後轉化成的只能是電能,而要用電能完全取代石油的內能,還需要在電能的儲備利用率,也就是電池的性能,以及電能的傳輸,也就是電力傳輸系統等等方面下大工夫,研製出更先進的產品,才能夠在人類的實際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最早的聚變實驗堆是在法國建立的,這座實驗堆從2005年就開始運作了。但是,在實驗中,還是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比如聚變產生的熱能怎麼大規模的轉變成電能,而電能又怎麼儲備。這些都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而要在這些方面取得進展,就必須要在材料學科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所以,相關的投資是非常巨大的。現在,法國已經爲此投入了數十億歐元的研製經費,但是很多初級問題都還沒有解決,如果真要讓其達到有經濟使用價值的地步,恐怕需要投入的資金將以千億計算吧!

是石油危機之前,正是這些技術上,已經經費上的障礙阻止了人類向這一最有前途的新能源發起衝擊。但是,石油危機爆發之後,人類在這一危機中的損失至少在百萬億美金之上。而這比起開發新技術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大多了。當然,只要聚變核能達到成功利用的階段的話,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不會缺少能源。而這種在安全性上帶來的好處,還是無法估量的。所以,從石油危機爆發的那一刻,也就是第四次印巴戰爭爆發的那一刻開始,對可控聚變核能的研究就在各個大國中展開了。

當我們現在使用着高能電池,並且幾乎免費的使用着電能的時候,也許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那場殘酷的戰爭催化了現在的新生活。就如同以前人們使用電腦的時候,不會想到這是“阿波羅”登月計劃的附帶產物,而更沒有人想到,“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冷戰的產物,當然,冷戰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催生品。所以,在戰爭的破壞之外,我們還應該看到,戰爭對世界發展帶來的推進作用。如果沒有第四次印巴戰爭,沒有能源危機的話,那麼人類到現在,可能還在使用着石油,或者裂化石油作爲主要的能源,也許我們開的還不是電瓶車,而是噴着濃煙,嚴重污染着環境的汽車。當然,究竟戰爭是對是錯,對人類是毀滅還是新的開始,也許每個人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們不應該忽略掉,正是人類本身的貪婪性,以及對任何事物的佔有慾望,促進着人類的發展,如果沒有了慾望,恐怕人類至今還在森林裡面,過着黑猩猩般的生活吧!

不管怎麼樣,這場戰爭已經離開了很久。而在反省戰爭給我們帶來什麼的時候,我們還是回到主線路上來,看看這場戰爭之後的和平是怎麼艱難的走到了大家的生活中來的吧!

爲了滿足歐洲國家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慾望,中國同意按照法德聯合提出的談判安排,於印度同意接受無條件投降之後3天,宣佈中國的志願軍與解放軍在全線實現停火,而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軍隊也同時停火。

停火之後2天,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談判團一起到達了巴黎,2個小時之後,印度談判團乘坐的法國總統的專機也降落在了巴黎西北郊的布爾歇機場上。

三國的談判代表在晚上一起參加了希拉剋總統親自主持的晚嚴,因爲礙着法國總統的面子,三國代表纔沒有在這裡就打起來。但是那種強烈的敵對氣氛已經預示着,後面的談判絕對不會輕鬆。而就在第二天雙方三國正式開始談判前的預備毀傷的時候,一起突然發生的事件爲這次談判蒙上了一層不祥的陰影!

第十二章 特戰建功第九章 斷日行動第八章 政治需要第六章 瞞天要價第十八章 玩弄未來第十章 鐵軍崢嶸第十四章 沃羅列日第四章 拉拉戰役第三章 海上警察第十七章 戰爭之道第六章 打擊行動第十章 短兵相接第九章 深海蛟龍第六章 戰爭迫近第十二章 朝鮮春天第一章 魂歸故里第八章 戰爭經費第九章 雪原突擊第五章 志願艦隊第七章 兩線戰爭第四章 突破重圍第十一章 泥牛下海第十一章 泥牛下海第六章 匹夫有責第十章 潛龍發威第六章 單方行動第四章 打瞎鷹眼第十九章 夏天的雪第十三章 超級遊戲第十二章 烽火連天第十章第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三章 未來戰略第九章 暫時休戰第四章 非洲攻略第九章 羣島風波第七章 颶風登陸第七章 飽和攻擊第一章 戰略決策第二十章 閃擊蒙市第二十三章 砧板與肉第二章 將軍殿堂第十三章 摘除毒瘤第一章 猶太人日第一章 軍國主義第十五章 丹佛末日第二章 破交作戰第五章 聯合末路第十三章 危險行動第一章 大衛之劍第一章 將軍報道第六章 狗急跳牆第六章 鐵甲洪流第十二章 軍隊之魂第十一章 高峰時刻第六章 世界震盪第十二章 政治攤牌第八章第六章 英雄之城第十五章 消耗機器第十九章 美軍反擊第三章 膽顫心驚第五章 震後餘威第九章 惡魔降臨第十二章 擒賊擒王第四章 悲情巴黎第四章 科技革命第六章 臨陣換將第十五章 丹佛末日第五章 豐收時刻第七章 南敲北擋第四章 利劍出鞘第五章第十八章 啞然而止第三章第二章 軍事外交第十四章 五百壯士第九章 暫時休戰第一章 燃燒天空第十章 危機來臨第八章 圍堵“甘地”第十三章 真實謊言第七章 坦克大戰第八章 環球訪問第九章 特混艦隊第四章 峰迴路轉第二章 東京風暴第四章 東方獅吼第十三章 摘除毒瘤第九章 徹底決裂第十一章 佔領政策第十章 庫克羣島第七章 初試身手第二十二章 山河一統第二章 戰爭總結第一章 伏爾加河第六章 連環出擊第三章 緊急出征第四章 黑暗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