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飽和攻擊

海洋上的夜空是非常漂亮的,特別是在無雲或者少雲的夜晚,這裡的星星比起大城市來,要明亮了很多。如果是飛行在數千米的高空,那景色就更爲美麗,甚至能讓看到的人留連忘返。而這時候的趙隼鷹卻沒有一點心情去看那美麗的景色,甚至連擡下頭的心情都沒有。

空戰已經開始了,即使他們無法從雷達屏幕上看到空戰的場面,也無法從通信系統中瞭解到空戰的情況,但是前方夜空中不時閃過的爆炸火光卻燎人心神,讓這些本也是戰鬥機飛行員的天之嬌子們心裡如同有隻貓在抓一樣。

速度已經不能再提高了,如果他們還想回到基地的話,現在就不能開加力。他們是無法指望空中加油機爲他們服務的,那些在空戰中消耗了大量燃料的戰鬥機纔是它們援助的對象。所以,趙隼鷹他們只能夠按照最大的巡航速度前進,貼在海面上,在這阻力最大的低空掙扎着,希望能夠更快一點。

“全體準備攻擊!1分鐘後開始!”

正在趙隼鷹有點爲這次分配到的任務煩悶的時候,大隊長及時的下達了攻擊開始的命令。趙隼鷹不再想前方那些戰鬥機飛行員的坐機上又會被塗上多少顆紅星,迅速的做起了發射準備來。

目標參數是由後面的指揮機提供的,每架戰機攜帶的4枚導彈都分到了4個目標,攻擊是交叉進行,以避免任何一架戰鬥機無法引導後,還能夠保證每個目標將受到足夠多的導彈照顧。

趙隼鷹帶領的這個中隊是第一批發動攻擊的,他們的目標不是運輸船隻,而是日本護航艦隊中心的那兩艘防空能力最強的“金剛”級驅逐艦,以及那艘“大隅”級直升機航母。這讓趙隼鷹的心理稍微平衡了點,打不了空戰,至少還能夠打擊日本艦隊,總比後面那些只能打擊運輸船隻的好多了吧!

作爲日本上一代“九·十”艦隊核心的“金剛”級驅逐艦大家已經太瞭解了,就不多做介紹了。而這“大隅”級直升機航母卻是大有來頭。日本人並不把“大隅”級稱爲直升機航母,而是叫着“直升機載機驅逐艦”,而將一艘滿載排水量近兩萬噸的大型艦艇叫着驅逐艦,這本身就是一個荒謬的笑話,二戰中,很多重型巡洋艦都沒有這麼大的排水量呢!而且作爲驅逐艦,“大隅”級卻沒有那些相應的武備,沒有反艦導彈,沒有遠程防空導彈,也沒有魚雷,火炮等,它依靠的只是搭載的十幾架直升機。而這樣的軍艦,在別的海軍,都已經被叫做了航母,即使是現在還無法攜帶固定翼戰鬥機,也應該算是直升機航母了。而在日本新的“十·十”艦隊中,“大隅”級航母已經取代了“金剛”以及更先進的“金剛2”級驅逐艦的核心地位,成爲了真正意義上的旗艦,擔負着對整個艦隊的指揮,以及艦隊絕大部分的反潛作戰任務。這次的戰爭行動也不例外,兩艘“大隅”級分別成爲了兩支艦隊的旗艦!

趙隼鷹對這些艦艇資料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現在根本就不用思考怎麼來對付這三艘最重要的艦艇,而各種發射前需要完成的工作,也讓他沒有時間考慮這些問題。

距離日本艦隊還有150公里,即使導彈以低-低-低的飛行剖面發動攻擊,也已經足夠了。通過傳過來的戰術地圖,趙隼鷹熟練而又迅速的爲導彈標定着攻擊路線。ANSF雖然可以發射後不用管,自主攻擊,但是要想在這麼多大型運輸船中間找到那三艘個頭並不算大的護航艦艇,並且準確的發動攻擊,自主攻擊模式就不太實用了。所以,必須要由後方的飛行員選擇好巡航線路,並且一直進行中段引導,直到導彈最後鎖定了目標,他們才能夠結束工作。

“一中隊,2000米高度,攻擊開始!”

當趙隼鷹剛做好了準備,將目標數據輸入到導彈的電腦中後,大隊長的攻擊命令也傳來了。

16架變得很笨重的F-15稍微擡了下腦袋,就向着上面1950處的空中刺去,這次他們都打開了加力燃燒室,發動機噴出的火焰格外的耀眼。

當綜合顯示器上的高度數字剛一跳到“2000”上,還沒有改成平飛,16架戰機就非常整齊的,以15度的仰角拋出了兩側機翼下的4枚導彈。導彈在下落了20米之後,火箭加速發動機順利點火,當導彈在1分半後加速到2馬赫的時候,整體燃燒室內的固體燃料已經消耗光了,隨即,整體式衝壓發動機開始工作,將導彈繼續加速到3馬赫,並且向着距離海面20米的高度俯衝了下去,最後在距離發射點20公里處,64枚導彈幾乎是同時改成平飛,如同一把有着64和齒的梳子一樣,向着日本艦隊的方向猛虎下山般的撲了過去。

由於開始一直在全神貫注的執行命令,趙隼鷹並沒有注意大隊長後面的幾道命令。但是當他心滿意足的看着自己的四枚導彈消失在夜空之中後,也看到了2、3中隊的32架戰鬥機靠到了自己中隊的後面,它們兩翼下的導彈也不在了。這時候,他們整個大隊的192枚導彈都已經發射出去了。

“方向340,保持高度,進行中段引導!”

當所有的戰機都回到編隊裡面的時候,新的命令也來了。48架戰機齊刷刷的調轉了方向,現在他們已經改到了與日本艦隊前進方向垂直的線路上來,並且一直保持在日本艦隊遠程防空火力網的外面。現在,空中的電磁干擾也變得很弱了,所以,他們也不再需要後面的指揮機幫他們進行引導工作,憑藉着先進的火控雷達,這個任務他們完全可以自己來完成。失去了戰鬥機掩護的日本艦隊對他們這些徘徊在身邊的“惡魔”只能望空興嘆,根本就沒有一點辦法,導彈打不上,當然,艦艇更加無法追上飛機了。

而這時候,“金剛”好驅逐艦上。日本軍人也紛紛忙碌了起來。

看到雷達屏幕上的雪花正在減少,古木終於鬆了口氣。在開始的那段時間中,他幾乎檢查了整個雷達系統,確認並不是自身的原因,而電腦的分析結果也出來了,是受到了嚴重的壓制性干擾,而兩分鐘前,他也收到了後面的情報,這次中國的彈道導彈攜帶的並不是大威力彈頭,而是干擾彈頭。在15枚重達1500公斤的中程彈道導彈的彈頭中,裝的是成噸的被動干擾鉑條以及數臺主動干擾器。雖然精通電子學的古木(東京大學電子學碩士)並不相信中國人能夠將那些嬌貴的干擾器放到環境惡劣的彈頭中去,但是現在他也沒心情去仔細想這些問題,畢竟雷達已經能夠正常使用了,艦隊最重要的探測手段也恢復了。

雷達屏幕剛一清楚,隨即又模糊了起來,上千枚閃動着的亮點讓古木差點又認爲受到了干擾。但是,這次電腦卻沒有做出是干擾的判斷,紅色的警報燈亮了起來,他們受到了攻擊,那些亮點不是干擾產生的,而是導彈的目標反射信號!

一千多枚!這是個什麼概念!古木只覺得自己有點無法理解這個數字,但是過硬的專業數字讓他迅速的把這個發現傳到了作戰部門。

“金剛”級的自動化系統是非常先進的,只要戰艦進入了戰鬥狀態,很多動作都不需要人來控制,當然,專門需要人來控制的場合除外。而現在,全艦早已經進入了戰鬥狀態,當雷達的發現一傳到了作戰部門後,那邊的電腦迅速的啓動了導彈發射程序,並且等待着下一道命令的到來。

在傳輸信號的同時,火控雷達的中央電腦也開始處理着這個龐大目標羣的數據,首先鎖定的目標有16個,這16個對本艦構成最大威脅的目標將是第一批升空的32枚“標準ⅢA”導彈的終點。不到兩秒鐘,第二批的16個目標也被鎖定,只是暫時還無法分配到導彈來對付這16個目標,只能等到下一次導彈發射了。很快,一共四批的64個目標都已經被精確鎖定,雷達也開始全力跟蹤這64個目標。

其實以“金剛”級上的SYD-1D型“宙斯盾”雷達的性能來說,可以同時對付64個目標,只是子系統的性能瓶頸制約了這點。武器系統的性能就如同一個木桶一樣,所能夠發揮的最大性能將由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而現在的情況正是這樣,“宙斯盾”只負責發現與鎖定目標,並且在防空導彈的飛行中段進行引導工作,而最後幫助導彈照射目標的任務必須要由另外的照射雷達來完成,“金剛”級上的照射雷達只有3部,與“伯克”級一樣,即使是按照最佳的環境,對一枚導彈的最後照射時間只有5秒,那也只能夠同對付15個目標,同時打擊16個目標已經是極限了,當然,這還必須在理想狀態下才能夠達到,如果攻擊導彈從不同的方向射來,在戰鬥時能夠同時對付10個以上的目標,就已經算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也許日本艦隊在這方面是幸運的,中國的反艦導彈幾乎都是從一個方向來襲的,所以,它們能夠以最理想的防空狀態投入到戰鬥中,但是,從整個戰局的形勢來看,日本人又是非常不幸的。兩艘“金剛”級上各自有82枚防空導彈,即使是把所有護航艦艇上的近程點防空導彈都算上的話,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攔截,也不夠對付這麼多的反艦導彈。所以,即使他們現在怎麼努力,都無法逃過最後覆滅的結局。

即使沒有希望,日本人都不會讓那麼多的防空導彈隨同自己一起葬身海底,只花了半分鐘,32枚“標準ⅢA”以一秒的發射間隔,從“金剛”號前後兩處的MK-41垂直髮射系統內,拖着桔紅色的尾焰射向了黑茫茫的夜空中,迅速就變成了遠處的一個亮點,看上去如同一顆在高速移動的星星一般。

在“金剛”號進行防空作戰的同時,另外一艘同級艦,“霧島”號也開始發揮它最後的價值了。32枚同樣的防空導彈幾乎是同時被射向了夜空,在距離海面200米的高度上一起轉向,朝着東南方向上正咆哮着衝過來的那些艦艇“殺手”們直撲而去。

第一輪發射技術後不到半分鐘,重新準備好的垂直髮射系統再次開同,第二批的32枚導彈餓順利升空,這就是最後的第三批導彈,只是再沒32枚那麼多了,每艘艦艇只發射了20枚之後,就宣告導彈發射結束。在這不得不說日本人的敬業精神,總共184枚導彈中,沒有一發出問題,都成功的飛向了目標,從這,能夠看出日本水兵在保養他們的武器時是非常的盡心盡力。

總共三輪的導彈攔截取得的效果還是不錯的,164枚導彈打下了75個目標,已經算是非常優秀的成績了,即使是讓美國海軍來做,也不一定會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但是,相對於上千枚反艦導彈來說,75枚實在是太少了,九牛之一毛,不值一提。

在使用完所有的導彈之後,日本艦隊開始做起了最後的近程防禦工作,現在他們手中只有“北約海麻雀”,“拉姆”以及“密集陣”這類的近程與末段防禦武器了。雖然日本艦隊仍然竭力保持着完成的對型,但是絕望的陰影已經升上了每一個人的心頭。

也許被打下來的那75枚反艦導彈對後方的總指揮來說,根本就算不了什麼,權切當做是一種必要的消耗,畢竟“標準ⅢA”的價格是超過了ANSF的,這筆買賣並不划算。但是,坐在戰機坐艙中的趙隼鷹卻很在意,甚至是非常的憤怒了。

由於他們是第一個發動攻擊的中隊,而ANSF的速度也是所有導彈中最快的,所以他們這批導彈最先撞上了日本艦隊的防空火力網,幾乎是獨立的承擔了第一波遠程防空導彈的打擊。64枚導彈被擊落了29枚,這讓趙隼鷹非常心痛,因爲他自己發射的4枚導彈也只剩下2枚了。

打不上空戰,這已經讓趙隼鷹非常的鬱悶,雖然他已經是王牌(5.5個擊墜記錄,剛好跨過了王牌的門檻),但是看着與另外的王牌之間的差距是越來越大,趙隼鷹有種認命的想法:既然現在他們是主力攻擊機大隊,還是做好攻擊的任務。但是現在眼看着自己抱以厚望,爭取能夠在第一次反艦作戰中就拔得頭酬的希望越來越小,他不能不做出點動作。

趙隼鷹沒有多想,就帶着整個中隊的16架戰機向西面前進了20公里,現在他並不用擔心日本艦隊的遠程防空火力,那些遠程防空導彈是不會來打擊他們這些已經沒有了最主要反艦能力的攻擊機的。隨即,趙隼鷹關閉了戰機上的自動引導系統,將導彈的引導模式改爲了手動,他需要爲自己擊沉第一艘戰艦創造條件了。

他的行爲帶動了整個中隊,甚至兩另外中隊的飛行員也發現了這點,偷偷的模仿了起來。而在趙隼鷹的帶動下,他們這個中隊剩餘的35枚導彈在日本艦隊的旁邊繞了一個很大的彎,向着日本艦隊的後方直殺而去。而趙隼鷹這一出人預料的舉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看到雷達屏幕上的亮點並沒有減少多少,而且顯示的距離參數越來越小的時候,古木已經絕望了,距離他們最近的那30多枚導彈已經快要進入近程防空火力的攻擊範圍之內了,而古木對“北約海麻雀”這種已經是上個世紀的防空導彈根本就沒有抱什麼希望。

“北約海麻雀”是美國與多個歐洲國家合作,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發的防空導彈,也許在他們那個時代,這種射程達到15公里,射高達到5000多米的近程防空導彈是非常先進的,但是放到新的世紀來看,卻已經非常的落後了。就拿它與ANSF比較,ANSF的末段攻擊速度能夠達到3.5馬赫,而作爲攔截方的“北約海麻雀”卻只有2.5馬赫的速度,這已經吃了大虧了,另外,不管在最大機動過載,電子設備,攻擊模式等各中方面來講,“北約海麻雀”都已經是“廉頗老亦”。雖然拿一種防空導彈與反艦導彈比較並不公平,也不合理,但是在戰爭之中,這兩種導彈卻是“冤家對頭”,所以,看兩者能否順利的完成任務,達到目的,就能夠判斷出兩者的優劣了。

正在古木要徹底絕望的時候,雷達屏幕上出現的變化卻撥動了他最後的一根希望之弦:那三十多枚導彈突然轉向,並沒有向他們衝來,而是向着艦隊外側的那些運輸船隻直奔而去。其實危險只是短暫的過去,當下一批導彈到來的時候,古木這樣會失望。現在暫且不說對方的導彈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即使拿最老久的SS-N-2“冥河”式導彈來對付他們,也顯得綽綽有餘了。

“也許中國人的目的是那些運輸船隻吧,畢竟那些船上的武器物資對中國人來說,威脅更大!”古木鬆了口氣,如果是那樣的話,那一百多艘運輸船隻夠得他們去收拾了,到時候他們也許會逃過這一劫。

雖然古木已經獲得了一點喘息的機會,但是控制艦艇進行防空作戰的中央電腦卻不會進行這些理性的分析,當獲得目標轉變方向的時候,電腦的第一個判斷是這些導彈將從另外一個方向對艦艇發動攻擊,所以迅速的將艦橋前方與煙筒後面的兩部“密集陣”近防炮都調了個頭,緊緊的跟隨着那批正在做着側移的導彈。電腦的作戰模式其實很簡單,它們只對付最近的,與威脅最大的目標,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那批30多枚的導彈距離艦隊不但最近,威脅也最大。

而這一信息,也迅速的被戰術數據鏈傳到了艦隊中的所有有防空能力的艦艇上,而日本艦隊幾乎所有的火力都被這30多枚不按“規矩”行動的導彈給吸引住了。

“哼!我讓你追,追得上就是英雄!”趙隼鷹看着雷達屏幕,冷冷的笑了起來。

屏幕上,他們引導的那35枚ANSF的後面,跟着至少上百枚的防空導彈,另外還有無法顯示出來的,無數的近防速射炮的炮彈。前面已經說過了,“北約海麻雀”是根本追不上這些已經達到最大速度的ANSF的,即使想抓住點ANSF的影子都很吃力。只有在迎頭攻擊的情況下,纔有可能收到一點效果,而現在這種追擊戰,那是根本沒指望了。

“高度2000,進行俯衝攻擊!”躲過了第一批防空導彈的攔截後,趙隼鷹迅速的下達了命令。只是現在不是他們架機進行攻擊,而是遙控那些導彈進行攻擊了。

35枚ANSF筆直的衝入了雲霄之上,一越過2000米的頂峰,就調轉頭來,如同35顆從天而降的鋼鐵隕石一般的砸向了日本艦隊。

艦隊防空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天頂,這幾乎是一個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標準ⅢA”是很難防禦從上空到來的攻擊的,而能夠防禦天頂方向攻擊的“標準Ⅳ”還在開發之中。另外的所有硬防禦系統都對天頂攻擊無能爲力,“密集陣”的設計仰角只能到80度,而那些充當客串防空火力的大口徑艦炮更是無能爲力了。

比起艦隊無奈的防禦,反艦導彈卻更“願意”從上空進行攻擊。只是要讓導彈順利的導彈艦隊上空,這本身就是件很難的事情,所以現在大部分的反艦導彈都選擇了走低空路線,在帖近海面的高度上前進。而在ANSF之前,只有俄羅斯的反艦導彈可以選擇衝上空進行俯衝攻擊。而ANSF也是西方陣營第一種具有這種能力的導彈。

反艦導彈從上空俯衝攻擊的話,威力也將更大。即使不用穿甲戰鬥部,其巨大的動能也足以貫穿現代艦艇薄弱的裝甲,如果在艦艇底部,即龍骨附近爆炸的話,那對任何一種艦艇來說都是致命的,一枚導彈就足以解決掉“金剛”級這類排水量近萬噸的大型艦艇了,即使是美國航母來了,也會大感吃不消吧!

而趙隼鷹他們發射的導彈吸引住大部分日本艦隊的防空火力時,他們大隊另外的ANSF已經開始了最後的衝刺。

2中隊的64枚導彈在突破防空網的時候損失了15枚,這個損失並不算太大,也早已經在估計之中了,所以剩下的導彈足夠2中隊完成自己的任務。剩下的那49枚導彈的目標是兩艘“金剛”與那艘“大隅”。其中20枚導彈直撲已經沒有遠程防禦能力,正對着他們這面的“金剛”號,另外20枚導彈繞了個小圈,射向了另外一邊的“霧島”號,最後的9枚則直奔基本上沒有防空能力的“大隅”。

在2中隊的導彈進入最後攻擊線路,停止接收中段引導的時候,3中隊突破防線的55枚導彈也順利的鎖定了自己的目標,並且進入了最後的末段攻擊。在這些導彈的後面,是作爲打擊運輸船隊主力的近千枚各種類型的反艦導彈,這纔是真正的大軍主力!

當大多數的防空艦艇都將注意力鎖定在那三十多枚不走“常規”路線的導彈身上的時候,兩艘有着全方位警戒能力的“金剛”級驅逐艦並沒有忽略別的方向。而當它們發現這只是一個“圈套”的時候,似乎太遲了點。

20枚直撲而來的導彈足以讓中央電腦將它們當做威脅最嚴重的危險了,所以,兩艘“金剛”級迅速的改變了作戰方向,將手中僅有的兩門“密集陣”近防速射炮掉轉了過來。而在收到導彈上面火控雷達發出的雷達波之後,艦艇上的被動式干擾裝置也迅速的啓動,爭取着最後的一絲希望。

如果說艦艇失去了硬防禦手段,就完全沒有防禦能力的話,那是絕對錯誤的。在很多海戰中,阮防禦起到的效果並不比硬防禦差,“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的“無敵”號航母就是憑藉着先進的干擾系統,成功的躲過了一枚“飛魚”的“死亡之吻”。而這時候,“金剛”級上的干擾系統顯然也在盡力幫自己的主人“拒絕”着這些“瘋狂的追求者”,而效果看起來還不錯。

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速度優勢,以及在突破艦艇防空火力圈方面具有的優勢是相當的明顯的,但是美國到現在仍然不發展反艦導彈,也是有他的原因的。任何的事物都有其兩面性,而這在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速度上,表現得特別的清楚。

雖然超音速反艦導彈能夠縮短進攻時間,減少攔截方的攔截機會,並且爲攔截一方製造不小的麻煩,但是,其太快的速度卻讓導彈上的控制系統有沒更多的時間做出目標判斷,也無法在受到干擾的時候進行細蜜的真假判斷。所以,比起普通的亞音速反艦導彈來說,超音速反艦導彈更容易受到干擾,也更容易丟失目標,成爲無頭的蒼蠅。所以,這也是爲什麼美國仍然堅持改進着其已經開始落後的“捕鯨叉”,並不跟隨潮流發展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最主要原因了。

現在回到戰場上來。“金剛”號的防禦干擾是很成功的,20枚瞄準了它的導彈中,有14枚被欺騙的誘餌給吸引過去了。而在剩下的6枚導彈中,兩具“密集陣”在經過了九牛二虎的努力之後,終於沒有浪費它們的價值,各擊落了兩枚導彈。但是,面對最後的4枚導彈,“金剛”號就如同裸體的女人一樣,呆在那,任由這些肆虐的導彈凌辱。

當防空作戰進行到最後的階段時,古木已經沒必要呆在他的崗位上了,這些導彈已經進入了“宙斯盾”的最近工作範圍之內。所以,古木加入了損管分隊,在可以預見的不久,這些由各個部門抽調人員組成的損管分隊將會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古木小心的蹲在一個由兩塊裝甲板形成的角落裡。他對這艘艦艇已經非常瞭解,知道在艦艇受到打擊的時候,這裡是最安全的地方。現在古木已經不去想那些如同蝗蟲一般的導彈,他只想能夠活着從這條戰艦中走出去,能夠見到外面的天空,而不是隨同這艘肯定會被擊沉的戰艦一起到海底龍宮(日本人的神話故事中有龍宮嗎?我不知道,知道的人請告訴我!)去報道!

也許,古木的運氣實在是太差了,或者說,龍王對他格外的看重。當他才蹲好之後,突然感到艦體如同被一隻巨大的鐵錘給砸中了一樣,迅速的搖晃了起來。當第二波震動到達的時候,古木只感覺到背上一陣劇痛,就看到對面的牆壁朝自己迎面撞來。不!應該是他已經脫離身體的腦袋向着對面的牆壁撞了過去。在他還沒有感覺到爆炸產生的熱量時,已經到天照大神那去報道了!

被4枚ANSF擊中後的“金剛”號是非常悲慘的,而它的秭妹艦“霧島”號的下場並不好多少,3枚ANSF也足以讓它失去航行在海面上的權利了。

現在已經接近到距離日本艦隊30多公里處的趙隼鷹他們親眼看到了兩團巨大的火球升上了天空。這不是導彈彈頭爆炸時所能夠產生的,而是艦艇的彈藥庫與燃料庫被引爆後的效果。而雷達屏幕上,代表兩艘“金剛”級驅逐艦的信號也消失了,現在剩下的只有那艘“大隅”了。趙隼鷹絕對不想讓自己前面所做的努力都白費,更不想空手而歸,趕緊將他們中隊的35枚導彈都瞄準了已經有艦員在跳海的“大隅”。

雖然“大隅”成功的躲過了那9枚導彈的攻擊,但是面對幾乎是從頭頂上到來的攻擊,沒人會認爲它會一個好下場。所有干擾裝置裡面的干擾彈都已經被髮射完了,而兩座“密集陣”就算是扭斷了脖子也擡不到那麼大的角度上來,根本就無法對抗即將到來的“死神”。

35枚導彈如同冰雹一般的砸在了“大隅”上,如果從消費比的角度上來說,這完全是一種浪費,當第3枚導彈鑽進“大隅”的肚皮後,它已經沒救了。但是從戰場心理影響力的方面來說,這卻是一次漂亮的“秀”。35枚導彈幾乎將“大隅”直接砸沉到了海里,當35聲巨大的爆炸結束之後,海面上再也看不到一艘大型戰艦的影子,有的只是油污以及殘存的碎片,不但有艦艇的,還有爲它殉葬的水兵的屍體碎片!

另外的四艘“村雨”,兩艘“太刀風”以及那兩艘高速綜合補給艦的下場不會好到什麼地方去,除了沒有被直接解體之外,都照樣沉到了2000多米深的海底。而連帶這些艦艇而去的是2000多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官兵,以及所有日本人對這場戰爭的希望!

如果光從戰術角度上來講,這是一次非常經典的,前蘇聯一直竭力倡導的“飽和攻擊”,而從規模上來看,這更是一次“超飽和攻擊”,即使是強大如前蘇聯時的艦隊,恐怕都從沒有想過要發動這麼大規模的攻擊吧!而這場海戰也是冷戰結束近二十年之後,用事實證明前蘇聯所倡導的那種理論的正確性。而這更是讓各國海軍認識到,一支沒有航母作爲依撐的艦隊,在面對強大的導彈攻擊時,其生存能力是微弱的,反抗力也更加的渺小。如果日本艦隊有航母,哪怕是一艘,也足以組織起另外一波防空戰機,阻擋這些中國攻擊機肆無忌憚的發射導彈。而這場海戰帶給中國與日本,甚至全世界有心發展強大海軍國家的一個啓示就是,航母的時代並沒有結束,航母仍然是海上作戰力量的核心!同時,用戰鬥機對導彈進行攔截的研究也正式啓動,艦隊的防空火力在這方面的能力確實是太弱小了!

第十二章 軍隊之魂第十六章 誰服從誰第十四章 五百壯士第十七章 戰場插曲第六章 遭遇戰鬥第六章 臨陣換將第五章 反肘一擊第七章 血脈沸騰第一章 最後條件第八章 基因革命第六章 臨陣換將第一章 颱風過後第八章 圍堵“甘地”第二章 血染長空第一章 大將封銜第六章 扞衛尊嚴第四章 堅盾利矛第十一章 突擊一千第五章 志願艦隊第六章 遭遇戰鬥第一章 惡魔復活第十一章 極地風暴第三章 以戰促和第八章 海空雄鷹第五章 反叛圈套第七章 南敲北擋第五章 大國利益第十一章 大洋狂濤第一章 軍隊之魂第三章 血洗羣山第十七章 談判守則第十三章 完美勝利第八章 老謀深算第十八章 軍事政變第十五章 消耗機器第七章 閃電行動第二章 特種天下第三章 奇諾防線第七章 人心所向第十三章 颶風行動第五章 潛艇事件第六章 聯合大會第四章 第一扇門第八章 戰爭經費第六章 反恐前線第八章 戰爭是非第四章 最後準備第九章 核色恐怖第二章 破交作戰第十九章 急流勇進第十五章 私人旅行第六章 夕陽精神第六章 圍城血戰第八章 日落東方第三章 雙管齊下第一章 秘密籌劃第十四章 危險遊戲第四章 平凡生活第十章 意外收穫第十一章 逆向包圍第五章 南洋華國第八章 羅馬會議第二十六章 機關算盡第八章 兩軍對壘第十三章 超級遊戲第二十一章 半點遺憾第十三章 戰爭準備第四章 大國遊戲第十五章 藍天霸主第十三章 滅頂之災第五章 政治目的第七章 深溝高築第三章 運籌帷幄第六章 世界震盪第六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章 絕望行動第五章 攻防轉換第三章 兩敗之爭第十二章 政治攤牌第四章 半島危機第八章 兩面爲難第十章 廢品利用第十章 空中劫持第四章 迫不得已第七章 疑難雜症第十二章 堅盾利矛第十九章第十二章 瘋狂反擊第一章 大將封銜第五章 克什米爾第十五章 戰略撤退第四章 印度內戰第八章 優勢易手第十九章第十二章 艱難決策第十七章 猛虎出籠第十三章 防禦態勢第八章 深入敵後第七章 高層訪談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