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月倒不是想佔舅公的便宜,而是有多方的思量。
首先一點,她還真怕葉家找上門來。
當時在縣城,人家就找上門來了,更何況是現在在京城了。
雖然京城和西南不同,不是人家的大本營,不過,他們一家在京城更加像是無根飄萍,所以,還是小心爲好,就住在鄭家吧。
怎麼着,葉家能和鄭家這麼多年相安無事在京城內城之中,應該是沒啥特別大的問題吧?
估計是在某年,兩家達成了協議,私下暗着的那種。
反正只要不讓葉家人上門來找咱的麻煩,容月就覺得夠了。
第二,京城的房子不像在縣城。
容月在哪兒是地頭蛇,哪兒有好宅子,她一打聽就行。
或者說,宅子有沒有啥不妥的,誰也瞞不了她。
誰叫縣城小,大街小巷她跑得熟呢?
再加上那時候有小姨這個領路人。
可現在在京城,她認識誰啊,所以,真要買宅子,先得從鄭家的那些下人下手。
人家在這兒待了這麼多年,肯定比咱熟悉多了。
宅子這事兒,可是大事,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能定下來的。
容月大概也訂下了一個輪廓,外城,靠近內城這邊。
不用太大,兩進就成。
倘若可以挑選,最好附近的鄰居是那些讀書人,或者是當小吏的那種。
第三,在京城居不易,真想租個宅子,在內城,那是很難租到。
而在外城吧,你又不是地頭蛇,也不知道哪兒是否品流複雜,萬一有個啥事呢?
他們畢竟是外鄉人,得考慮到人身安全這個問題。
第四,這舅公家的宅子長期不住,宅子就缺了人氣。
雖然養了些下人在打掃,不過,總得有人住着,那宅子纔好的。
所以,各方面綜合考慮下來,容月還真打算和花水木長住下來,至少在沒找到新家之前,就麻煩和打擾舅公了。
花水木是個不喜歡沾人便宜的,還在考慮,容月便道,“爹,這還有啥好想的,你說你給了銀子吧,舅公不高興了,這不是打他臉,招待外
甥一家,還有收銀子的,這以後讓他怎麼跑江湖啊?”
“真收了吧,舅公不高興,那不是咱們不孝了?所以,是讓舅公不高興呢,還是讓你自己彆扭呢,你自己心裡想。”
容月在一邊說道。
鄭老二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
而宅子的高管家本來是低着頭的,則擡起頭來,看了幾眼容月,然後又低了下頭。
“舅公,這幾天你在京城,我就做些拿手好菜給你嚐嚐,我爹考的兔子可香了,你別看我爹是大老粗,不過,手藝着實不差。”
容月見花水木還在深思,便蹦蹦跳跳的跑到了鄭老二身邊,然後扯着鄭老二的袖子說道。
“都是大姑娘了,還像小姑娘似的。”鄭老二愛憐的拍了拍容月的腦袋。
他覺得,別的倒還是其次,得先給容月找個懂規矩的嬤嬤來教導一番。
國公爺哪兒雖然不像別家,上有公婆,下有姑叔的,不過,也是與國同休的貴族。
身爲他的妻子,以後是絕對出入一些貴族場合的。
絕對不能讓容月失了禮數,丟了臉面!!
相比較容月,國公爺就比較忙碌得多了。
昨天下午就到了京城,他到府第一時間立即遞了腰牌進宮,準備明天一早就見皇帝。
雖然有些事早在奏摺裡有談過,不過很多細節,還是要詳細說說的。
所以,國公可以說是梳洗了一番,又和花正傑把一系列的事,重新梳籠了一番,條條框框的又列了出來,準備第二天和皇帝好好說道說道。
不過,連着三天,皇帝都沒啥時間接見國公爺。
花正傑有些急了,畢竟時間不等人哪。
國公爺一開始倒也有些急,後來倒是悠哉遊哉的給村子裡的那些人開始培訓起來。
一路上,那十個人都在接受國公爺和正傑的培訓。
正傑訓練他們體力方面,容月則在一邊指指點點。
那時候在船上主要是太空了,容月呢也沒啥事。
第一天看了一天的河岸景色之後,就覺得無聊極了。
她又不會女紅這種女子的傳統手藝。
因
此,想來想去,還是幫着正傑出了一系列的提高體能的方案,到時候讓正傑根據每個人的特性來鍛鍊那些人。
既然跟着出來了,那就不要丟咱們村的臉,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正傑對容月提出的那些方案還是挺贊同的。
雖然國公爺安排他們以後是做探子一類的,不過,有良好的體能和體格也很重要。
萬一被發現呢,能偷跑回來,也是好的。
畢竟人才比較難培養啊!!
船上的時候,很多項目都活動不開,可現在在陸地上就不一樣了。
也幸好,之前正傑在船上就給他們操練了起來,所以,他們倒也慢慢接受了。
國公爺對正傑給他們操練的方式感覺很奇怪,不過,後來聽說是容月安排的,倒也沒說什麼了。
不過,他自己回院子有偷偷練,別看好像挺簡單的,不過,他跟着人家這麼練了一上午,倒也是筋疲力盡。
皇帝這些日子晾着國公爺,一來也是確實朝上有事,因爲萬聖節要到了,雖然還有兩個多月,可架不住很多南洋小國都說要來朝聖。
很多事都是禮部安排,不過,皇帝也是很忙碌的。
再加上,皇帝也想晾晾國公爺。
他畢竟還年輕,皇帝是怕他撐不起那幅擔子,所以想磨磨他的性子。
而據線報回來,國公爺倒也沒讓他失望。
並沒有關門在家,而是在積極的訓練那些從村子裡帶來的子弟。
皇帝是不知道那些人,他要拿來幹嘛,畢竟,只是每天讓人家負重跑,或者進行一系列的體能訓練。
一不教人家功夫,二不教人家上戰場需要用到的本事。
皇帝一直清楚,國公爺想往哪裡發展。
可是,有些事,也不是他說了能算的,他也要考慮到方方面面。
而這麼巧,這邊南洋各小國想來進貢,那邊,國公爺提出了開展對外經商貿易。
皇帝對別的倒不心動,只是對國公爺提出的五地賦稅的銀子,極爲的感興趣。
因爲那些賦稅收繳上來,一方面是可以補充皇帝私庫,另一方面,打仗的經費則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