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

韓琦有理有據,不是從心理或者別的方面出發,而是從實際出發,說服了仁宗,仁宗也沉吟了起來,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定海軍會在這麼短時間之中,發展到這個程度。

說趙信一點想法沒有,恐怕連他都說服不了自己,可是還有很多的疑點,比如說,如果說趙信有這個想法的話,幹嘛會參與到廣南之中呢,還有之前,對於北宋收復幽雲的支持,對於財政,甚至是仁宗本身的這些支持。

這些支持,都不是口頭上面的,那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的支持,要是有別的想法,沒必要這樣。

當仁宗把這個疑問問出來之後,韓琦也木然了,他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也是他思索了很久等到,自相矛盾。

如果,趙信的心態,更加的激進,有取而代之北宋的想法的話,他根本無需對北宋支持,對於仁宗,也只是負擔起仁宗和苗妃的用度就好了,其他的,完全沒有必要。

支援北宋,更是一切之中的核心,哪怕是有一丁點,想要登頂的心態,就不可能支援那麼多,在韓琦的記錄之中,定海軍對北宋支援的總的金額,高達8000多萬貫。

如果按照北宋的財政收入,沒有大規模的提高的時候,這個數字是北宋4年的財政收入,就算放在現在,也是超過一年80%的淨收入,單純這個一點,就可以讓北宋解決無數的事情。

廣南更是講不清楚的地方,定海軍暴露,也是從廣南開始的,當時樞密院提出的,只是讓定海軍支援一批運輸艦,只要能夠把4萬人,還有2萬多的民夫,送到廣南就可以了。

這對於定海軍來說,是非常容易的,定海軍在一年多之前,就派遣運輸艦,支持北宋在遼東半島的行動,現在,雖然數量多了一點,路程遠了一點,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

可是定海軍沒有派遣運輸艦,而是直接派遣了這個神秘的軍艦,在解了廣南之圍的前提下,也暴露了自己的真正實力。

要是有謀反或者是逆運之心,這些實力,藏都來不及呢,怎麼可能會暴露出來。

這個矛盾韓琦也知道,可是知道歸知道,只要人口和實力無法解釋,那就是一個大麻煩,仁宗可以說服韓琦,可是一旦這個誰都能夠分析出來的數據暴露出去,對於定海軍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能不能想想辦法,讓那些人回來!”仁宗終於好半天,打破了寂靜,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在仁宗看來,人口是一個大問題,如果定海軍沒有那麼龐大的人口,就算是在武力強大一點,也無所謂,就如同一個將軍,他可以給他護衛隊,每一個一把神兵,只要有錢的前提下。

就算是最頂級的將軍,護衛隊的數量,也不會超過500人,500手持着神兵利器的精銳,可以在戰場上起到相當的作用,比如說,以點破面的攻堅作用,可是拿着這500人造反,那是開玩笑。

只要定海軍,把人口降低都三四十萬的程度,就是個人的裝備強大一點,也最多亂個一時,不可能徹底的動亂。

仁宗把握住了核心的地方,本以爲找到的解決的辦法,卻沒想到,韓琦卻苦笑的說道:“很難!”

韓琦也是無奈,從看到這些結果開始,他就嘗試着聯絡一下跟定海軍走的近的,想知道定海軍的確切情況,卻沒有任何的結果,他也調動皇城司和其他的一些線,雖然時間還短,還沒有太多的情況反饋過來,可是想來,可能性不大了的。

彩錦動人心,這一點說的一點都不錯,再怎麼堅定的信仰和紀律,也會被腐化,受過嚴格訓練的尚且如此,普通的民衆,就更是如此了,有奶便是娘,雖然是一個貶義詞,何嘗說的不是人生百態。

定海軍開出的薪水太高了,高到他都有些羨慕的程度,以他所知道的,定海軍在汴梁,在四京的一些店鋪,工資水平高的嚇人。

比起尋常店鋪,高出兩三成的收入,已經算是非常好,東家良善了,可是定海軍,直接翻出了10倍,還不是普通的夥計的10倍,是整個汴梁,最出色的掌櫃的十倍。

聽到一個普通的夥計,一個月就可以獲得120貫到180貫的收入,韓琦甚至的沒辦法去說,他作爲參知政事的薪水,單純固定的,一個月也才300貫而已,比起夥計高兩倍。

夥計尚且如此,掌櫃的就更可怕的,以汴梁爲例,汴梁的那個店鋪,掌櫃的是不拿固定工資的,基本的50貫的生活費,加上銷量兩耗。

聽起來不算高,可是要知道,東京,定海軍店鋪,銷售最不好的,也可以達到月銷量在50萬以上,2耗的意思的,也就是每月上千貫。

這個尋常可以用財富驚人來形容的次,卻只是其中一個掌櫃的工資的。

按照之前所聽到的消息,似乎工部一位鐵匠,似乎在某些方面,合乎的定海軍的要求,直接去定海軍,就能夠拿到萬貫的薪水。

韓琦所說的是牛大力,最初的時候,薪水和獎勵加起來,肯定是有萬貫的,之後發展起來,薪水就更多,只不過到了現在,牛大力追求的已經不是薪水了,當錢多到一定程度,帶來的意義就很小了,除了購買能力之外,其他就是一個層次和地位方面的東西。

定海軍也不只是發錢,發錢之後,不管不顧,讓物價飛漲,定海軍的錢,是有實際購買的價值的,甚至很高。

同時,除了滿足生存需要的錢之外,其他的方面,定海軍一點都沒有漏掉。

除了有錢之外,還有很多的享受,在這種條件下,除非是發生了更大的變故,有大的變故出現,否則的話,想讓這些在定海軍已經習慣,甚至已經安居樂業的人,離開定海軍,回到自己的家鄉,繼續去過苦日子,對不起,那是不可能的。

韓琦知道這一點,稍稍解釋,特別是拿北宋汴梁的例子,這是沒有隱藏的,稍稍查了就知道。

仁宗不同於從小就在皇宮之中長大的,一點民間疾苦都不知道的皇帝的,他可是知道錢的購買力,120貫的月薪,足以讓好多人過上不錯的生活了,如果定海軍本身更多的話,那就很可怕了。

在明白了,去定海軍的人不可能離開之後,仁宗默然,他也沒辦法了。

按理說,孩子成了氣候之後,家長和父親,應該是欣慰和高興的,可是趙信所處的情況,還有的仁宗的身份,讓這一個事情蒙上了一層陰影的。

世界上最爲陰險可怕的,就是皇宮,皇宮之中,只有不停的宮鬥,而沒有倫常,否則,趙信就不會遭到刺殺,到仁宗都不得不把他送出去的程度。

可是現在,出去之後的趙信,居然創下了這麼龐大的一番家業,在某種程度之下,又讓仁宗頭疼了。

之後,仁宗跟韓琦說什麼,沒有人知道,之後,在朝堂上面,韓琦沒有繼續跟賈朝昌針鋒相對的,淡化了存在感,甚至沒有幫助定海軍做出解釋,而沒有了他的幫忙,賈朝昌的攻勢越發凜冽了。

可是賈朝昌,在爭鬥,尋思着人的關係這一點上面,比較出色,可是他天生不是整合的人才,他只能夠根據現有的情況來判斷,而無法通過現象看到本質。

哪怕定海軍就沒有遮擋的東西,比如說,龐大的經濟實力,龐大的人口優勢,這些賈朝昌都沒有看出來的,他攻殲的還是原來的地方。

翻來覆去的說,對付的還是仁宗的兒子,還是在只有功勞,而沒有錯誤的前提下,莫須有雖然是在宋朝出現的,可是出現的時候是南宋,更別說,朝堂上面坐着的,是趙信的父親。

一些知道趙信身份大佬,雖然在最初的時候,沒有阻擋,可是當賈朝昌越發的深入,說的越來越不像話的時候,他們還是會站出來,說一句公道話的。

正是這個簡單的公道話,最終形成了強大的保護力度,在禮部和部分御史等的努力下,沒有全盤按照賈朝昌的方法做下去。

趙信作爲邊境軍州的首領,不應該這麼做,可是這個錯漏之處有多大,這就不好說了。

而且在解圍之後,定海軍的人員,並沒有停留在廣南,沒有佔據地盤,而是退走,這就讓錯誤沒有實質性的結果,這一定程度上面,減弱了錯誤之處。

在綜合了衆多的意見和想法之後,拿出了最終的處理意見,是罰俸50萬貫,並且爵位降幾級,從候的位置下來,降低到了伯的程度。

這個處罰的力度非常的可怕,如果按照一個參知政事的全部薪水,加上有公職獲得的公款來說得,加起來20年的時間,都未必能夠積累到50萬貫,這一點,整個北宋拿出來的人不多的。

降低爵位更是可怕,北宋的爵位,更是難以獲得,非裂土開獎,不可封爵,這就造成了爵位比職位更加的難得,一下子從候,降低到伯,這真的是把一個家族,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努力,一掃而光。

可是親仁宗的一派人,沒有任何的意見得,這也就讓賈朝昌沒辦法繼續下去。

當處罰下來之後賈朝昌,還有那些儲君們手下,相當的不滿,他們花費了這麼大的功夫,甚至動用了好容易籠絡的手下,最終卻是這麼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正要去爭論。

可惜仁宗和韓琦控制了場面,主意已定,賈朝昌還有那些人的反應,不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惹怒了仁宗,賈朝昌被命令閉門思過,其他更低層次的官員,有些被直接從京城給驅逐出去了。

這一次貶謫的有些遠,直接就貶到了廣南。

廣南在大部分的京官,都不願意去,去哪裡,遠離整個政治中心,再想脫穎而出,那就不好了。

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定海軍已經崛起了,定海軍的勢力,已經可以吊打北宋了,之所以不舉起反旗,不是因爲不想,只是不願。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殉葬的想法的,看到仁宗來真的,大部分都偃旗息鼓,不敢在多說什麼了,包括爲首的賈朝昌。

賈朝昌是逼不得已才搞趙信的,目的也不是趙信,而是韓琦,現在韓琦沒有出面,其他人都解決問題了,還觸怒了仁宗,他如果有一點點的心知肚明,就不會繼續下去。

一場風波,就在仁宗的強硬態度之下,偃旗息鼓了,雖然說,朝堂上,繼續再攻殲定海軍的不存在了,包括韓琦,偶爾有些雜音,卻影響朝堂的發展。

一場突如其來的危險,在仁宗的強力支持之下,最終塵埃落定了,可是後續的影響還是擴張開來。

一些底下沒有根的,聽說了定海軍的可怕戰績,連依智高這樣的,勢力強大的邊境土司,都被幹掉了,其他人怎麼辦,會不會被清算。

樞密院和御史臺,都沒有拿這個,威脅到的定海軍,這個例子相當的明顯了。

之前不斷的出現,並且越演越烈的小動作,消失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相對融洽的環境,甚至有人還故意的退出爭奪,把錢交給定海軍的辦事處,主動的道歉。

仁宗和韓琦也不是沒有動手,他們做出了努力,一方面,讓皇城司和其他的情報部門,能夠進入到定海軍,拿到更加精準的情報,另外一方面的,通過各種的地方官員,爭取,能夠把這些移民給弄回來。

兩者都沒有實現,定海軍因爲趙信的完善,已經完善了戶籍政策,嚴苛到了極點的的戶籍政策,在加上定海軍只有300平方公里的土地,

管理起來也容易很多,哪怕是還有人口流入,這些人口都需要經過3個月,甚至是6個月的審查和學習的,短時間沒辦法混進去。

另外一方面,人口更是沒辦法。換成最初的時候,稍稍威脅,就會讓人口大規模的損失,可是現在,定海軍不但福利待遇好,而且是真的對他們好,展露出來的勢力也非常強,凝聚力相對的比較高,在這樣超高的凝聚力之下,要想讓他們重新回去過苦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五百四十七章 客運貨運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七十章 種類繁多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三百六十九章 韓琦的壓力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