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武器跟冷兵器,這是兩種不同的兵器狀態,戰法和攻擊的方式,也有相當大的不同,不過作爲最初級的火器,他們不會有後世成熟的步槍那麼強悍的射速,必須要密集的分佈。
2000人分佈成了2個部分,最初的火槍,一般是三段式,三段式代表着把火力的密集程度提升到一種高度的,一次一排,時間可以縮短到相當的程度。
可是三段的方式,那是在前裝槍,或者是燧發槍的時代,他們的射速較慢,一發可能需要一分鐘的時間,在這樣一分鐘之中,如果只射一下,就會讓火力相當的稀疏,用三段的方式,保證一定程度的高強度的攻擊,大大的增加火槍的殺傷力。
丁海軍的火槍,已經超越了前裝槍和燧發槍的程度,丁海軍從最開始,就沒有走火繩槍,直接就是燧發槍,甚至是從滑膛槍開始的。
對火槍進行了改裝之後,特別是膛線和定裝彈,射速大量的增加了,同時無煙火藥的使用,也讓發射之後,不用刻意的清理槍膛,這種情況下,每分鐘的射速可以達到10發左右。
比不上一分鐘15髮長弓,可是這個射速也非常快速,4排的射擊方法,保證在1分鐘之中,有連續和密集的火力,
1分鐘10發,也就是說,安裝子彈的時間,縮短到幾秒的時間,這種時間之中,用三段射,就有些浪費了,在認真的實驗和考慮之後,選擇的是2段射。
800人一個面,一共使用了1600人,剩下的是一些預備隊和騎兵,對付冷兵器的騎兵,特別是有所準備的時候,重步兵的作用就很少。
西北軍,雖然分成了不同的兵種,可是熱武器是同樣需要訓練的,無論是重步兵,還是重騎兵,都同樣要訓練熱武器。
相對於騎兵和重步兵,熱武器的訓練更容易,爲什麼熱武器能夠取代冷兵器,就是一個訓練容易,一個瘦弱的農夫,只要進行一兩個月的訓練,就可以成爲一個合格的戰士,就算是在同樣熱武器的戰場上,也有能力射殺另外一個訓練豐富的人,更別說是冷兵器狀態,那幾乎是吊打。
重步兵一部分作爲預備隊,放在兩個團長手中,準備哪裡出現問題,隨時就頂上來,一部分,則成爲了最前線的戰士,他們也可以進行排槍射擊。
一萬多騎兵的衝鋒,守衛的只有2000人不到,這樣的密度,換在歐洲三十年戰爭,或者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有些不足。
火繩槍較低的射速,只有在大量的密度之下,才能夠實現火力密度,在那個時代,歐洲的戰爭,幾乎都是排隊搶斃狀態。
一隊隊士兵,拿着火槍,隊列而戰,用自己的密集陣營,衝擊敵人的陣營,這種戰爭打的是異常的殘酷,哪怕是勝利者的一方,也有很多人受傷和死去,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就是說的這些。
火槍是不一樣,在本身射速就相當高的前提下,又進行了兩段的設計,這等於是單位密度的火力投射密度幾乎提升了一倍,這對於密集衝鋒的遼軍來說是噩夢。
在冷兵器時代之中,軍隊的數量非常的關鍵,沒有足夠的軍隊數量,根本就無法在戰鬥之中取得上風,可是這一切,在熱武器出現之後,就被改變了。
首先,在3裡左右的範圍之中的,特別是進入到一里之內,丁海軍的火炮,就展現了作用,80門火炮,不間斷的射擊,最終讓遼軍傷亡超過了4成,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摧毀遼軍的士氣,卻給火槍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機會。
火炮的攻擊,主要是集中到後方,甚至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攻擊,他們爲了自保,很自然的就聚在一起。
這種聚集,或許是無意的,或許是有意的,畢竟,重騎兵的衝鋒,也要有一定的密度,才能夠產生衝擊力和壓迫力,在他們看來,就算是別的兵種,全部都消失,只剩下這麼一點點的重騎兵,也足以擊潰對方。
可是他們碰上的,是同樣希望密集陣營對手。
火槍的威力,這是火槍取代長弓的根源,哪怕是再怎麼精銳的長弓手,他們長弓,在不適用穿甲箭的前提下,很難貫穿重甲,就算是使用穿甲箭,也只是可以穿透遼國和西夏這樣的重騎兵的重甲。
如果使用了丁海軍的高碳鋼,這就是不可能的。
高碳鋼,就算是到了20世紀的後期,也是防彈衣的主要材料,那種裝了厚厚的鋼板的防彈衣,就是依靠鋼板來防彈的。
如果鋼的厚度不厚,就是目前丁海軍重步兵裝備的這些鎧甲,可以抵擋住目前主流戰場上面的全部武器,就算是使用穿甲箭的牀弩,如果不是在近距離射中,也沒有問題。
在火槍規定的射程之中,正面擊中,以目前高碳鋼,不足6毫米的防禦,根本無法抵擋住火槍的穿透。
連丁海軍的制式重甲都可以穿透,更別說遼國這樣的重騎兵鎧甲了,那些連鋼都不是,只是普通的鐵,還不是鐵中間比較好的那種。
在進入到150步的射程之後,底層軍官開始命令,全體準備,所有士兵全神貫注,以800個爲一個面,開始了射擊之前的準備。
因爲距離較近,150步,在目前能見度較高的程度下,雙方的一舉一動,都是一覽無遺的,遼國騎兵,也很奇怪的看着對方,居然拿出了一個古怪鐵棍,他們要幹什麼,這麼平揣着。
在這一瞬間,槍聲響起,一陣陣密集的槍聲,經過了嚴格訓練,並且有底層的軍官和士官掌握的隊伍,射擊的相對比較的整齊,比起之前的火炮,這個聲音相對較小,對於騎兵的影響不大,可是當瞬間,子彈跨越過雙方的距離,擊中那些遼軍的時候,強大的動能,帶來了極強的衝擊力和停止作用,無論是擊中人,還是擊中馬。
密集的陣營,一連串的槍的攻擊,如同死神的鐮刀一樣的收割,一個個的騎士倒下,倒下的速度相當的快。
前面僥倖倖存的騎士,他們也是一頭霧水的,對方到底使用的什麼武器,可是接二連三的倒下,還是巨大的打擊了他們的士氣。
這些騎兵,雖然沒有停下攻擊的腳步,可不是代表着,他們對周圍的事情一點都不知情的,之前在神秘武器的攻擊下,大規模的損失,差不多三四成。
這對於重騎兵來說,是常見的,在整個戰鬥之中,重騎兵永遠都是中流砥柱,永遠都是最重要的力量,在相當級別的戰場上面,只要重騎沒有什麼問題,一定程度上面,還是能夠翻過來的,可是這一次,被攻擊的主要就是重騎,第一波的射擊,最少有400多重騎掉下馬,這對於只有2000人的重騎來說,不少了。
可惜這不是結果,雖然只有150步,按照騎兵的速度,可能很短的時間,就能夠越過,15息,還是20息,可是在這個階段之中,火槍完成了3次射擊的,最少有八成的重騎被打倒,因此造成的混亂,甚至影響了後面的衝鋒。
在衝鋒部隊亂成一團的前提下,給火槍兵不少的時間,槍聲不停的響起的。
熱武器的殺傷力,在這裡盡顯無疑,拿着火槍的士兵,就如同一個殺戮的機器,不停的裝填,向前瞄準,射擊,機械的重複着這麼一個個的步驟,無數的子彈,在遼軍的陣營之中肆虐。
這不是熱武器的第一次登上戰場,無論是最初的海盜,還是從登上這一片土地,面對着遊牧部落,可是那些,只能夠算是準軍事力量,比如說遊牧部落,他們勇武歸勇武,可是缺少鐵,甚至連戰刀都沒有一個合適的,更別說鎧甲。
可是遇到的遼軍,還是遼軍之中,較爲精銳的那種,擁有2000重騎兵的部隊,以十倍的數量,對上丁海軍,最終還能夠戰而勝之,這代表着熱武器真的強的可以抹去雙方之間的差距。
遼軍最初,被火炮攻擊的時候,已經士氣大失,之所以沒有慌亂,那是還有勝利的希望。
現在連這個希望也都喪失的時候,2000重騎眼看着只剩下寥寥的一些,剩下的還處於混亂之中,只要稍稍有些能力的,就可以看出來,遼軍的失敗,已經成爲定局的時候,最終,他們選擇了逃走。
可惜他們忽視了火炮的作用,火炮在這個時候,最大的射程可以達到5裡,騎兵的速度很快,可是5裡的距離,還需要相當的時間,差不多幾分鐘的樣子。
如果換成和平年代,或者是同爲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的時候,幾分鐘不算什麼,或許說,是影響不了什麼,可是在這個熱武器的戰場上面,幾分鐘的時間,就足以決定一切了。
一分鐘10槍,1600人,一分鐘就是16000槍,幾分鐘的時間,10萬發子彈射出去,在遼軍根本就不熟悉熱武器的作用,還不尋找遮掩的直線跑的前提下的,死亡更加的顯著。
除了火槍在追着屁股打,還有一隻強大的騎兵,在沒有了2000重騎兵的前提下,丁海軍的幾百重騎兵,已經可以說在戰場上面橫着走。
在死亡大規模的上升,那些四散逃走的遼軍,在火炮的威脅下,在突然出現了一隊200人的重騎兵的前提下,他們發現,真的跑不了。
特別是一些有血性的,看到這個重騎兵數量較少,聚集了1000人左右,對他們進行衝擊。
因爲規模較小,再加上此時兵荒馬亂的,因爲雙方的距離相對較近的關係,火炮沒有接入到這裡,的形成了一個小規模的戰爭。
當1000騎兵跟200騎兵撞到一起的時候,這些遼國騎兵以爲,最起碼,能夠撞開他們,奪路而逃的時候,他們卻發現,這一個騎兵如同一座山那麼磐石。
無論是重甲,還是馬甲,都足夠的強悍,不但防護力度很強,砍上去一點痕跡都沒有,最關鍵的是重量輕,無論是動作,還是速度,都在這邊之上。
身體素質,加上武器裝備也比他們更強,200對200,甚至更多的時候,幾乎是一邊倒的虐殺。
1000騎,只用了半盞茶的時間,就被清理殆盡,這一個騎兵的戰鬥力可見一斑。
本身就大規模的減員,又被火炮壓着打,最終騎兵成爲了最後一跟稻草,就算是能夠逃離這個戰場,面對着這麼兇殘的騎兵的追殺,又能夠跑多久,怎麼看這個騎兵的速度,比他們的快一點點。
騎兵的最終出現,成爲了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除了一些跑出圈外的,剩下的集中在主戰場的這些遼軍,看不到逃走的希望的,最終選擇了投降,6700多人放下了武器。
在稍稍清點了戰場之後,不但把俘虜的給看管起來,把受傷的給救治下來,甚至是那些馬也被擊中起來,反倒是以前重視的武器,並沒有多重視,丁海軍的鋼鐵產量,幾乎是非常可怕的程度的,武器的價格已經降低了很多的,這些遼國的武器,質量不怎麼的好,拿着又沉重,丟在這裡,更好一點。
在打掃戰場的過程之中,熱武器作戰威力,在這一時刻顯現出來的,殺戮,以弱勝強,從側面的宣佈了,丁海軍發展熱武器的這個方略是正確的。
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如果從最初,丁海軍發現的時候開始,差不多有兩個時辰,可是這個帳不能這麼算的,如果從雙方看到對方開始,那麼時間就大規模的減少了,如果從接觸和戰鬥的開始,比如說,從遼軍發起了衝鋒,到火炮開始發射的時間來衡量的話,那就更少了。
熱武器面對着冷兵器,還是針對遼國的精銳軍隊的一場遭遇戰,以10比1的弱勢,最終反倒是弱勢的一方,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除了幾百人四散逃跑的遼軍之外,剩下的遼軍被全殲,打死超過5000,還有7000多不同的傷勢的,剩下的,幾乎全部被俘虜,逃走的不超過半成。
這麼一場戰爭的爆發,一定程度上面,是對丁海軍戰鬥力的肯定,另外一方面,也讓丁海軍在北方的擴張,暫時告了一個段落,向北還在繼續,可是向南,就必須要收縮了,短時間,丁海軍還不具備幹掉遼國,吃掉這麼一個龐大的領土的能力,穩紮穩打的纔是最應該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