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

在沒有電動工具的前提下,在漁船上面,比較廣泛的使用了各種的工具,這些在機械的傳動作用之下,藉助滑輪組和其他的東西的節約力量,可以把個體的力量放大,在一兩百位壯小夥的拉動下,拖網開始緩緩的升起的。

高處,看的比較的清楚,被拖網網絡,被拉起來的魚羣果然是大黃魚。

這個判斷沒有錯誤,在這個時代,大黃魚沒有後世那麼的珍貴,卻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魚,相對於其他的海魚來說,更加好吃,而個體也更大。

伴隨着拖網的逐步升高,當密密麻麻的大黃魚出現的時候,包括曾大牛在內,已經知道,這一次的收穫,會非常的豐厚,大黃魚的特性,讓伴隨着它魚羣的其他海魚很少,而金槍魚的出現,也讓大黃魚的魚羣更加的密集,這一系列的巧合,讓第一次下網,就取得了開門紅。

不但曾大牛他們,高興不已,下面的打魚的漢子們,也是如此,他們更多的是力氣活,可是第一次出海的漁船上面的水手,絕大部分都是在水邊,或者是海邊長大,他們卻從來沒有一網打下這麼龐大的魚羣。

哪怕是通過工具省力,可是手上,沉甸甸的感覺,告訴了他們,這裡面的魚太多了。

曾大牛也輕鬆了起來,跟旁邊的幾個人聊天,現在開門紅已經肯定了,唯一有些疑問的是,這個到底有多少,而且大黃魚的比例是多少。

另外一個,在山東半島那邊長大的漁民,有些失望的道:“如果能夠把金槍魚也捕撈上來就好!”

在海邊的漢子,幾乎都知道金槍魚,那是一種遊行速度非常快的魚,因爲肌肉的發達,讓他的肉質比較的好,吃起來也更加的美味。

只不過,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似乎在他們的記憶之中,很少有用網子能夠捕撈金槍魚的記錄。

這樣的魚,速度太快了,當他們全速的時候,擁有着巨大的力量,一般的網子,根本承受不了。

或許,這裡的拖網,要稍稍好一定,能夠承受巨大的力量,可是,那跟金槍魚比起來,恐怕還是要差一點。

誰都知道,這只是一個的玩笑話,金槍魚捕撈的難度,那不是一般的大,就算是到後世,當藍鰭槍魚成爲無上的美味,每一磅最貴的時候,高達數百,甚至上千美元的時候,他們的捕撈方法,更多的是釣。

拖網的好處是,可以籠罩更大的面積,3個拖網,分別在不同的地方下網,然後揮手,在船速拖過了龐大的容積的時候,幾乎整個大魚羣,沒有逃走太多,幾乎被包圓了。

合理的拖網,可以讓魚無所遁形,除了很少數,沒有被拖網所籠罩,幸運的逃離的一小部分魚之外,其他的絕大部分都被籠罩其中,然後在強大力量面前,漁網被收緊。

海水從漁網之中排出,巨大的網孔,根本就收不住海水,而剩下的魚,越來越密,他們也本能的感覺,可能要遭受滅頂之災了,在瘋狂的活動,甚至一些還跳出水面,可惜,一切都是徒勞的,當拖網收緊,他們最後的逃離機會,也沒有了。

第一個收起的,並不是曾大牛的船的,是另外一個,因爲下網的關係,他比其他的兩個,早下了一盞茶的時間。

不過陸陸續續的,網都開始起出了,最後收網的時候,驚慌失措的魚兒,開始瘋狂的蹦跳,顯得活力十足。

“很不錯,幾乎全部都是大黃魚!”曾大牛喜形於色,哪怕沒有最終計算,一些其他的魚類,可是最多連百分之一都不到,金槍魚都已經離開,沒有辦法抓到他們,或許是一個遺憾,成千上萬的大黃魚,已經補充了這個缺憾。

當拖網開始一點點的收回,對於魚獲的處理,也隨之開始的,因爲是活魚,又是相對密集的小型一點,甲板上不太適合,這時候,開啓了第二層,把上層的甲板打開,露出了巨大的艙室,大黃魚的雨,在這個時候下起來,下面,早已經準備好的工人們,拿出工具進行處理。

這是一個龐大的大黃魚羣,最終統計的數量,大概是7萬多,差不多8萬尾的樣子,因爲都是成年的魚類,大部分的重量都在3到4斤左右,整體的收穫,大概是21萬斤。

3網,平均每一個大概網起了7萬斤的大黃魚,這樣的效率,絕對是值得稱讚的的,大概用了半個時辰,把這些魚都給拉起來,大量魚在船艙之中,還不消停,不停的跳躍的,而工人們,進行處理除了少部分特別龐大的,比如說超過60公分,重量在6斤以上的,會放在船底的水倉之中,其他的,幾乎都當場宰殺

這部分工人,幾乎都是在海邊魚市上的,雖然定海軍之前零星的魚獲,可是他們卻積累了經驗,對於整個中國海域,常見的魚種都非常的熟悉的,大黃魚也不例外。

可是三條船,不超過150個人,就算是有一部分漁民,還有水手的幫忙,也不過是300人左右。

300人,處理7萬多魚,幾乎每個人要處理200條以上,這個工作量非常的大。

好在,不用精細化的處理,只要把魚頭,內臟,還有不好的地方給去掉,然後用鹽醃了就可以了。

龐大的船身之中,一字排開,雖然船上,不太適合放下生產線,定海軍合理的分工習慣,在這裡也顯現出來,一個人專門剁魚頭,一個人清理內臟,另外一個人撒鹽。

因爲不是深加工,只是防止腐爛,這個過程非常的快,可能一分鐘,三人小組,可以處理3到4頭的魚獲。

這樣算下來,300人的隊伍,一分鐘的時間,可以處理400條魚,要把7萬多都給處理完畢,需要3個多小時的時間。

按理說,一次性獲得了20多萬斤的魚,還是比較美味一點的大黃魚,這樣的收穫真的可以,可是這纔多長時間,如果從造船廠出來,差不多3個時辰,如果算上離開定海軍的時間,可能才2個時辰,時間還很多的,說不定,還能夠遇到魚羣。

這不但是單個船長的想法,也是船上,絕大多數的水手的想法。

除了必要的人員之外,其他人員,都支援到了船艙之中,以儘可能快的處理完魚,甚至,處理的過程還可以再簡化,只清理內臟,連頭都可以留下來。

節約了一個步驟,可以節約的時間近半,預計,一個時辰之內,就可以處理完畢,他們也可以離開這裡,向更深航行。

似乎好運氣,在大黃魚這裡都用完了,接下來的2個時辰之中,只是遇到了兩個小的魚羣,如果換成剛剛出海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小魚羣,他們肯定不會放過,肯定不能放空回去。

可是現在,船艙裡面,還有數萬的魚還沒有處理完畢,沒有時間來搭理這些魚。

看着魚獲就從身邊跑了,這對於漁家漢子來說,這是一種痛苦,下面的人加快了速度,終於在一個多時辰的時候,完成了對魚多清理,醃製之後的魚類,被放入到了專門的船艙之中,然後告知上面,下面處理完了。

處理完了,意味着可以開網了,因爲已經足夠的深入了,他們沒有繼續下去,而是選擇了迴歸,不過稍稍繞了一下,從定海軍的另外一側迴歸。

似乎連續的幾個時辰,幸運再一次的降臨,這一次,不是大黃魚,而是太平洋特產的鮭魚,這種魚多是在北部,很少到黃海地區。

遇到了當然要下網,這不過,這個不是一個大魚羣,大概的有5000多尾,不過相對而言,鮭魚的重量,可比大黃魚要大很多,大概在12左右,也就是說,5000多尾,也超過了6萬斤。

這是整個船隊出海之後,網上的最後一網了,雖然說,三艘船,平均每一艘,可以容納300噸左右的魚的,三艘加起來,近千噸,這是超過100萬斤的承受力。

可是,兩次拉起,就差不多30萬斤了,這個重量也絕對可以了,這是一艘新船,所有人都需要慢慢的磨合,捕撈也是如此,看天色,現在回去,差不多在晚上七八點,能夠抵達岸邊,正好趕得上市場的第一次銷售。

對於這一次銷售,定海軍和趙信,看的比較的重,只要有一定的魚獲,肯定要開啓的,現在回去,正合適。

包括曾大牛在內,負責看魚的,還有瞭望的,幾乎都回來了,除非是碰上那種超級大魚羣,或者是更加珍貴,他們纔會停下來看看,否則的話,就直接回去了。

實際上,遇到了兩個規模不小的魚羣,對於他們而言,已經算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事情了,他們沒有這個運氣。

迴歸的時候,運氣稍稍有些差,甚至連幾百尾的那種,最常見的小魚羣都沒有遇到,到是風很順,一路上以超高的速度,差不多用了比來的時候,更少的時間,迴歸了定海軍。

當3艘船,出現在定海軍的漁港的時候,已經是晚上的六點三刻了,哪怕接近夏天,天也有些昏黃了,從早晨5點多左右,開始進入到運河開行,7點鐘離開定海軍,到下午迴歸,整個漁船差不多走了14個小時,差不多7個時辰,幾乎是貫穿了整個白天。

一路上,單純航行的時間,就超過了9小時,真正捕撈的,不超過5小時。

因爲這是漁船的第一次迴歸,從上到下,都非常的重視,甚至連趙信都親臨了漁港,他除了給水手們加油鼓勁之外,還要爲漁港的魚市來剪綵。

從上了漁船開始,趙信就知道,未來,魚市肯定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場所,未來,這裡將會成爲的供給整個定海軍肉類的基本來源之一。

不過讓趙信沒有想到的是,很幸運,三艘船遇到了魚羣,不是什麼特大魚羣,一共下了9次拖網,差不多一個小時一次的,網起來了30萬斤魚。

其中,還有大量的大黃魚,經歷過後世的情況的趙信,很清楚大黃魚的價值,這種中國特有的魚類,在後世因爲各種的捕撈,瀕臨滅絕,別說是10斤以上的,5斤以上的都罕見。

大黃魚的特點,一般在幼年的時候,長的非常的快,大概到了2斤左右,就已經停下來了,從2斤到7斤,大概需要10年,甚至更久一點的時間。

在後世,一條野生的大黃魚,超過7斤的,可能每斤的價格超過一萬,就算是四斤以上的,也可以達到3萬以上的高價。

這麼21萬斤的大黃魚,其中還不乏大量10斤以上的,一共6700多尾,如果放在21世紀,這將會是多麼可怕的財富。

當然了,這也跟環境有關係,這個時代,大黃魚還是中國海域的主力魚種,遇到的優勢7萬的大羣,還一次性基本上全部捕撈上來,纔有這樣的結果。

這是一個開門紅,而30萬斤海魚進入到市場,也引來的追捧,實際上,對於肉類,已經有旺盛的需求,再加上海魚只是按照價格購買,不用票,才2個多小時,就全部賣光了。

今天,會有很多的家庭,會做魚吃,其中就包括了美味大黃魚和鮭魚的。

旺盛的需求,催生了龐大的市場,大黃魚的價格,最終被爲80文,歸於則是60文,差不多30萬斤的魚,最終的收穫達到了2萬貫,這個相對於定海軍龐大得的工業產值來說,並不算什麼的,可是這只是漁船第一天收穫,這樣非常可觀了。

就算將來,整個捕撈打一個折扣,一天10萬斤,也六七千貫,這個既能夠掙錢,又能夠給定海軍提供源源不斷的肉食,最關鍵的是,這才三艘船。

中層官員開始明白了,趙信之前所講述,用海洋捕撈,來保障定海軍的食物,之前,或許沒有人重視,可是現在的擺在眼前的現實,單純今天的收穫,就相當於1.5萬頭豬,這是定海軍的採購人員,無論如何都滿足不了的。

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二百七十八章 複雜心情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