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

知道了最終的原因之後,趙信也有些哭笑不得,他沒想到,推動效率和機制的方法,會造成了這麼大的烏龍。

沒錯,這些人說的都非常對,如果一個大型企業,比如說,鋼鐵廠,水泥廠這種的,有了他們的專屬碼頭,他們的效率會提升很多,保守估計,節約個幾天的時間沒問題,同樣的,也不擔心這個碼頭沒有人員。

鋼鐵廠的產能是年產量200萬噸,這200萬噸,是成品的鋼鐵,需要無數的原料。

定海軍是一個島嶼,他幾乎不產任何的資源,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要外運,從煤炭,到鐵礦石,再到一些基礎的微量元素,單純進出口,這個港口的吞吐量,都可以輕而易舉的超過500萬噸。

放在21世紀,一個基礎打底就是500萬噸的河港,還可以直接的通航海船,這樣的河港絕對是最重要的,可是在定海軍,這樣卻不行。

趙信真的沒辦法告訴他們,海軍,纔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如果這個時代,定海軍有無數的海船的話,還要北宋幹什麼,整個世界,大片大片,沒有被開發出來的土地,這些土地,都等着定海軍來征服。

可是要用什麼來說服他們呢,海外的大陸,這簡直是虛無縹緲的,在尋常人的認知之中,海外,最多就是一些小島,哪怕是有來自阿拉伯,印度的商人,他們也是跟他們在一片大陸上面。

中國跟印度,跟阿拉伯距離遙遠,可是在漫長的歲月之中,雙方的交流不少,唐朝和尚西天取經的故事,雖然還沒有形成西遊記,但是已經有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深入人心。

趙信嘆了一口氣的,現在的港口,還是不怎麼發達,如果能夠普及後世集裝箱的,那就好了。

集裝箱,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實際上的理論非常的簡單,把原來,散裝的,或者是用小的包裝裝載的東西,都轉成標準的集裝箱,這個集裝箱,兼顧了,汽車運輸,火車運輸,還有船舶的運輸。

轉運之後,再也不用大量的裝卸人員進行裝卸,而是直接用各種電動工具,吊車之類的,把集裝箱從船上卸載下來,找一個碼頭堆放,然後根據所到達的地方的不同,進行的分類,可以選擇汽車,可以選擇火車,甚至是飛機和河輪,這樣,極大的節約了時間。

零散的裝運,變成了整體化,或許,不如一次性的運到,可是對於一個大國來說,能夠靠近海邊的港口有多少,大部分的物資和商品,都是需要通過卸貨和轉運,這樣的效率,比起原有的,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實現他們的基礎,就是一個集裝箱,這是一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可大可小的箱子,普通的鋼鐵就能夠製造,通過後世的獨特方法,可以在船上堆放起來。

定海軍擁有年產200萬噸的鋼鐵廠,也擁有多種不同的鋼鐵配方,真的要生產集裝箱,並不是不可以,但是,集裝箱生產出來了,能夠的做什麼。

後世的集裝化,那不是一個集裝箱這麼的簡單,這是包括了公路,鐵路,海運,還有空運,全部運輸方式,整合到一起,才形成的運輸方法,這需要整個地球的整合。

現在定海軍,根本沒有那樣的條件,不足以建設,後世的那種集裝箱碼頭,大型集裝箱的散裝船。

不過,在沒有辦法興建和普及的前提下,趙信可以推行了一個理念,那就是集裝化的理念,現在的定海軍,還,也不是一個合適的方法,可是這個理念可以。

在沒有機動車的時代,利用馬車可以在公路之上,運輸2噸左右的物資這一點,建設跟馬車差不多大小,或者少打點的箱子,然後建設一些平板馬車,利用吊車和其他的一些其中設施,可以平穩的把東西從馬車上,或者火車上,吊裝起來,運送到船上。

比起後世集裝箱,這個裝載量小很多,卻比較適合現在的狀況,只不過,這個方案,可以保證陸地上面裝卸,比如說,火車和馬車之間裝卸,可是一旦到了船上的,就不行了。

現在的這些商船,製造出來,就是帆船的理念,要想容納下集裝箱不容易。

一個兩噸的集裝箱,除非是裝載的比重比較沉重,全部的金屬東西,或者是鐵錠的時候,纔有可能比較小,就算如此的,也不容易進入艙門的,反倒是不如麻袋和小巷子更加的方便。

要想上集裝箱船,就必須要跟後世那樣,是大型的集裝箱散裝船,可是這種船,也是到了後世才流行起來的,在風帆時代,這不適合,遍地的風帆,讓甲板上根本無法放置。

同時,甲板上面的空間,也相對比較的寶貴的,在遇到風浪的時候,大量的水手,必須要上到甲板上面,通過操控船帆,來抵抗風浪,如果甲板上面,放置了大量的集裝箱,也引發問題。

理論是對的,可是需要一定的改進,只要造船廠完成建設,趙信在建設海船之餘,也會對風帆船進行改進,比如說,通過一些設計,讓側旋上開一些開放式的佈局,在裝卸的時候,可以直接的裝上,這需要一些理論和時間,現在還不行的。

在沒有集裝化和標準化的時候,轉運,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北宋,或者是整個世界其他地方港口,在轉運的時候,肯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的。

一個非常標準的問題就是,哪怕再怎麼的使用各種的起重裝置,還有其他的東西,在裝卸貨的時間,都需要一段時間,北宋已經夠快的,尋常的地方,一艘3萬料的大船,可能裝卸貨物,大概會使用幾天,甚至是的更久的時間。

對於季風的航線,這樣的卸貨,可以接受,畢竟,較遠的航程,一年來回一次,是可以接受的,這種時候,卸貨和裝貨,浪費幾天甚至是半個月的時間,都是可以接受的。

北宋的各種精良的東西,只要拉回去,就是一大筆錢,這一點,也是所有海商,不遠萬里,來到北宋做生意的根源。

可是定海軍不一樣,風帆戰艦和三角帆的出現,證明了定海軍海上航運的強大,特別是安裝了三角帆的風帆船,他們已經初步上克服了季風帶來的影響。

原則上,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是有風,不管是哪個方向的風,都可以讓船獲得動能。

哪怕能夠得到平均8節左右的航速,晝夜不停的情況下,一天可以達到180節以上的,這就是300多公里。

一天300多公里的速度,這個非常可觀了,哪怕打個對摺,休息一半的時間,也可以達到150公里。

把航海的航程,固定在6000海里之內,8節的航速就需要750個小時,375個時辰,日夜不停,也就是30天的時間,加上停頓和休息,可能就是60天,跟現在,動輒兩三個月,甚至更多的航運比起來,不知道快了多少的。

6000海里,在海上,已經非常漫長了,那幾乎穿行在了整個亞洲,要知道,從上海到紐約,如果穿行蘇伊士運河,從地中海和大西洋經過的話,也不過是10200海里,那是穿越到了地球的另外一邊了。

就拿東亞爲例,目前的定海軍,到日本直線距離不過是900多公里,到了日本腹地,比如說後世的大阪,這個時代被稱之爲難波京的地方,也不過是1500公里而已。

以一半的航速來航行,一天150公里,10天就可以抵達日本,來回20天,加上中間耽誤的時間,一個月也差不多可以來回了。

從定海軍到朝鮮,那就更近了,東亞的這些國家,一年可以往返12次。

或許,大規模的集中運輸,會降低的商品的利潤,可是工業化的社會,要求的並不是單獨產品的利潤,而是市場,是可以傾銷的市場,當然了,還有活的原料的過程,日本和朝鮮,已經有了這個可能。

無論是日本的銀和黃金,還是朝鮮的鐵礦和糧食,這些東西,都是定海軍需要的原材料,跟別說這兩個地方,深受中國的影響,在千年的聯繫之中,他們學會了大量先進的技術,比如說,種植業,都比世界上其他地方更加的先進。

東亞,從中國的影響力擴張開去之後,就是整個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這些地方,現在還在低效率的生產,趙信要的,就是把民衆的能動性調動起來。

對於北宋,對於漢人,趙信當然做不到無限的壓榨,就算是賺取利潤,也是有一定的保留的,這實際上,是增加了成本。

定海軍目前的技術非常的先進,可以獲得高昂的利潤,給北宋一點好處,增加收入,這是可以的,可是對外的話,就不必這麼做。

掠奪,無論是用武力,還是用經濟,都是一個最快的發展自己的方法,這中間特別是日本。

如果其他的貴金屬,因爲在北宋,沒有使用貴金屬的傳統,或許無法順利的進入到貨幣體系,可是金銀是例外,中國使用金銀的歷史,甚至可以贅述到幾千年前,因爲金銀相對比較少的關係,最多是在上層流通,可是普通的百姓,對他還是認可。

小型衝壓機完成,只要雕琢好,就可以形成金銀銅鐵爲主體的四級貨幣,除了定海幣之外,其他的貨幣,他們或許無法獲得巨大的收益,卻可以穩定住貨幣體系,甚至逐步的把定海幣給抽出來。

不鏽鋼做貨幣,這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選擇,過了這個階段,穩定了之後,肯定要抽出來。

不鏽鋼是一種非常出色的鋼材,只要鋼鐵廠可以量產的時候,肯定要改變貨幣,讓不鏽鋼在更加重要的地方使用。

單純風帆戰艦,都可以讓東亞之間的距離縮小,以往可能要幾個月才能夠來往一趟,現在最多隻要1個月,甚至是更快,更別說,到平均時速十二節到14節的飛剪船出來,他們的速度,就可以更上一個檔次,多了50%的速度,效率提升的,效果也會隨之提升。

這種情況之下,來回裝卸幾天和半個月時間,就顯得相對比較漫長了,影響到效率。

趙信也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不過他還是約見了那些工廠的負責人,告訴他們,運河周圍,是已經計劃好的,必須要建設造船廠,造船廠建成之後,大量的生產各種的船舶,他們也可以受益。

工廠需要的原料和商品,都需要船舶才能夠運輸出去,定海軍已經出現了的運輸的危機,當時的定海軍,用租借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可是租借的船隻,大部分都是海商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的,那就是,一旦季風合適的時候,他們幾乎肯定會楊帆南下的,迴歸自己的家鄉,定海軍給出的運費,根本無法讓他們留下來。

這些工廠負責人,也知道,趙信講的非常有道理,可是他們還是認爲,把全部運河,都交給造船廠,有些浪費,或許未來會造很大的船,現在沒有這個必要。

未來,填滿整個定海軍的船舶,可能是好多年之後,預期這麼的浪費,還不如開啓新碼頭的,比如說,按照工廠等聚集的區域,開啓一些專屬碼頭,從北宋運送過來的原材料,可以不必通過港口區進行停靠的,而是直接的運送到位,運河又足夠的懲戒能力,能夠承接這些原材料的運來,同樣的,產品也可以分散的進行裝卸。

這樣,最大的好處是的,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產品,在到達定海軍,或者離開定海軍的時候,只用一次。

這些負責人,當然沒有奢望,每一個工廠都有一個專屬的碼頭,他們期待的,只是在定海軍開挖的運河上面,開出幾個碼頭,用於滿足大部分人的需要,這樣,他們可以節約一個火車運輸的環節,甚至可以增加一部分的運力,畢竟,火車的運輸,是有極限的。

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