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

單純的經緯度,還是單純六分儀,對於航海來說,沒有多少作用,可是這些跟海圖結合在一起,不必如同之前那樣,哪怕擁有海圖,也要考慮誤差,只用在精確的位置上面,在不停的虛擬網格之中,填充了各種座標,最終形成最精確的地圖。

在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之上,沒有任何參照物的前提下,可以藉助着某一個固定天星或者是太陽的角度,測量出一些的太陽或者星光的角度,然後根據已經總結出來的經緯度的一些公式,計算出的目前所在的經緯度,就擁有了一個在地球上面,一個確定的位置,而根據經緯度之間的距離,就可以計算出,偏離了多少航道,距離目的地,還有多少的距離,這纔是六分儀可怕的地方。

跟六分儀之前的海圖不一樣,哪怕是重複了多次的海圖,有經驗豐富的領航員,他們也無法精確的判斷所在的位置,進而確定自己偏航了多少,只要誤差大於可視的範圍,就很容易迷航。

對於有了六分儀的航海船隻來說,只要之前做出來的海圖,足夠的細密,誤差甚至可以精確到的1裡範圍之內。

或許對於某些方面,1裡的誤差,那是巨大到無法承受,可視對於航海來說,除非是在極端的惡劣的環境之中,一里的誤差,已經足夠精確了,有了望遠鏡和各種瞭望,再加上一些的海圖上面的基礎描述,除非遇到不可抵擋的風浪,只要船沒有沉沒,哪怕是在暴風雨之中迷航的,只要天氣恢復,可以看到太陽,或者是天星的時候,就可以確定位置,這對於航海來說,安全性能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歐洲的海船,沒有水密艙,沒有點亮科技線是一方面,沒有這個必要,也是一個因素,一旦遭遇風浪迷航,就算是幸運的在風暴之中活下來,可是隻要不是幸運的被從到航道附近,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會是的末日。

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沒有補給,沒有物資,等待着他們的,將會是死亡,沒有第二個結果。

可是對於趙信來說,他有更多的選擇,把所有的都給做到極致,來自東方的水密倉,一些特殊的組合,還有各種釘子和螺絲之類使用,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都使用到了其中,這才構成了一個脫胎於風帆巔峰時代,卻又超出了風帆時代艦船。

在目前丁海軍最大的船塢之中,最少有4艘船,在逐步的成型,這些船在緊張的建設之中,可是趙信卻依然沒有停下。

海軍,可不是那麼輕易的建成的,百年海軍一說,絕對不是開玩笑的,不說後世,海軍永遠是整個軍隊之中,技術裝備最多,各方面的人才最多的,哪怕是在風帆時代,海軍也是技術含量最高。

跟陸戰不同,雙方的實力相當的時候,拼的就是一個戰場上面的時機把握,可是在海軍上面,強和弱並不是船的噸位,船的多少能夠說明的。

一艘技術領先的船,一艘就可以了,其他船千艘萬艘,也打不過這麼一艘,除非是速度快,並且當機立斷的逃走,如果連速度都比不上,那麼,就更慘了,速度更快的,也更加強大的船,可以輕鬆的一一的把對方送入到海底。

聽起來,有些感慨,可是實際上,還真的是如此,類似日本二戰的巨無霸,大和號,這個在二戰歷史上,最龐大的戰列艦,卻落後於時代了。

堅船大炮的時代,跟航母作戰羣的時代落伍,面對着在一百多公里之外飛過來的艦載機,大和號強悍的火炮,根本就夠不到對方,哪怕大和號強悍艦體,強大的生存能力,可是面對着最少10枚魚雷和接近10枚的航空炸彈的攻擊,最終,不得不沉沒了。

這就是技術的領先,現在丁海軍,已經擁有了這個領先的技術,超越這個時代500年艦船,本身已經可以對其他的船隻進行碾壓的。

不過這些船隻是硬件,硬件只是一切的基礎,要想把整個艦船的力量,全部發揮出來,軟件纔是最重要的。

在艦船之上,真正能夠發揮作用的,就是船員,跟硬帆的中國式帆船完全不同的是,在軟帆時代,單純對於帆的控制,就有很多種。

比起硬帆來說,軟帆的控制性很強,如果沒有足夠的控制,根本就無法發揮出軟帆的全部功效,甚至說,三角帆這種可以逆風行駛的帆,它們也需要在不同的角度,才能夠發揮出作用。

這個角度,在科學上,是一個計算出來的數據,可是在實際操作之中,卻是根據經驗,在什麼樣的風之下,用什麼標準。

如果,趙信學的是空氣動力,那麼,肯定能夠通過這個三角帆,計算出,那個角度最好,甚至說,高等數學之中,也有一些公式。

可惜,趙信畢竟是學文的,研究的也是歷史,專業的東西,真的懂得不多的,這些,恐怕也只能夠通過實踐,慢慢的摸索。

這中間,摸索的過程,是不一樣的,傳統的摸索,只是個人的摸索,加上一點點的經驗,這樣的摸索過程,會長很多。

趙信這個穿越者,只能夠算是一個歷史研究者的,考古研究者,可是丁海軍在科技上面的發展,卻日新月異,發展極快。

說白了,卡牌系統和穿越者見識,這只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一個研究的方法的問題。

作爲北大的博士,哪怕是在歷史和考古方面,可是見過不少的東西,整個科學體系之中的研究方法,都是大同小異的。

這是通過數百年,甚至是諮詢發達時代之後,總結出來的方法,這是經過了考驗之後,總結出來的,最好的研究方法,或許有些繁瑣,卻不會有什麼無用功。

比如說,這個三角帆的操控,就是使用了科學的方法,不是讓海員們自己去操縱,去感覺,而是用比較科學的方法,比如說,儘可能的摒棄其他的條件,單純在一個的範圍之中進行測試,儘可能的細化角度,總結出來一個基本的規律。

這樣條件少了,環境也簡約了,更容易發現一般規律,哪怕總結不出來一些劃時代的公式或者理論,可是單純對於操縱來說,這已經足夠足夠了。

用一個個經驗,然後總結出一個簡單的操縱的方法,並且把一些工具使用到這些操縱之中,這些都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在丁海軍,別的都還好說,可是規矩這個,是從上到下都要求,哪怕這些海船上面的水手,也是如此。

最初的那些船,還有現在整個運輸船隊,使用的都是在外面招募的人手,不過哪怕只是幾個月的時間,可是問題已經出現了。

水手是什麼,那是今天有,明天無的,說不定那個時候,一場風浪下來,就全部都沒有了,他們幾乎都是桀驁不馴的,或許在這個時代的船長的眼裡,這個是個性的代表,是好水手的象徵,可是在趙信看來,這不行。

遠洋計劃,對於趙信而言,那是重中之重,從最開始,就是以軍事化爲標準的。

現在的這些水手,海員,他們已經形成的習慣,且積重難返,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是丁海軍更高的薪水,更強的規矩,也不可能改變太多。

趙信如果只是要效果,這些熟手海員,他們練練也可以練出來,可是海軍在整個丁海軍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他不能,也不可能忽視掉。

那麼,從最開始,就開始準備,就成爲了關鍵,目前在實驗船上的,除了一小部分比較聽話海員,幾乎全部都是新手,這些修改過的子項目,幾乎都是這些新手控制的,老海員們,除了傳授一些的航海上面的簡單經驗之外,剩下的操帆的方法,幾乎都是按照操帆手冊上面來的。

這個有些突兀,卻也正常,這些帆,全部都是軟帆,還有整個航海,這跟中國式帆船本就不一樣,那些水手們拿着不錯的薪水,又不用學習,當然是願意的,可是就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屬於丁海軍的精銳部隊,就這麼的成行了。

這些人員,都是選擇了近海的那些漁民,從見到了漁民的悲慘遭遇之後,趙信第一個想法,就是招募漁民,丁海軍靠海,漁民們有天然的好處。

這些漁民本身就在海邊,對於海上的一切也非常的熟悉,一舉兩得之下,又經受了丁海軍的紀律,只要成長起來,一定是出色的海軍。

除了海軍之外,趙信還在別的方面下手,遠洋航行,這個征服地球最重要的方法,麥哲倫的偉大,就在於,他開啓了全球第一次環球航行的,這不但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這個觀點,也讓麥哲倫成爲了第一個擁抱地球的人。

大海是可怕的,是充滿了各種變數的,哪怕到了21世紀,在發達的科技的支持下,海難也時有發生,更別說11世紀了,要征服大海,船和測量工具,當然是最爲重要的東西,船員也是如此,可是其他的方面,並不代表着不重要。

趙信其實做的,比這些更多,在航海上,拋開海圖,船員,船,還有比較重要的,那就是補給。

在沒有蒸汽動力的時代,補給只是單純的食物和水,哪怕到了21世紀,也沒有完全自動駕駛的海船出現,大海上面的情況變幻莫測,連人處理起來都很困難,機器可靠性就更差了。

人要活下去,水和食物就是必然的要素,在沒有食物前提下,可能單純依靠水,可以堅持個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主要看身體的底子,可是沒有水的話,最多就是七天,這兩點都非常重要。

趙信當然知道這點,可是他也對食物和水進行了改變,比如說食物,在這個時代,補給多是選擇一些容易長時間放的東西,比如說,一些大米,麪粉,還有其他的。

大海航行,哪怕是近海,七八天不靠岸也是正常,遠洋更是有時候一兩個月不靠岸,不選擇長時間存放的不行的,所以,在海洋上面,東西比較的簡單。

可是對於趙信來說,不用考慮別的了,怎麼方便怎麼來,比如所,主食,主要是壓縮餅乾,使用一些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還有其他一些營養成分的東西,通過脫水,並且高壓處理的,製作出來的東西的,一小塊的熱量,就是尋常食物的數倍。

這在陸軍上面有用,在海上,同樣有用,一塊壓縮餅乾,相當於2升,甚至是更多糧食的熱量,這會大大的節約空間。

對於茫茫無邊的大海上面來說,這樣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增加很多糧食攜帶量的。

當然了,壓縮餅乾壓縮的,是水,壓縮餅乾每一次服用,都要跟水混合,否則的話,就吃不下去,全乾的壓縮餅乾,吃了會非常的難受,可是相對於糧食而言,水更容易攜帶。

不說,海船本身就有專門的儲水倉,這些本身就可以供整個船隻,很長時間的使用,在新加入的水密藏之中,也可以裝入很多的水。

船並不是製造出來就可以了,因爲船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比水輕的東西,木頭可以浮在水面之上,可是如何保證方向,就是一個關鍵了。

正立的船,跟側立的,那可是完全兩回事,就連中國式帆船的福船都有壓艙物,更別說是的風帆戰艦了。

風帆戰艦,之所以適合遠航航向,流線型的船體,更容易破開水面的船頭,是一個關鍵,可是吃水的深度,也是關鍵,只有足夠的吃水深度,才能夠在狂風暴雨之中,立身的主。

原來,壓艙物都是石頭之類的,可是到了丁海軍這邊,就改變成了水,在出海的時候是淡水,如果伴隨着使用,淡水用的越來越多,也不會讓他空下來,變成海水就好了,左右在整個航海之中,海水還是隨處可見的。

只不過,這樣一來,對船身的要求就高了,淡水還好說,海水的腐蝕度很強,如果不做獨特的處理,萬一船身的內部被腐化了,那可就出問題了。

這對於北宋而言,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可是對於丁海軍,這真的不是什麼問題,要麼是玻璃容器,要麼是瓷器,要麼乾脆弄一個大罐子,總之,不讓水接觸到木頭,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二百二十七章 跑了還是沒跑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