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

工業跟污染,那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幾乎大部分的工業,都伴隨着污染。

不產生污染的行業,也是有,第三產業之中的絕大部分,都是無污染的行業,第三產業說白了就是服務業,比如說,酒店的夥計,傭人,幫工之類的,這些人爲的服務,當然不可能產生污染。

21世紀,還有一些製造業,也是沒有污染的,比如說,高新技術材料的產業的,半導體產業,科技產業,這些產業,本身就是科技的結晶,甚至是整個世界,也只有幾個超級大集團纔有這個生產的能力,這種情況之下,高昂的利潤,保證了污染的最小。

特別是一些半導體的材料,純淨度,本身就是半導體材料的性能的重要指標,爲什麼沙子變成處理器會身價百倍,要知道,硅晶體可是純度在99後面好幾位數,才能夠進入到半導體的製造,一個純淨的硅晶體,他的價格,是原來沙子的價格的千萬倍以上,這種工廠,本身就對各方面的環境,都苛刻到了極點,任何一丁點影響純度的都不會帶來的前提下,甚至整體就是自動化的工廠,這樣的工廠,當然沒有污染了。

可惜這樣的行業和產業的,畢竟是少數之中的少數,除了這些產業之外,其他絕大多數的工業,都是帶有着污染的,特別是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競爭非常激烈的產業,污染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污染是伴隨着工業產生了之後,就逐步的盤踞在工業化上的問題,工業程度越高,污染也就跟着越高。

趙信已經儘可能的開始減少污染,可是治理污染,這是一個長期的,科技含量很高的技術,生產和污染之間的問題,發達國家都曾經經歷過。

比如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當煤炭成爲了工業的動力之後,大氣的污染就應運而生,煤炭燃燒,可以提供熱量,可以帶來動力,蒸汽機就是人類改造世界的劃時代的產物,可是最初的蒸汽機,不但可靠性不強,污染排放也非常可怕。

蒸汽機的原理,就是依靠着燃燒的熱量,把水變成水蒸氣,然後通過蒸汽帶來的強大動能,推動之後轉軸,往復的運動,帶來動力,推動機器運轉。

最早的時候,工程師們追求的,並不是合理的燃燒,而是更快,更大的燃燒,這樣下來,會讓蒸汽機的動力變得極大的增加,可以讓蒸汽機做更多的事情,可是不注意燃燒室,沒有考慮到完全燃燒的問題,在燃燒的廢氣之中,存在着海量的粉塵顆粒和一氧化碳,這也就是蒸汽機黑煙滾滾的原因,黑煙之中,存在了大量漂浮物。

這些顆粒物,跟水蒸氣混合,就形成了霧氣,這種霧氣是對人有巨大的害處。

英國倫敦,曾經有一個名字被成爲霧都,霧都就是在英國工業革命時代的真實寫照,無數的工廠,無數的蒸汽機,工業和民用的燃煤,讓本就潮溼陰冷倫敦,變成了一個霧都,說起來好聽那是大霧,可實際上,那就是霧霾。

英國的工業革命,那是在蒸汽機作爲起點而快速開啓起來,蒸汽機要燒煤,民用也要燒煤,不完全燃燒,帶來的大量的顆粒物,散發到了空中,跟水蒸氣等結合,形成的霧氣,成爲了倫敦的象徵,甚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七八成的時間,都是在濃霧之中。

曾經客居倫敦的老舍,在文學作品之中留下了,“烏黑的、渾黃的、絳紫的,以致辛辣的、嗆人的“倫敦霧。

倫敦的霧都,到了1952年發展到了極致,倫敦大霧事件的爆發,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當時的條件,可以說,整整五天,倫敦的氣候條件,不適合霧氣的散去,結果在5天之中,大量老人和兒童死亡,很多人得病。

這就是大氣污染的最直觀的體現,有兒童的生病,有老人生病,在各方面的統計不健全,對於社會保健也沒有深入人心的時候,這種情況根本沒有引起重視,倫敦實際上,也就是從1952年,纔開始重視污染這件事情,然後纔在之後的堅持之中,讓倫敦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無比的變化。

傳統的工業發展,從無到有,從基礎的積累,到最終的成功,在污染了之後,再治理。

先得到錢,先發展經濟,在經濟發展了,各方面都合適的前提下,才選擇治理,這是大部分的國家,包括英國美國德國,甚至是21世紀的中國,都走過的道路。

如果,趙信不是穿越者,只是意外得到了這些科技的話,他說不定也會走這一條路,可是,趙信不是,他是一個真正21世紀走來的穿越者,基本上從年少開始,就發現周圍的青山綠水,逐步的變成了髒水,臭水,以前擁有着完美風光,到處都是魚兒的河流,變成了臭水溝,各種生物都絕跡的地方。

也是到了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後,伴隨着整個中國的國力,有了巨大的提升了之後,才逐步的發生了改變,中國依然走了發達國家的這一條路,先污染在治理,可是這樣帶來的陣痛,需要一代人來承受。

或許,子孫後代,會享受青山綠水,會享受高度發達的社會文明,可是一代人所必須承受的陣痛,那是無法掩蓋和清除的。

趙信來到了北宋,穿越者擁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那麼的在大量賺錢的同時,把首先的標準定的很高,那也就是投入多一點,成本高一點,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這一點只要注意到了,也就無可厚非。

污染是工業帶來的必然結果,甚至是西方,幾代人都在這樣沉重的污染之下,病痛,癌症,畸形,這些一直都困擾着市民,他們卻無法改變,只能夠默默忍受,到一代人,兩代人,通過努力,奠定了足夠的根基了之後,纔開始治理。

先發展再治理是工業發展的必然道路,可是趙信作爲一個從後世穿越來的穿越者,掌握着定海軍的一切權利,那麼肯定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在最初的規劃的時候,就儘可能的來避免。

趙信不是工科方面的工程師,更加不懂得防止污染需要注意到什麼,可是,在工業用水之中,不會直接的排入到海里,這是一個根本。

大海能夠承受的污染程度,遠比河流要高的多,可是定海軍,是相當時間之中,都必須要待在的地方,真的把周圍弄成一片不毛之地,到處散發着惡臭,也不是一個很合適的事情。

治理污染趙信不懂得,甚至不知道,一些配方和處理方法,但是有一點他知道,就是把污水之中,不容易溶解到水中的物質,各種高能量物資,還有各種水不易降解的各種的化合物,都給處理一便。

不能說達到後世那種最高科技程度,但是簡單的處理還是可以,高科技有高科技的辦法,可是土鱉們,也有土鱉的解決辦法,主要看你會不會去想,會不會去努力。

對於那些污水,最適合的,就是降解,通過物理的方式來處理。

單純的污水排放,需要排放的污水很多,可是經過沉降,處理,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方法,就可以大大的減少其中有害物質的排放量,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

趙信不懂工科,卻知道,把這個處理污染的原理,原原本本的講給這些工人和工程師們,在這些工程師們的努力下,實際上,定海軍的工業污染,已經被減小到了很多的程度,

打個比方吧,在定海軍拳頭產品之中,有一個重度污染的行業,那就是水泥製造業,

重度污染的行業水泥,在粉碎和生產的過程之中,會產生大量的細碎的顆粒物,這些對人體都是有害的,還有煅燒之中,材料之中含有硫,氮,磷,碳等材料的,在經過燃燒之後,變成的有毒有害的氣體,這玩意對於空氣的污染非常的可怕。

趙信不會直接走破壞了再治理的道路,他爲工人們,系統的配備了各種工具,一些普通行業,用口罩,一些重度污染的車間,選擇了類似防毒面具一樣的東西。

這樣不但會降低一些生產效率,甚至連工人也會產生逆反心理,畢竟,在熱天,糊上沉重防毒面具,對於一個人的困擾是巨大。

冬天帶着防毒面具,還好說一點,最多就是視野不怎麼的開闊而已,可是夏天,本身就炎熱的天氣,再加上厚厚的防毒面具,那可是一種煎熬。

規矩就是規矩,定海軍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講規矩,特別是專門用顆粒物,進行的小白鼠實驗,在顆粒最多的環境之中,養了幾隻小白鼠,很快就死去了之後,他們才認識到了這中間的可怕,爲了自己的命着想,不會有人違反規定了。

好在,定海軍是在海上,靠近海邊的地方,四季都不太分明,由於海洋有着很強的保暖性能,哪怕來自大陸的冷空氣,在海洋的稀釋之下,影響也會減弱。

夏天不會太熱,最多就是20多度的樣子,冬天也不會太冷,最冷也不會下降到零度以下,這個是海邊適宜氣候,對於水泥廠的工人而言多,也不是那麼的難受的。

除了人身上的防護之外,天然的防護也很多。

實際上,水泥廠最大的污染,就是水泥本身,粉碎的水泥,只要稍稍有風,就會被吹拂起來,在風的作用下,漂浮到各個的地方,這是水泥最大的污染。

常規的作法就是,儘可能避免露天的場地,這是避免揚塵的一個關鍵,傳統的水泥廠,在起步的時候,往往只能夠是類似小作坊一樣的露天,就算是大型水泥廠,歷史上面的遺留問題,也很難解決這個問題。

這一切,對於趙信來說,絲毫不是問題,所有牽扯到水泥的東西,都是建立廠房,儘可能的密封,水泥都是在廠房內部解決。

區域之中,儘量避免揚塵,灑水車是標準的配備,一些可以吸附塵土的植物,還有一些必要的佈置,比如說上下風區域降解林帶,這些都可以把水泥帶來的塵土,儘可能的控制在這一片區域之中。

這樣做,或許無法解決水泥廠的污染問題,實際上,漂浮的水泥,還是飄出去,讓整個水泥廠都變的灰濛濛的,可是這個區域沒有擴散到很大,周圍的3公里左右的區域是極限了,水泥廠本就興建在海島的一角,跟住宅的區域相隔很遠,不至於影響到另外一邊,人口稠密的城市。

除了水泥行業進行了佈置之外,其他的比如說焦炭,鋼鐵,小型化工行業,也都進行了佈置,在儘可能的保證了的污染控制在工業區的同時,周圍也做了很多的相關性的佈置。

比如說,鋼鐵行業,最主要的就是廢棄和洗煤廠的污水,這兩者,廢氣可以通過減少排放,比如,加強尾氣的吸收,用化學的方法,主動的吸收廢氣之中的有效物質,加強尾氣之中的熱量吸收。經過這樣的一系列處理,或許廢氣還不能夠完全的變成空氣,可是不易降解的漂浮物,將會大規模的減少的

洗煤廠的廢水,那就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只能夠通過大量的興建降解池,通過自然降解的方法,然後通過蒸騰作用,去掉水分,留下的,實際上,還是煤炭之中的一些物質,選擇一些可以燃燒的,作爲燃料使用,這樣可以極大的加強煤炭的利用率。

剩下,再確認對於土壤,對於地下水都沒有污染了之後,也不會隨便的放着,都深埋處理,不隨便的拋灑和堆積,再好的東西,如果堆積起來,也會產生巨大的麻煩。

這樣的方法,污染是無法避免的,卻比直接排放至少減少了九成以上,再加上注意綠化,定海軍的綠化率不低,一些擁有着自然的降低污染的植物,比如說夾竹桃這樣的天然抗污染的植物,在定海軍建設之後,成爲了最重要的植物之一,在整個污染嚴重的工業區之中,幾乎是成片成片的種植。

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二百七十八章 複雜心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一百九十二章 臨界點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