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

在任何的時代,錢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卻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和平年代就是如此,大量人員集中在了定海軍附近,僅僅是吃喝這一點上面說,就是一個巨大的花費。

樞密院一直都推動,趕快交接,未嘗沒有甩包袱的想法。

按照一個廂軍,每天的伙食和其他的標準在20文左右的話,一天的花銷,就超過了500貫,軍隊,永遠是資金消耗的大戶。

在這位中層官員見證下的,趙信抵達之後的當天下午,就舉行了一個小型的儀式,負責交接。

超過2.5萬的廂軍,在交接之後,就已經不輸于軍隊的編制了,不過出於趙信的身份,樞密院還是留下了足以支撐兩個月的各種物資,當然了,只有簡單的,甚至連團練都不如的武器。

趙信沒打算要中樞的武器,這對於他來說,沒用,坐擁着鐵匠作坊,可以說,整個北宋,甚至是在亞洲,最強的鍛造都是在他這裡,想要武器還不容易。

如果趙信想要的話,他甚至可以打造一個,全部用不鏽鋼組成的軍隊。

銀白色鎧甲,反射性極強,這纔是正兒八經的光明甲,同時,硬度指標達到6.1,這也是這個時代最強的。

僅僅是不鏽鋼的硬度,就可以用更加薄的鋼板,達到之前的防護強度,減少士兵的負重。

冷兵器時代,士兵的負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少一兩斤,對於戰鬥力,都有不小的提升,更別說最少減少40%以上,北宋的重步兵,會更強,更持久,更具有戰鬥力。

可惜,重步兵不是重點,先不說,長弓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北宋的兵種。

哪怕是沒有工業化,沒有鐵匠作坊,長弓也是最適合北宋的兵種。

北宋可以支撐的起長弓的所有消耗,無數的原料,蠶絲,這些都可以支撐長弓的大量出現,至於長弓對後勤的消耗,這對於北宋而言,沒有太多的問題。

以長弓隊的投射能力,除非碰到對方精銳,否則,都是完克,就算是精銳,面對着的破甲弓這樣的,專門針對重甲武器,加上火藥包這樣的投射性武器的,也足以佔據上風。

除了機動能力略微有些不足之外,在野戰只是那個面,北宋的戰鬥力,已經大大的提升了。

更別說,趙信已經有準備,在接下來,在相當的時間之中,趙信已經準備,逐步的淘汰冷兵器了。

熱武器,纔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這一點,無論是歷史,還是認識之中,都是如此,這纔是跟這個時代擁有着代差的武器。

打個比方吧,元蒙,已經把騎兵發展到了極致,明朝起義軍,之所以能夠打敗元蒙,依靠的除了拼搏的精神之外,就只有火槍了。

成建制的火槍營,在靈活運用了之後,對於騎兵有巨大的殺傷作用。

趙信超越這個時代,或許無法制造出,現代化的機槍和火炮,但是依靠着卡牌系統和鋼的出色,明清,甚至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初期火槍,應該沒問題。

制約火槍的有三個要素,一個就是鋼材的質量,最初的火槍和火炮,都是銅製作的。

雖然銅在整體性能上面,比起鋼鐵,有不小的差距,可是單純性能指標,是要超過鋼鐵的,唯一的壞處,就是太貴了。

一門普通的銅炮,可能價格就超過千貫,這是一個棱堡的價格,更別說紅衣大炮了。

這玩意,只是前裝的重型滑膛炮,是艦載加重型的,威力無窮,可是重量也可怕,2噸的重量,在中國,幾乎是沒辦法達到。

4000斤的重量,使用的還是銅,按照每斤300文的價格,單純火炮本身使用的銅,就高達1200貫以上,這個價格,昂貴的太嚇人了。

可是如果是鋼鐵的話,哪怕是使用了硬度和性能最爲高不鏽鋼,25文一斤的價格,幾乎是銅的12分之一,也就是說,單純材料,150貫就夠了。

鋼鐵的發展,纔是熱武器突破的根源,只有足夠廉價的鋼鐵,再加上足夠的產量,才能夠推動整個熱武器時代的出現。

現在,趙信已經擁有了,哪怕是6.1級別的不鏽鋼,沒辦法做到量產,卻也可以小規模生產,而5.5以上的,更是可以在作坊之中大量的生產,產量更是如此,這就先天擁有了熱武器的條件。

另外一個方面,熱武器最重要的基礎的火藥,趙信知道最完美的配方,甚至知道顆粒狀火藥的製造方法,這就足夠了。

TNT雖然更強大,可是在TNT出現之前,整個19世紀,18世紀,在熱武器在世界流行的時候,使用的大部分都是黑火藥。

更別說,趙信這裡擁有了硝酸,硝酸是一切火藥的基礎,無論哪一種火藥,都是硝酸的化合物或者是變種,最適合作爲槍械發射藥的,就是硝化棉,這個更加容易,種植棉花,用硝酸硝化,不清楚指標也沒關係,慢慢摸索吧。

有先進,可以定裝彈藥的火藥槍,就已經可以跟冷兵器,拉開巨大的代差,如果再有一些小型的步兵炮的話,那就是近代意義上面的熱武器軍隊,這樣,北宋的軍隊,才能夠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這些都是遠景,在最初的時候,除了簡單的護衛部隊之外,趙信是不準備大規模的建立軍隊的,甚至熱武器,也不準備從槍開始,而是準備從炮開始。

類似紅衣大炮這樣超級重炮,在最初的時候,只是適合在軍艦之上,定海軍作爲海港,一隻強大海軍是必不可少,這樣可以提供足夠的機動性,而且攻擊力相當的強大。

樞密院的官員,在交接了之後,就直接離開了,做成了這一次任務,他也算立下了不小的功勞,2.5萬廂軍,每年的各種投入,都要超過30萬貫。

30萬貫,對於樞密院來說,不是一個大數目,可是在這個情況下,卻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這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長期的,甚至這還是第一批。

2.5萬人,只不過是第一批,只要定海軍發展合適,未來,還會逐步的接受,更多廂軍,一直到把廂軍保持在一個健康數字爲止,別的不說,可能裁撤30萬的廂軍,可能每年減少的費用,就在300萬貫以上,這纔是大頭。

趙信沒有在軍營多待,軍營只不過是需要他走一個手續,把人員接收了。

本身,趙信準備留下原來將領,然後控制着他們幹活,可是在他們剛剛調動過來,也離開了廂軍的陣營,正是人心惶惶的前提下,孫吉留下,還是可以穩定軍心的。

不過,沒有跟之前那樣,什麼都不安排的,而是安排下了一系列的任務。

主要的任務,就是放在這裡的建設上面,這裡地盤比較大,又比較的荒僻,在海運和其他的運輸,沒有取代水運之前,洪澤湖這邊,會成爲必要的節點。

之前,就跟朝堂上面說過,會在洪澤湖這邊劃出一片地,用於定海軍的中轉站。

在這個時代,人們還沒有認識到地皮的重要性,又不是什麼良田,湖邊的荒地,怎麼都沒什麼,只要地方同一。

雖然封建社會,以土地爲主,那些土地,大部分都是兩天,湖邊,因爲經常會被淹沒,除非一些活不下去的人,纔會在這裡種植一些蔬菜之類的,容易收穫,其他的,大部分都荒着。

地方政府的同意,這一點都沒有問題了,定海軍支持淮南東路這麼多的資金,同時還接收了20多萬的紫愛民,這樣的關係,劃出一片湖邊的荒地,這有什麼問題,最終差不多佔據了一片5000畝荒地。

2.5萬壯年勞力,加上趙信提供了一大批先進的工具,鐵器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在工程上面,其他的東西,或許磨損不高,可是鐵鍬,鋤頭,這些東西,跟地面接觸,如果沒有足夠的強度的話,很容易被複雜的環境和石塊給磨損的。

合適的工具,充足的伙食,還有不低於曾經廂軍的月俸,這些都讓他們可以安心下來。

實際上,廂軍除了少部分,剩下的大部分都在幹各種各樣的活,他們的薪水,其中一部分都是通過勞動獲得的,在哪裡幹不是幹。

這些工作,遠沒有他們之前從事的工作那麼辛苦,不過是挖開土方,平整土地,並且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的,開始港口和大型倉庫的建設。

他們只能夠做一些簡單的,勞力上面的工作,其他的,則會從定海軍調動人員過來。

未來,洪澤湖這裡,會形成一個重要的中轉站。

首先就是河港,這個規模會更大,也就是說,比大名府的鐵匠作坊更龐大的港口。

湖泊這邊,比起運河旁邊,地盤更大,港口也可以建的更大,只不過,在之前,沒有這個必要而已。

除了港口,就是大量倉庫和建築物,順帶的,會建設一個龐大的市場,未來定海軍向內陸發展的一個節點,一些不太方便在定海軍舉辦的銷售會,可以放在這裡,交通什麼還方便一些。

在一片蘆葦叢中,誰也不會知道,未來,北宋最大的一個商貿中心和中轉倉庫,就會在這裡出現,這裡峰值的交易額,甚至佔據了定海軍所有交易額60%,是定海軍在外界,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基地。

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三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五百一十四章 鋼龍骨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一百九十五章 棱堡卡牌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