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

伴隨着大名府的船隊起運,賈朝昌的最後一絲希望也沒有了,他本身還想着,如果大名府的產能不足,他就可以介入其中,可是大名府的產能怎麼可能這麼多。

哪怕是一兩個月的時間,生產處1500萬斤,也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他做過鐵料的生意,很是清楚,要在規定的時間之中,完成這麼多的訂單有多麼不容易。

賈朝昌掙取了差價,卻從來都是心安理得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協調了成千上萬的鐵匠鋪,最終才完成了那麼多的訂單,而且質量也有保證,這纔是根本。

大名府跟汴梁之間的聯繫緊密,仁宗之前,除了訂單之外,也把鑄造司和工部局的情況告知了曹劌,否則,曹劌貴爲河北安撫使,怎麼可能知道這件事情,同時,也預處理的過程告知了曹劌。

現在,趙信接收了大名府的鐵匠和富裕的人員,而且是無差別的全部接收,這個消息的迅速的傳給了仁宗,曹劌用事實證明的,趙信有能力安頓足夠多的人員,大名府的人員,已經開始向鐵匠作坊輸送了,是全部。

仁宗之前還擔心,太多的人員,會讓鐵匠作坊受到衝擊,可是趙信對曹劌的回答,卻是多多益善,定海軍的開發的,離不開錢,現在通過鐵匠作坊和其他的一些產業,錢已經不成問題了,那麼人,就是最關鍵的。

想想也是,如果用賑災來說,幾十萬,上百萬災民,一天能夠花費多少,10文已經是非常可怕的了,百萬級別的一天才1萬貫,而他估計,鐵匠作坊,一天賺的,不止1萬貫,還有其他的一些生意。

也是仁宗不太瞭解情況,如果知道趙信的工資水平,他就不會這麼想了,3萬人左右,每個月支出的薪水是30萬貫,這是何等的支出。

不過暫時還沒有形成體系,大名府也不是他們地盤,如果這裡換成定海軍,那就不一樣了,30萬貫的工資,大部分,都會以稅收,商業收入,還有其他的方面迴流回來,畢竟生活需要成本,建房,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同樣需要成本。

看起來,給發了高工資,在相對的物價標準下,儲蓄和銀行,會把這筆錢給再一次的集中起來,做更多的事情。

這就是商業社會跟封建社會的不同的,在保持一定度的前提下,提升工資水平,對於全流通的環境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支點。

40艘的大船隊,在京杭大運河上,掀起了一個個的熱潮,而東京汴梁,樞密院也爲1500萬斤的鐵料的到來,而做出準備的時候的,大名府,也迎來了變化。

曹劌的動作非常得快,只是很短的時間,他就完成了人員的編冊和轉移,很快的就把人員轉移到了大名鐵匠作坊。

雖然,大名府提前跟鐵匠作坊合作,減少了大量的支出,也不是沒錢養活着些人,可是這些人早一步的離開大名府,只是明面上面減少,每月都在5萬貫以上,更別說什麼物料之類的。

這一部分,也跟趙信商議,以市場價格銷售給了趙信,這一點,曹劌是必須要感謝趙信的,從鐵匠作坊成立,趙信揮舞起價格的大旗,在周圍,大肆的招募鐵匠開始,大名府周邊200裡的範圍之中,鐵匠鋪就很少了。

哪怕堅持着不受誘惑,還依然開着的鐵匠鋪,面對着物美價廉鐵器商品,也開不下去了。

大名府工部局和鑄造司的關閉,剩餘的鐵礦石,燃料,還有一些成品半成品的,一股腦的給了趙信,趙信沒有供需而壓價,而是平價購買,這就又讓大名府減少了巨大的損失,裡外裡之下,曹劌發現,估計今年,大名府節約成本,每個月會高達的40萬貫。

一年下來接近500萬,這可是從來都沒有想過的,當然了,根據三司的調整,一些關於鐵料上面的撥款,三司會拿走200萬貫以上,可是剩下的,也是足額的300萬貫,一些之前因爲錢而沒有辦法進行的東西,似乎可以開始了。

無論是錢,還是面,曹劌對這一次的轉移,都非常上心,特別是京城傳出來亂子的苗頭,這些可都是精壯的漢子,還是有組織的,萬一有人在其中煽動一下,到時候出個什麼動亂什麼,那可就是大笑話了。

不過大名府這邊,比較平穩,沒有像是京城那樣,出現亂子,士農工商,說起來是這樣,可是工人幾乎是排在最底層的,連農民都不如的,這就是潛規則了。

商人,看起來是最底層,可是誰讓商人有錢啊,哪怕是對商人最不重視的朝代,連衣服都不能穿,可是錢能夠買到很多東西,最起碼不受窮,不受餓,關了門在家裡穿,誰還管得了,更別說,北宋還是一個重商,商貿比較發達的朝代。

在一些官辦的作坊之中,爲首的官吏,如果吃相不那麼過分的話,還可以保持一個差不多的程度,工匠們能夠拿到合理的工資的,比不上禁軍那麼多,卻也可以養活一家老小,可是如果貪婪的話?

不是每一個部門,都有樞密院那麼大的盤子,也不是每一個都會像是賈朝昌那樣,雖然貪婪,卻不太過分,拿去的只是幾少部分利益。

底層的工部局,貪婪的比比皆是,如果有可能,進貨的材料,加上十幾二十文,是比比皆是,哪怕是一些沒有采購權,在物料什麼的入不了手的情況,工人的工錢,甚至的勞動力,成爲了他們剝削的重要方面的。

幹活還是其次,關鍵問題在於,幹活還拿不到錢,多少人,在這種威逼之下,被餓死了,這也是古代迴避不了的問題。

這些工匠們都過的很苦,可是現在有一個作坊,不但可以拿到錢,還拿到很多。

第一批的工資還沒有發下來,可是預支的人是有的,只要在工資限度之內,隨便可以支,隨時隨地能夠拿到,還有平時的伙食,一些福利待遇,都讓他們非常的期待的。

官面的身份,對於禁軍,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對於工匠來說,是巴不得快快離開的。

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