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

景福宮,仁宗在內監等人的陪同下,在林蔭道上,緩緩的散步的,走的很慢,可是每天最少要走一個時辰以上,他早已經習慣了。

不知不覺,仁宗今年50歲了的,儘可能的保養之下,可是仁宗還是不可避免的步入了老年,最少說,腳步沒有那麼的矯健,同時,身體也開始變差。

歷史上,這已經步入了晚年了歷史上,他是死於1063年,可是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問題,頭疾深重,甚至有瘋狂和昏迷的記載。

作爲北宋最爲重要的一個皇帝,同時,這是這個穿越身體的父親,趙信對於仁宗還是比較瞭解和重視的。

在北宋,仁宗在位時間最長,不過到了後期,屢屢有他昏聵的說法,甚至有瘋了的傳聞,後世進行歷史和證據研判,最終證明了,仁宗的死因和後期的病症。

就算是不知道,過了50歲之後,趙信都會提醒注意身體的,更別說知道仁宗的情況,後世證明,仁宗應該是心腦血管疾病,再加上長期的積勞成疾。

前者,可以用醫學方面來解決,後者,不用解決就完成了,在趙信解決了北宋的問題之後,再加上一些部門的設定,內外府的成立,一定程度上面,解決了問題,仁宗的勞動強度下降,平日裡面操心也降低,這本身,就可以提升身體狀況。

心腦血管的疾病,在後世,那是一個定時炸彈,在21世紀,比較發達的醫學條件下,心腦血管的疾病也是一個難以治療的,更別說在北宋的環境之下。

不過,對於仁宗,那就可以投入全部的努力,比如說,趙信所拿出的中醫理論,這個理論,不但是北宋已經有的中醫理論,而且有後世的一些理論,這些加在一起,又是單純針對一個尊貴的人,別的不說,後世再怎麼有錢,有權,也不可能有十來個資深的中醫,一直都隨同觀察身體。

在整個治療的方法之中的,主要有兩種,第一個是銀杏葉茶,早就給仁宗備上了,同時加強體育鍛煉,用快走跑步相結合的方法,這是中醫幾乎沒有的理論,反倒是後世,營養學方面和運動學上面,更加註重一點。

藉助着運動,消耗身體之中的脂肪,降低整體的脂肪量,然後來避免心腦血管疾病,這個成爲了後世最重要的理論依據,被拿到這個時代,當然是應用的很好的。

同時,新興建的鋼筋混凝土的宮殿,也沒有汞這種有害的東西,這些結合起來,加上太醫院的保養,仁宗的身體很好,有一些心腦血管的跡象,可是在不斷的鍛鍊,還有各種保健食品的使用之後,他的狀態,哪怕沒有被根治,已經非常好了,最起碼不會生病,不會瘋掉。

輕鬆的心情,加上一定程度的保健,來自於後世的理念,讓仁宗的身體,遠比歷史上好的多,也就沒有危重的情況了。

每天早晚,選擇在合適的時候跑一跑,剛開始,仁宗還不怎麼的願意,可是有貴妃和公主盯着,還有趙信連連的期望,最終,還是認命了。

不過跑是會上癮的,這一點從後世的那些愛跑人士就可以看出來,一天不跑,就感覺渾身不舒服,仁宗這麼多年,也跑習慣了,最開始的時候,因爲貴妃身體不便,最多就是陪着走一走,是福康公主跟着跑,後來,福康公主出嫁了,就是內監們陪着。

這裡,還真的要提一下福康公主,歷史上,福康公主是在嘉佑二年,也就是1057年成婚的,當時只有19歲,嫁給了比他大十幾歲的丈夫。

這位算是李妃,也就是仁宗生母的存在,也是歷史上傳言的狸貓換太子的主要人物,在仁宗親政並且知道了事情真相之後,對於李家給予了諸多的恩寵。

歷史上的這位駙馬,就是李妃弟弟的兒子,從身份上面說,他應該算是福康公主的表叔,年齡上,十歲以上的,可以說,根本就不合適。

因爲仁宗補償母妃家族的關係,李瑋跟福康公主的婚約,很早就締結了,可是現在,福康公主多了一個做皇帝的弟弟,趙信又各方面順着福康,不但給予了很多的財富,也專門在定海軍的給福康公主長公主的位份,並且幫忙勸說仁宗。

當時仁宗是大怒,兒子都干涉到姐姐的婚姻上面,這是他不可忍受的,可是伴隨着趙信的勸說,關鍵是貴妃,在列舉了一系列的例子之後,還有福康本人的意願,最終的,這件事情不了了之。

甚至仁宗都沒有出面,還是趙信出面,以定海軍皇帝的身份,讓李家主動的退婚,算是解了一個難題。

之後,在趙信的建議下,讓福康公主在適齡的才俊這裡,做了一番的接觸,這中間,北宋的有,定海軍的也有,經過了一番的衡量之後,福康最終歸心了定海軍的一位研究員,最終結爲夫妻。

定海軍不同於北宋,沒有什麼外戚不得干政之說,也沒有什麼外戚的可以憑空的提升的,長公主是長公主,她擁有長公主的俸祿,可是駙馬都尉,在定海軍根本沒有這麼一說,如果他不想工作,長公主的俸祿,加上趙信贈與的財物股份,也足夠他們一家人錦衣玉食,但是如果還想工作,也沒有什麼優勢。

福康最終有了一個好的結果,這也是趙信願意看到,按照他跟福康的接觸,還有歷史上面的描寫,這麼一個懂事的大家閨秀,還真的不能斷送了幸福,這個研究員他也見過,不算是很出色,卻跟福康是情投意合的,家裡也沒有那麼的彎彎繞繞的,小日子過的不錯。

福康的離開,也很是讓仁宗不捨,可是女兒大了,總是要嫁人的,再加上去了定海軍,定海軍比北宋要強,雖然北宋沒有過多的宣傳,可是大部分高層都知道了,就連仁宗也明白的,女婿是有趙信把過關的,那就沒有問題,之前趙信干涉,他有些暴怒,可是最終轉過彎還是因爲,女兒的幸福這一點。

在跑步之中,沒有人來打擾,這是約定成俗的,別的不說,最少在的跑步的時候,天大的問題,也別來打擾的。

不過在跑步結束,內監們還是送來了一份奏摺,這一份早在幾個時辰之前,就送到內府的奏摺,經過了所有的流程,可是沒有人能夠批覆這個奏摺,這不,最終,還是送到了仁宗這裡。

在看到奏摺,特別是知道了韓琦的奏摺的時候,仁宗是心裡有數的,用毛巾擦擦汗的,然後找了一個的凳子坐下,認真的看了奏摺。

奏摺不長,卻寫的很有文采的,最終,完全看完了韓琦送上來的奏摺,仁宗也是無奈,這年來,伴隨着他的歲數越來越大,加上精力等各方面的減弱,他實際上,對於朝堂的控制在下降,這也是他樂於看到的。

韓琦把朝堂掌握的非常的不錯,讓仁宗少了很多的操心,只不過這一次的經濟問題這麼的洶涌,說實話的,韓琦之前的一些方法,特別是一些激進的方法,被仁宗否決了,不然的話,問題也不會激化到現在的這個程度。

北宋的財政狀況的惡化,說白了,入不敷出,爲什麼會入不敷出呢?要知道,北宋的財政收入,從慶曆四年開始到現在,提升了接近20倍,什麼樣的支出,會吞掉如此大的數量。

原因還是出在仁宗的身上,仁宗之所以被稱爲仁,而且是當時公認的,就是因爲,他心存善良,在最初的時候,他還知道,避免危機重演,有些收斂,可是收入越來越多,手腳就大了起來。

這個手腳大,並不是指仁宗自己,仁宗一天能夠花多少,單純趙信給的,就花不完。

他的手腳大,是針對整個北宋,北宋本身已經擁有整個中國封建時代,最爲龐大的官僚體系的,後來,逐步的發展,特別是各個的臨時機構的成立,有安排了一大批,這些加在一起,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

當然了官僚團隊的擴大,只要的稍稍穩定一下,就不會形成巨大的問題,最少不會像是現在這麼難以收拾,可是仁宗一大手,在短短10年之中,一共提升了30多次的官員薪俸。

這中間,不全是仁宗的好大喜功,還有定海軍的影響,畢竟,兩國的交流非常的密切,定海軍那邊,很多的東西,都傳達過來,這其中,員工薪俸就是最爲重要的一點。

沒理由,貴爲宰撫,連一個普通的工人的工資都不如吧,再加上定海軍生產了很多日用品和方便的物品,這些等於開闢了一個新的市場,在薪水相同的前提下,有了更多的花費,參知政事這一種高官,或者說家裡豐厚的還沒問題,一些家境貧寒的底層官員,在汴梁,已經很難的居住下去了。

不過,仁宗提升的幅度有些太大了,一次次的提升,到現在,比起慶曆四年的薪俸,總體幅度上面,增長了16倍,雖然沒有到20倍這個程度,可是加上官員數量的增長,各方面支出的提升,這纔是入不敷出的根源。

韓琦也是很清楚這一點的,當時提出的解決方案很簡單,那就是降薪,不用降低多少,只要總體幅度上面,降低1成,就足以度過這個難關,1成的降薪,不過是讓總體的赤字,減少2500萬左右,距離最大赤字5000萬,還有一點距離,可是隻要堅持兩三年,以現在增長幅度,就可以把赤字吃下來。

至於這兩三年的虧損,充其量就是1億左右,這筆錢,不說是的積蓄,就算是稍稍騰挪一下,以北宋的資金體量,就可以解決這個事情。

1成的降低,對於目前相對比較高昂薪俸來說,不算很多,哪怕是中低級的官員,在汴梁也活得下去,最多,就是不方便一點點。

當然了,中國人的傳統,可以漲,但是不能降,因此產生的動盪和仇恨,韓琦也願意接下來的,甚至以他的名義也可以。

不過,這一切弄好的東西,到了仁宗這裡,卻被否決了,仁宗不允許這麼做,這不但是韓琦的污點,也是仁宗的。

正因爲這樣,這件事情纔不好處理的,韓琦努力了幾次,雖然在某些項目上面取得了一些收穫,可是幾十萬貫,上百萬貫,這個在民間,可以算是鉅款的數字,對於整個北宋的赤字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幾次努力沒有多少成果,反倒是差點就出問題,最終,這件事情,算是走到了盡頭。

在羣情激奮的時候,韓琦的路也只有一條了,之前在衆多彈劾之中,仁宗保了韓琦,不單單是因爲對韓琦的信任,還有韓琦等於是帶仁宗受過,可是現在,韓琦主動提出的辭官,那麼,他不得不重視了。

不過在看完了整個辭官折之後,仁宗也露出了笑臉,因爲韓琦不單單是辭官,他辭去的是首相這個職務,而不是徹底所有官職都不要了,只不過在辭官之後任免上面,他並沒有走北宋慣常的道路。

北宋爲了給首相,或者是參知政事一個路,採用的是知州的方式,參知政事,或者首輔,在卸任之後,會知一府,級別還是原來的級別,只不過管轄的範圍大大的縮小了的,也算是給了他們一條新的路。

本身,仁宗也考慮過,韓琦如果離職了之後,到底去哪裡,無論是河北的一些府,還是河南的,都有不少的好地方的,甚至仁宗還在等待着,這件事情,風頭過了之後,再把韓琦弄回來。

韓琦卻沒有想要走這一條路,而是選擇了另外一個,不再知一州,而是直接去了定海軍,他準備去擔任北宋駐定海軍的大使,統籌外交工作。

仁宗剛開始還沒有想通,可是稍稍一轉腦子,就明白了,韓琦的目的不是這個大使,而是大使所處的優勢,眼下北宋的問題,在北宋,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如果是定海軍呢?相比於薪酬,相比於支出,定海軍比北宋更多,定海軍也沒有見出現這個赤字,那麼,就一定有解決的辦法,韓琦就是奔着這個目的去的。

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九十章 箭呢?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八百章 辭官去向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三百六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