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蠻夷輕節氣(下)

“我願投降!請帶我去見你們的大帥!”

宴荔遊的話,無疑有着巨大的衝擊力。

包括趙雲在內,太行軍將士們面面相覷,難以接受這樣一個場景。在他們單純的頭腦中,如果被敵人團團圍困,除了拼死一戰以外,不會有其他的想法。而眼前這個叫“投降”叫得理直氣壯的蠻夷頭目,徹底顛覆了這些戰士的思想。

——居然,還有這種人?!……

包括趙雲在內的諸多太行軍圍觀戰士,齊齊對這個無恥的蠻夷頭領表示出不屑和看低。唯一神色沒有多少變化的人,只有張燕。

不管怎麼說,俘獲了敵酋,這是件大好事。張燕親自帶着他的這些部下,押送着手無寸鐵的宴荔遊,前往張狂的本陣。至於趙雲,在丟掉了擊殺宴荔遊的大功之後,心情憤恨,騎着白馬,繼續去找那些還在抵抗的鮮卑人麻煩去了。

卻說宴荔遊此人,即使被俘虜了,卻依然顯得鎮定自若。他見張燕就在身邊,乾脆就大聲的問起張燕,剛纔是怎麼將自己擊落馬背的?

張燕當然不會回答這種帶有自我炫耀的問題。不過,他不說,不代表身邊的騎兵不說。

在騎兵得意洋洋的描述中,宴荔遊總算是對自己的落馬過程,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但是,對張燕居然能夠在交手的一剎那,做出如此誇張的馬上動作,宴荔遊還是覺得非常難以接受。

“將軍,莫非你練成了‘人馬合一’之術?”

張燕微笑,搖頭。

“人馬合一”之術,是草原上另外一種流行的上古巫術。

草原人以馬爲伴,視馬兒爲自己最親密的朋友,早在千年之前,就有草原智者創立了這種,用於溝通騎手與坐騎之間關係的巫術。傳說中,若是將“人馬合一”之術練至大成,此人在馬上,就可以通過與坐騎的心靈相通,做出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危險動作。

但張燕可不是草原人。在他的思想裡,馬兒只不過是用於代步的坐騎,死了換一匹就是。這不,他現下騎乘的馬兒,還是半月前剛剛換上的。至於原來的坐騎,則是在半個月以前,與和連率領的鮮卑騎兵作戰時,死於衝鋒陷陣。

之所以張燕在馬上,能夠做出令宴荔遊這種老練的騎手,都覺得匪夷所思的騎術動作,不是因爲張燕的馬兒,而是因爲張燕的身手。

如果單看“戰炁”修爲,張燕的實力不但比不上典韋趙雲等人,就連眼前的宴荔遊,也有所不如。這與張燕在太行軍中得到的武力評價,很不相稱。

但是,除了“戰炁”以外,張燕還有一門壓箱底的功夫。這門功夫,與當年有“太平道第一高手”之稱的管亥,所修煉的“蚩尤戰體”一樣,同屬於最頂級的上古巫術。

“風伯極速”,就是這門傳承千古的巫術的名稱。

風伯,其實就是風神,也稱作風師、飛廉、箕伯等等,掌八風消息,通五運之氣候。不過,掌握了風的能力的風伯,在速度和靈巧上,也被先人所崇拜。故此,“風伯極速”這門巫術,一旦大成,就能讓修煉者的身體,得到不可思議的速度和靈巧。

張燕修煉此術,時日並不長,按理來說,遠不到大成境界。然而,有了張狂的“點化”,修煉時間的長短,就不成問題了。張燕之所以在張狂麾下,一直是任勞任怨,唯命是從,除了張角留給他的遺囑,就是“點化”的功勞了。

當然,這些東西,張燕是絕度不會說給宴荔遊聽的。不管宴荔遊原本是什麼人,現在也只是一個比較有價值的俘虜罷了。張燕並沒有看輕宴荔遊的意思,卻也絕對不會對其太過重視。

很快,宴荔遊見到了張狂。

隔着張狂的馬兒足足有十五步遠,宴荔遊就再一次做出了,令他人意想不到的動作。

五體投地,跪伏。

所謂五體投地,是指一個人兩手、兩膝和頭一起着地。據說,這本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但是,在佛教還被稱爲“浮屠教”,還沒有在中原和草原流傳開來的時候,宴荔遊就做出了這種行爲。由此可見,人類的文明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巧合,也當真不少。

“罪人宴荔遊,拜見將軍!”

張狂顯然也沒有料到,宴荔遊居然會做到如此程度。

——這人臉皮之厚,簡直是世所罕見啊!

張狂穿越到大漢好幾年,對漢朝時期,質樸、重義、“尚氣節,崇廉恥”的社會風氣,有着很深的感受。如今眼前突然冒出一個,具有後世無恥政客氣質的人來,居然讓張狂一時間,感到極爲不適應……

五體投地完畢,宴荔遊跪在地上,膝行前進,直到距離張狂的馬兒五步遠,這才停止前進,再次五體投地,大聲呼道:

“罪人宴荔遊,拜見將軍!祝將軍長命百歲,公侯萬代!”

雖然張狂一眼就能看穿對方的用意,但是,這樣被人恭維,張狂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滋味當真不壞。

——這纔是大丈夫啊!

“哼!蠻夷就是蠻夷,毫無忠義之心!”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典韋。典韋出身鄉間輕俠,對義氣節操極爲在意,見到宴荔遊這樣,看上去奴顏卑骨的傢伙,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話。

張狂也不理會宴荔遊,看着典韋,笑道:

“子韌,你可千萬別小看了這位宴荔遊大人。若論武力,十個宴荔遊也比不過子韌你。可若論心機,十個子韌也比不過他呢。”

典韋自恃與張狂結識的久,在張狂面前,只要不是什麼重要\正式場合,說話向來隨便得很。張狂身居高位,難得有人會\能\敢像典韋這樣,什麼事情都直言不諱,對典韋也是額外青眼相待。故此,典韋若是有什麼與張狂不同的觀點,從來都是直接提出來的。

“主公的意思,是說這廝很狡猾?”

“不不不,罪人只是有眼無珠,不知道將軍竟然有如此神威,這才斗膽抗拒王師……”

要說宴荔遊,身爲鮮卑國的匈奴種,漢話居然還能說得如此流利,這份才情,可是比張狂要高明多了。要知道,張狂的匈奴語,到現在依然是結結巴巴呢。

不過,這種事情,張狂現在也是見怪不怪了。大漢帝國立國近四百年以來,威加四海,震懾蠻夷,那可真不是吹的。無論是軍事,經濟,還是文化,那是完爆周邊所有種族和國家。

事實上,在大漢周邊的地盤上,從東邊的三韓、肅慎1等雜胡,到西邊的鄯善、烏孫等西域小國,一個上層貴族,若是不會說漢話,傳出去就是個笑話!

張狂等宴荔遊辛苦的說完了這一通,這才笑眯眯的對他說道:

“足下有何罪?”

張狂一笑,宴荔遊的心,就開始下沉。不過,他的回答,依然極爲讓人愛聽:

“罪人不識好歹,在王師北上狩獵之時,居然沒有爲王師圍好獵物,打擾了將軍狩獵的興致,真是該死得很……”

張狂點點頭,卻不接口,轉而對典韋說道:

“子韌,不知道你聽說過,匈奴最強單于,冒頓的故事?”

典韋雖然這些年在太行山裡很是讀了些書,卻也達不到博古通今的地步。他看了伏倒在地的宴荔遊一眼,老老實實的配合道:

“只知道冒頓曾經帶兵圍困過高皇帝【漢高祖劉邦】,其他的不知。”

張狂看都不看宴荔遊一眼,笑着爲典韋介紹冒頓單于的故事。

“這個冒頓,可是個狠人呢!他當初身爲太子,就發明了鳴鏑,來訓練軍隊,後來藉此幹掉了父親,成爲新的單于。”

“後來,東胡的王,趁匈奴此時內亂,前來勒索。這個冒頓,見東胡勢力大,在東胡使者面前,乖順得不得了。東胡要千里寶馬,冒頓就獻上千裡寶馬;東胡要冒頓的閼氏,冒頓就將自己寵愛的閼氏獻給東胡。”

“這個冒頓,還真是無恥得很啊!”

典韋鄙薄的說道,又看了一眼地上伏倒的宴荔遊。

“別急,還沒說完呢。東胡見冒頓如此沒脾氣,完全消除了對匈奴人的戒心。後來,當冒頓清除完手下中的異己,訓練好可以一戰的軍隊之後,東胡使者又來了。這一次,他們要的,是一塊兩國間空着的荒地。子韌,這一次,你可知道,冒頓怎麼做的?”

“這廝一定拒絕了東胡的要求!”

典韋回答得毫無猶豫之感。

“何以見得?”

張狂對典韋的果斷和肯定,很有意外的表示疑問。

“先人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何忍棄之?2”

極爲難得的,典韋居然掉了一句書袋。至於這句話,是出自哪篇文章,張狂本身又不是個學究,自然也不清楚。

“嘿嘿,冒頓的想法,倒是被子韌你猜到了。冒頓聽了這話,大怒說:‘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之!’,便把主張給東胡土地的大臣都殺了。”

“接下來,冒頓發兵向東襲擊東胡,下令全國士兵,有後退的皆斬。東胡對冒頓毫無防備,結果一戰之下,冒頓便大敗東胡軍,消滅了東胡王,擄掠了他的人民和牲畜。”

對典韋說完了這個典故,張狂這纔將視線投到宴荔遊的身上,淡淡的說道:

“現在,你知道這些草原蠻族裡,還是有厲害的隱忍高手了吧?”

ps:1三韓、肅慎都是我國東北的古民族。三韓爲馬韓、辰韓、弁韓,位於今日的朝鮮半島一帶。肅慎分佈在東北的黑土地上,據傳聞是女真等族的祖先,未審對錯,姑且如此認爲。

2先人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這句話的原文,出自宋朝“三蘇”中蘇軾的老子蘇洵,所做的。這點兒時間上的紕漏,還請讀者勿怪。

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六 卷終一時多少豪傑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33節 陳登甘稱臣第70節 蠻夷輕節氣(下)第2節 赫赫猛將威!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5節 河北鏖戰烈(一)第45節 陷地終有計(一)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17節 運籌謀千里(一)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44節 漢宮現連環(二)第44節 漢宮現連環(二)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第70節 蠻夷輕節氣(下)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39節 彭城有曹氏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63節 袁紹定決心第2節 豎子安敢欺?(下)第66節 大旗力可扶第59節 勝負本鮮明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35節 眭固獻大郡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2節 朝中風波惡(下)第六 卷終一時多少豪傑第22節 單父現重禮(下)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45節 漢宮現連環(三)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42節 伐交顯謀略第56節 李郭功皆高第60節 王庭選良馬第14節 時窮節乃現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54節 迴天因無意(五)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42節 歡宴隱殺機(中)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55節 磨刀向東胡第54節 迴天因無意(五)第41節 攻城需汗血第15節 三軍齊整備第15節 樂進破陣弩(上)第2節 豎子安敢欺?(下)第58節 華雄謹而驕第68節 孰料伏對伏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26節 猛虎初露頭第1節 四處烽煙起第3節 兗州名士劫(上)第69節 蠻夷輕節氣(上)第60節 梟雄大事成(二)第58節 聲東而擊西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40節 三軍取全勝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37節 白波起亂戰(一)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3節 公孫憂何食?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8節 智士款款析(二)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95節 兩軍鬥智勇(上)第27節 司隸又交兵(上)第58節 聲東而擊西第39節 代漢當塗高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12節 三英戰呂布(一)第一 卷終·總被雨打風吹去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37節 列人內有亂(上)第38節 小錘可獲“獐”第40節 稱王成風潮第34節 仙師滾滾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