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奪軍權

“丞相大人,太后有什麼旨意,你倒是快唸啊!”

“就是,丞相大人,我們都站半天了。”

“老陳,快念,別磨磨蹭蹭的了。”

......

衆大臣看到陳平的表情,都不由得催促了起來。

陳平這纔回過神來,忙說道:“諸位,諸位,稍安勿躁,老夫這就念了。太后有旨:代王劉恆接旨。”

明劍也按照大漢朝的禮儀,跪下來說道:“兒臣劉恆接旨!”

“代王劉恆,學識淵博,治國有方,謙讓溫良,忠孝有加,今立爲攝政王,在哀家養病期間,輔佐少帝,總攬朝政!”

陳平唸完,自個心裡也是亂跳不止。不是去燕國嗎?怎麼成了攝政王了?

再看着明劍那波瀾不驚的樣子,陳平瞬間就明白了!

這頭猛虎,伸出了他的利爪了!

明劍恭敬說道:“兒臣領旨!”

接了這道旨意,明劍站了起來,然後對衆大臣說道:“諸位叔伯,諸位大臣,太后囑託,孤勉力爲之吧,日後還要請諸位多多指教纔是。”

陳平馬上說道:“攝政王,老臣定當竭盡所能,輔助攝政王,讓我大漢江山更加絢麗!”

“臣等當以攝政王馬首是瞻,不負高祖和先帝所託!”

衆大臣也紛紛緩過勁來,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高太后封攝政王?還是個劉姓皇子,做夢吧,她即便是死,也不會老糊塗到這種地步的,那麼,事實如何,一目瞭然!

如此看來,攝政王將會是大漢新一代主宰了!

當然,呂姓人則一個個面面相覷,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明劍呵呵擺手,說道:“多謝諸位!丞相大人,太后還有其它旨意,一併給大家唸了吧。”

陳平笑道:“是,攝政王!這另一道旨意嘛,哦,上將軍呂祿接旨!”

呂祿心裡一喜,暗道自己這個姑姑,還是沒有忘記孃家人,他忙道:“呂祿接旨!”

“上將軍呂祿,穩健幹練,年富力強,着其升任右丞相之職,其統領的南軍,由朝廷另外派人擔任!”

呂祿大喜道:“多謝太后恩典!”

呂姓人一聽,一個個也都笑逐顏開了,終於有個丞相姓呂了,如此一來,朝堂內外,都將是呂氏的天下。

明劍笑道:“右丞相,太后他老人家如此重視,你可要多多努力啊,不要辜負她老人家的一番期望啊。”

呂祿忙道:“攝政王所言甚是,臣定不敢忘,只是這南軍統領一職,臣想......”

呂祿話沒有說完,明劍笑道:“右丞相無須憂慮,孤自會提名,讓諸位大臣一起議論,然後讓太后她老人家過目。陳老丞相,還有什麼旨意繼續說吧。”

“是,攝政王。這第三道旨意嘛,周勃接旨!”

陳平說道。

周勃跪下之後,陳平念道:“太尉周勃,高祖託孤之忠臣,如今哀家身體抱恙,恐天下有變,特命周勃馬上掌管天下軍馬,執虎符,誰有異動,格殺勿論!”

“老臣遵旨!”周勃也是大喜之下,臉色都變得通紅了。

軍權在手,這辦事可就要利落多了。

三道旨意念完之後,陳平說道:“攝政王,太后的旨意念完了,請攝政王來主持朝會吧。”

明劍笑道:“既然太后讓左丞相大人主持,今日孤就只做個看客吧,孤對朝堂頗爲陌生,今日觀摩一下,左丞相,開始吧。”

“老臣領命。”陳平無奈,只好繼續主持朝會。

朝會的第一項,當然是選出南軍統領了。

經過一番一輪,老將軍灌嬰被推舉了出來。

對此,呂祿自然是反對了,他說道:“灌老將軍年事已高,本該頤養天年,本相提議,調呂王呂臺進長安,執掌南軍。”

呂臺也是呂雉的侄子,呂澤的兒子。呂祿希望軍權,掌控在呂家人手上。南北兩軍、羽林衛、緹騎這些京城的武裝,都要他們來掌控。

這樣,呂氏一族,才能說是權傾天下。

但他哪裡知道,這軍權很快就將到旁人手上,而且,他們呂氏一族的命運,也將被他人掌控。

明劍笑道:“既然如此,孤就將兩個名字都報上太后,由他老人家定奪吧。諸位,太后抱恙,但朝廷的事情不能耽擱,孤在代國這些年,也多少有些心得,因此,想將代國的經驗傳遞到朝廷各諸侯國,大家都來議一議吧。”

山雨欲來,但是明劍還是很關心國計民生的,畢竟三個任務當中,還有一個要將匈奴給掃平,什麼是掃平?那就是不再有匈奴這個政權存在。

而要做到這一點,不舉國之力,那是不能辦到的。

現在的諸侯國之中,除了代國可以吊打匈奴,其它都不行,燕國現在成了匈奴人的重災區,經常有匈奴人寇邊,趙國也不能倖免,匈奴人沒地兒騒擾,就追着燕國和趙國了。

明劍將一條條提出來,大臣們一一辯論。

最終,土地改革、軍馬場、人口等多個問題都被談妥了,各諸侯國也將按照代國的政策來發展。

當然了,這些政策還要諸侯國國王們商議,明劍提議,半個月之後,在長安城召開一個諸侯王大會,共商大事兒。

朝會結束之後,明劍邀請陳平和周勃去了自己的代邸,很快,這裡會變成攝政王府。

三人坐下之後,周勃就興奮的問道:“攝政王,高太后是不是已經?”

明劍微微點了點頭。

“哎呀,那個老妖婆,終於死了,太好了,這下子我們終於可以放手一搏了。”周勃開心的叫了起來。

陳平瞪了周勃一眼說道:“你高興得太早了吧?還有那麼多姓呂的呢。攝政王,這呂祿雖然被剝奪了軍權,但北軍、羽林衛、緹騎還在他們的掌控之中,這又該如何是好呢?”

明劍說道:“兩位伯伯,小侄打算過幾天提議,讓孤的貼身侍衛宋昌擔任郎中令,掌管羽林衛和左右僕射,灌嬰老將軍執掌南軍,周伯伯,你的兒子周亞夫有才能,就去掌管緹騎吧。至於北軍的統領,小侄覺得可以讓齊王的弟弟劉章來擔任,此兒力大無窮,是我劉家的千里駒。不過所有命令,都要從椒房殿發出,太后的屍體只有七天的存放期,所以,七天之內,必須要剷平諸呂。周伯伯,你連夜去將虎符控制住,然後下令潼關的守軍和代國來的軍隊換防,這是爲了預防萬一啊。”

周勃和陳平都連連點頭。

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紹之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朝堂議論第一百四十一章 韜光養晦第三十八章 大方的秦檜第八十六章 穆桂英的武魂第一百零五章 羣英戰高寵2第二十章 三板斧也不管用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統一北方第九十三章 金人又在動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血書第七十八章 解禁鋼鐵第七十二章 兵工廠第二百六十四章 系統農場和現實之間的通道第二百九十四章 空降洛陽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再戰琉球第二百六十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當爹?第二百四十八章 袁紹出兵第二百九十章 鄧艾母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美洲之行【續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紹之死第一百三十章 呂宋國到了第八十五章 皇家房地產公司的想法第一百零四章 羣英戰高寵第一百三十二章 正常發展第一章 宋欽宗?日了狗了!第七十一章 中級版本第七十三章 遇刺第三百零三章 福利終於來了第八十九章 茂州文武不和第二百四十五章 交州土燮第十四章 火力全開第三百四十章 分化政策第三百零八章 湯泡飯第六十章 明劍的雄心第五十九章 牛叉的說書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銳不可當第七章 皇家1號第一百零三章 傅慶有點彪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掌乾坤第二百一十八章 袁世凱的鴛鴦陣第二百零二章 深夜密探第九十章 李俚的文氣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戰顏良第三百一十八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三十四章 貞德第三百一十章 活捉多爾袞第一百八十五章 美洲之行第九十二章 懷柔政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全面入侵第一百零五章 羣英戰高寵2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國的變故第五十九章 牛叉的說書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準備出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顏昌的妄想第二百七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七十一章 單挑定輸贏第七十一章 中級版本第二百五十五章 入主鄴城第四十六章 和副本通話第三百三十九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三十四章 改變讀書的觀念第二百零一章 陶謙第一百九十章 契丹人也走了第二百三十章 穩中有攻第二百五十七章 袁譚歸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路反應第四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章 鄧艾母子第二百六十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五十六章 甄宓侍寢第一百一十三章 遼人來訪第一百九十九章 還是五禽戲第一百四十六章 誅呂第二百四十章 順其自然第二十章 三板斧也不管用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才第一百七十章 約翰二世第二十八章 名將張憲第二十六章 對付城門的高招第三百一十六章 統一北方第一百零三章 傅慶有點彪第八十四章 預售房屋第二百九十六章 發展和穩定第一百九十四章 太子人選第三百三十九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六十四章 郾城大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路反應第十八章 痛打咬人狗第一百四十九章 孤軍深入第三百一十三章 攻陷錦州第九十四章 難產第七十八章 荊州府第八十九章 茂州文武不和第二百六十一章 襄陽大戰第三十九章 五禽戲的作用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二個副本——大唐第三百零一章 大隋,拜拜!第二百五十六章 甄宓侍寢第四章 第一個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