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種田

帝國此次建設的鐵路線,是從帝都長安,往陪都洛陽而去的。

“陪都”是我國曆史上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創舉,又叫“兩京制度”,它始於西周。

西周都城在關中的鎬京,周武王爲了加強對東方諸地的控制和防止商朝殘餘的復辟,因而在洛陽首建陪都。

此後,歷代的大小王朝等,無不模防周朝的兩京制度,且許多王朝或政權不只兩京。

綜觀歷代陪都的設置,大體分爲四種情況:

一,由於都城地居偏遠,不利統治者管轄全境,有必要在位置適中的地方建置陪都,加強對全國的控制。如西周的洛陽。

二,由於該政權興起於邊疆地區,建都在邊區,後來該政權強大,入主中原,爲了便於控制全國而遷都內地,之後將原都改爲陪都,如清之盛京,元之開平府。

三,都城別爲全國政治軍事的中心,但隨着經濟文化中心的轉移,在接近經濟文化中心且交通便利的地方營建陪都,如隋唐時的東都洛陽。

四,皇帝或政府因巡幸或躲避戰亂臨時住過的地方,如唐朝的南京成都,清朝的承德和民國的重慶等。

再說說大唐的陪都,洛陽。

洛陽之所以在大唐是陪都,而不是首都,那是因爲它作爲國都時,相比於長安城來說,它周圍的地形存在一些缺陷。

洛陽地處三川河谷,便可依靠三川河谷周圍的地勢來佈置防守。

函谷關拒其西,扼崤函之險;虎牢關(汜永關)阻其東,扼嵩山北麓與黃河之間的通道;伊闕(今洛陽龍門)阻其南,扼嵩山與熊耳山之間伊河河谷通道;孟津阻其北,扼黃河渡口。

另有廣成關控制汝河方向來的通道,輾轅關控制潁河方向來的通道。

扼守住這些關隘和渡口,可以很好的拱衛洛陽,這是洛陽的地理優勢。

洛陽地處中原,位於天下之中,方便接受天下各地的進貢,交通便利。

向北渡過黃河便是河內郡(夾在太行山和黃河之間的一段狹長地帶)以及河東地區(今山西),東出虎牢關便是鄭州、開封所處的平原地區,一系列淮河支流分佈其間,漕運十分發達,南出便進入南陽盆地,可通往荊襄之地,西部掌控住函谷關便可扼住關中。

但是,洛陽內部卻是地域狹小,缺少防禦的戰略縱深。

當洛陽作爲首都時,如果是太平盛世,自然是萬國來朝,作爲天下之中接受四方的朝貢,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可當天下有變,羣雄並起之時,洛陽的外圍攻佔,從而面臨被圍困的局面。

一旦被圍困,由於內部土地並不算多(和關中比起來),不足以支撐長時間的對峙。

漢初劉邦在討論定都時,張良就是用這個原因力主應該定都關中。

漢初,關下初定,劉邦身在洛陽,婁敬力勸劉邦定都關中:“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爲固,卒然有急,百萬之衆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鬥,不鎰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鎰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婁敬從山河形勢的角度闡述了關中優於洛陽之處,認爲定都關中是按住天下的後背,扼住天下的喉嚨,一旦山東(指崤山以東)有變,可以據險自守,同時關中的“八百里秦川”可以作爲根據地提供長久對峙的錢糧。

劉邦身邊的人,大都勸劉邦定都洛陽,認爲:“雒陽東有成皋,西有崤黽,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

劉邦有一些猶豫不決,於是去詢問張良,張良說道:“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婁敬說是也。”

張良從經濟角度進行了對比,認爲洛陽雖然有險要可守,但內部過於狹小,只有幾百裡,土地太少。

而且洛陽四面受敵,關中則更加易守難攻,天下太平則可以通過漕運逆黃河而上供給京師,天下有變則可以東出攻擊。

於是劉邦採納了婁敬和張良的建議,定都長安。

而後來歷史的發展也印證了二人的觀點,無論是剿滅異姓諸侯王,還是後來爆發了七國之亂,關中地區都能夠穩固的輸出錢糧和部隊來打擊他們,同時關中也始終沒有被敵軍攻入。

所以以陪都的形式存在的洛陽,在軍事上,能成爲長安城的屏障。

在太平之時,可作爲接收天下財賦的中心,通過大運河源源不斷的將各地物資轉運而來。

同時,關中有饑荒時,洛陽就是關中最重要的輸糧地,歷史上,大唐關中饑荒,李世民就曾經下達過讓災民就食洛陽的命令。

這些理由,也是此次修建鐵路線路,首先修建從長安到洛陽這條線路的原因。

蒸汽機車,將讓帝國首都長安和帝國陪都洛陽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洛陽的物資,將更好,更快,更省力的通過鐵路運送到長安,帝國將解放出更多的力量用來戰爭。

在姬長安的規劃中,帝國東部,將以洛陽爲中心,然後向整個帝國的富饒之地輻射出鐵路。

而長安,將成爲世界的中心,長安的鐵路線,更多會向西,向北,將一直延伸,一直延伸,一直延伸到大西洋!

對於姬長安,或者說整個大唐帝國來說,鐵路帶來了,不止是交通便利,而是讓帝國的統治力更強了。

這個世界所有的帝國,在統治力上,都不可能與擁有鐵路以後的大唐帝國相比,哪怕是秦帝國也不行。

姬長安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安心發展,他準備未來幾年都不打仗了,而是安安心心種田。

第三百六十二章 蒸汽機車第二百五十章 卑微的來俊臣第九十五章 韓跑跑第四百三十五章 九龍塔第四百二十五章 顏真卿,李白,高力士第一百零二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四十五章 倒拽九牛第二百六十七章 驚天陰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港第一百四十四章 徐府第二百三十四章 欲立內閣第三百二十五章 支援,衝突第二百一十四章 帝王家宴第三百六十五章 血戰開伯爾第一百八十二章 募兵第一百零一章 議和第四百一十章 局勢危急第三百四十二章 血脈的延續第八十章 陽謀第五章 千戶第一百零六章 復仇第六十五章 新宅缺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吃火鍋第三百八十六章 秦懷道殺虎第七十七章 百艦齊發四軍圍第二百七十章 禁罌粟第三百四十七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二百零四章 李靖之疑第四百三十章 亞瑟·潘德拉貢第三百三十七章 與朱棣談判第四百三十六章 跨海帶來的後勤壓力第四十九章 薛訥第三百三十一章 雞皮疙瘩吹上天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闖清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送人?送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仲馬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萬大軍圍三城第一百零六章 復仇第二百八十八章 百家思想(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混亂前奏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勢已定第三百四十七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神秘的玩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定鼎太極宮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州城之夜第三百五十章 獵鯨第一百八十三章 立軍虎賁第五十五章 詩鬼與藥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甜蜜的溫存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安三年第三十二章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第一百二十六章 鐵閘門第九十二章 稱帝與破城的方法第二百三十章 可恥的陽謀前奏第一百七十章 煮豆燃豆萁第一百九十二章 甜蜜的溫存第三百七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僧敲月下門第六十七章 過年啦第九十一章 斧聲燭影第四十一章 江邊柳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風雲再起第一百九十七章 絕筆第四百四十四章 始皇帝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秘石頭第二百零九章 未談先崩第三十五章 麻辣小龍蝦第三百五十四章 姬方圓,使宋國第二百五十四章 吃火鍋第三百零八章 屠中都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爭的前奏第三百二十四章 岳飛殘兵不得歸。第四百一十章 局勢危急第五十七章 李師師第三百二十九章 朕希望,夜能盡,天能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卜算第二百六十一章 庫裡臺大會第一百零九章 帝國之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進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抑鬱症第四百一十六章 亞細亞之王的選擇第三百五十章 獵鯨第二百六十六章 向死而生第八十一章 攻打平壤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募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北境之勢第一百八十九章 彈劾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秘石頭第二百八十二章 寂寞(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亡遊戲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種田第二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連城第二百三十三章 衆臣一心第六十五章 新宅缺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屠龍第一百二十六章 鐵閘門第七十七章 百艦齊發四軍圍第四百四十三章 始皇帝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