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母心

好不容易送走好奇心多多的當陽縣主,趙禳不由自主鬆了一口氣。不過他還不能夠休息,他需要處理徵募的事情。

因爲時間的關係,趙禳明天要招募足夠二千名士兵。這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因爲宋朝早就有定製,每當發生災害,出現大量流民的時候,朝廷出面招募流民中強壯的爲士兵。再從這些挑選出來的流民士兵當中,挑選出勇猛的當禁軍。

但實際情況卻沒有制度上那麼好,首先從流民中招募強壯者爲士兵,是什麼緣故呢?是爲了防止這些流民造反和削弱他們造反的戰鬥力。想想,強壯的都去了當兵,造反的是什麼?老弱病殘,這樣的叛軍戰鬥力可想而知了。

正因爲如此,所以朝廷不大願意耗費太多的錢糧。就好比這次,相公們給了汴梁城招募一萬士兵的名額,而其中只有二百禁軍,其他都是廂兵。廂兵的待遇只有禁軍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勉強夠養活一家三口。

趙禳自然不是去城外流民的聚集地那裡招募了,而是到廂兵那裡招募。不過別道廂兵就可以用,因爲朝廷撥的低廉兵餉,廂兵爲了養活家人,他們都餓的半死不活的,完全沒有力氣訓練。朝廷對此也是隻眼開隻眼閉,其實在朝廷官員看來,這次招募,其實也就是一種變相的賑災罷了。

爲了防止這些士兵帶着武器逃跑,這些士兵當了半個月的事情,正規軍的武器連沾手都沒有過。每人都不過是派發了一根竹棒,美其名以祖宗之法練兵,以太祖盤龍棒法強軍。

趙禳也別指望這些廂兵‘拿之即來,用之即可’。這些廂兵嚴格的來說,連炮灰都不如。

按照趙禳的計劃,第二天就要出城在兵營那裡募兵,說不定到時候連夜募兵,到第三天清晨就直接從兵營出發,在中午開始紮營訓練。

因爲現在京東一帶大旱,天氣炎熱,與其冒着中暑的可能趕路,還不如趁早紮營訓練。

正因爲如此,雖然第三天才離開汴梁,但今天其實已經是趙禳留在城內的最後一天了。正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在宮中道觀清修的錢氏也派人來傳趙禳去見面。

趙禳把事情一拋給公孫玄虛和種世衡,自己便往皇宮而去。

宋朝歷代皇燕京崇道,民間更是有宋太祖下棋輸華山給道家大師陳摶的事蹟。皇宮內也修建了好幾座道觀,用於供奉所謂的大師,也有一些皇帝、貴妃清修所用,錢氏所居住的道觀,不是這種類型。

到了道觀後,錢氏便急匆匆的來見趙禳,剛剛見面還很高興的,但旋即便是愁眉淚眼。“兒啊!你這次到京東東路別逞強啊!娘雖然知道讀的書不多,但也知道沙場兇險,有什麼事情千萬別學戲文那般,身先士卒啊!實在不行……”

說到這裡,錢氏猶豫了下,說道:“實在不行臨陣脫逃也行的!娘大不了豁出去哀求官家,想來官家也不會出手殺自己的弟弟!”

趙禳哭笑不得,這都是什麼話啊?自己還沒有去京東東路,便已經如此說。不過他也深深的明白,母親對自己的一番苦心。

心中不以爲然是一回事,但趙禳在表面上卻是唯唯諾諾,沒有一絲反駁的意思。

末了,錢氏拿出一件戰袍,愛惜的撫摸着戰袍,道:“這是娘剛剛趕製出來的,希望他可以給你帶來好運!”

火紅色的戰袍上用金線繡着白虎紋,白虎主兵,倒是應了這戰袍的作用。火焰般的紅色,繡着金線,可以想象迎風奔馳的時候,這戰袍是多麼的耀目,紅中帶着金光,宛如烈火席捲天地一般。

趙禳不是一個喜歡張揚的人,而且趙禳更加知道在戰場上張揚很大可能會被敵人狙殺。這一點從趙禳選擇一件灰黑色的盔甲,便可以看得出,趙禳希望自己在戰場上可以低調起來。

不過看到錢氏手指上一個個針眼般大小的傷口,到了嘴邊的話立刻說不出來了。這是母親對一個兒子的心意,爲此不知道多少個黑夜中,母親在忽明忽暗的燭光下,默默的拿着針線縫製。不經意被繡花針刺到了,最先想到的不是傷口,而是唯恐鮮血落在布料上。

趙禳接過來,默默的撫摸了一番,看着錢氏,感動而心疼的說道:“娘,以後別這樣了。孩兒心裡面沉甸甸的,很不是滋味!”

錢氏垂淚道:“娘什麼用也沒有,唯有這樣,希望可以爲我兒你一點幫助。想不到卻讓我兒如此,娘真是沒有用……”

趙禳苦澀的一笑,連忙改口道:“娘,你就別這樣了。雖然心裡面沉甸甸的,但得到了孃的禮物,孩兒心裡面其實還是很暖和的。”

好不容易安撫住錢氏,趙禳還得去楊淑妃那裡。

楊淑妃一見趙禳,開口第一句就問道:“剛剛從錢貴妃那裡過來吧?”

趙禳登時頭痛,雖然楊淑妃這話的語氣淡淡然的,不過只要不是白癡,都看得出楊淑妃吃醋了。一個養母,一個生母,有的時候,母親對自己好,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也虧趙禳口才了得,費盡口舌後,好歹還是安撫住楊淑妃。趙禳第一次發現,原來還有比在朝廷上舌戰相公還要苦逼的事情。如果有選擇,趙禳寧願選擇到文德殿和張士遜等相公舌戰一番。

讓趙禳有些吃驚的是,他剛剛離開了楊淑妃的寢宮,發現郭皇后派人在外面等候着自己,請他過去。

郭皇后對趙禳說了一些閒話,雖然不多,但卻真誠,還送了趙禳一個護身符,據說是某個得道的老道士親自制作的。至於這護身符的效果?大概天才知道了。

宋仁宗倒是沒有找趙禳,因爲該說的,該做的,宋仁宗早已經做好了。而後天宋仁宗也會來親自到汴梁城外送別趙禳,倒不用特地召見趙禳來一次告別。

第228章 天慶觀第300章 史吉第236章 入桂第115章 託運第122章 東口鎮遭遇戰(1)第205章 踏春(2)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84章 王王聯合(上)第37章 修球場第190章 女真人第26章 白蓮淨世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194章 商號、造船廠第300章 史吉第46章 足球(下)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97章 回朝(下)第225章 小娘娘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51章 染血的貢布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311章 窩裡橫第132章 攻城戰(4)第187章 勸農(下)第277章第205章 踏春(1)第297章 一唱一和第205章 踏春(6)第161章 範諷吃癟第266章 古鬆第243章 宜山砦攻防第90章 機遇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14章 孤立第125章 練膽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219章 學員難第169章 四大儒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52章 仁宗親政第187章 勸農(下)第52章 仁宗親政第18章 商謀(上)第101章 要人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14章 孤立第271章 出使(上)第31章 汴梁論劍第24章 倩影迷蹤第140章 安賑司(2)第216章 宗舉令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75章 傳統第273章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127章 攻城戰前奏第31章 汴梁論劍第261章 疑兵第139章 安賑司(1)第188章 黑手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33章 暗流涌動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66章 滿樓皆敵(上)第292章 金明湖第229章 信第116章 母心第257章 風起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268章 突襲(中)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89章 不共戴天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5章 師傅(上)第257章 風起第205章 踏春(3)第131章 攻城戰(3)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46章 足球(下)第93章 薦才第198章 試探第28章 楊二郎第198章 試探第306章 震驚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258章 斷案(中)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45章 跳躍的火焰(1)第267章 南營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