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安亦池挑眉:“應該說,我七歲的時候便知道,父親早已指腹爲婚爲我定下了一個小媳婦兒,所以爲了討小媳婦兒的歡心,我也先早早把禮物備下!”
“油嘴滑舌!”墨池笑着瞪他一眼。
已經到了老夫人的‘藤吟院’,二人也不再多說。老夫人久未見安亦池,讓他坐在自己身邊事無鉅細一一詢問。
苟氏給墨池使了個眼色,便跟老夫人打過招呼,墨池挽着苟氏的胳膊,二人一起出了‘藤吟院’。
出了院門,苟氏拍拍墨池的手道:
“池兒,今日的陽光極好,陪伯母去湖邊走一走,曬曬太陽吧!”
墨池心知苟氏有事情與她說,便笑着點頭應下。
五月的湖面上一片生機盎然,微風吹拂過湖面,掀起層層漣漪,在晚春陽光的照耀下,湖面上閃閃發光,一陣暖風吹過,一大片荷葉層層疊疊,風中還帶着荷的清香。
墨池面對着湖面深深的吸氣,這種令人心曠神怡的感覺真好。
苟氏看着面前輕盈靈動的孩子,心裡覺得很是妥帖:
“池兒,伯母想問問,和三郎的婚期,你可有什麼想法,按理說此事伯母應該與柔娘商議,但伯母知道你是個有主意的孩子,所以想先問問你的意思!”
墨池小臉一紅,苟氏這麼直戳戳的說起婚事,縱是她平日裡比較大咧咧,此時也覺得有些尷尬。
苟氏拍拍她的手笑着道:
“都是一家人,不用如此害羞嘛。伯母的意思是,兩年守孝完畢,那時候你已經及笄,池兒國子監的學業也已結束。等來年三月便把你倆的親事辦了,到時候也好讓他安心準備科舉,你看如何?”
提到科舉,墨池想起方纔與老爺子的對話,心裡便升起一絲無奈。
她咬脣,將那絲無奈放到一邊,微微一笑道:“池兒沒有意見,一切但憑伯母做主便是!”
苟氏又道:“只是,柔娘那兒恐怕得費些口舌,也罷,只要你沒什麼意見,柔娘那邊我自有辦法說服她。早日定下你和三郎的婚期,伯母也好早日安心!”
看着苟氏明顯有些凝重的神色,墨池淡淡一笑,將目光轉向了湖面。
湖邊的一叢蘆葦中傳來小鴨子的‘嘎嘎’聲和閃動翅膀的‘撲撲’聲,打破了湖面的孤寂和冷清。湖面的綠荷中,幾支粉白的新荷正冒出頭來。
似乎,現世安好!
墨池回了綠月閣,想起那個錦盒,打開後卻一愣,隨即便捂着脣笑起來。
絲音正在外間做針線,聽見內室傳來聲音,卻又聽不真切,便掀簾子進去道:“娘子可有事情吩咐嗎?”
卻見自家娘子坐在梳妝檯前,正拿着一個木雕的小人兒捂着嘴笑,看見她,娘子速速將小人兒塞進了袖口。
墨池有些尷尬,她起身朝榻上走去,邊走便假裝打着哈欠道:“無事,絲音。我要睡了,你也早些歇下吧!”絲音滿頭霧水的出了內室。
墨池上了榻,拿出玩偶看了又看。
這是一個雕的極醜的小玩偶,面目模糊,但從五官上依稀能看出是個小男孩,玩偶的背上刻着五個整齊的小楷字:
‘把我送給你’!
抱着玩偶,墨池笑着進入了夢鄉。
第二日一早,苟氏便坐上馬車去了昌明坊,韓若柔在那兒賃了一個宅子,已經住了快兩個月。
本來韓府案子已破,她也早該回廣州,但她一心想將墨池也帶回廣州,便又在長安多住了一月。
也不知苟氏與韓若柔說了些什麼,總之,第二日一早,墨池去給老夫人請安的時候,老夫人便當着所有人的面,宣佈墨池和安亦池的婚事定在了後年三月。
衆人齊齊向苟氏和墨池道喜,安聞玉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墨池好奇的問道:“姨姨,現在我可以叫你三嬸嬸了嗎?”
童言無忌,安聞玉的話說的墨池滿臉羞紅。
衆人正你一句我一句說的熱鬧,有婢女急急跑進來道:“老夫人,宮裡又來了聖旨,傳旨的公公已經到了坊門口。”
老夫人和苟氏互看一眼,苟氏心裡‘咯噔’一下,但也來不及細想,衆人忙各自回院子更衣準備接旨。
安亦池一早便被幕比歌叫去了城南的馬場,老爺子和大爺二爺還未下朝。府裡迎旨的仍是一衆女眷。
宣旨的還是喆喜公公,衆人跪下,只聽他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茲聞本朝禮部員外郎安沐華之子安敬淵,溫文爾雅、品貌非凡、懷瑾握瑜,朕有女旭瀅,封號晨曦,靜容婉柔,麗質輕靈,風華幽靜,淑慎性成,以至笄年,適婚嫁之時。
與安敬淵堪稱天設地造一對璧人,爲成佳人之美,特招安敬淵爲駙馬。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監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
欽此!”
衆人乍聽之下十分意外,苟氏側頭看一眼老夫人,老夫人微微搖頭正要接旨,卻聽喆喜公公又道:
“老夫人稍後片刻,還有一張聖旨是給安大人的養女韓四孃的。待咱家宣完您一併接旨。”
‘養女韓四娘’這五個字令苟氏心裡又道聲‘不好’。
喆喜打開另一道聖旨宣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茲聞本朝禮部員外郎安沐華之養女韓氏墨池,嫺熟大方、溫良敦厚、品貌出衆,皇后與朕躬聞之甚悅。
今皇三子年已弱冠,適婚娶之時,當擇賢女與配。值韓氏墨池待宇閨中,與皇三子堪稱天設地造,爲成佳人之美,特將汝許配皇三子爲王妃。
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監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
欽此!
若說第一道聖旨令衆人吃驚,這第二道聖旨便如驚天炸雷般,讓苟氏這種平日裡十分注意儀態的貴府夫人也氣的臉色通紅。
老夫人和墨池卻十分鎮定的接了旨。
老夫人自然留喆喜公公喝杯茶水,喆喜公公也知道這兩道聖旨對安府來說無異於大晴日的兩道霹靂,安府的人自然是要詢問清楚,這一問,大大的封包更是少不了的,
喆喜公公便笑眯眯的隨着老夫人和苟氏去了偏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