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夜行人

橘子並沒有在宋小靜想象中的晌午纔回來,而是不到兩個時辰,便匆匆忙忙的趕了回來,據說是跟隨的人,監視的太緊,所以根本抽不開身去完成任務。

宋小靜第一步計劃,就這麼被打敗,對她們可謂是大不利,想來是宋城對她們早已有了戒備,如此下去,在一步計劃,怕是更難前行。

宋安樂在斟酌了幾天後,終於還是決定將情兒的決議告訴宋城,因爲遲早要去面對解決,也該讓宋城具備最壞的打算,畢竟情兒的堅定,是他們都不曾想象的堅決。

寒冬的天色,總是匆匆忙忙的進入夜深,宋安樂在宋城院內,將和情兒的談話,簡單的表達了一遍,宋城聞言,早已是面色暗沉如灰。

宋安樂見宋城已經是心力交瘁,她何嘗不心生疼惜,可她能給予的安慰,卻只是輕輕的拍了拍宋城的肩膀,又語重心長的說道:“阿城,如果事情真到不能解決的一步,我們不妨將真相告知情兒,畢竟她也有權利知曉。”

宋城一臉暗沉的垂着星眸,深鎖的眉眼間,已經凝重揪緊出幾道紋路,他在內心暗自自責,自責自己不該,任由情兒和高元尚如此快速的發展,也後悔不該利用她,而顧忌坊裡的安全。

宋城一臉凝重的說道:“我只是擔心,情兒會把持不住自己,或者就此消沉墮落下去。”

宋安樂何嘗不是擔心情兒單純的心理,會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這也是她一直顧忌的原因之一,但她願意相信時間,就算情兒不能接受,但時間會將一切沖淡,所以她淡淡的說道:“不管她最後怎樣,都好過一場亂-倫的可恥。”

宋城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卻久久不能講氣息吐出,宋安樂明知宋城對情兒有心,卻要他親手去傷害她,這樣的結果,未免對她們都有些殘忍,醞釀了許久,宋安樂又低沉沉的說道:“實在不行,我去找高元尚談談。”

“不行;”宋城堅定的說道:“這件事決不能讓高元尚發現。”

她們迴避的用意,就是不想讓高元尚知道,她們有心在迴避他,如果去跟高元尚攤牌,她們做這些,又還有什麼意義,高元尚若是得知情兒是她的表妹,他必然會回宮稟奏認親的事,到時候,她們這麼多年的隱姓埋名,包括上一輩認得付出,將全部付之東流。

其實,宋安樂也知道,這個辦法行不通,但事到萬一,唯有這兩種選擇,至少她已經是全力以赴,如今只能祈禱情兒還能回心轉意。

“對了;”宋城像似突然想到了什麼,他又嚴肅的說道:“今天守衛小五來報,說是小靜一大早便要出府購買物品,你知不知道此事?”

宋安樂輕輕搖頭說道:“我倒是沒聽說,不過下午的時候,有人看見她和琦兒在院子吵吵鬧鬧,但具體不知道因爲是何事。”

宋城一臉暗沉的思索了一下,自從得知宋小靜幫情兒,去高元康府上傳話後,他便一直有心留意着她,如今明知他下令不准許任何出府,她卻還明知故犯,這其中是否有所隱情?

宋城在暫時不敢確定下,他也不想過於直言,所以他委婉的說道:“小靜心思縝密,我擔心她會經不住情兒哀求,所以暗中幫她出謀劃策。”

宋安樂近來也發現宋小靜細膩的心思,但經過那次被侵犯的意外後,她情緒一直消沉,且出沒也漸少,所以應該不會有心思幫情兒出主意,況且她也知道,宋白兩家和皇室死生不交際的淵源。

再加上宋小靜因爲這裡面的淵源,也再三不打算去找高元康,所以她在這種意識下,應該是勸阻情兒,而非是幫她,所以宋安樂顯得清鬆的說道:“放心吧,我相信小靜她明白輕重。”

宋城卻沒有褪去絲毫凝重,在他眼裡,宋小靜不僅是心思縝密,且明白事理,她還是個頗有心計的一個人,雖然她從不擅用自己深沉的機智,但偶爾的一個舉動意識,都逃不了一個敏銳的視覺。

思考了許久,宋安樂還是覺得,有關宋小靜和高元康的事,也許有必要讓宋城知曉,畢竟他是一家之主,他有權知道內情。

於是宋安樂又說道:“還有一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宋城反倒是一臉不明的看着宋安樂,由於宋安樂絲毫沒有褪去臉上的愁緒,所以他好奇,除了情兒的事,還有什麼事,能困擾宋安樂如此憂心。

宋城又淡淡的說道:“說吧,什麼事?”

宋安樂忽然又想起,宋小靜堅決不讓宋城知道她的醜事,所以她又猶豫了,設身處地的去想,宋小靜也不易,一邊是自己的清譽,一邊是自己喜歡的人,難爲她還能顧及這麼多。

“算了,也沒什麼大事,今晚夜深了,改天再找你商量。”宋安樂緩解了語氣以及表情中的惆悵,話落便起身寓意要離開。

宋城也跟着起身,宋安樂雖然轉變的較快,也顯得很是自然,但他了解她,明知她有事相瞞,可他卻並不打算去逼問她,因爲他知道,宋安樂的自持力,該告訴他的時候,並不用他去逼問,同樣,如果宋安樂不想告訴他,她也會有各種藉口來搪塞他,所以他也不去多費口舌。

宋城輕輕點了點頭,又淡然的說道:“那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我自己可以回去。”

宋城點頭說道:“那好吧,路上小心。”

因爲是自家府上,而且宋城從不對府上的戒備擔心,所以除了路況問題,他絲毫不擔心宋安樂的安危,也由於心理積載太多的愁緒,他想給自己釋放的一絲空間。

宋安樂回去的路上,情緒依舊是低落在谷底,疲憊的身心,在撲面的寒風中,顯得更加沉重,昏暗的燈光下,只有她傾斜在地上影子陪伴着她自己。

許是感覺到太過孤獨,宋安樂忽然想起隨她一起的盞菊,卻並沒有隨她一同回來,她頓下腳步,下意識的在四周看了看,雖然視覺有限,但不難分辨在近距離中,並沒有人跡。

她在原地徘徊了一下,眼下已近夜深,依照盞菊的性子,想必她也不會深夜,委屈自己受凍,估計是等久了,自己回了院子,誰讓宋安樂准許了她們自由的習慣。

宋安樂又轉身朝自己院子的方向走去,無意間的掃視,昏暗的夜色中,好像一抹黑影一閃即過,她只是頓了頓神,但寂靜的一片,她以爲是自己的幻覺,所以她並沒有多想。

當她再次起步時,卻被一股陰寒的冷意,猛地襲擊了一下,她身體猛地打了個寒摻,四下卻依舊是寂靜無聲,許是生在陰冷中的意識,所以宋安樂也不由自主的警覺起來。

就在宋安樂不明自己的警覺性時,她突然想到宋城剛纔的提示,據說宋小靜今天莫名其妙的要出府,雖然被婉言制止,但她的小丫鬟還是出府呆了一天。

她回憶着剛纔那抹黑影的方向,又轉眼去估量着,似乎正好是往情兒的住處,她陡然間想起,上次情兒平白無故咋府上失蹤的事,雖然後來得知是宋城故意放走她們,但那也算是不得不防萬一。

宋安樂越想越不對勁,心裡也越加的不安起來,所以她絲毫不敢馬虎的直奔情兒的住處,內心的直覺,總是不停的催促着她,像似在警示她不詳的存在。

因爲對府上路況的熟知,宋安樂選了一條小道前行,所以剪短了她從大路的一半路程,雖然並不是很遠,但她卻像似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臨近在情兒的院門口,她才稍稍鬆懈下來,但警覺的心理,卻還是不肯放過她的意識,宋安樂踮着腳尖,查看着情兒院內的燈光狀態;

院裡昏暗一片,寂靜的讓人感到有些詭異,但完全符合症狀的夜燈狀態,宋安樂卻莫名的感到不寒而慄,她停留在此了許久,找不到可以戒備的突口,她卻遲遲不願離去。

也不知在停留了多久,在夜深寂靜中,宋安樂終於不再那麼警惕,她試着將自己鬆懈,卻隱隱聽聞一聲詭異的音響,她靈敏的聞音看去,卻並沒有發現任何生機。

眼前依舊是昏暗的一片,再遠處便是漆黑籠罩的夜色,她突然有種從未有過的寒慄,也可能是因爲天氣的原因,但她敏感的聽覺,剛纔那一聲音響,絕不是她產生的錯覺。

宋安樂思索了半響,最後她在四下掃視一眼後,便以最快,最自然的姿態,消失在原地;

院內消失了一個唯一的生機,顯得更加寂靜無聲,昏暗的燈光,在夜色中恍恍惚惚,飄渺不定,一抹身材高大,身姿筆挺的男子身影,從漆黑的夜色中走出;

他那筆挺的身姿,在昏暗閃閃的燈光下,被拉顯出修長的線條,但卻顯得格外刺眼,也爲此時陰冷的深夜,添了幾分陰沉沉的寒意。R405

第231章 胡攪蠻纏第330章 死亡的真相第217章 裝病第235章 回味過往第26章 無意玩,有心見第347章 推脫罪責第118章 再見神醫第67章 初吻第242章 鴆酒第378章 合作一把第121章 夜行人第165章 壓力山大第231章 身世泄露第1章 相親會第75章 你儂我儂第11章 再遇捐獻會第193章 被威脅第199章 敏感的反應第374章 情意綿綿第304章 遭人排擠第345章 女人的暗鬥第187章 辭舊迎新第163章 真正的林軒兒第322章 他們的關係第120章 善意的提醒第146章 不能見面第184章 互相傷害第234章 孩子的身世第189章 求助高元尚第305章 一生的親人第30章 以身威脅第307章 過度敏感第60章 沉淪的情第382章 要回孩子第167章 話裡帶刺第191章 她們的秘密第31章 皇子親臨第16章 仙容呈現第3章 家破人亡第364章 以其人之道第207章 帝王的心機第157章 惡意誣陷第188章 故人再見第22章 輕浮第140章 出擊第302章 壽禮第254章 姐妹情裂第219章 回宮第267章 身孕第224章 陰差陽錯第346章 興師問罪第144章 龍鳳胎第300章 賀壽第80章 好事被壞第264章 一定要強大第228章 人贓俱獲第48章 熟悉的畫像第140章 出擊第185章 喜糖第106章 故人與故事第264章 一定要強大第250章 班師回朝第115章 重聚煙雨樓第190章 交易不成第280章 偷窺一眼第239章 弄巧成拙第68章 欲-火焚人心第360章 挾持利用第223章 短暫的一生第179章 紫色和淡紫色第37章 全家出動第361章 姐妹交易第185章 喜糖第158章 撇清關係第153章 不明敵友第251章 詢問真相第92章 再回煙雨樓第20章 紫衣第64章 共度平凡第145章 受罰第147章 高元尚的妾室第193章 被威脅第364章 以其人之道第169章 反擊成功第72章 天晴了,我再愛你第79章 夜色中的人第316章 你是秘密第339章 正面爭鋒第203章 久違的親人第207章 相見只差一步第70章 彌補心中的傷痛第170章 影子第149章 愛與幸福無關第183章 黑暗中的女人第359章 皇后大怒第275章 皇后庇護第33章 誤會第68章 惱人的表白第42章 許願燈第57章 美景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