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浴血堅持

22、浴血堅持

九:浴血堅持

10月13日:中革軍委發出《關於一律使用代名的命令》:軍委爲紅星,軍委直屬各部一律代以紅星二字。尐?χ說?箼5?手5?5打ち軍委第一縱隊爲紅安、第二縱隊爲紅章。紅軍第一軍團爲南昌、紅軍第三軍團爲福州、紅軍第五軍團爲長安、紅軍第八軍團爲濟南、紅軍第九軍團爲漢口。並規定以上代名自十月十五日實施。

是日夜,朱德致電各部首長:

甲、茲重新規定各補充團正式撥給各兵團管轄,區分如下:一、江西補充第二團、於都補充第八團撥給一軍團。除補二團已補一軍團外,一軍團應即派員到於都接收補充八團,並於十五號晚帶往一軍團集中地點。二、補充第三、第四團均撥給三軍團。補充第三團,應令其由長勝隨三軍團後十六(日)早開到三軍團第二集中地區之車頭;補四團由三軍團派員至於都接管,於十六號晚開至埠前岡附近,隨三軍團後跟進。三、補充第五團仍撥給五軍團,由五軍團派員至江背洞直接接收。在五軍團末移動前,仍繼續接收新戰士,當五軍團移動時,即隨五軍團後方部移動,並特別進行鞏固工作。四、於都補充第六團撥給八軍團,由八軍團立即派員前往於都接收,並於十五日晚開往社富地域隨八軍團行動。五、現在於都之補充第一團拔九軍團,由九軍團立即派員到於都接收,並於十五日晚由於都開往會昌。到達會昌後,即隨九軍團行動。

乙、各補充團撥給各軍團幹部及新戰士,全部均由各軍團負責訓練,並切實進行鞏固工作。第七補充團幹部仍須繼續接收新戰士,準備補充二十四師及軍委直屬部隊。該團駐地由項主席指定。

丙、執行起情形,望電告。

10月17日,五軍團在董振堂的率領下,堅守興國近半月,然後將陣地交給前來接防的獨立三團。於18日夜晚,全軍趕到於都的倉前、羅坳一帶集結,僅停留了一天,在接收了兵員、物資等各項補充後,就匆匆趕到於都河邊,準備渡河。

站在河岸邊,董振堂內心感慨萬千。他捨不得離開這塊紅土地,在這裡,他由一位國民黨將軍蛻變爲堅定的無產主義者,成爲了紅軍的高級將領;爲保衛這塊紅土地,他與他的戰友們浴血奮戰。而今,就要離開這片熱土以及給予革命最大支持的蘇區百姓,什麼時候才能夠打回來呢?……

已調赴贛南軍區任政治部主任的劉伯堅匆匆趕來送行,董振堂迎上前去,兩位親密的戰友緊緊擁抱在一起。面對幾十萬敵軍的重重圍困,留在蘇區堅持鬥爭意味着什麼,董振堂心裡十分難受。

“劉主任,真想和你在一起,並肩戰鬥啊!”

劉伯堅深情地說道:“我何嘗不想啊,組織上決定把我留下來,繼續堅持鬥爭,我必須服從組織,這是黨的原則!你這次率五軍團作爲全軍的後衛,肩上的擔子也不輕啊!”

此刻,軍情已十分緊急,敵人的炮擊越來越近,身後的戰士們都是奔跑着上到浮橋,時間不多了。×?s!尐5說5箼5首發

劉伯堅從容地說道:“老董,該上路啦!一路保重,將來革命勝利了,我們還會再見面的,祝你們前途順利!”

還能說什麼呢?千言萬語,難訴衷腸,董振堂堅定地回答道:“劉主任,紅軍主力離開蘇區後,鬥爭會更加殘酷,你要多保重,我們會爭取早日打回來的。”

這時,許多根據地鄉親站在河邊,唱起了《十送紅軍》的歌兒:一送紅軍下了山,秋風細雨纏mian綿,山裡野貓聲聲叫,樹樹梧桐葉呀葉落完,紅軍啊!幾時人馬,再呀麼再回山……。”鄉親們扶老攜幼,站立在岸邊,就這麼反覆地唱着,唱到人人落淚,唱到紅軍大隊人馬消失在對岸的崇山峻嶺之中,還久久不忍離去。

主力紅軍走了,艱苦而悲壯的根據地三年游擊戰爭就此開始。一九三五年三月,劉伯堅率部突圍,準備向粵贛邊遊擊根據地轉移。在途中遭敵重重包圍,苦戰一天一夜,軍區司令員蔡會文和少共書紀陳丕顯衝出重圍,時任江西省委書紀的阮嘯仙中彈犧牲,劉伯堅在指揮作戰時身中數彈,他的警衛員謝有才拼全力揹着他且戰且走。在此生死存亡之際,劉伯堅忍痛推開警衛員喊道:“快跑!不要管我,多衝出去一個人,就多一份革命力量!”。就這樣,劉伯堅爲掩護其它同志突圍,在江西信豐、會昌交界處不幸落入敵人的魔掌。

劉伯堅被俘後關押在大餘,不僅受到敵人反覆的刑訊和**折磨,還多次被押到城裡遊街示衆,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精神折磨,劉伯堅大義凜然地對主審他的國民黨官員說道:“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要殺便殺,何必廢話!”

敵人在他身上可謂絞盡腦汁,卻得不到一絲結果。由於劉伯堅曾擔任過國民軍的政治部主任,協助馮玉祥參加國民革命,國民黨軍中許多要員都曾經是他的同事。因此,敵人無奈的勸說道:只要辦理一個脫黨手續,就可重獲自由。劉伯堅拒絕了他們的“好意”,他說:“我的**信仰是不可動搖的,你們不要再費心機了!”

審訊的官員帶着嘆息和欽佩之心再次問他:“你說**有辦法,爲什麼弄得現在一敗塗地?”劉的回答是:“勝敗乃兵家常事。古人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要革命火種不息,燎原之火必將漫天燃起!”

……

在獄中,他回首自己革命的一生,爲求工農的解放而奮鬥不息。所走的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沒有什麼可遺撼的,於是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帶鐐行》

被俘大庾縣,過街氣軒然。

牢中留此詩,百載正氣傳。

帶鐐長街行,蹣跚復蹣跚。

市人爭囑目,我心無愧怍。

帶鐐長街行,鐐聲何鏗鏘。

市人皆驚訝,我心自安詳。尐?χ說?箼5?手5?5打ち

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

拼作階下囚,工農齊解放。

這首大義凜然的詩詞,抒發了劉伯堅烈士在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刻,那種視死如歸,豪邁的革命氣概。

臨刑前一刻,敵人還幻想着他能屈服,面對遞上來的紙筆,劉伯堅從容揮筆,給與他一道爲**事業而奮鬥的愛妻王淑振(已在閩西的一次戰鬥中犧牲)寫下一封遺書:

你不要傷心,望你無論如何要爲中國革命努力,不要脫離革命戰線。更要用盡一切力量,教養虎、豹、熊三幼兒成人,繼續我的光榮革命事業。我葬在大餘梅關附近,十二時快到了,就要上殺場了,不能再寫了,致以最後的革命敬禮!

1935年3月20日,劉伯堅在大餘縣被敵殺害。烈士犧牲十四年後,中國革命就取得了徹底勝利,應驗了烈士臨走前的遺言。

原寧都起義過來,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鬥爭的同志不少,但結局都非常悲壯。如前文所述,在中央分局機關工作的十幾個幹部,項英覺得這些人以前在國民黨軍隊幹過,不保險,認爲他們“靠不住”。他曾對登賢縣委書記陳夢鬆和縣蘇維埃主席鍾家瑤說:“這些人不可靠,要解決他們!”1935年2月下旬,項英以開會爲名,派通訊員將原紅五軍團的十幾個人先後召集到機關,進來一個捆一個。當晚,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將他們全部殺掉了。

毫不留情解決“靠不住”分子的項英,其革命的堅定性是無可置疑的。但要總結這些血的經驗教訓,準確判斷出誰“靠的住”、誰“靠不住”,項英本人也是一頭霧水。1941年1月,悲劇再次上演。皖南事變中,已脫離危險的新四軍副軍長(政治委員)項英,在睡夢中死於叛徒的子彈。

打死他的人是跟隨了他三年,一貫表現得“無比忠誠”的正營職隨從副官劉厚總,一個他自認爲最“靠的住”的人。

寧都起義的功臣------袁血卒和郭如嶽都被分在了留守的主力----紅二十四師裡,袁任師政治部代主任,郭任七十團參謀長。1935年3月9日,袁血卒隨項英、陳毅、賀昌率二十四師師部和七十團最後突圍,在會昌天門嶂山區遭敵八十九師阻擊。爲掩護首長、戰友們安全轉移,袁血卒率領一個大隊留下來打掩護,部隊且戰且走,戰士們大部犧牲或被打散,袁僅帶數人突出重圍。

突圍脫險後,袁赴上海尋找黨組織,不幸被捕,憑着多年的敵後鬥爭經驗,敵人找不出他的一絲嫌疑,在查無證據的情況下,只好將他釋放。出獄後袁血卒化名吳銀,到國民黨第五十七師當兵,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6年8月,袁又以政治嫌犯被捕入獄,直到1937年11月,隨着“釋放全國政治犯”的大潮,袁才被釋放出獄。出獄後,袁雪卒歸心似箭,盼望着早日重回黨的懷抱,與難友們一路討飯,經浙江、安徽、河南、陝西數省,歷經艱辛找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年底到達延安。小x說s屋5$5整?5理此後,他經受了長期的政治審查,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才撥亂反正,得到平反。

郭如嶽的遭遇更慘,他原先是西北軍董振堂旅的作戰參謀,起義後曾擔任過紅十三軍三十七師師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由一名營級幹部迅速成長爲我軍的高級指揮員。可後來,似乎是老天的故意捉弄,具有很強軍事才能的他竟被留在了蘇區,而且直到紅二十四師準備突圍前,才被臨時任命爲第七十團的參謀長。後隨部隊突圍,在天門嶂山區與敵激戰,郭負傷被打散,獨自一人在茂密的茅草叢中藏了七天。七天後,餓得渾身乏力的他還是被敵人搜了出來。敵軍官審問他時,郭如嶽自稱叫郭守康,是士兵。見問不出什麼名堂,敵軍官走了,這樣本該是可以混過去的,沒想到上天再次捉弄他一回。一個小孩在門口看了他一眼,然後迅速走開。不多久,敵軍官又笑嘻嘻的回來了,對他說:“你不是士兵,你是紅軍的參謀長,那個小孩認識你!”

三個月後,郭如嶽被敵人押送至南昌,被國民黨當局判刑十五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獲釋,流落上海等地,與黨失去了聯繫,靠乞討、打工謀生。直至上海解放,郭如嶽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找到昔日的老首長--------時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同志,後由陳毅介紹,在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教導團任教育參謀,1953年轉業回甘肅老家,1978年任甘南藏族自治縣政協委員。

留守的主力紅二十四師裡面,還有一位副團長,也是寧都起義過來的幹部,名叫曹樹良,曾在董振堂的七十三旅擔任過營長。起義後不久加入中國**,軍事上很有一套,由他率領的湘南遊擊隊轉戰於叢山峻嶺之間,一直堅持到國、共第二次合作。他的部隊後來編入新四軍,走上了抗日戰場,而他卻永遠長眠在他戰鬥過的地方,順便提一下,曹樹良同志也是被錯殺的。

事情還得從1937年8月說起,當時**中央通電全國,號召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呼籲國、共兩黨一致抗日,實行第二次合作。不久,國、共兩黨達成協議,蔣介石同意將南方八省十三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爲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項英與陳毅開始積極聯絡各路紅軍游擊隊下山集中。由於湘贛蘇區的游擊隊與他們失去聯繫很久,必須上山去尋找他們。可派誰去傳達黨中央的指示呢?二人一合計,決定讓湘南遊擊支隊的政委去完成這個任務。這個支隊的支隊長就是曹樹良同志,當時考慮到政委負傷剛愈,行動不便,曹樹良便帶了一名警衛員親自前往……

二人歷經千辛,終於在蓮花的九隴山裡找到了由譚餘保同志領導的游擊隊,可剛一見面竟被對方誤認爲是叛徒,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就慘遭殺害。噩耗傳來,曹的部下無不爲之痛哭。英雄爲革命出生入死,沒有犧牲在敵人的屠刀下,卻悲慘地死在了自己人手裡。曹樹良同志被錯殺,是過了很久才得以證實的,而且不知道什麼原因,直到1982年才被追認爲革命烈士,這中間竟整整相隔了四十五年。

陳義厚畢業於北平醫專,後參加西北軍任鹿鍾麟部的軍醫官。中原大戰後編入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中,寧都起義後曾擔任紅五軍團軍醫處處長。1932年,軍醫處改爲衛生部,陳義厚任部長。同年加入中國**。1933年春,陳義厚率領紅五軍團衛生部參加了第四次反“圍剿”的戰場救護工作,組成了從繃帶所------野戰醫院------兵站醫院-------後方醫院-------總醫院的關聯性救護體系,爲及時搶救傷員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任紅五軍團衛生部長期間,積極貫徹中革軍委總衛生部提出的“一切爲了傷病員,一切爲了指戰員健康”和“預防第一”的方針,在五軍團大力開展以消滅痢疾、瘧疾、下肢潰瘍等常見病爲重點的羣衆衛生運動。

1933年8月,陳義厚任紅軍衛生學校校長。帶領全校師生艱苦創業,自編自印講義教材,自己動手蒐集、製造各種標本、模型和掛圖,通過多種渠道,充實教學設備,先後建立了圖書室、模型室、試驗室,促進了教學。紅軍長征前夕,衛生學校共培養醫護人員686名,爲紅軍各部隊補充了衛生技術力量。

陳義厚對病員誠摯熱情,對工作認真負責,對醫術精益求精。衛生學校附屬醫院是中央蘇區醫療技術水平最高的醫院。陳義厚在艱苦的戰爭條件下,擠時間編寫了《診療手冊》、《藥物學》、《處方學》等書,還創辦了《紅色衛生雜誌》。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時,爲了管理留下來的8000多名傷病員,成立了中央蘇區衛生部,由陳義厚負責。1935年春,陳義厚在指揮部隊轉移時,遭敵機轟炸,壯烈犧牲。

羅忠毅於1927年入馮玉祥部當兵,1931年隨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到江西。同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後到瑞金入紅軍學校學習。1932年加入中國**,1933年起任福建軍區司令部參謀、作戰科科長,連(城)寧(化)(龍)巖軍分區參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羅忠毅留在閩西南地區堅持極其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歷任閩西南第一軍分區司令員、閩西南遊擊隊第一縱隊司令員、閩西人民抗日義勇軍司令員。

1937年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羅忠毅任新四軍第2支隊參謀長。1940年7月,陳、粟率江南主力北渡長江後,羅忠毅任重建的江南指揮部指揮,留在蘇南堅持敵後抗日遊擊戰爭,指揮部隊多次挫敗日僞軍“掃蕩”“清鄉”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攻。

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後,羅忠毅率部接應新四軍突圍北撤人員,爲保存抗日革命力量作出重大貢獻。4月,蘇南新四軍部隊改編爲新四軍第6師,羅忠毅任第6師參謀長兼第16旅旅長,率部轉戰於句容、丹陽、武進、溧水地區。此時,國民黨頑軍對蘇南新四軍實施“進剿”。1941年5月下旬,羅忠毅率新四軍第16旅在溧陽縣黃金山三戰三捷,斃傷俘頑軍900餘人,取得重大勝利,爲新四軍挺進蘇南以來“空前第一次之運動戰”。黃金山大捷,扭轉了皖南事變後茅山地區的危急局面。6月,第16旅回師茅山,爲配合東路蘇常太地區的反“清鄉”鬥爭,積極發動攻勢,在7、8月間連續拔除20多個日僞據點,收復了皖南事變後被日僞軍侵佔的全部地區。

1941年11月28日凌晨,日軍集中3000餘人的兵力,突然襲擊新四軍第16旅旅部和**蘇皖區委機關駐地溧陽縣塘馬村。羅忠毅和旅政治委員廖海濤指揮部隊與日軍展開血戰,先後打退敵人8次衝鋒,殲敵700餘人,使旅部、後勤單位1000餘人得以突出重圍。而羅忠毅和廖海濤等270餘名指戰員在血戰中壯烈殉國,時年僅31歲,是新四軍對日作戰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領導人。

盧壽椿曾任二十六路軍七十四旅一營營長,在起義前曾作爲七十四旅旅長季振同的代表,前往蘇區與劉伯堅聯繫,請示組織起義等事宜。寧都起義時,他率部包圍二十五師師部,捉拿反動官長------李鬆昆,是起義的功臣。參加紅軍後不久入黨,曾任紅五軍團第十五軍四十三師師長。後調軍委紅軍大學,任訓練部副部長兼上級幹部大隊大隊長。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奉命留在江西根據地堅持鬥爭,1935年春在贛南的一次戰鬥中犧牲。

王蘊瑞的遭遇很曲折,寧都起義前,他就加入了二十六路軍的地下黨組織。起義後,王蘊瑞歷任紅五軍團第十四軍司令部作戰參謀,建、黎、泰警備司令部參謀,同年10月調紅七軍團司令部任作戰科科長。1934年7月,**中央命令紅七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進軍,執行牽制任務。同年11月,紅七軍團與紅十軍合編爲紅十軍團,王蘊瑞升任第三師師長。部隊北上途中在懷玉山遭敵重圍,激戰多日,後隨粟裕成功突圍,任紅軍挺進師參謀長,轉戰於浙西南,開闢遊擊根據地。1935年8月任浙西南軍分區司令員。同年9月,國民黨軍隊向浙西南根據地進剿,粟裕率主力跳出敵人的包圍,王蘊瑞則率少數部隊留在根據地牽制敵人,在一次戰鬥中,部隊被打散,他隻身突圍輾轉回到了河北老家,與黨失去了聯繫。抗日戰爭爆發後,王蘊瑞找到八路軍東進縱隊,說明了身份,重又回到黨的懷抱。後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縱隊司令部二科科長,冀南軍區參謀處處長,第二軍分區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原野戰軍二縱參謀長,二野三兵團參謀長。全國解放後,歷任川東軍區參謀長,中國人民志願軍三兵團參謀長,志願軍副參謀長,參謀長,南京軍區參謀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兼院辦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9年3月20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紅五軍團裡還有一位傳奇人物,叫周駿鳴。寧都起義時,他在二十五師七十五旅任少校營長,率全營參加起義,部隊改編後在紅五軍團裡任團長,是一位下定決心幹革命的起義軍官。可惜事與願違,一個多月以後,周俊鳴和幾個團長被宣佈離開部隊,原因是白軍的軍官不能用。於是1932年1月,周駿鳴經朱德總司令親自批准,回河南確山的老家開展革命活動。周駿鳴回到家鄉,先後在石滾河領導了兩次農民暴動。被國民黨河南軍政當局通緝。1933年7月,他如願加入中國**,領導着汝確邊區艱苦的武裝鬥爭。1934年11月,任**河南省委軍委書記,1935年因叛徒出賣被捕,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1936年1月鄂豫邊區紅軍游擊隊誕生,周駿鳴任游擊隊長,隊伍一度壯大到數百人。1937年4月赴延安參加黨代表會議,後留延安學習。同年7月,周駿鳴再次被黨組織派往確山,任**豫南特委軍事部長兼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團長。後部隊編入新四軍,任新四軍五支隊副司令員,第二師參謀長,1943年春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淮南軍區司令員,華中軍區參謀長,華東軍區副參謀長兼後勤司令部司令員等職。全國解放後,歷任國務院水利部副部長,林業部副部長,黑龍江省農牧廳副廳長,河南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19 黃陂大捷23 血戰湘江12 一場風波8 宣言28 擁兵自重3 出路30 鬥爭24 師長之死37 無力的增援16 英雄之死7 解放8 宣言6 奔向光明36 血戰高臺31 南下路上多磨難37 無力的增援30 鬥爭21 消極的防禦5 驕傲的將軍9 整編20 荒唐的進攻20 荒唐的進攻10 差點被資遣的開國上將18 赤幟高擎趙博生1 13 偉大的寧都起義31 南下路上多磨難14 紅土地上的大刀進行曲23 血戰湘江20 荒唐的進攻6 奔向光明29 草地驚變10 差點被資遣的開國上將29 草地驚變36 血戰高臺27 鹽井坪阻擊戰2 我要加入共產黨3 出路19 黃陂大捷5 驕傲的將軍31 南下路上多磨難39 尾聲一34 虎落平陽19 黃陂大捷11 赤膽忠心8 宣言5 驕傲的將軍24 師長之死25 打出生孩子的時間16 英雄之死19 黃陂大捷2 我要加入共產黨39 尾聲一19 黃陂大捷28 擁兵自重26 石板河阻擊戰11 赤膽忠心4 樸實的將軍20 荒唐的進攻27 鹽井坪阻擊戰9 整編14 紅土地上的大刀進行曲18 赤幟高擎趙博生4 樸實的將軍18 赤幟高擎趙博生35 山丹血戰9 整編8 宣言23 血戰湘江24 師長之死39 尾聲一35 山丹血戰38 步入輝煌38 步入輝煌14 紅土地上的大刀進行曲17 水口戰役2 我要加入共產黨38 步入輝煌31 南下路上多磨難21 消極的防禦31 南下路上多磨難32 華家嶺阻擊戰28 擁兵自重11 赤膽忠心28 擁兵自重9 整編14 紅土地上的大刀進行曲35 山丹血戰39 尾聲一12 一場風波13 偉大的寧都起義10 差點被資遣的開國上將18 赤幟高擎趙博生26 石板河阻擊戰26 石板河阻擊戰34 虎落平陽25 打出生孩子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