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響應者寥寥
大明宮,含元殿
賈珩隨着內監進入偏殿,此刻崇平帝已早到了一會兒,坐在條案後,而軍機大臣施傑也先一步到來,恭謹而立,至於其他幾位軍機司員還未到來。
“子鈺,過來了。”崇平帝喚了一聲,打量着長身而入的蟒服少年,目光相接,原本冷硬的目光柔和幾分。
賈珩趨至近前,拱手抱拳的道:“微臣,參見陛下。”
崇平帝語氣溫和幾分,笑了笑道:“子鈺,幾位閣老還在路上,一會兒就過來,施卿也在這裡,咱們君臣先行商議商議。”
賈珩面色謹肅,拱手稱是。
施傑聞言,轉頭看向賈珩,問道:“賈子鈺,方纔聽聖上說,你昨日提及河南有變,要急調撥京營之兵馳援洛陽,以做警戒備寇?”
賈珩道:“施大人,並非河南有變,而是我的推演,河南如今還未有軍情急遞傳來,但以河南都司官軍之戰力,只怕這番局勢推演,在幾日間未必不會成爲現實,至於派京營精騎出陝,一來演訓行軍,收磨礪將校戰力之效,二來警戒備寇大,以免賊寇勢大難制,而朝廷措手不及。”
施傑眉頭緊皺,遲疑了下,說道:“可這僅僅是你的推斷,並未有軍情傳來。”
畢竟同掌樞密,有些話不好說,僅僅是毫無根據的推斷,就這般興師動衆,多少有些小題大做了。
賈珩面色如常,解釋道:“施大人請看輿圖。”
說着,拿過隨身帶來捲起一團的輿圖,而兩個內監也在崇平帝的目光示意之下,擡起一架一人高的木質屏風。
賈珩將輿圖展開,兩個內監尋來兩個釘子,將其釘在屏風木框上。
而就在幾人忙活時,一個着淺綠色袍服,身形微瘦的內監,躬身進入含元殿偏殿,尖銳陰柔的聲音響起:“陛下,楊閣老、韓閣老、趙閣老三位閣老,並軍機處全班皆已至殿外相候。”
此刻,不僅僅是內閣的幾位閣臣,還有軍機處司員,都被崇平帝召集至含元殿問事。
軍機司員,計有:東平郡王之子穆勝、西寧郡王之子金孝昱、前軍都督同知柳、前軍都督僉事石光珠,後軍都督僉事侯孝康、三等威遠將軍馬尚、忠靖侯史鼎、兵部武選清吏司郎中杭敏、職方司郎中石澍,以及兩位兵部主事,一名喚羅昌賢,一名喚趙新榮。
崇平帝面色淡淡,對着內監道:“宣。”
內監領命而去,不多一會兒,就見楊國昌、韓癀、趙默三位着緋袍,頭戴烏紗的閣臣,以及軍機處幾位司員魚貫而入,一共十四人,加上賈珩與施傑,凡有十六個人。
這時,一等子、前軍都督僉事柳芳,冷冷瞥了一眼賈珩,目光深處隱見幾許嘲弄。
兩人早有宿怨,當初甚至差點兒在兵部衙門打起來,以往在軍機處值宿也不怎麼說話。
賈珩見得此幕,面色淡漠,目光平靜地看着輿圖。
不知爲何,心頭忽而生出一股感觸。
這次爭執十分有必要,只有經過這麼一遭兒,讓崇平帝知道彼等庸庸碌碌之輩,皆不足信,方會給予他更多的信任。
否則,真要和東虜對戰,這些文臣、武將不是老成謀國,就是智珠在握,實際左右掣肘,勾心鬥角,反而增加了不少對虜作戰的難度。
“臣等參見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以內閣首輔楊國昌爲首,手持笏板朝着崇平帝行禮參拜,十幾位大臣齊聲而喊,因爲含元殿偏殿空曠、軒敞,故而仍有往日山呼萬歲的震耳欲聾。
“諸卿平身。”崇平帝神色淡淡說着,目光逡巡過十幾位臣子臉上,問道:“諸卿來前,想來已知前情,也聽聽軍機處的意見。”
這本來也是這位天子檢驗閣臣與軍機處聯同決策效率的一次機會。
內閣並軍機處衆臣被召集至武英殿,從內監口中已經得知前因。
軍機大臣賈珩提議,要往河南派京營兵馬,如果有必要,那就諸部尋個名義。
賈珩這時,面色沉靜,伸手指着輿圖,道:“施大人還有幾位大人,汝寧府羅山縣南臨荊湘、東接淮泗,北抵河洛,十日路程即可前往開封府,近三年來,因瀕臨雞頭山,地勢險要,進退可持,賊寇固地利之便,盤踞作亂,去歲更膽敢攻破縣城,而河南都司抽調懷慶衛、宣武衛、彰德衛、南陽衛、汝寧衛等衛府兵馬,然以上諸衛府軍卒離羅山縣遠近不同,故省府挾兩衛並汝寧衛齊聚羅山,一衛額定五千六百軍卒,三衛合兵額一萬五六千兵馬,以實額而計,應有一半,如再除卻老弱,面對賊寇三千餘兵力,優勢並不明顯。”
施傑聽着賈珩敘說,目光也跟着賈珩的手指在輿圖上行走,目光驚疑不定。
而在這時,一等子柳芳打斷了賈珩的陳述,笑道:“賈大人,你如何知不是河南都司齊聚兵力於羅山?卻分批而援。”
賈珩瞥了一眼柳芳,道:“柳同知,且不論兵力集結,諸部人馬或多或少,距離或近或遠,行軍或疾或緩,故集聚羅山當有先後,卻說從河南巡撫周德禎最近上奏的一封奏疏,在陳述州縣糧秣輜重供應,驛站接送之事時,如是言道,「河南都指揮使郭鵬於二月初一領彰德衛、宣武衛六千兵馬,先行開撥汝寧府,命沿途州縣官民人等鹹使而聞,避讓大軍……」,由此觀之,就可窺見河南諸衛所官軍並非齊同而至,以本官猜測,河南都司必是領兩衛匯合汝寧官軍,先至羅山,等待諸衛府兵卒齊備,進山會剿,不然,難道要先在開封府點齊諸衛府兵馬,再捨近求遠,聚集羅山?柳同知會這般領兵嗎?”
柳芳一時語塞。
哪怕是現代戰爭,也是諸部從駐地開赴前線某個區域,而且該區域後勤輜重都要提前備齊,必定行政區域長官有所配合。
“賈大人難道就以此爲憑,斷言賊寇先後滅我朝廷兵馬?這不是滅我官軍威風,漲敵寇志氣?”石光珠皺了皺眉,沉聲道。。
此刻,聽着軍機處起了爭議,內閣幾位閣臣儼然成了看戲的,冷眼旁觀。
賈珩道:“本官沒有低看河南官軍,也沒有高看河南官軍,如是官軍戰力過人,就不會容忍賊寇做大,以至今日剿捕不定!如今,賊寇坐擁三千兵馬,先前更是打破羅山縣,氣焰囂張,官軍雲集羅山縣會剿,一旦大敗,後果不堪設想,自汝寧到開封府,自此再無衛府官軍御守,儼然一片坦途。”
河南、宣武兩衛直屬河南行省省治開封府,兩衛名義兵力是一萬多人,故而如兩衛連同汝寧衛潰敗,前往開封府的沿途州縣就是一片平原,防守空虛,根本不可能組織起任何有效的抵抗,只要半個月,戰火就能席捲半個河南。
而等神京收到急遞,再從京師調兵,因爲兵馬又不能空降過去,這段調兵遣將的空檔,義軍可不會閒着,攻破州縣,武裝百姓,局勢只能瞬間糜爛。
而他的策略,反而以成本最低的方式,預防這種局勢出現,從京營調果勇營,再從其他幾營抽調騎卒前往洛陽,並配合錦衣府的探事查看河南敵情,隨時可以過去會剿。
奈何,承平已久的大漢中樞,偏偏對非戰時的兵力調動極爲敏感,不僅在財政軍需的負擔,還有其他的政治問題。
聽着下方兩人的脣槍舌劍,崇平帝皺了皺眉,心頭就有些猶疑,問道:“施卿,伱同爲軍機,你怎麼看?”
施傑沉吟片刻,說道:“臣以爲賈子鈺此言多爲推斷之論,並未得河南方面軍情確認,不過如從慮事周全計,派京營兵出陝備寇,似也未爲不可。”
意思是我雖然不認可理由,但是部分認可結論,可這種認可反而更讓崇平帝心存疑慮。
支持不絕對,就是絕對不支持。
崇平帝心頭生出幾分疑慮,轉而又看向軍機處的其他幾位司員,問道:“諸卿同在軍機處知事,認爲有無必要向洛陽方面揀派一支兵馬,以作警戒。”
西寧郡王之子金孝昱率先出班,嘴角噙起一絲若有若無的譏笑,沉聲道:“聖上,微臣以爲此誠爲杞人憂天!京營諸部整頓如火如荼,賈大人想出這番磨礪軍卒戰力的戰略,以作實戰,只是微臣以爲殊無必要,戰力需得一刀一槍的拼殺出來,這般演訓於州縣擾民,于軍力也無提升益處。”
崇平帝聞聽此言,面無表情,不置可否,又看向兵部武選清吏司杭敏,問道:“杭卿。”
杭敏沉吟道:“臣以爲賈大人所言,不無道理,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如是河南官軍剿捕不力,正好派兵增援。”
這算是贊成,賈珩倒是多看了一眼杭敏,不管出於何種原因。
石澍迎着崇平帝的目光,斟酌着言辭,說道:“微臣以爲,再等等河南都司的軍報,如今一切皆是猜測,臣以爲軍國之事,當慎重纔是。”
調兵遣將倒不是關鍵,不能因爲某位軍機大臣的推演,就調撥兵丁,未免有些兒戲。
但這番話自然不能說,姑且不說賈珩當初舉薦過石澍,就說維護軍機處的共同話語權,也不好太說其他。
其他兩位兵部主事,原只有列席與聞的機會,這次在崇平帝眼中,似乎是“擴大會議”,崇平帝又將目光投向兩人。
羅昌賢道:“臣覺得並無必要,如今河南官軍足以應對。”
趙新榮道:“微臣附議。”
“史卿。”崇平帝看向忠靖侯史鼎,面色淡淡問道。
史鼎將目光從那蟒服少年身上收回,拱手道:“臣以爲派兵提前有所預防也是一樁好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時,最後一位軍機司員東平郡王之子穆勝,思索片刻說道:“聖上,臣以爲還是要等河南方面的奏報,再作定奪。”
三等威遠將軍馬尚拱手道:“臣以爲還是要慎重一些,不能因一些無端猜測,而輕舉妄動。”
這樣下來,除杭敏出於謹慎考慮以及史鼎因爲舉薦之因,言之無物的支持賈珩外,在軍機處都沒有獲得支持,也從側面見到賈珩這個軍機大臣,威信未立,難以服衆。
崇平帝自是將這一切收入眼底,轉而看向楊國昌,問道:“楊閣老如何看?”
楊國昌面上並無表情,蒼聲道:“前日朝議趙尚書提及老臣與賈子鈺有仇隙,奏事因私廢公,老臣爲避嫌所計,不好妄言。”
崇平帝皺了皺眉,道:“軍國之事,關乎生死大計,豈有此等避嫌說法?”
楊國昌道:“那老臣只說一點,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前番河南都司行文戶部請求調撥開拔糧餉,戶部以河南都司緝捕賊寇分屬都司職責予以拒絕,要求河南巡撫、藩司自籌,如今京營入豫,錢糧調撥自需得從神京撥付,來往轉運,也需河南地方州縣配合,恐怕非一時之功,不若以河南都司自行剿捕,況老臣昏聵愚鈍,不通兵務,爲官數十載,只知御史風聞奏事可捕風捉影,未聞軍機樞密調兵遣將以聽風是雨!”
此言一出,含元殿倏然一寂。
不得不說“捕風捉影,聽風是雨”這句話水平很高,賈珩目光閃了閃,心頭都是爲楊閣老暗暗點贊,覺得將來這句話都能寫進《漢史·楊韓列傳》之中。
而且從戶部財用考量,楊國昌此言不無道理,從外省調兵自然沒有本地兵馬集結直接會剿節省錢糧。
誠可謂老成謀國,顧全大局。
可惜,義軍賊寇不講大局。
韓癀儒雅面容上現出一抹思索之色,眸光湛然流轉,聲音清朗而渾厚,道:“楊閣老,料敵機先,決勝千里,在留名青史的名將中也是有的。”
這話自是打圓場,算是在共同倒楊的這面旗幟下,幫着賈珩說的一句話。
“不過,調兵遣將非同小可,臣以爲可採納軍機處的意見,再等等河南的軍報,許是虛驚一場也未可知。”韓癀話鋒一轉,低聲說着,相比楊國昌的言辭激烈,語氣還有幾分委婉。
其實,仍是對賈珩提議不大讚成,主要沒有其他軍報佐證,只是基於河南官軍大敗的推演,那他還能推演賊寇各個有通天之能,席捲天下。
畢竟還是年輕,此番貿貿然提議,內閣與軍機處共議,如聖上未予採納,勢必影響威信。
韓癀看了一眼蟒服少年,心頭暗道。
崇平帝沉吟片刻,將眸光投向趙默,道:“趙卿以爲如何?”
趙默手持象牙玉笏,沉聲道:“聖上,臣以爲賈子鈺之言並無根據,但只基於羅山縣河南官軍大敗的推演,官軍此去剿寇,集數衛兵馬,縱是如賈子鈺所言,一半皆不堪大用,可也有七八千人,倍兵於敵,優勢在我,如是說破不得賊寇,臣尚聽之信之,可說官軍爲賊寇大敗,什麼時候賊寇竟如東虜一般,以一擋五,以一擋十?哪怕不論這些,賊寇破羅山縣而不取,足以見懼我朝廷大軍清剿,如斯席捲州縣,不怕天下重兵會剿,死亡葬身之地耶?”
有些話爲浙黨魁首的韓癀不方便說,但這位刑部尚書、預知機務的趙閣老,就沒有太多的顧忌。
這時,軍機司員金孝昱附和道:“趙閣老之言,振聾發聵。”
崇平帝聞言,目光凝了凝,此刻心頭的天平徹底向閣臣這邊兒傾斜,問道:“賈卿,最近可有軍情急遞送來?”
賈珩拱手道:“回聖上,河南離神京路途迢迢,縱有軍情急遞,也要耽擱幾日,而賊寇一旦起勢,如星火落於浸油之柴,熊熊而燃,而朝廷調兵遣將尚需時間,彼時局勢更不可控,如今縱是臣之判斷有誤,揀選騎卒至洛陽逡巡,不過耗費一些糧秣,也無傷大雅。”
崇平帝默然片刻,說道:“京營調兵,不同先前果勇營在三輔之地清剿,此事尚需斟酌。”
畢竟是年輕,未經實戰檢驗,雖練兵有術,但不一定克敵有方。
這時,前軍都督同知柳芳說道:“聖上英明。”
賈珩面色頓了頓,也不再多言,拱手道:“臣遵旨。”
哪怕知道這等議事,他在沒有太多實證的情況下,天子不會對他言聽計從,可心頭仍有幾分失望,連忙將這種心思壓下。
而此刻軍機處的幾位司員,心思複雜。
柳芳瞥了一眼蟒袍少年,心頭冷笑連連,小小年紀,仗着聖上信重不知天高地厚,以臆測而決斷軍國重事,豈堪任軍機大臣?
崇平帝這時岔開話題,說道:“李閣老前日去了北平,傳來消息,已拿下薊鎮總兵唐寬,着人檻送京師,北平經略安撫司初建,尚需糧秣輜重,戶部是怎麼安排的?”
召集一衆閣臣、軍機司員共議兵事,自然不是單獨議着賈珩所提的一樁事,還有前日賈珩所奏的李瓚已整合北平方面兵馬的消息。
這時,楊國昌面色微頓,道:“原本撥付北平都司的糧秣、軍械,照常供給,如是不夠,老臣再協調戶部與兵部。”
崇平帝看向施傑,問道:“兵部?”
施傑面色微頓,道:“軍械甲冑,已準備有數,這幾日正朝北平府轉運,另北平府也有不少匠師作坊,可保供應無虞。”
崇平帝點了點頭,道:“一爲人事,一爲錢糧,如今錢糧饋給不缺,關鍵還是選人、用人,兵部對原邊將考覈,能上庸下,也要及時跟進。”
軍機司員杭敏拱手道:“先前閣老赴北時,已從武選清吏司帶走了相關邊將的履歷文冊,微臣這幾日也會隨時將將校考覈,”
“不要侷限於邊將,如有合適人選,可從西北、雲南兩地調撥百戰之將。”崇平帝淡淡目光掠了一眼金、穆二人。
他讓東平、西寧兩家進京,併爲其子弟安排進軍機處,正是以收兩家之心。
杭敏拱手應是。
柳芳附和說道:“聖上所言甚是,邊事不振,全因將校無能,累死三軍,我大漢猛將如雲,擇良將鎮北,可一掃頹勢。”
崇平帝看了一眼柳芳,旋即道:“如今薊鎮總兵缺人,兵部相關可有良將推薦?
賈珩此刻聽着君臣問對,面色沉肅,緘默不言。
就在這時,崇平帝忽而問道:“子鈺。”
賈珩神情一如往常,說道:“臣以爲還是要等李閣老來的奏疏,李閣老應該會提及薊鎮總兵人選,只是兵部方面也可擬出備選人選,以供聖上和李閣老參酌。”
面對天子的垂詢,他如果此刻拒絕出言,就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現,不說心懷怨望這般嚴重的話,會給人的感覺,抗壓能力不夠。
шωш▲tt kan▲¢ ○
然而賈珩這獻策一幕,在柳芳眼中就有幾分死撐的意味。
或者用後世之言——挽尊。
畢竟方纔一個提議被羣臣反對,對其信心也有不少打擊吧?
官場上,一般而言,提議響應寥寥,或者無人贊成,基本就約等於反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