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自以爲是

176自以爲是

長樂公主跟賈玖在假山那邊並沒有呆多久也來到了浣紗館,賈母連忙帶着衆人迎接。

禮畢,回屋,依禮坐下,長樂公主這才道:“聽說府上的假山還是高祖皇帝時期修成的?果然與別人家不同。”

賈母連忙起身答道:“公主殿下見笑了。”

雖然賈母多年來一直以自己能夠嫁進賈家這樣的人家爲榮,可是他還是知道輕重的。至少他還知道,有些話不止不能說,還不能應下。

就跟長樂公主現在對那假山的讚賞一樣,若是賈母這會兒洋洋得意,回頭傳到了上面兩位的耳朵裡,只怕賈家從此事多矣。

從前的賈母也不會在乎這些的。可是經過這幾年的事兒之後,尤其是看到王子騰的下場之後,賈母早就沒了當初的底氣。現在的賈母,好歹已經明白了什麼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長樂公主點了點頭,示意賈母坐下,方纔道:“本宮也不過是那麼一說,太夫人不必放在心上。”說着又左右看了一下,道:“若是本宮沒有看錯,這屋裡掛的是軟煙羅吧?還是秋香色和鬆綠色的。”

浣紗館的房子很高很大,比賈母的正房也小不了多少。帳幔這種東西又是從房樑開始,一直垂到地面爲止。別看賈倩和賈清姐妹,每人的實用空間不過是一裡一外兩間屋子,當不得這屋子大,一間可以當成兩三間使喚——好比兩端的屋子,最左邊擺着拔步牀,中間對着門的位置擺着填漆榻和紫檀嵌大理石的圓桌,右邊還能夠騰出一個書房的空間,擺上書案、太師椅和三四個大書架。饒是如此,這一間屋子還不顯絲毫的侷促。更不要說,這間屋子外面還有一間只窄了一步左右的套間——這樣的屋子,若是做帳幔,只怕比人家三四間屋子需要的料子還多些。

王夫人原來還不在意的,可是聽到時軟煙羅,立刻豎起了耳朵。

王夫人當然知道軟煙羅。他在王家的時候。就聽說這種專門進貢給宮裡使喚的料子。因爲他如煙如霧、有情無情。極富詩意,因此很受宮裡的娘娘們喜歡。只是王夫人怎麼都沒有想到,府裡綢緞庫房裡面。最老的貼着籤子的箱子裡面裝的竟然就是軟煙羅。

一想到軟煙羅的貴重,王夫人的心裡就直抽抽。

就是不能拿來換銀錢,用到省親別墅上也是好的啊!怎麼就便宜了這兩個外頭來的?!

王夫人渾然忘記了,當初他就是嫌棄軟煙羅做衣裳不好看。纔沒有動。

只聽賈玖笑答道:“正是軟煙羅。我那裡的是天青色的。”

長樂公主道:“你倒是捨得。”

賈玖答道:“有什麼捨得不捨得的。這些軟煙羅在庫房裡面都放了快一個甲子了,就是我母親的年紀都比不上他。這種東西也有個壽數兒。若是白白放壞了,豈不可惜?這軟煙羅做衣裳又不好看,也只能用來做帳幔了。”

長樂公主道:“什麼做衣裳不好看,做褙子自然是不好看的。可若是做了齊胸襦裙呢?正經的襦裙,層層疊疊的,也有好幾層。比方說上次跟你說的那身,若是用這秋香色的做了最外面的那一層。襦裙看着本來就飄逸,再配上這軟煙羅,那纔是恰到好處呢。”

賈玖坐在下面也只是笑,卻不接話。

原著裡面,賈母就曾經說過軟煙羅做衣裳不好看,他來了這裡,也挺賈母說過兩回。賈玖不知道他不在賈母跟前的時候有沒有跟客人說過這軟煙羅的事兒,不過,他是不會在這當兒開口表示贊同的。

那等於是下賈母的面子。

王夫人看了看賈母,這才道:“公主殿下,我們二丫頭還小呢,見識也淺,還勞煩您多多指點他。”

長樂公主答道:“他哪裡是不會,是不上心。當然,也沒這個時間。本宮來了也有些日子了,他白天陪本宮四處玩耍,晚上還要騰出時間去準備祭祀的物件,還有道門佈置的功課,也是極多的。若是再有個什麼事兒,就是一宿不睡也是有的。外人都嫉妒他命好,可有誰知道,他是也是苦過來的?本宮要說,若是外頭的男子有玖丫頭這麼用功,只怕早就中了貢士了。”

賈玖終於撐不住笑了:“長樂,哪裡有這麼誇張?!這進士科若是這麼容易就中了,哪裡還需要什麼十年寒窗?”

長樂公主答道:“雖然說,一個好先生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用不用功纔是最要緊的。難道本宮說錯了?”

賈玖直接用長樂公主的封號稱呼對方,長樂公主也沒有生氣,反而在話語中更顯親暱,就連王夫人都忍不住心裡一顫、多看了他們兩眼。

難道那個傳言是真的?

賈母等人只得呵呵呵地應着:“公主殿下說得極是。”渾然忘記了,賈母不止一次說過,他們這樣的人家,家裡的男孩兒是不用走科舉的。

的確,跟賈家這樣的勳爵貴胄之家的孩子,大多是靠恩蔭出來做官,而且有資格恩蔭的,還都是長房嫡長子。就跟賈珠當初進國子監的名額一樣,那個名額原本是屬於賈璉的,卻被王夫人算計了去。結果,賈璉失去了一次機會,而賈珠卻要承擔父母的過錯、揹負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最後,心理包袱變成的心病,硬生生地把他給逼死了。

王夫人更好奇賈玖跟長樂公主的關係,可賈倩賈清姐妹倆卻是偷偷地在看他。

從長樂公主的話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對讀書、科舉的態度:只要是夠用功,就能夠考中貢士。可實際上,賈珠連國子監的功課都過不了,更不要說參加科舉了。

長樂公主雖然至始至終沒有提起賈珠一個字,卻是紮紮實實地把賈珠貶到了泥地裡面去了。

同樣聽出長樂公主的畫外音的,還有李紈。聽見長樂公主這麼說的時候。李紈就低下了頭。

這也是在李紈心頭盤桓了很久的問題。

既然賈珠這麼不中用,爲何自己的父親還是應下了這門婚事、把自己嫁到了賈家來?家風不好、名聲敗壞,賈珠本人也沒有什麼本事,功課也不好,註定了不會有什麼大前程。

父親爲何捨得委屈自己這個女兒?

李紈不敢往下想,他怕自己的世界會隨着自己的思考徹底崩塌。

如今撐着李紈的也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把兒子培養成才。方纔是不辜負了自己的一生。

反而是史湘雲。在短暫的沉默之後,突然開口:“既然科舉這麼容易,爲何璉二哥哥要走明算科。而不走進士科?他是張家的外孫,張家的老尚書如何不能教導他?就是老尚書忙,可是,不是說璉二哥哥有個舅舅還是書院的山長麼?”

這話一出。屋子裡一片寂靜。

賈玖沉吟了一下,道:“正是因爲張家舅舅是書院的山長。他有不少學生,先後都做過進士科的考官,哥哥才需要避嫌。這是規矩。除非進士科的縣試和府試的考官中間,沒有出自張家的書院的。不然。之前哥哥不會讀書的名聲傳遍了整個京師,轉頭,又中了秀才。不止張家會遭遇攻訐,哥哥若是在複試上發揮失常。很有可能遭遇處罰。而哥哥的文章,的確也差了一些火候,若是想中秀才,則需要一點運氣。”

史湘雲奇道:“怎麼,科舉取士竟然也是需要運氣的?”

賈玖答道:“是的。進士科最重要的便是策論,文章這種東西,有的人喜歡文藻華麗,有的人喜歡質樸直白,即便有那種能夠得到所有人的喜歡的文章,大多也是名家的傳世之作,就好比那篇《愛蓮說》。以哥哥的水平,當然是做不到這一點的。這位考官喜歡他的文章,另外一位說不得就會覺得哥哥的文章太鋒芒,甚至有的人會覺得哥哥太過書生意氣、認爲應該好好熬熬性子纔好。只是,在我看來,哥哥在家,若是真的幫到父親的忙就好了,若是忙些庶務、做那些管事兒們做的活計,我寧可讓哥哥去考明算科。至少,那是給萬歲辦事兒,是朝廷的官兒!”

史湘雲道:“可是我聽說,跟璉二哥哥這樣的官兒,品級不高不說,俸祿也沒多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不說,拿回來的俸祿,連喝茶都不夠。”

賈玖答道:“這纔是我要說的呢。我們家又不稀罕那一點子俸祿。我們稀罕的,是朝廷給我們的體面。雲妹妹,你可莫要嫌我說話直白。這世界上,靠着那點子俸祿吃飯的官兒,還真沒幾個能爲百姓做點實事的。他們就是有這個心,也多是忙着給自己經營好名聲去了。”

要想爲百姓做事,首先就必須通曉世情,對百姓民生有足夠的瞭解。可實際上,那些清官們雖然清廉,可是他們的所作所爲,對治下並不一定是好的。

很多人都認爲,清官做事就一定是好官,卻不知道,有的時候,清官做的事,對百姓民生的傷害比貪官更大。因爲貪官起碼知道,修河堤是要錢的,賑濟百姓,也是需要錢的,而府衙裡面的錢糧,有相當部分是要交給國家的。所以,貪官們在貪污之餘也會想辦法把手裡的錢盤活。然後,災荒之年,百姓找到了活計做,也不用逃荒了,境內的河堤也乘機得到了修繕,一筆錢做了兩樣的事情,說不得還有些剩餘讓他和他的手下得點甜頭。

可是清官呢?修河堤要錢,向富戶攤派,賑濟百姓要錢,又向富戶攤派,有什麼事情要錢,依舊是向富戶攤派。他境內的富戶們的錢糧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爲什麼他們就要比別人多出些?貪官們也許只會向富戶們攤派一次兩次,可清官們卻會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向那些富戶們攤派。那些富戶們就會用各種方法,將這筆支出向下面的佃戶、莊戶,乃至是周圍的百姓們轉移,最後,物價飛漲,整個境內的經濟秩序被破壞,百姓生活艱難,富戶也是滿心的怨言,整個治下,除了清官一個人的好名聲,其他的,一團糟。

這就是封建社會的現實。

也是人性。

所以,賈玖對那些貪官們不感冒,對那些清官一樣不感冒。

貪官們要的也許只是錢和權兩樣,可那些清官們,要的就不止是錢和權了,還有名聲。而名聲這種東西,其實就是人的血淚,不是自己的,就是別人的,好比說,貞節牌坊。

史湘雲還是不明白:“二姐姐,這清官怎麼就不好呢?”

賈玖答道:“你難道忘記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作爲亡國奴,百姓自然是苦的,可是國家興盛了,百姓又爲何苦。這六個字你且細細體會去。”

官場這種東西,很多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更何況,賈玖是女孩子,有些事情,的確不能由他來說。

倒是賈母,原以爲賈玖這樣說會讓長樂公主生氣,畢竟清官什麼的,可是朝廷到處宣揚的內容。見長樂公主不說話,神色之中反而對賈玖很是讚賞的模樣,賈母這才略略安心。

賈母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我剛嫁過來的時候,就跟寶丫頭差不多大,那個時候,我的太婆婆就跟我講古,說起當初家裡還沒有發達的時候的事兒。那還是前朝的事兒,我們賈家在金陵雖然不算什麼大富大貴,卻也有好些田地,算得上是個小地主。當時金陵來了一個官兒,外頭都說他是個大清官,那個時候,太婆婆也以爲他是個好官兒。可是誰想到,他要錢起來,比那些貪官還狠。偏偏要去的錢,有一多半都是被糟蹋了。到了後來,抓壯丁,我們這些富戶們居然要比那些泥腿子多出一個人!什麼意思!我們該交的賦稅一樣不少地都交了,還比那些泥腿子多交好些攤派,到頭來,竟然要我們把家裡僅有的兩個男丁送出去!這怎麼可能!所以老祖宗兄弟兩個就跟着太祖皇帝起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