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傑明至三月纔回廣州,詹姆斯與他一道回來,面色看上去並不是很好。邢霜偷偷問了本傑明,才知道詹姆斯去京城後,好好打聽了一下甄家的事情,順帶也知道了薛寶釵以前的經歷。
邢霜還當詹姆斯因薛寶釵以前的事情對她產生了厭惡的心理,本傑明卻道:“他很生氣,說釵那樣的女孩,受到的對待太不公平。這樣的家人,也難怪釵會逃跑。”
邢霜還有點被小小的感動了一下,心道這樣的男人,就算條件不大配得上寶釵,可卻更懂得疼人,若寶釵真的接受他,說不定日後真的會很幸福。
本傑明和詹姆斯在廣州又停留了半個月,待本傑明最後一艘船裝滿,就正式啓程了。
邢霜帶着賈瑨去碼頭送了行,回來的路上邢霜問兒子:“你覺得去英吉利咋樣?”
賈瑨眨巴眨巴眼睛,毫不猶豫就把他爹給賣了:“我爸讓我去意大利。”
啥?邢霜一下坐直了身子,瞪着兒子道:“去什麼意大利,這會兒意大利多亂你知不知道?”
賈瑨攤手:“你跟我爸說去,他說不是意大利就是法國,正讓我念着外語呢。”
邢霜嚇得直搖頭:“不行不行,法國也不行,法國更亂。風氣也不好,糜亂的很。”
賈瑨道:“可我爸說了,二哥要當學洋畫,就得體驗那裡的氛圍。英吉利沒什麼好的藝術家,還是法國和意大利比較多。”
邢霜聞言冷靜了下來,想了想道:“那你語言學的怎麼樣了?”
賈瑨聽到這話,眼神呆滯的靠在車椅上,一臉生無可戀:“饒了我吧。”
邢霜噗呲一聲樂了出來:“你這點看來是隨他了,他去過英吉利回來這英語也是個半吊子。”
賈瑨一臉無奈道:“您就別幸災樂禍了,該叫我哥我嫂子跟着一起學纔是,說不準他倆比我更有語言天賦呢?”
邢霜思考了一路,回來後就把甄英蓮和賈琮叫來,跟他倆提了出國學畫的事情。
賈琮起初還有些擔心,但甄英蓮卻一反常態的答應了下來。賈琮見狀,也只能硬着頭皮答應下來,兩人從此跟着賈瑨一道,開始學習意大利語和法語。
邢霜本以爲,這三個孩子裡頭,只怕是甄英蓮學的最快。畢竟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孩子,甄英蓮素來聰慧,一點就透。可誰知,竟是賈琮最有語言天賦,只不過一個月,就趕上了他弟弟的進度,甚至兩個月後就已經可以和老師自如對話了。
邢霜是不會意大利語的,但聽老師的回饋,得知賈琮的進度如此之快,心裡很是歡喜。忙派人日日給賈琮送些補腦的核桃露去,生怕他累着了。
又過了一個月,廣州開始漸漸熱了起來,到四月時,廣州已經要穿單衣了。
此時王熙鳳的廠子已經打響了名氣,在廣州一帶很是搶手,每個月幾乎都有訂單進來,而有了縫紉機後,一個月也能做出兩百套制服,再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了。
賈璉這邊還沒幫王熙鳳研發出能刺繡的機器,但卻改進了縫紉機,讓縫紉機有了簡單的刺繡功能,只要學會用改良縫紉機,就能用機械代替手工,只要在畫好樣式的布料上,沿着邊把帶顏色的線車上去,便是一副完整的繡圖了。
雖然換線什麼的,稍微比手工的針線麻煩些,但在繡圖上卻大大節省了時間。王熙鳳體會到了高效率的好處,更是暗中寫信給京城裡幾個關係極好的官太太,開始給她們推銷自己廠子做的制服。
而賈璉此時,在江西一帶找到了幾處礦區,自己的工廠也開建了起來,收拾了一番,正準備前往江西做前期準備。
爲了不出錯,賈璉跟母親提出帶上三弟一起。賈瑨也巴不得多跑點地方,便一致央求母親,讓其同行。
邢霜對着兩個兒子,很是無奈,可長子一臉期待的看着她,她又不忍心拒絕,只能對親兒子囑咐道:“既然如此,你早去早回,切勿拖延,你二哥還要去意大利,你可不能耽誤了時間。”
賈瑨看了看賈璉,小心翼翼的對母親道:“二哥的意大利語比我說的還好,母親當真要我陪二哥去?”
邢霜聞言一怔,看向兒子,見他眼神帶着深意,自己忍不住沉思起來。
只是這一時半會兒,邢霜也無法理會兒子的意思,賈璉見狀知道怕是自己在這兒,三弟還有話不好說,便起身告辭。
賈璉一走,賈瑨就對母親道:“媽讓我跟着去,無非是怕二哥二嫂語言不通,在外頭吃了虧。可這會兒二哥語言比我學得好,媽是不是該讓二哥自己出去鍛鍊鍛鍊?”
邢霜疑惑的問:“難道就不是你不想去?”
賈瑨苦笑一聲道:“我這會兒去哪兒不都是在幫忙?幫二哥至少還輕鬆點,幫大哥可是要費腦子的。
“二哥那性格,媽又不是不知道。只要有人替他擋在前頭了,他是絕對不肯出頭的。他不是什麼都不會,只是習慣了藏拙,習慣了活在影子裡頭。他如今缺少信心,也是因爲這個。
“他這樣的性子,在大戶人家當庶子確實是明哲保身最好的選擇。可咱家又不是那些家庭,犯不着他把自己委屈成這樣。
“單拿出來與他說,只怕他不但好不起來,還要自責讓母親擔心了。倒不如就放他和二嫂兩個單獨出去,只要他身邊沒人照顧,他就不得不擔起責任,把二嫂和自己顧好,再也不敢藏拙了。”
這一番話真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了,邢霜苦笑道:“虧我一把年紀,居然還不如你看得透徹。”
賈瑨安慰母親道:“媽說這話就沒意思了,你是當局者迷,又是母親,關心則亂。我一個心理學家,專業就是這個,又是以旁觀的角色來看,自然能看得出二哥缺的只是一個獨當一面的機會。
“若是咱們還在京城,二哥低調點就罷了。如今都分家出來了,再不必看別人的臉色,既然要出去,我覺得還是讓他自己去會好得多。”